学术投稿

小儿肠套叠的预防与护理

王红

关键词:小儿, 肠套叠
摘要:肠套叠指一部分肠管及其附着的肠系膜蠕动紊乱,环肌持续痉挛而套入邻近肠腔内引起的肠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1岁以内多,占60%以上,2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发病逐年减少,一年四季均有发病,男女之比为2-3:1.我科自2007-2012年共收治急性肠套叠患儿824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社区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上海徐家汇街道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的负担.方法 首先采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专业人员根据诊断量表明确诊断出其中肯定和很可能痴呆患者206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痴呆患者家庭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入户调查痴呆患者的照顾者,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照顾者负担问卷、能力感受问卷进行综合分析照顾者的负担分项.结论 老年痴呆患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而痴呆患者的照料者负担重,有痴呆患者的家庭负担重,呼吁社会重视.

    作者:汪莉;马勇;蒋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关于对52例胆结石手术护理工作的探讨

    目的 根据对胆结石患者进行门诊症状分析,检查以及手术治疗,对手术前后的护理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 本次实验活动选取了2010年2月份至2011年2月份来我院就诊治疗的胆结石患者的原始病例资料,共计52例.我们对52例患者进行了门诊观察,对其病症情况进行了分析,按照医嘱进行身体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腹腔镜微创胆囊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对胆结石手术的前后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对护理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52例胆结石患者手术前后,通过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方式,经过30日的跟踪观察,52例患者,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出现胆漏症状,通过护理康复出院,治愈率达96.15%,总有效率达100%.小儿肺炎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胆结石手术过程中,采用全方位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愈的效果,很好的达到治疗的目的,值得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得到推广.

    作者:于建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68例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使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使用缬沙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心房颤动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期维持窦性心律.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下降幅度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心房颤动发生率与治疗前明显降低,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期维持窦性心律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显著,降血压方面效果与氨氯地平作用相似,不仅能够有助于降低和控制血压,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长期维持窦性心律,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李剑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柴胡不同部位柴胡皂苷a、c、d的含量

    目的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北柴胡不同部位柴胡皂苷a、c、d含量的价值.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在25℃柱温、1.0mL/min流速、210nm波长及以等比的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的条件下,测定北柴胡的侧根、主根和皮部三个部位的皂苷a、c、d的含量.结果 北柴胡侧根的柴胡皂苷含量高,明显高于皮部和主根的皂苷含量(P<0.01);皮部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主根的皂苷含量(P<0.01).在三种柴胡皂苷中以柴胡皂苷c的含量高.结论 北柴胡柴胡皂苷以侧根的含量高,北柴胡含侧根越多,药材质量越佳.

    作者:罗世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难治性出血的发病原因及抢救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她们的手术指征、出血原因、出血量及干预方法.结果 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是主要原因,为凶险的是二者兼而有之的大出血,12例产妇中7例为两种原因并存.结论 对常规处理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纱条可有效止血,降低子宫切除率,保留妇女的生育功能.

    作者:杨湘敏;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PICC与静脉留置针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并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将我院250神经内外科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0例PICC置管设为A组,130例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两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率7%,B组静脉炎率53%;A组疼痛率13%,B组疼痛率65%;A组并发症率3%,B组并发症率45%.结论 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尤其对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合理选用PICC置管.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75%红花酒精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应用

    目的 探讨75%的红花酒精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疗效.方法 将109例门诊浅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75%红花酒精湿敷,对照组采用常规的50%硫酸镁湿敷方法,比较两组方法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75%红花酒精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经济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岳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70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经临床诊断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70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记录其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率、术后发热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术后随访等.手术方式:输卵管妊娠部位切开取胚术、输卵管妊娠破裂清理病灶修补术及患侧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创伤小、出血少、机体恢复快、术后输卵管的再通率高.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卫颖明;吴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对我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有效方法探讨

    对我院开展药学服务工作进行探讨,通过实践结合平时工作中收集到的资料对我院开展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一般性统计分析.医院药学服务的内容主要涉及门诊患者药学服务与住院患者药学服务两大方面,在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中通过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技术指导,促进合理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效果.

    作者:李秀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研究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疼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将80例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40例患者.实验组的患者在实施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则仅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腹部手术后的护理效果、疼痛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验组的患者中,无疼痛者有6例,轻度疼痛者有19例,中度疼痛者有11例,重度疼痛者有4例;对照组的患者中,无疼痛1例,轻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1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其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为腹部手术的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并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减轻.

    作者:徐小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研究

    目的 对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加以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3名,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31名患者,给予莫沙必利治疗;B组为治疗组42名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经治疗,B组患者腹痛、消化不良等病症恢复优于A组,食管炎镜下病变分级改善优于A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梅奥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显著.

    作者:方俊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大连市中山区2010-2012年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中山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对大连市中山区2010-2012年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监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检测公共场所公用物品7472件,总合格率为95.99%;2010年合格率为93.23%;2011年合格率为95.33%;2012年合格率为97.47%.检测项目中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6.15%、89.84%和99.0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合格率高,大肠菌群的合格率显著高于细菌总数的合格率.结论 自从2011年<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卫生部门加大卫生监管力度,提高全区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确保了辖区的公共卫生安全.

    作者:李琦;姜大栋;戴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X线诊断新生儿肺炎

    目的 总结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与X线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探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方法 分析94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结果 本组病例中支气管肺炎62例(65.9%),大病灶肺炎16例(17.1%),大叶或节段性肺炎6例(6.3%),间质性肺炎10例(10.6%).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其X表现和特征,提高了对本病的诊断率,同时也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的依据.

    作者:齐刚;朱龙飞;彭泽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37例各类疾病引起的感染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以及Hs-CRP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CRP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以及WBC呈现正相关,随着中性粒细胞与WBC的增高,Hs-CRP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另外,对于WBC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同样发现Hs-CRP的显著上升(P<0.05).结论 Hs-CRP与传统的血常规检测感染性疾病,其拥有更强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对于早期WBC或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轻微上升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确诊能力.

    作者:刘玉;韩玮婷;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常规检验如何进行质量控制

    血常规是患者诊疗前经常需要检查的指标之一,其对于患者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检查血常规的标准操作,预防结果出现较大误差或者错误是医务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所以,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操作检验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庆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及并发症骨折的诊治要点、临床特点、科学合理的临床治疗方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损伤原因、骨折类型、损伤部位、并发症骨折、治疗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 65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折线对位情况、颌面部外形,咬合关系及咀嚼功能、张口度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有1例患者出现植入物排异反应,从而进行了二次手术,治愈率为98.46%.结论 抢救生命是口腔颌面部骨折处理的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利用早期复位和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手术时机,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保证良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陈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周期为14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8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患者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1.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可靠,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苑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妊娠呕吐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方法 将78例妊娠呕吐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妊娠剧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呕吐症状,提高护理疗效和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侯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诊治分析

    我国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占急性胰腺炎的75%,而外科手术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仍存在争议[1].

    作者:林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浅谈儿童干眼的病因与相关发病机制

    干眼症是角结膜干燥症的俗称,指的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降低,以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同时伴有眼部不适[1].近些年,临床上儿童干眼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症状类似成年人的干眼症,而且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这对儿童视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大大的降低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因此儿童干眼症的研究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

    作者:漆文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