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昌课
目的 研究临床上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使用牛黄上清片和牛黄上清胶囊所取得的不同疗效.方法 从我院门诊所收治的患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中选取120例,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三个组,每一组中都有40位病人,各组间在病情、年龄、性别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各组在治疗时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在结束了2个疗程的治疗以后,对照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67.5%,治愈率是2.5%;胶囊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5.0%,治愈率是27.5%;片剂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可达90.0%,治愈率是17.5%.较之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胶囊组和片剂组都存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片剂组和胶囊组相比,不存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二者存在治愈率方面的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治疗复发性的口腔溃疡时,应当在使用维生素B2和锡类散的同时,服用牛黄上清片或者是牛黄上清胶囊,这能够使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尽管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二者的差异不明显(P>0.05),然而较之于片剂组,胶囊组的治愈率要高很多(P<0.05).
作者:郑小平;孙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6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方法 针对65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的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基础护理的全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致残率的发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65岁以上脑卒中的患者的健康教育是生活保障,是康复的基础.
作者:刘含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为更好地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依据.方法 将10mg/(kg·d)的阿奇霉素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当中,为患儿行静脉滴注,治疗5至7天后,停药3天;再将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改为口服,服用阿奇霉素冲剂或片剂,剂量为10mg/(kg·d).结果 治愈53例,11例显效,2例有效,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 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时,可将阿奇霉素作为首选的治疗药物.
作者:汪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胆道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患者自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后,统计2种手术方法的优良率、并发症率和残留结石率,评价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优良例数和差例数分别为46例和4例,优良率为92%;对照组优良例数和差例数分别为38和12例,优良率为76%.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有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残留结石例数3例,残留结石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留结石率分别为22%和18%.2组在手术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残留结石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手术,胆道镜手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面可以提高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率和残留结石率.
作者:葛孚旭;纪世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预后良好.危重患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及肺水肿和循环障碍等;病死率高.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呼吸频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白细胞、血糖升高等.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共收治146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经过精心的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尹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急诊救治结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 适当降低颅内压、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处理其它合并损伤,牢固的颈椎固定是急诊救治急性颅脑损伤成功的关键.
作者:哈达喜贵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的护理效果,为社区护理老年慢性病提供一定指导.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站管辖的老年慢性病患者8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2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在健康知识掌握、血压变化和糖尿病空腹血糖变化、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不同.结果 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护理前明显提高,血压和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干预,能够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可在广大社区推广.
作者:刘霞;张新娟;王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PTEN和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意义,以供临床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就诊的62例胃癌患者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TEN和p27蛋白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胃癌组患者PTEN阳性率为46.77%,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患者p27蛋白阳性率为40.32%,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TEN和p27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均降低,医生可以根据两种指标对患者的诊断进行参考.
作者:牟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应用心率变异性分析验证怡心贴贴敷内关穴对精神疲劳状态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健康志愿者4名,分别研究怡心贴对其室内办公与驾驶汽车两种精神疲劳状态下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①办公实验:每位志愿者分别进行内关穴(n=51)、空白对照(n=50)与非穴位对照组(n=44)三组实验,时间分别为75min.第15min时贴敷怡心贴(内关穴组:双侧内关穴;非穴位对照组:双侧小腿后),采用Holter记录心电信号,分别取实验第5-15min和第65-75min时段内5minHRV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空白对照组取相应时段内5minHRV均值.②驾驶实验:驾驶(包括模拟驾驶)26次,每次连续驾驶120分钟,前60min为疲劳实验,后60min为恢复实验.第60min时双侧内关穴贴敷怡心贴,采用Holter记录心电信号,分别取实验开始后10min,穴位贴敷前10min和实验结束前10min的5minHRV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办公实验:内关穴组实验末10min与贴敷前10min的5minHRV均值比较:HF↑,SDNN↑,rMSSD↑(P<0.025–0.005),而空白对照与非穴位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P>0.05).三组LF↑均有显著性(空白组、非穴对照及内关组分别为P<0.05、P<0.0025、P<0.0005);空白对照组LF/HF↑,其余两组LF/HF↓,但三组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②驾驶实验(A)疲劳实验:穴位贴敷前10min与实验开始后10min的5minHRV均值比较:HF↓,LF/HF↑,SDNN↓,rMSSD↓,PNN50↓,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相对性增高.(B)恢复实验:实验结束前10min和穴位贴敷前10min的5minHRV均值比较:HF↑,LF/HF↓,SDNN↑,rMSSD↑,PNN50↑.HRV指标变化均有显著性(P<0.01-0.0005).怡心贴贴敷内关穴对室内办公与驾驶汽车两种精神疲劳状态下HRV的影响均表现为迷走神经张力提高,交感神经张力相对性降低.结论 怡心贴贴敷内关穴能够改善精神疲劳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具有调节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山喜;孙红花;李永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治疗光敏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2008年3月-2010年8月治疗的150例光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85例(56.67%),显效55例(36.67%),好转10例(6.67%),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治愈50例(33.33%),显效55例(36.67%),好转20例(13.33%),无效25例(16.67%),总有效率83.33%.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效果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过程未见毒副反应.结论 中药治疗光敏性皮肤病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浩;林杰;吴邦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研究C反应蛋白测定在肺癌患者中的测定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肺癌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同时取我院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40例血清CRP水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肺癌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并与疾病的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对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检测意义,有助于肺癌患者病情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鲜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探讨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为减少术中副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8年-2011年共80例有手术指征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术中采用钻单孔、置双管引流冲洗法.结果 80例患者均早期改善症状,无继发性出血、颅内感染发生,无颅内大量积气,远期复发一例.结论 钻单孔置双管冲洗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克俊;刘国远;岑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治疗毒蛇咬伤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5例毒蛇咬伤患者,西医组使用西医治疗方案,中医组使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脏器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显效率不同,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不相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四项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急诊毒蛇咬伤,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忠立;曹小平;赵世桥;蒋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乙哌立松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 48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乙哌立松结合运动疗法,乙哌立松是50毫克,每日3次,每次,每日大剂量为300毫克;对照组仅应用运动疗法.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肌张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4周病人上下肢肌张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乙哌立松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所致肌张力增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作者:房相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我院呼吸内科从2010年3月到2012年4月共收治重症患者75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的75例患者中,有效的患者共计67例,所占的比例是89.3%.结论 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全面、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朱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皮瓣移植术就是修复有肌腱、骨、关节、大血管、神经干等组织裸露的新鲜创面或陈旧性创伤.对有深部组织缺损或外露的创面,不稳定疤痕紧贴骨面或合并有溃疡的瘢痕,为了加强局部软组织的厚度,或为后期进行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的修复,都应该施行皮瓣修复.皮瓣是由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成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供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一般3周左右,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
作者:陈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将我院近期接收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产生,得出结论.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TC)、血糖、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含量,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含量.结论 实验组患者药物剂量在实验中取得的疗效较对照组好,且用药同样安全无不良反应出现,该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方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肖佑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辰鸿;徐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方法 结合孙党辉、许锋、李晓、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董莹莹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新型技术治疗高血压研究和应用进展.结果 孙党辉认为,现代治疗高血压可以从改善生活习惯、基因治疗、高血压疫苗、雷帕特降压仪、颈动脉窦刺激器、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几个方面着手.许锋指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可以利用交感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与血压之间的关系,采用去肾交感神经治疗高血压的原理进行治疗.李晓认为,外治法治疗高血压,关键就在于治疗部位的选择、治疗药物的选择,以及药物特性和原理的运用,周晓妍,汪元元,王保和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中医药治疗法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董莹莹认为,非药物疗法治疗高血压可以采用中医推拿疗法、中医针灸疗法、运动疗法、心理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芳香疗法进行治疗.结论 高血压病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及时了解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医治,才能够确保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黄革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2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雷贝拉唑治疗组(A组,n=37),单纯铝碳酸镁治疗组(B组,n=37)以及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组(C组,n=49),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单纯用药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显著高于单纯用药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与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两种药物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抑酸和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作者:徐升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