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喜;孙红花;李永金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道闭锁手术治疗经验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确诊为天性胆道闭锁症患儿25例,行Kaisi手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结果 25例患儿经手术治疗后,1年内胆汁排出率为80%,黄疽消退率为84%,患儿身体黄疸减退,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结论 Kaisi术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兰志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7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康复训练、针灸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和疗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魏辰鸿;徐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初步诊断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结果 10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其中96例为单发性结节,12例为多发性结节,53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合并甲状腺瘤,8例合并甲亢,5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6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波;沈莉;李晓英;郝鸣;刘艳芬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26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患者40例,采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方法进行透析;乙组患者42例,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方法进行透析;丙组患者44例,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法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进行透析治疗6个月后,检测其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变化.结果 6个月后丙组患者及乙组患者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检测水平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乙组对比丙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FHD及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疗效明显,还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的β2微球蛋白、血脂及血磷的检测水平,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包敏;高燕;姜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于食管癌的患者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或者是因为内科的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应用放射治疗的方法.食管癌的放射治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疗效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的预防照射是目前讨论的比较多的问题.PET/CT的检查是早期评估食管癌放化疗疗效的比较有益的手段,对PET/CT有效的患者可以避免没有必要的手术,从而食管得以保留.靶向药物并联合放化疗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热点方向,EGFR拮抗剂体现了初步的疗效.
作者:尹雷明;曹辉;范玉林;王金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分析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具体护理经验,争取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性回顾分析,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这些患者进行支持性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论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减轻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具有积极性的临床意义.
作者:金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137例各类疾病引起的感染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对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以及Hs-CRP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s-CRP的水平与中性粒细胞以及WBC呈现正相关,随着中性粒细胞与WBC的增高,Hs-CRP出现明显的上升(P<0.05).另外,对于WBC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异常的患者,同样发现Hs-CRP的显著上升(P<0.05).结论 Hs-CRP与传统的血常规检测感染性疾病,其拥有更强的特异性与灵敏性,对于早期WBC或中性粒细胞处于正常或轻微上升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具有更好的确诊能力.
作者:刘玉;韩玮婷;李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婚孕期健康教育干预对优生优育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孕期自我保健的方法策略.方法 我院产科门诊部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接收了120名孕期产检妇女和预备分娩产妇,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分析各项统计指标.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P<0.05),且两组之间在孕期检查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干预使得年轻夫妇的孕期保健意识有了大幅提高,能自觉地接受健康知识教育,掌握了许多优生优育知识,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缺陷率和死亡率,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赖玉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将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的准确性提高.方法 选择50位被诊断为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人的肿瘤的病理组织切片,由我院三位资深病理科医生分别独立阅片,做出诊断结果后,再通过讨论统一所有病例病理切片的诊断结果.结果 内翻性乳头状瘤有3例,乳头状瘤有2例,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有13例,乳头状癌Ⅰ级有15例,乳头状癌Ⅱ级有9例,乳头状癌Ⅲ级有8例.和原来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是72%.乳头状癌Ⅰ级和低恶性的潜能的乳头状肿瘤是诊断分析出现的主要分歧.结论 观察膀胱乳头状肿瘤的关键是其结构组织以及细胞的异型性,但各个病理医生的经验不同所下的诊断也不同,所以对于经验尚浅的病理医生来说尤须进行回顾性的总结才能下正确的病理诊断.
作者:宋聚星;李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治疗毒蛇咬伤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45例毒蛇咬伤患者,西医组使用西医治疗方案,中医组使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中医和西医治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脏器功能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患者的显效率不同,中西医结合组显效率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和尿常规恢复时间方面不相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四项方面皆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急诊毒蛇咬伤,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忠立;曹小平;赵世桥;蒋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胃镜与外科病理对胃癌诊断的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过的胃癌患者85例,选取其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胃镜诊断,分型为溃疡的患者所占比例比平坦型以及隆起型的患者明显要高,且经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该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胃镜检查,对胃癌分期结果的诊断为:早期胃癌17例,进展其胃癌68例.通过胃镜进行诊断的患者,其中12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14.1%,通过组织病理学进行诊断的患者,其结果与通过胃镜进行诊断的患者间的差异,经过统计学方法的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科病理与胃镜检查,必须进行相互间的协作,并将经验不断地进行总结,才能快速、及时地将胃癌诊断出来,从而把握住治疗胃癌的好时机,这对胃癌患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朝庆;刘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和了解社区儿童烧伤现场的急救措施,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 对200例在我院救治烧伤儿童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这些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烧伤现场大约90%的家长能够及时的将患儿移离热源,大于80%的家长能够在儿童烧伤之后给儿童涂抹膏药并及时的送医院救治,但是能够正确使用冷疗的家长数量较少.另外家长获取烧伤救治的知识主要是通过医院获取.结论 家庭要加强对于儿童的监护,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烧伤现场的处理方法教育,以降低意外伤害的烧伤给儿童所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作者:张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12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hs-CRP及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G、TC、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并总结相关护理体会.方法 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有58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给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 所有582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之后,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的焦虑情绪,也使患者更加乐于配合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5d;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积极、有效、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手术完成的顺畅性,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
作者:王笃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咽部异物感是耳鼻喉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主诉症状之一.我们门诊对来诊的213例主诉咽部异物感老年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在这些人中,功能性疾病患者51例,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3.9%;患各种器质性疾病者162例,占咽异物感总数的76.06%.器质性疾病者包括炎症、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54例,占器质性疾病的33.3%,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6.4%;临近器官恶性肿瘤患者有48例,占器质性病变的29.6%,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2.5%;其他病因如茎突过长、扁桃体结石、环咽肌痉挛、甲状腺肿等60例,占器质性疾病的有37.0%,占咽异物感总数的28.2%.
作者:刘跃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统计并了解驻粤某地的农民工健康体检血脂情况,并且了解血脂异常在农民工人群当中的分布情况和寻找预防血脂异常的佳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6月8000名农民工体检者的健康体检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受检人群的血脂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的增加,30岁以上达到高峰值,55岁以上有所回落.结论 驻粤某地的农民工健康体检血脂结果异常跟性别以及年龄有关系,应提倡加强运动,增强体质,合理的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病发率.
作者:兰芳;赵文;唐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儿童丘疹性荨麻疹(风热证)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风热证丘疹性荨麻疹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既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儿,观察组患儿给予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西替利嗪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荆肤止痒颗粒治疗小儿风热证丘疹性荨麻疹效果显著,且不会对患儿造成毒副作用.
作者:李柏;赵文青;黄瑞红;冯海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手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又十分重要的环节,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现状是决定致病菌传播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效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保持手卫生成为防止医院感染基本也是重要的因素.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联合组给予阿昔洛韦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结果 联合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66%、45.55%,差异有显著性,联合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抗病毒的基础上及早规律的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缓解痛疼,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作者:左川梅;赵爱民;邹翠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PICC与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并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痛苦以及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 将我院250神经内外科输液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120例PICC置管设为A组,130例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两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静脉炎率7%,B组静脉炎率53%;A组疼痛率13%,B组疼痛率65%;A组并发症率3%,B组并发症率45%.结论 在神经内外科患者输液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效果明显优于静脉留置针,尤其对病情较重、病程长的患者,更值得临床推广与合理选用PICC置管.
作者:刘东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