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分析

潘桂华

关键词:普外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干预对策, 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在护理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以及敢于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到2012年,我科18名护士,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名经过培训,培训内容关于如何做好普外科工作,提高护士的工作技能以及自身素质,与患者沟通技巧等等;对照组9名护士没有经过培训,后把两组数据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现失误以及差错的行为和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普外科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这不仅会提高患者住院的质量,还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友好关系,降低了护理投诉与医疗纠纷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初探幼儿期自信心的培养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包括家庭教养、幼儿园培养两个方面,本文仅就家庭培养幼儿自信心问题,包括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以及培养途径与方法等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联合应用氟制剂和窝沟封闭预防儿童龋齿的968例临床护理配合

    窝沟封闭技术是在保留牙体组织的前提下,与颌面点隙窝沟处涂抹一层粘结性树脂以起到保护牙釉质的作用,避免牙釉质被细菌及机体内相关代谢产物所腐蚀,达到预防龋齿发生的目的.第一恒磨牙承担着重要的咬合力量,其齿颌面较深且狭窄,其点隙窝沟中积存的食物残渣可为细菌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其矿化程度相对较低,不能有效抵抗龋病的发生.故儿童第一恒磨牙的点隙窝沟处发生龋齿概率较高.12岁儿童的第一恒磨牙颌面患龋率为65%[1].早期窝沟龋如果封闭完好,龋损可停止进展[2],另外,涂氟也是目前有效的防龋的方法之一.其防龋机制表现如下:增加釉质对酸脱矿的抵抗力;增加牙齿萌出后的成熟程度;促进早期龋损的再矿化;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促进牙齿的形态发育.我院2012年对李沧区所属小学968名2年级学生实施了涂氟加窝沟封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我院实施联合应用氟制剂及窝沟封闭操作技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万淑红;王淑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肽的纯化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肿瘤肽的纯化.方法 肝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的肝癌组织,经处理后-70℃冰箱保存.然后分别经过透析、蛋白质分子量鉴定、蛋白质性质鉴定、蛋白质浓度测定并及时观察记录.结果 10g肝癌组织经上述分离纯化过程终获得HSP70-肽复合物总量为8mg.结论 利用二步蛋白纯化法有益于HSP70-肽复合物对肿瘤作用机制和肿瘤疫苗安全性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作者:隋春阳;李嘉;张升瑞;赵连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人药物利用与依从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方式,对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给药途径、给药剂型、给药品种、每日用药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根据Morisky评估法,评估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结果 800份自制问卷,回收795份,回收率为99.4%,其中430例规律用药(54.1%)、365例不规律用药(45.9%).影响用药依从性因素包括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的完整性、给药≤2种、剂型≤2种、品种≤2种、每日用药频率≤2次.结论 针对患者需要,合理指导用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易小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氟康唑治疗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作用机制,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05年--2012年04月接收的62例复杂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对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做出归纳总结,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7%,1例患者复发,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09%,4例患者复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郭兰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所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共收治的96例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8例,对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给予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率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依从率与护理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该模式在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明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七氟烷与丙泊酚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腹腔镜行疝气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麻醉维持瑞芬静脉泵人,S组复合吸入七氟烷,P组复合静脉泵人丙泊酚.观察两组HR、MBP的变化及手术结束后两组患儿苏醒及恶心呕吐、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 气腹后MBP、HR较气腹前有所增加(P<0.05),气腹过程中两组的HR及S组的MBP相对稳定,而P组的MBP逐渐降低,解除气腹后进一步下降,但仍然在正常范围;解除气腹后,S组的HR、MBP及P组的HR变化不大.停药后都迅速苏醒,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都能安全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麻醉,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王丽波;范士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张浦镇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餐饮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2009年昆山市卫生监督所张浦分所对辖区内14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王洪军;贲智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总结老年患者的特点,对症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多数老年患者都有焦虑、孤独等负面状态.我们就针对发现的这些问题实施心理护理,消除老年患者的心里障碍.结论 从老年患者住院到出院全程实施心里护理,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作者:胡永杰;温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临床探析

    目的 探究分析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与治疗方法,以期为提高腹外疝无张力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取自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修补术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腹外疝无张力患者5例,对其临床资料与治疗记录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再次进行修补术治疗,比较前后两次的治疗效果,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 本组5例无张力修补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其中2例为腹外疝复发,2例为感染,1例为形成瘘管;对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探究分析后,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不良反应均未再次出现,再次治疗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前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作为腹外疝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腹内压升高等诸多原因,容易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因此应该针对该类问题采取预防性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作者:黄朝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驳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的三项依据

    医圣张仲景是否任职长沙太守,千年以来争论不休,悬而未决,在目前所能查到的各种说法中,以廖国玉的<张仲景官居长沙太守的三项依据>具代表性.本文从反驳的角度进行论证张仲景任职长沙太守只是一个不可能的传说.

    作者:何仙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对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体会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点是发病急、来势凶、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经常出现呕血、黑便和血容量下降,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如果出血量很大、血流不止或者不能及时救治可能引起失血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1].所以,大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病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患者出血次数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赵林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静脉穿刺通常总被误认为是技巧、手法以及熟练程度的简单问题,但它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中护士的心理作用.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操作技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其中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主要有内界和外界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性格特征、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患者自身、物品等因素.其中护士心理素质的增强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重要的方面.

    作者:李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药熏洗治疗骨折后遗症疗效观察

    跌打损伤是骨科常见疾病,在临床过程中由于患者受损部位长时间活动受限,骨折临床愈合后,四肢关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等症状,笔者使用自拟中药熏洗方治疗9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培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检验学改变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 ematosus,SLE)患者合并血液系统受累的检验学变化.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SLE患者158例,根据是否合并血液系统受累分为血液受累组(n=62)及无血液受累组(n=96).了解SLE患者合并血液系统受累时的血清学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中血清IgG、CRP、ds-DNA、ESR、抗AcL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女血清抗Sm、抗rRNP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SLE病情活动,且血清抗Sm、抗rRNP阳性时,更易出现血液系统受累.

    作者:李丽岩;吕金明;戈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连续区域动脉灌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胰腺炎17例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连续区域动脉灌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34例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随机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分成2组,各有17例,观察组使用连续区域动脉灌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对照组使用甲磺酸加贝酯静脉给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时间、腹痛缓解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对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连续区域动脉灌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静脉给药,安全可靠.

    作者:黄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考察对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有关研究的意义.方法 分析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以及有关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复杂,尚无定论,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诊断方法,同时一定要依据对具体的发病原因的诊断来对症治疗.结论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应当引起我们医疗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广泛重视,对普通百姓和已患相关疾病的患者普及出血与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有关知识,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的.

    作者:刘盼林;刘力铭;董坤印;徐功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层CT肺动脉造影方法的比较

    探讨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三种技术方法的比较.CTPA对肺动脉主干、左右肺动脉及叶、段、亚段动脉显示良好.随着多层螺旋CT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提高,MSCT肺动脉成像成为筛查肺栓塞的首要手段,CTPA诊断PE的敏感性可达75%-100%,特异性可达80%-100%.对于叶,段动脉显示的准确性更高,有助于明确肺动脉内栓子的位置、范围、程度、性质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等.其成像技术成为决定图像质量及诊断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者:卢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方法 针对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给予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调节和控制血糖与血压的护理干预,采用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密切监测血糖血压变化.准确服用药物控制血糖血压.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及部分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准确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有效地将血糖、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8例患者中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终显效率21.0%,有效率76.3%,无效率2.6%.结论 住院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给予准确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是在至关重要的,是调节血糖及血压的正确手段.对于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效果,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治疗.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普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普外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2月--2013年3月收治普外科患者42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100)和对照组(n=2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对住院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98%、85%,健康教育知晓率分别为98%、88%,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刘凤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