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超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96年.当时法国所建立的大学已经有药学专业了.中国药学教育起步晚.两国在教育体制上是不同的,因此把法国的教育模式生搬硬套是不合适的,但有些地方却值得我们借鉴,前人研究不乏涉及到此.启发了本人撰写这篇论文.
作者:惠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阐述了在药物化学实验中凸显的问题,指出了其具体存在环节,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相应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并积极地应用于实践中,获得了了良好效果.
作者:刘修树;何晓丽;范高福;方丽波;汤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采取恰当措施进行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使产妇能迅速复原,婴儿健康成长.方法 总结我院50例产妇在产褥期的护理保健情况,探讨影响产妇产褥期健康的因素.结果 凡是接受产褥期护理与保健的产妇身体恢复快,精神状态好.结论 正常产褥期护理与产褥期保健对产妇的身体恢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文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4例,对其进行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关注比较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结果.结果 84例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均采取超高频电波刀(LEEP)环切术,术后病检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病灶切除干净,仅有极个别病例病变恶化升级,术后与术前病理结果一致者79例(94.0%),术后病理级别上升者3例(3.6%),病理级别下降者2例(2.4%).84例中81例病理检查呈示基底、切缘未见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灶,病灶切除干净率占97.6%.其中1例(CIN)Ⅲ级2次LEEP术后病检有微浸润即行子宫全切术;另外2例手术后病检有微浸润的CINⅢ患者,内外切缘尚干净,病灶至今没有复发.结论 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较为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丛琪;陆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紧急子宫切除用于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76例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过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并对其分为两组,分别为I组和Ⅱ组,其中I组患者40例,Ⅱ组患者36例.对I组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手术,对Ⅱ组进行纱布填塞治疗.对两组患者产后的出血量及其实施抢救后的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 I组患者的平均输血量是(1673.56 49.50)毫升,而Ⅱ组患者的出血量为(2218.27 50.01)毫升,很明显两组存在很大差异(P<0.05).其中对I组患者实施抢救后其成功率是100.00%,而对Ⅱ组患者实施抢救后其成功率只有66.67%,两组的差异较大(P<0.05).结论 紧急子宫切除手术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当中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医生在手术实施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便在手术进行之后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研究来我院就诊的16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酸、止血、纠正酸碱平衡和胃粘膜保护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西咪替丁加酚磺乙胺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3天.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3天.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奥美拉唑对胃溃疡合并出血的止血效果良好,临床疗效显著、预后效果好.
作者:马树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用药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知识宣讲、生理指导、饮食指导、生活习惯调整等方面的健康教育.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6个月随访和12个月随访的生活质量指数,综合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进行健康教育的观察组在通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朴铁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再出现中耳感染的情况.结论 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效果,患者在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昌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产科实施APN排班模式的应用,观察其效果.方法 自2011年1月将传统排班模式改为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种排班方式的护理质量.结果 实行APN排班后,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 APN连续排班模式体现了护士对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精神,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校毕业生参与生产实践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够检验自身对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产实践,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在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改正自我知识体系中的缺点,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目的,进而在生产实践和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肾阴虚型口干症的传统医学治疗方式.方法 运用一贯煎加味辨证治疗肝肾阴虚型口干症50例.结果 治疗50例,均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疗效肯定.结论 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口干症,疗效显著.
作者:杨振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分析腹腔镜手术对于腹腔粘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2年收治的腹腔粘连患者共60例,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之后的效果.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58例患者均在镜下顺利完成,其中1例患者因为粘连严重,难以进行手术而转为开腹治疗,另1例患者因为形成气腹的过程有很大困难,难以进行腹腔镜手术,转为开腹治疗.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于腹腔粘连患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廷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58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9例,使用莫西沙星治疗,B组129例,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服用两周后,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A组患者总有效率100%,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8%,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检测,A组患者为阴性结果120例,显效率为93.02%,B组患者显效率为81.4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时优于阿莫西林治疗,效果很好,是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何江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糖调节受损状态,与此同时,该症还会增加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早期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社区管理及临床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对患者造成伤害.
作者:刘正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育之缘口嚼片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探索微量元素锌硒蛋白制剂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作用.方法 123例符合纳入标准CP患者为治疗组,治疗组使用含蛋白锌的活性蛋白制剂(育之缘),结合中医分型用药;对照组单纯口服氧氟沙星片,用药与观察时间两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育之缘口嚼片配合中医辨证用药可以提高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总有效率.
作者:黄少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急诊科聚集着众多的急、危、重患者,需要针对复杂的病情变化与繁重的抢救任务,自然这里的护士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容易使其处于长期紧张状态之中,身心疲惫厉害,就很容易有心理疾病产生.应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为之减压,从根本上改善急诊护士身心状态,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和丽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高压交变电磁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的效果.方法 对5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康复治疗组22例和综合治疗组28例.康复治疗组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交变电磁场治疗.结果 康复治疗组有效率72.73%(16/22),综合治疗组有效率89.29%(25/28),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运动发育指数MQ评分比较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压交变电磁场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效果满意.
作者:陆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理化实验室的工作过程中造成化学废弃物,为避免直接排出,给他人及自身造成危害,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
作者:杨一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与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就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与50例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心肌酶谱(AST、LDH、LD1、CK、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比较其检测结果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65例急性心肌梗死,其中57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7.7%,63例肌钙蛋白I阳性,敏感性为96.9%,肌红蛋白65例全部升高,敏感性为100%.50例阴性对照中,4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2%,0例肌钙蛋白I阳性,特异性为100%,肌红蛋白9例升高,特异性为82%.结论 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与心肌酶谱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对AMI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作者:史占林;付红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在ICU中的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应对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2011年到2012年在我院ICU进行监护,并且进行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对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对策.结果 经过分析后得出,分析对象共682例,其中出现相关症状的19例,占2.79%.导致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医护人员相关操作不得当、导管本身因素、患者本身因素及放置导管的时间和位置等因素,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的感染症状.结论 在ICU中的患者会出现因各种因素而导致的血流感染现象,这些现象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甚至是死亡,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监护的及时性,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预防相关感染现象的发生.
作者:曲珍珍;崔晓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