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方法现状

刘水玉;黎友伦

关键词:耐多药肺结核, 静脉化疗
摘要:根据2010年1月24日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工作总结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结核病总耐药率38.0%,耐多药结核病(MDR-TB)率8.3%,全国每年新发耐药结核患者56万,耐多药结核病患者12万.肺结核由于细菌耐药性的提高,临床治疗十分困难,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2]和心理负担.故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迫在眉睫,现就近几年经报道证实可行并有效的多种非传统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胃粘膜活检422例病理制片分析

    目的 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室温<10℃),通过病理技术的改进,使胃粘膜活检甲级制片率达97%.方法 活检标本用10%中性福尔马林充分固定;组织切片65℃,30min烤片;将二甲苯先预热至45℃-50℃再脱蜡;切片染色前先将苏木精加温至40℃-45℃再染色.结果 获得胃粘膜活检甲级制片率达到97%.结论 要想制作一张优秀的胃粘膜活检组织病理切片,不仅要通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烤片、HE染色,还要技术员在日常工作中增强责任心,注重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才能取得高质量的病理切片.

    作者:吴清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用中医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78例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针灸组用针灸治疗(针刺法),常规组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针灸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更高,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时,应用针灸疗法效果更明显.

    作者:王轶蓉;李春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重症新生儿疾病并呼吸抑制58例的疗效

    目的 探讨对重症新生儿疾病并呼吸抑制采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6例重症新生儿疾病并呼吸抑制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综合治疗原发病,观察组联合纳洛酮、氨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对重症新生儿疾病并呼吸抑制患儿采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霞;苏文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的饮食护理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施以饮食调养,使其在进食过程中保证所摄入食物含糖量处于低限度,在对机体正常需求予以维持的状态下,使胰岛B细胞负担相应减轻,促进B细胞恢复自身功能,进而促进患者餐后2h以及空腹血糖指数有效降低,接近或等同于正常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院治疗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饮食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在得到合理有效的饮食调养以及健康指导后,其机体营养平衡,营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糖代谢紊乱症状得到有效纠正.结论 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糖尿病的治疗需要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饮食控制,并持之以恒,方可对病情发展做出合理控制,对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做出有效预防.

    作者:张德兰;莽晓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例采血前晕厥护理的体会

    自从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以来,珲春血站至今已经有15000多名无偿献血者到我站献血,献血量达500多万毫升.我们在采血中及采血后偶尔有发生晕厥的献血者,但是采血前发生晕厥是不常见的.

    作者:宁玉雪;唐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葡萄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葡萄糖比较

    目的 探讨了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葡萄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静脉血清葡萄糖的相关性及差异.方法 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1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及日本东芝TBA-120FR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比较两种方法测定血糖的差异.结果 采用末梢血微量法测定血糖为(9.53±3.85)mmol/L、采用静脉微量法测定血糖为(9.88±4.05)mmol/L、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为(10.06±3.74)mmol/L,静脉微量法测定结果与末梢血微量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结果显著高于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血糖分析仪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简便、快捷、痛苦小,但是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低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且选择静脉血检测更准确.

    作者:刘青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100吸收性止血绫用于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鼻腔填塞敷料的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16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填塞材料不同分为两组:A组填塞S-100吸收性止血绫与油纱条,B组填塞高分子膨胀海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粘膜水肿情况进行评价,记录抽取时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疼痛程度、出血量及粘膜水肿程度均明显轻于B组.结论 S-100吸收性止血绫能有效止血,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术区粘膜恢复,是比较理想的鼻腔填塞敷料.

    作者:王坤;李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初产妇各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于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止产后出血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梁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儿科临床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在了解某医院儿科药物的应用状况前提下,对临床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对策,确保儿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查某医院自从2011年1月到2012年5月期间儿科住院病例66例,对临床儿科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统计信息分类,对儿科病例中产生过药物不良反应的儿科病例,进行统计分类分析.资料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在66例儿童患者中,有18例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8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有皮疹、荨麻疹等等;3例出现肝功能被损害;1例出现腹泻、呕吐;1例出现肾功能损害.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过大、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以及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结论 过多使用抗菌药物及药物剂量使用过大、药物的配伍不合理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均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重视儿科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赵卫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吸痰法对体外循环术后低氧血症患者SPO2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法对体外循环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循环术后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符合低氧血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密闭式吸痰和常规开放式吸痰.观察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的变化,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吸痰前两组SpO2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2、5分钟两组SpO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密闭式吸痰,可以持久改善患者氧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调查60例分析

    目的 为了把抗茵药安全合理应用在颌面外科手术中,我院对2012年中治疗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中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全面的调查分析.方法 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及文件,对2012年1月--12月我院随机抽取的6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的用药时机、药物的选择和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在我院随机抽取的60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的病历中,所有病人手术后全都使用了抗菌药,其中14例为I类手术切口,46例为Ⅱ类手术切口.药物使用频次的前三位分别是头孢硫眯、青霉素钠、头孢替安.结论 经过对我院60例患者的病历分析表明,在术前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和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合理,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选择手术预防性抗菌药、预防用药给药途径、追加术中抗菌药、药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陈鸿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IPL)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

    随着美容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美容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已经在这个领域里占据着主导的地位,其中强脉冲光以其非剥脱性治疗方式逐渐取代了以往一些损伤大、恢复期长的方法,本文对强脉冲光的原理、特点、应用范围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简单进行综述.

    作者:石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LEEP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84例,对其进行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关注比较术后病理与术前宫颈活检结果.结果 84例宫颈癌前病变的患者均采取超高频电波刀(LEEP)环切术,术后病检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病灶切除干净,仅有极个别病例病变恶化升级,术后与术前病理结果一致者79例(94.0%),术后病理级别上升者3例(3.6%),病理级别下降者2例(2.4%).84例中81例病理检查呈示基底、切缘未见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灶,病灶切除干净率占97.6%.其中1例(CIN)Ⅲ级2次LEEP术后病检有微浸润即行子宫全切术;另外2例手术后病检有微浸润的CINⅢ患者,内外切缘尚干净,病灶至今没有复发.结论 超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较为简单快速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丛琪;陆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及人文护理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腔镜检查在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肠道镜检就是这一技术的具体应用.肠道镜检是利用电子结肠镜由肛管直肠,沿肠道逆行,经过全程结肠,可至回肠末端,从黏膜观察结肠病变的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大肠粘膜病变的佳选择,它是通过显示屏幕可清楚观察到大肠粘膜的细微变化如炎症、糜烂、溃疡、出血、色素沉着、息肉、癌症、血管瘤、憩室、粘膜下病变等.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通过肠镜的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部位及范围.特别是近年来对结肠微小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肠道息肉、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文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医院食堂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医院食堂是医院职工和患者就餐的场所.作为传染病院,患者病种复杂,多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如果医院食堂饮食卫生差,餐具不消毒或消毒效果不佳,就有可能染上有害微生物而引起疾病[1].比如痢疾、乙肝,还有患者集聚,若餐厅空气卫生状况差也易引起呼吸系统的传染病进而造成医院内交叉感染.为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就医院食堂预防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汇报如下.

    作者:魏晓燕;张生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析颈椎病常见防治办法

    目的 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颈椎病常见的预防和防止办法.方法 从现阶段颈椎病的防治措施入手,对颈椎病表现的症状、出现原因等方面着手,研究了颈椎病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防治方法.结果 颈椎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病,只要在平时生活、工作中注意休息是可以在产生前预防的.结论 加强对颈椎病产生原因和防治办法的研究,有利于颈椎病今后的预防.

    作者:柳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妇幼保健院服务水平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水平的探讨.方法 将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相应疾病的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分别在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与优质护理服务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调查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妇幼保健的影响效果.结果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妇女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相关疾病知识、意识、行为等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进行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促进妇女对保健知识的理解并能更好的参与保健活动,使医院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谢丽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取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多虑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吴焕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危重症病人的营养调理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营养支持对于危重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急重症患者共1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肠内营养调理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血糖、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防止患者胃肠功能衰竭,不仅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还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任永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普外术后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普外术后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普通外科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共23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普通护理工116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8.7%,对照组患者为79.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5.7%,对照组为87.9%,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普外科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术后的恢复,间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