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

贾胜利;贾丽娜

关键词:64排螺CT血管造影, 椎动脉起始段狭窄, 灵敏度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应用价值,探讨64排螺旋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于临床正更好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内收治的46例脑血管病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椎动脉起始段以及其他相关部位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以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记录所得实验结果;随后利用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的数字剪影技术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测,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对照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相较于常规的数字剪影技术,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并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肯定.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疑似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进行诊断,对于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阳性值均优于寻常的数字剪影技术,二者间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应用米索前列醇,观察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状况,体现米索前列醇的有效性.方法 对比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观察方法,通过应用此种方法观察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高危孕妇实施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孕妇各100例.将静脉缩宫素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实施静脉缩宫素之前放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试验组.两组止血完成后,进行观察,2小时候出血量与24小时候出血量两组的区别.结果 在2小时以及24小时的观测点中可以看出,试验组孕妇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两组数据比较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高危妊娠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起到了有效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冯世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眼穴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儿童近视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眼穴按摩配合中药热敷对儿童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 使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结合散瞳验光检测6-18岁儿童视力,对其中322名近视进行眼穴按摩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每个疗程20天,治疗平均4个疗程,巩固2-3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2.8%.本治疗方法对各年龄组近视,轻、中、重度近视疗效有统计学意义,对年龄小,近视程度轻有较好疗效.结论 眼穴按摩配合中药热敷疗法对纠正儿童因屈光不正所致的近视有效率较高,尤其以年龄小,近视程度轻效果明显,该方法可在家中治疗,具有方便、无痛苦、效果显著的特点,能够长期坚持.

    作者:常云鹏;耿瑞荣;张艳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措施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由于病人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往往表现不同,且临床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对于这种发病率高的疾病,找到一个好的治疗方法,更够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本文通过对急性阑尾炎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转归几个方面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发展,为这种疾病找到一个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政帅;王海新;崔宪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预防和处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采取肝移植术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253例,其中有117例为原发性肝癌,136例为乙肝后肝硬化及急性重症肝炎,所有患者均采取原位经典肝移植术.其中7例发生乙肝再感染,发生率为2.76%,对其进行乙肝变异度检查,按照检查结果,采取改用恩替卡韦或者贺维力、调整乙肝免疫球蛋白用量的治疗方案.结果 3例经过病毒变异检查分别为NO2、NO3、NO4的乙肝复发后改拉米夫定为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肝免疫球蛋白加强抗病毒治疗之后,HBsAg没有转阴.2例患者经过病毒检查分别为NO1、NO7加用贺维力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于NO7联合使用ALM和ADV三个月后停止使用LAM单纯使用ADV进行抗病毒治疗,HBsAg转阴.2例患者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继续进行治疗,1例NO5和1例NO4分别采取不同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NO5患者的HBsAg转阴,NO4患者的HBsAg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预防乙肝复发,同时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恩替卡韦、贺维力等来读不同程度的肝移植后乙肝复发进行控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彭小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痰湿中阻眩晕证患者,均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 76例眩晕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4.74%;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痰湿中阻症状Dix-Hallpike试验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通过健脾和胃,气行湿化,燥湿化痰、止晕定眩,临床效果确切,实为治脾虚痰湿眩晕之良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伟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人的营养与疾病预防

    目的 了解老年人日常饮食习惯及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对老年人饮食和营养状况的分析,发现老年人营养状况与疾病预防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华中地区20个自然村中的55岁以上老人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对1643名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经过对1643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于营养与疾病预防治疗知识相对缺乏,老年人饮食结构不合理,存在钙质摄入不足,脂质摄入过多的问题.结论 老年人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入手,改变饮食结构,合理安排饮食,以实现对疾病的预防.

    作者:王正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1.05%,与观察组(5.26%)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旷欲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难治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对治疗难治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20例肾绞痛患者分为2组.采用A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难治性肾绞痛与传统B组山莨宕碱联合哌替啶治疗肾绞痛,观察2组起效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和疼痛的再发率.结果 治疗A组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均优于B组;A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的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肾绞痛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镇痛方法,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少和疼痛的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政萍;辛代瑜;周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科的临床心理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71例急诊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与医生配合方面及护患关系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从急诊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也明显比对照组多.结论 通过对急诊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从而促进其病情快速改善.

    作者:朱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再出现中耳感染的情况.结论 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效果,患者在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昌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问题的探讨

    现今医院多采取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的消毒供应模式,这样手术室和供应室的联系就越加紧密,尤其是日常涉及到的手术器械的交接,这其中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手术室与供应室器械交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探究性的提出了改进策略,旨在使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模式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为医疗事业服务.

    作者: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的应用价值,探讨64排螺旋CT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便于临床正更好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内收治的46例脑血管病患者,对所选患者进行椎动脉起始段以及其他相关部位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以对患者进行精确诊断,记录所得实验结果;随后利用目前临床中普遍使用的数字剪影技术对患者进行重新检测,记录相应的实验数据,对照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相较于常规的数字剪影技术,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并且对患者的伤害小,得到绝大多数患者的肯定.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疑似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进行诊断,对于患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以及阳性值均优于寻常的数字剪影技术,二者间存在显著地差异性,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作者:贾胜利;贾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总的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80岁以上房颤患病率达7.5%.此外房颤患病率的增长还会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增长密切相关,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流行的心血管疾病之一.2000年,Pappone等首创了Carto系统标测指导下经过环肺静脉口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获得成功,成为治疗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1].

    作者:张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门诊部在处理医患纠纷中的作用

    门诊是医患纠纷的易发场所,门诊部是解决门诊范围内医疗纠纷,消除医患冲突的第一岗,切实发挥门诊部职能,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优化服务流程,调整和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环节管理,有效的处理和防范医患纠纷.

    作者:薛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论如何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 对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讨论,以便对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国现阶段学校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加强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对于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至关重要的.结论 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泯灭的,强化学校卫生机构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作者:李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邹平县黛溪街道黛溪社区的2个居委中患者共98人,按抽取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 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三项指标上(药物依从率、血压控制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差异显著性.结论 开展社区内健康教育干预对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马静;马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 对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构成比,对死亡原因构成及死亡地点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金水区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乡镇有显著性差异,乡镇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是死亡的重要成因,途中死亡和发弃治疗的比例偏高,应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新生儿死亡占46.5%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人群,提示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中加强全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业务技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要加强Nicu和儿科抢救设备的更新及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婴幼儿的救治成功率,从而降低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吕全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探讨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 对产科护理中存在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结果 产科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素质限制、产妇自身因素、医疗设备因素等,对此应当采取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产妇护理、加强医疗设备维护等,以确保产科护理的安全进行,降低威胁产妇的不安全因素.结论 通过强化产科护理中安全管理因素监督和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更好的满足产妇需求.

    作者:陈学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在2009年7月--2012年8月间出现的54例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出现的风险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有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有限、职业道德、患者自身原因、医疗设备及药物影响等,对此应当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患者的参与度、确保医疗设备及药物应用的正确性.结论 对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强化策略,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吕宗霞;徐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以超短波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疗效为研究目的.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静脉用抗生素感染、化痰止咳等治疗;治疗组采用静脉用抗生素抗感染、化痰止咳治疗的基础上,辅助进行短波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之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4.7%,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2.7%.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罗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发现治疗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疗效.

    作者:周文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