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梅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分娩的161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一般护理.观察住院期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0.12%,对照组的发病率为1.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有效预防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
作者:王洪霞;武洪方;张雪锋;韩文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产科实施APN排班模式的应用,观察其效果.方法 自2011年1月将传统排班模式改为APN排班模式,比较两种排班方式的护理质量.结果 实行APN排班后,护士和病人的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 APN连续排班模式体现了护士对病人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精神,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作者:王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住院药房肠内营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从我院住院药房的数据库中调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我院住院患者肠内营养药物使用的种类、数量、不同科室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结果 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使用肠内营养药物的种类从4个品种增加到9个品种,使用的频率和数量也有提高.其中使用肠内营养药物较多的科室有内科ICU、外科ICU、心胸外科、神经外科.结论 随着肠内营养药物的普及,临床医生对于住院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作者:左晓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确诊的9例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进行早期、规范护理干预,让病人切实得到了及时、正确的治疗.结果 通过对9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症状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宣教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和转诊,保证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有效的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感染,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谈莉君;柳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近五、六年来我院就诊的40多例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将他(她)们以随机的形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西地兰(毛花苷C注射液)结合Dopamine(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需要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与护理干预相结合,将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比.结果 观察组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和左心室博出量占心室舒张期容积的百分比相对与对照组明显较高,其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将护理与药物相结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比仅仅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好,所以很值得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热比亚·麦麦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人类的心理世界非常广博,在对其进行心理治疗的工作必然是一个有灵性的工作,需要严谨的科学知识及艺术般的语言和技巧.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目前,我国对心理治疗由于精神科上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学者和有关专家进行关注,使精神病科室能够更加重视心理治疗,同时使心理治疗能够更好的为精神科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张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穿刺的局部浸润液中加用地塞米松后对穿刺后腰背痛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在L1-2或L2-3间隙穿刺的硬膜外麻醉患者200例,女83例,男117例,年龄25-45岁,体重50-70Kg(除外腰背部损伤,严重脊柱畸形及接受皮质激素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使用1%利多卡因2mL行局部浸润,实验组硬1%利多卡因2mL中加入地塞米松5mg,穿刺成功后置管,两组硬膜外腔阻滞均用2%利多卡因5ml首量,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追加量,术后进行随访.腰背痛的诊断采用主观测定法.结果 对照组腰背痛发生率25%,实验组腰背痛发生率为11%.结论 地塞米松应用于硬膜外穿刺局部浸润液中能有效预防穿刺后腰背痛.
作者:王俊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应用非洛地平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实施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6例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尼群地平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非洛地平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复常时间和实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非洛地平对合并患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实施降压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福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普外术后患者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普通外科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共23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1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普通护理工116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为88.7%,对照组患者为79.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为95.7%,对照组为87.9%,两组患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普外科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帮助患者术后的恢复,间接提高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8例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其中一组采用开腹手术,称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称为观察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以及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但是两组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嵌顿性胆囊结石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陈智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酸枣仁汤的基础方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辩证分型进行加味治疗.结果 治愈75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无效患者主要是因个人原因,经常性熬夜,生活和饮食等各方面无规律所致.总有效率达到了98.80%.结论 加味酸枣仁汤在治疗失眠上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作者:龚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冠修复后对基牙,牙周组织,临牙等组织出现并发症,分析原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临床观察286例冠修复体.全冠修复体共1064个,有82个修复体出现并发症,占12.98%.结果 修复后的并发症为:绷瓷,基牙牙髓炎,食物嵌塞,基牙松动,修复体脱落,牙龈变色.结论 为减少金属烤瓷修复后的并发症,应严格把握适应症,提高备牙技术.
作者:罗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频电刀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30多年,它具有快速止血、出血少.防止细菌感染.病人术后愈合好等优点,但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果违反安全使用操作规程或使用不当,可导致过敏、灼伤、烧伤、压力性坏死、干扰心电图或起搏器,甚至引起火警.因此加强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管理十分重要、高频电刀分为单极电刀和双极电刀.
作者:唐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免疫规划是卫生防疫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研究免疫规划的实施意义和加强免疫管理的措施,确保做好这一基础性工作,为推动地方的卫生防疫工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鲁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本文科学阐述新医疗模式下,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规范建立病案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及未来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探讨形成电子病历的病案管理路径.
作者:冯丽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髓内钉在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31例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开放伤者先行清创,术前给予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取仰卧位,复位床牵引复位.C臂X线机透视观察,斜作切口,置入髓内钉,固定.术后3天开始行伸屈患髋及膝关节功能锻炼,3周左右扶拐下地不负重锻炼,3个月后开始行负重锻炼.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回访,回访时间为3-6个月,26例患者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治愈率为83.9%.结论 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世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巨大儿发生情况及母婴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间孕产妇6110人分娩巨大儿559例,观察巨大儿妊娠期母亲饮食、体重增长、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结果 559例巨大儿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孕妇299例,孕期均未控制饮食,体重增长平均18.5kg(多的体重增长35kg),母亲合并GDM167例;经阴分娩115例,剖宫产444例,短期产后出血(产后2小时大于500ml计算)198例,新生儿窒息35例,低血糖230例,病理性黄疸301例,呼吸窘迫综合症52例,肩难产30例,臂丛神经损伤3例、锁骨损伤1例均发生经阴分娩产妇.结论 母亲合并胰岛素抵抗是巨大儿高发因素,妊娠期合理营养可限制体重过度增长,降低巨大儿及剖宫产发生风险,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作者:韩美英;刘付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为了提高对肺结核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我们在肺结核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提高了对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 表明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肺结核病的治愈率.
作者:朱元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则进行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9±0.3)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起效快且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为对我国现今对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并药致肝损害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08年7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结核病患者,并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与治疗组的50例患者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2.5g给与对照组的50例患者甘草酸那配合5%的葡萄糖注射250ml静脉滴注.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肝功能的状况,结果表明,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治疗的一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有显著差异,且治疗组的肝功能的复查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上述结果证明,治疗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病药物导致患者肝功能损害,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段秀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