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医院图书馆如何实施精细化管理

田怡

关键词:医院图书, 精细化管理, 意义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图书馆实施精细化管理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从信息化服务、知识导航服务、沟通服务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实效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的联合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与心肌酶谱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临床价值意义.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就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与50例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心肌酶谱(AST、LDH、LD1、CK、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比较其检测结果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 65例急性心肌梗死,其中57例心肌酶谱升高,敏感性为87.7%,63例肌钙蛋白I阳性,敏感性为96.9%,肌红蛋白65例全部升高,敏感性为100%.50例阴性对照中,4例心肌酶谱升高,特异性为92%,0例肌钙蛋白I阳性,特异性为100%,肌红蛋白9例升高,特异性为82%.结论 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与心肌酶谱的联合应用提高了临床对AMI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作者:史占林;付红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侯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县(市)级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的滞后现状亟待改观

    近年来,国内营养科建设已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提升和整体建设的新看点和衡量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且在医院等级评审中,被列为评审的重点科室.临床营养专业有了很大发展.重视和加强医院营养科建设已形成共识.但目前部分县(市)级医院营养科建设的滞后现状的确令人堪忧.本文通过调研将如实反映苏南经济发达地区三个县(市)(其中2个为全国百强县中位居一、二位)6所二、三级医院营养科建设的现状,以提醒医疗机构的各级领导者关注,热切地企望他们改变乡村医院的领导理念,提高临床营养在医院整体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切实重视、加强医院营养科建设,使临床治疗的现代化跨上新的台阶.

    作者:马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扎鲁特旗二0一二年兽医布鲁氏菌病感染调查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2012年扎鲁特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全旗兽医、动物检疫医务工作者布鲁氏菌病感染情况调查.主要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和布鲁氏菌血清学检查.共计调查296人.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2年巴林左旗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统计分析

    巴林左旗户籍人口35.69万,其中男性18.15万,女性17.53万,截止2012年3月19日巴林左旗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共收到各级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单位报告的2012年度各种原因死亡病例2334例,报告死亡率653.96万,其中男性死亡1416例,报告死亡率为780.17/10万,女性死亡918例,报告死亡率为523.67/10万.

    作者:凌海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普勒超声判断肺功能的价值

    目的 研究多普勒超声在判断肺功能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多普勒超声对52例胸外科术前病人的肺动脉及其分支进行测量,并与肺功能指标进行分析及与肺灌注显像测得的左肺血流百分值对比.结果 主肺动脉每分钟血流量与用力肺活量(FVC)间呈正相关(r=0.625,P<0.01);左肺血流量百分值与肺灌注显像测得结果一致(P>0.05).结论 多普勒超声可清晰准确地测量肺动脉直径及各种频谱参数,能准确地测量左或右肺血流量百分值,在胸外科术前肺功能的评估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朱红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与拔髓后根管治疗的疗效效果.方法 对2004--2006年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髓炎患者560例,活髓牙共560颗.本研究主要对比两种手术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和发生率.结果 行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手术与拔髓后根管治疗手术相比,前者有减轻术中疼痛程度及降低术后急性反应发生率的作用,P<0.05,两者两年的临床观察成功率,P>0.05.氢氧化钙组术后2年的临床观察成功率明显比常规根充剂组高.结论 活髓牙失活后根管治疗有减轻术中及术后疼痛程度与发生率,而且对远期疗效没有不良影响.

    作者:都广艳;边江;瑶之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给予参考.方法 对2009年9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超急性期给予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T波高尖26例,有ST段抬高22例,有缺血性J波14例,急性损伤阻滞13例,无明显变化3例.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会出现有T波高尖、ST段抬高,有缺血性J波和急性损伤阻滞,部分患者也会无明显变化,需要医生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赵淑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议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生产实践

    高校毕业生参与生产实践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也是如此.只有参与到实践中,才能够检验自身对预防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产实践,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工作能力,在结合自身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改正自我知识体系中的缺点,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目的,进而在生产实践和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作者:王海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骨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引起骨科手术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在骨科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造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科手术的类型、手术的部位、手术的时间、手术的地点、是否是接台手术、手术时有没有参观人员都和骨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密切相关.结论 由于引起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众多,因此应该特别重视,在进行手术室护理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从而尽可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刘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的临床体会

    目的 通过对我院心内科用药安全的分析,探讨有效的用药安全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用药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用药安全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好转31例,治愈12例,差错事故0例,医疗纠纷0例,对照组好转18例,治愈7例,差错事故3例,医疗纠纷2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用药安全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用药安全管理,不但可以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还可以提高医院的声誉.

    作者:杨树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瓣膜置换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术治疗房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了52例患者在瓣膜置换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月,我科共完成瓣膜置换手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共52例,通过术前、术后护理评价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及效果.结果 术后反复出现心律失常者13例,频发室颤1例,一度AVB者3例,出院后3-6个月其中5例转为窦性心律,房颤消除率80.8%.结论 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术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是提高该手术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双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2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9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患者只用比索洛尔尔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使用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0%,两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合并比索洛尔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用比索洛尔尔治疗效果,可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现象,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关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均给予整体护理,包括急性期护理、呼吸道护理、营养支持、恢复期护理等.结果 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有效护理后,治愈57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治愈率为95.00%,致残率5.00%.结论 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可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钟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则进行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9±0.3)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起效快且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06年——2008年本溪市地区痢疾便培养及药敏监测报告

    为了解本地区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病原群(型)分布与变迁,及对病原菌株敏感药物演变情况,科学指导临床治疗用药.采用卫生部卫办疾控发[2005]164号<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试行)>进行菌痢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实验方法.对2006年--2008年间分离出的51株志贺氏菌进行分型和药敏试验,包含A群: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B群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C群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其中痢疾志贺菌有Ⅰ型、Ⅱ型血清型,福氏志贺氏菌有2b、2a、3a、1a2、3b、5a、4a和6a及X变种8个血清型,鲍氏志贺氏菌有1-6血清型,宋内氏志贺氏菌.药物敏感率较高(≥50%)的抗菌素有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和庆大霉素.本地区2006年--2008年细菌性痢疾优势菌群以福氏为主,宋内氏次之;血清型以福氏2b、2a和宋内氏为主;菌痢菌群和菌型流行各年度/各月份具有不稳定性.建议临床治疗首选药物为头孢噻肟,其次是环丙沙星和庆大霉,头孢噻吩耐药性存在逐年上升;利福平和四环已普遍耐药;因各群对各种药物敏感性存在差异,慎重选用或联合用药.

    作者:高天胜;赵景波;李昱;宋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析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观察组治愈32倒,治愈率达86.49%,患者满意度为97.30%,B组治愈27例,治愈率达72.97%,患者满意度为83.78%,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的实施可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成功率,应该得到重视.

    作者:祁建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0年至2012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12例,进行精心治疗及护理并及时记录总结.结果 112例患者恢复良好55例(49.4%),轻残12例(10.6%),重残11例(9.4%),死亡34例(30.6%).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可以分阶段进行精心护理.

    作者:姜巍;郝玉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当前药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与对策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是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党和政府为育龄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结合本区实际,本文就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强淳安药具管理工作进行认真思考.

    作者:王慧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分析我国药物价格虚高之中的法律监管缺失

    近几年来,屡屡爆出的药价过高新闻,结合我国民众医疗压力过重等客观情况,药价虚高成为医疗监管体系之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尽管国家从行政管理角度对药价的监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置和监管调整,但是控制药价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本文中,我们试图寻找药价过高背后的几点重要原因,并从立法角度论证现有调控制度之中,缺乏法律基础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

    作者:汪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