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在包皮粘连分离治疗时的消炎止痛及恢复效果.方法 将包皮粘连分离的219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12例)和对照组(107例),观察组在粘连分离后于包皮及龟头的创面外涂龙珠软膏,对照组外用红霉素软膏.结果 观察组消炎止痛及创面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珠软膏可有效减轻或消除包皮粘连分离治疗导致的疼痛,并有明显的抗感染能力,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宋辉;孙霞;黄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0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另外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测定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2、4、6、8周的疗效.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令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充分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工作,给癌症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对居世界顽症之一的癌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尽力使患者临终前处以舒适宁静安详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是关键.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护理安慰他们,尽量延长和提高生命质量,我在护理中得到几点启示,现分述如下.
作者:李会清;郑金萍;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常规检测Rh阴性血型及其抗体,预防输血溶血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输血的15000例患者通过抗D(IgM)血型定型试剂进行Rh(D)血型抗原检测,检测Rh阴性血中的抗体.结果 15000例子患者通过检测发现,Rh(D)阴性为60例,Rh(D)阴性率为0.4%,其中检出Rh血型免疫性抗体12例.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时,常规进行Rh阴性血型鉴定及其抗体的筛查,能够预防溶血性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雅萍;陈本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聚生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5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单药组两组.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向联合组注入高聚生8ml和顺铂注射液40mg/m2;单药组胸腔内灌入顺铂注射液40mg/m2,每周一次,连用四次后观察疗效.结果 联合组和单药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0.00%(P<0.05);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一般状况改善率分别为65.22%和36.36%(P<0.05);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胸痛、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联合组发热的发生率高于单药组,主要为自限性发热,12h后自行恢复正常.结论 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肺癌所致胸腔积液疗效确切,且毒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丽萍;王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胃镜检查的患者1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观察组采用脉推注0.5μg/kg瑞芬太尼,然后缓慢静脉推注2mg/kg丙泊酚20ml,丙泊酚追加1ml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表面麻醉.结果 观察组出现肢动1例,占1.3%,对照组出现恶心10例,占13.0%,出现呛咳9例,占11.7%,出现肢动18例,占2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麻醉处理,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刺激,使胃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杨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4亿,而其中将近1/3在我国.乙型肝炎的流行极大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给携带者的心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本文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方法-检测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即俗称的两对半)存在的一些局限进行了说明,并对本院今年3、4月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两对半以及HBV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检查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就两对半检查与HBVDNA定量检测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讨.
作者:杨慧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带来许多便利,也给管理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医院综合档案室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分析了医院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探讨了实现综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工作策略.
作者:曾洁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吉林省大安市四棵树乡26年来人体肝吸虫病流行态势.方法 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进.结果 四棵树乡人体肝吸虫感染率调查:1986年是19.10%,2002年为22.40%,2012年是25.30%;平均为22.56%.肝吸虫感染者男性高于女性;1986年调查,男:女(36.78%/0.79%),2002年调查男:女(39.66%/5.83%),2012年调查,男:女(42.18%/7.25%)平均为(39.79%/5.12%);3岁以上年龄均有感染.结论 四棵树乡三次肝吸虫病调查结果比较,此种病感染的几率越来越高,扩散的范围也是逐步的扩大,并且引发了其他的疾病,追本溯源,我们发现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我们保持好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可以解决这个难题的.
作者:梁瑞雪;张迎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危重呼吸道阻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小儿呼吸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快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临床处理方法,采用鼻吸糖皮质激素、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及鼻内缩血管药物等治疗,减轻打鼾、改善气道阻塞,并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愈86例,显效8例,有效6例,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快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临床处理方法,可以大限度地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痛苦,确保患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尹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4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氧自由机清除剂、神经营养、抗血板等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丹参20ml,加5%葡萄糖250ml静脉1次/d,连续治疗14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120mg/次,2次/d,脉络宁注射液3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连续治疗14d.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残障程度分级为3.3±1.1,治疗后为1.5±1.1,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为12.0±4.1,治疗后为4.9±3.1,对照组治疗前残障程度分级为3.2±1.1,治疗后为2.1±1.0,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为11.9±4.0,治疗后为7.4±3.8,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塞通联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残障程度分级及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茂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为观察适怡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采用口服适怡结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UC75例,并与口服结肠炎丸的64例进行对照.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果 表明,适怡结合地榆汤保留灌肠治疗UC具有显著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王景新;王丽萍;闫红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耐药性肺结核的特点是病程长,病情重,耐药率高,并发症多,疗效差,预后不佳.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规律治疗初治结核病是预防继发耐药结核病出现的主要措施;控制传染源是控制耐药结核病传播和流行的有效的方法,因此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充分有效地治疗耐药结核病患者;患者按医嘱按时按量正确地服用药物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基础.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以往治疗经过,制定科学的化疗方案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雪;冯亚清;索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来早期发现新生儿的听力损伤,以便进行早期的诊断和干预,减少听力语音障碍发生的可能.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系统对在辽宁省本溪市6家妇产科医院出生的2518例正常新生儿进行筛查,初筛不合格者于42-90d后复查,仍未通过的建议进一步诊治.结果 筛查新生儿2518例,初筛率73.9%,初筛通过率90.1%;高危儿初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筛率45.7%,复筛通过率45.1%,高危儿未通过率比正常足月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中有重要意义;新生儿窒息、早产等高危儿是听力障碍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杨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尘肺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尘肺的诊断经验,进一步提高尘肺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近3年来诊断的15例尘肺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其中5年以下1例,占6.7%,6-10年2例,占13.3%,11-15年3例,占20.0%,16-20年4例,占26.7%,20年以上5例,占33.3%,临床分期:Ⅰ期7例,占46.7%,Ⅱ期6例,占40.0%,Ⅲ期2例,占13.3%.发病年龄与临床分期情况:其中31-40岁1例,占6.7%,41-50岁2例,占13.3%,51-60岁3例,占20.0%,61-70岁4例,占26.7%,70年以上5例,占33.3%.结论 接触粉尘时间越长,尘肺的发病率越高.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人脂肪肝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对100例B超体检出脂肪肝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100健康者比较.结果 脂肪肝患者血尿酸升高比较明显P(<0.01),对防治脂肪肝很有价值.结论 脂肪肝患者伴有血尿酸水平异常.
作者:李颖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况,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评价护理质量,P<0.05,两组护理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X2=6.9818,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及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及格率(X2=6.1714,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更加标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无偿献血者ALT异常增高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1].ALT的升高多与多种因素相关,与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献血季节、献血次数有关[2],ALT异常升高与该人群对应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程度有关.
作者:王智红;王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傣族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及Rh血型分布规律,建立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资料库,合理的储存血液,保障稀有血型的应急供应.方法 对2006年至2012年期间自愿无偿献血的53056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国家规定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ABO、Rh血型鉴定.结果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53056名无偿献血者中,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阴性献血者占总献血者人群的0.16%.结论 建立一支稳定并具有详细资料的Rh阴性献血队伍,开展Rh阴性冰冻红细胞技术,为及时有效招募献血者和合理存储血液,满足临床应急用血的需要.
作者:吴稷;陈志军;董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患者药物治疗情况及各代谢指标治疗效果情况的研究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降糖药物和降压药物使用情况,检测尿常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治疗效果情况.按照蛋白尿程度进行分组,进行药物使用和各代谢指标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研究对象总计969例,平均年龄65岁.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尿蛋白的程度分为蛋白尿阴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结果 是三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分别为22.3%、18.4%和15.1%,血压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2%,35.3%和36.6%.三组总胆固醇达标满意率分别为34.6%,25.9%和26.6%,LDL-c达标满意率分别为30.9%,21.9%和23.9%,甘油三酯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3%,43.6%和39.7%.降糖、降压、降脂药物应用不规范,代谢指标达标率低.969例的研究患者中,417例有蛋白尿,包括微量蛋白尿或临床蛋白尿,其中仅23例患者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降压药物.结论 应及时筛查和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和正确评价肾功能,全面进行代谢调控,合理应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
作者:刘雅卓;王晓梅;隋淼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