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辉
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行产前超声会诊的7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对比胎儿出生后结局和超声诊断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显示,胎儿卵巢囊肿、肾源性囊肿及消化道梗阻是为常见,也易诊断的;而肠系膜囊肿相对少见,诊断也有一定的难度.结论 产前超声是诊断胎儿腹部是否有包块的重要方法,超声诊断易发现囊性包块,临床应根据囊肿包块形态、大小、位置和血流等情况判断腹部囊性包块的病因、部位及特征,从而可提高临床诊断胎儿腹部囊肿包块的准确性.
作者:李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49天)的孕妇100例,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第一天早餐后2小时顿服米非司酮150mg,于第三天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服以上2药后均禁食2小时).观察服药期间不良反应,重点观察腹痛、阴道流血量及流血时间、及胚囊排出时间、孕囊大小.并逐项记录,对服药后1周仍未见孕囊排除的经尿TT及B超证实即可行清宫术.结果 100例患者中完全流产90例,不全流产6例,失败4例,成功率为90%.结论 药物流产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作者:白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该病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赵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无偿献血者ALT异常增高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因素[1].ALT的升高多与多种因素相关,与献血人群的性别、年龄、职业、献血季节、献血次数有关[2],ALT异常升高与该人群对应的参与社会活动的活跃程度有关.
作者:王智红;王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有关临床用药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对我院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5月住院期间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患者进行专项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一种形式,总结专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用药问题.了解住院患者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基本情况.通过专项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重新认识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了解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及存在问题,提高处方点评工作质量、效果和合理用药水平,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不合理用药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降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和药害事件.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热依木·居曼;海其古丽·提力瓦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妇女40岁以前出现的闭经,不孕,潮热多汗,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常伴有围绝经期表现,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威胁生殖能力的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水平造成巨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夫妻生活.文献报道发病率为1-3%,近年来POF发病率升高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应该引起妇科医务人员的关注,为探讨卵巢早衰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提高对卵巢早衰的诊断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和工作实际进行阐述.
作者:韩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2月治疗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经皮肾镜取石组和后腹腔镜组各60例,经皮肾镜取石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腹腔镜组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果 后腹腔镜组显效54例,显效90.0%,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3%,经皮肾镜取石组显效52例,显效86.7%,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皮肾镜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后腹腔镜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两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相差不大,而经皮肾镜取石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部平片显示术后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方面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作者:齐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胺碘酮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并发房颤患者临床资料.对84例患者应用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同时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房颤的转复情况、心率情况,Q-T间期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84例心力衰竭并发房颤经治疗后对房颤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5.7%,显效患者34例(40.5%),有效患者38例(45.2%),患者心率明显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及停药,恢复良好.结论 积极进行抗心衰治疗的同时,应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安全有效.
作者:陈中奎;程青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区接受健康教育的3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社区内干预人群的性别、年龄以及干预前后的体重、血压等.结果 社区高血压人群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高血压病患的社区综合防治效果明显,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熊存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理护理不同于心理治疗、不同于思想工作、不限于护患交谈.特别对于患晚期肿瘤的病人,他们既有肉体上的痛苦,如疼痛、化疗后的反应、以及体力不支与日益衰竭.又伴有精神上的痛苦,如化疗后脱发、悲观、焦虑、绝望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痛苦、因患病造成的经济困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等.如何测验、评定、分析晚期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及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在晚期肿瘤病人的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现将我们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对晚期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谈几点体会.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一些方法和选择一些实用的内容,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期望,了解病人疾病的症状、疾病的缓解、疾病的预后等.从而增加病人在面临恢复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方面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促进健康与重返社会.
作者:周悦;郑文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根据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示范活动要求,我院积极响应,现我血液透析中心已开展全面全程的优质护理,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1 研究对象1.1 一般资料 我中心现有血透机46台,床边CRRT机两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50余人,每月行血液透析治疗2500余次.共有护士20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护士8人,其中血液透析专科护士1人.40岁以上5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9人,学历:本科8人,大专9人,中专3人.
作者:沈新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关于双下肢深静脉造影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32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经足背顺行行双下肢深静脉造影.结果 X线表现正常的占26.25%,髂静脉受压的占37.5%(合并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占23.75%),单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占36.25%.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对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能为血管外科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王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报告例1:患者,19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停经54天,下腹痛伴阴道流血10余天于2012年8月4日入院.患者平时月经5-7/24-26天,末次月经2012年6月10日,停经40天自测尿HCG阳性,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暗红,到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宫内未见明显妊娠囊.
作者:韩艳荣;赵志芹;王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胃镜检查的患者1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观察组采用脉推注0.5μg/kg瑞芬太尼,然后缓慢静脉推注2mg/kg丙泊酚20ml,丙泊酚追加1ml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表面麻醉.结果 观察组出现肢动1例,占1.3%,对照组出现恶心10例,占13.0%,出现呛咳9例,占11.7%,出现肢动18例,占2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麻醉处理,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刺激,使胃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杨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的特点,提高对内生软骨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内生软骨瘤的X线和CT表现.结果 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10-55岁,平均年龄34.4岁,8例见于手足短管状骨,4例位于干骺端,3例位于骨干髓腔.结论 位于干骺端或骨干髓腔内的内生软骨瘤X线呈囊状膨胀性骨质透光区,骨皮质变薄,内有不同程度的钙化;CT表现为瘤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其内可见点状,小环状或不规则钙化,CT能很好地显示病灶与骨髓腔的分界和骨皮质受累情况,对大多数可做出定性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范志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对梅毒RPR转阴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和其对该病的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来我所皮肤性病科就诊的梅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及其相应护理,实验组给予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梅毒RPR转阴及其相应副作用,并对比之.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现副作用比率为20%,对照组出现比率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治疗梅毒疗效显著,促进梅毒RPR转阴,副作用较少,可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作者:王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外科手术对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所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腹腔镜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开腹组为84.4%,两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安全、创口小、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只要在腹腔镜手术中仔细操作,必要时中转开腹手术,便可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真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本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进一步提高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本区农村5个镇作为监测点,监测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的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包括水的色度、pH值、浑浊度、硬度、氯化物、铁盐、锰盐、硫酸盐、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10个指标,并对该5个乡镇的环境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 本区农村5个乡镇共取得水样100份,平均每个监测点20份.达到我国对于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三级以上水质要求的共92份,合格率为92.0%.对大肠菌群与细菌总数进行检查可得,100份水样中共70份细菌总数达到1级要求,达标率为70.0%,共85份水达到大肠菌群1级要求,达标率为85.0%.本文所选取的100份水样中60份为集中式供水,40份为分散式供水,对比两种供水方式的上述指标,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尚可,主要存在的问题仍为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由研究结果显示集中式供水的卫生状况优于分散式供水.因此各乡镇应加强供水消毒工作,并普及集中式供水的宣传知识.
作者:赵德东;王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导致阑尾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各种因素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2008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50例阑尾手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研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同未发生感染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在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切口长度、病程等方面的特点.结果 450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共占8.22%(37例),导致感染的原因主要同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等多种因素有关.讨论 导致阑尾手术发生感染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做好对相关诱因的预防及控制,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早日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杨金占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