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艳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的病理结果.方法 对宫腔镜检查表现为子宫内膜息肉样改变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活检标本121例,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96例,占79.3%;诊断子宫内膜增殖期改变10例,占8.3%;诊断子宫腺肌瘤5例,占4.1%;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0例,占8.3%.结论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病变时,对于息肉样改变的病变常规作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疾病的性质,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洁;马雪枫;彭珊珊;孙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查明本次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及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现场采集到的可疑中毒样品进行检验,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所采集的可疑中毒食物等标本中未检出食物中毒致病源.结论 该事件为4名学生在一个相对密闭的居室中就寝,有明确的一氧化碳接触史,确认为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张彦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NSE及GFAP的含量,探讨其在颅脑损伤程度中的评估价值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颅脑外伤患者82例(试验组)脑脊液及血清中S-100β、NSE及GFAP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损伤时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NSE及GFAP含量均上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三种标志物的上升水平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脑脊液标本相对于血清标本在三种标志物的检测中更敏感;S-100β上升水平与颅脑损伤相关性更具特异性.结论 颅脑损伤时血清及脑脊液中S-100β、NSE及GFAP上升水平可以作为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相关性的评估.
作者:方强;缪昌峰;胡林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HIV检测中S/CO值重要意义,比较S/CO值与OD值的差异.方法 对2010年--2012年HIV检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O值大小能对确证结果具有重要意义,S/CO值≥6.0与确证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作为确证实验的替代策略,可以较早确定艾滋病感染疫情.结论 在HIV确证结果未出来时可提早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9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93例病例中,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有12例,占12.9%.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阻力估计不足,手术创伤大,保护措施不到位和术中产热量大,是造成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结论 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脊柱推拿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择我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运用脊柱推拿微调手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86例患者中63例治愈,治愈率为73.26%,20例显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51%.结论 运用脊柱推拿微调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工作同仁借鉴.
作者:于志国;姜慧强;王爱华;李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0例本市患者,在术后对患者行抗凝治疗,统计术前、术后抗凝3天、6天、12天的时INR、APTT、TT、FIB的水平.结果 在抗凝3天时,各指标和术前无明显差别,在抗凝6天时差异显著,并且双瓣、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血浆FIB水平比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要高.结论 采取华法林对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行抗凝治疗需要长时间维持才有疗效,且双瓣、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更容易形成血栓,需要密切观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彭程;殷金鑫;王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阐述颈椎骨折脱位并截瘫术后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通过对23例患者术后不良的心理反应给予个性化细致的心理支持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患者都能愉快接受现实,消除不良情绪,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个性化心理支持和针对性的康复措施,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罗庆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发生便秘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及久病卧床的患者,便秘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且常加重病情,所以正确的排便指导及预防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白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中细菌学检验的作用.方法 我院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对其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传染源的存在、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每个环节都与微生物学检查息息相关.医院内出现感染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外源性感染以及内源性感染.结论 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比较突出,对手术室等消毒灭菌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和适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面对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是我们相信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国医院感染的几率降到低水平,将医院感染监控及预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众多患者消除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洪淑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常用的给药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技术操作,而静脉输液渗漏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而且还影响治疗、甚至还可能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起医疗纠纷等,因此加强对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与处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和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对静脉输液渗漏的预防与处理阐述.
作者:刘仪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为了响应少生优生基本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们非常重视生育情况.早产儿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围绕早产儿呼吸系统、胃肠道功能、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以及家属的满意程度.以下具体阐述早产儿舒适护理新进展.
作者:蒙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颅脑外伤病情严重、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容易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通过综合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和科学的心理疏导及康复训练,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爱秀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肝门处左右肝管分叉部以上的胆管结石称为肝内外胆管结石,属我国难治性胆道疾病,其发病率是结石性胆道疾病的80%,我国成年人的发病率约为9%.目前对其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随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方面也有着很多的改善,尤其针对肝内外胆管结石存在的余石残留、复发等问题亦逐步得以解决.现就肝内外胆管结石传统手术治疗及微创技术发展作以下阐述.
作者:彭昌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叶酸对血脂正常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将血脂正常的H型高血压患者58例随机分为氨氯地平+辛伐他汀20mg组,氨氯地平+辛伐他汀20mg+叶酸200ug组.另外选择同期29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以及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比较各用药组治疗8个月后与治疗前颈动脉硬化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叶酸组与未用叶酸组比较,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明显降低(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叶酸可以更加显著改善血脂正常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
作者:李红;王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社区护理是以卫生学和护理学理论为指导,以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为向导,以个人、家庭和整个社区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为护理重点,以及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健康服务.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
作者:黄春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护理中心住院部的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选择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以此为基础,增加健康教育、药物、饮食和运动等方法进行综合性护理,将两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进行检测后发现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质,采取有效的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陈秋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医院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内容,以个人为单位由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集中保存的文件材料集,是医院及上级机关全面、历史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县级和县级以上的全民所有制医院往往是众多卫生管理干部、技术干部集中的事业单位,故加强医院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莉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预注麻黄碱预防术中血压下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4月--12月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0.1%麻黄碱0.3ml.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舒张压和收缩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后血压下降不明显,对照组麻醉后血压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预注麻黄碱可以有效预防术中血压下降.
作者:张林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判定.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观察疗效.结果 两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至今无症状复发.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作者:郑杰;董云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