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广明;刘伟霞
目的 建立豨莶通栓胶囊质量标准三七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了三七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三七皂苷R1的含量.结果 人参皂苷Rg1在1.902888 μg-8.562996μg(r=0.999)、三七皂苷R1在0.41216μg-1.85472μg(r =0.999)、人参皂苷Rb1在1.822368μg-8.200556μg(r=0.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由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4% (RSD =2.66%)、95.53%(RSD =2.73%)、99.47% (RSD=1.61%).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强迫症是国内外临床医学治疗的难题,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对患者及家人生活的负性影响较大,笔者通过MECT治疗了一例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伴强迫症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随诊三个月未复发.
作者:杨扬;张井浪;高霞;石元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潍坊医学院在校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年职工体检报告资料,对脂肪肝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我校教职工2008和2012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研究,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和2008年比较略微增高,2012年为21.60%,2008年为20.25%.②以2012年体检结果为例,对脂肪肝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从性别来看,男性患病率普遍比女性高.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32.87%,女性9.07%,p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从年龄来看,40-60岁人群患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对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脂肪肝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检出率与非脂肪组相比,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医学院校教职工的脂肪肝患病率低于一般人群,说明这一人群拥有的医学保健知识对预防脂肪肝是有作用的.②应重视男性特别是加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加强具体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陶恩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基层统计中分析报告的意义,并且就当前企业计划部门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指出统计分析报告中应注重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关部门应注重建立有利于基层统计分析报告的平台,大可能性发挥统计分析报告的作用.
作者:李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后路钉棒系统治疗47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的效果.方法 对入住我院治疗的47例胸腰椎骨折及脱位患者进行术前检查,然后予以所有患者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术后随访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前与手术后相比,患者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椎管狭窄程度与Cobb角都得到了纠正,椎体高度也显著恢复,P<0.01.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脱位不仅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建林;赵锦阳;于大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脑出血病人术后鼻饲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1年8月住院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鼻饲采用干预措施,减少并发症.结果 79例患者鼻饲后出现误吸1例,返流6例,胃潴留8例,腹泻31例,托管3例,堵管1例.结论 脑出血患者长期鼻饲出现并发症,不可避免.出现并发症可以通过护士和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共同干预,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用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0例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镇痛,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镇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镇痛,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P<0.05),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距.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较好,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少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分析和研究微创内固定术(LISS)在临床应用的必要性.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7月来我院骨科就诊的40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0人,治疗组采用微创内固定术(LISS),观察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分析研究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40例病人均经过手术治疗,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对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股骨远端骨折的病人采用微创内固定术(uSS)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书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改革的步伐,护理模式的不断更新,整体护理形成我国新型的护理模式,在整体护理实施的过程中,如何提高护士的素质和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良好的服务形象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像,而医院的整体护理是靠医护人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体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好护士的良好修养,提高素质,是我院护理工作重中之重.
作者:王忠霞;张淑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高眼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术的患者31例进行分析讨论,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后眼压增高,给予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如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健康指导等措施.结果 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逐渐恢复正常,均在不同时间内出院,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后进行整体全面的护理措施能够减轻术后的高眼压现象,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素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研究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8例胃十二指肠手术患者,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患者采用液囊空肠导管快通道外科手术,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十二指肠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入选患者均痊愈出院.试验组44例患者手术后十二脂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快通道外科在胃十二指肠手术治疗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ICU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政策,提高ICU感染护理工作的标准.方法 通过治疗的ICU感染患者,对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治疗当中出现了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和肠道感染等现象.结论 患者在进行ICU病室中治疗时,要严格遵守医院ICU管理的准则,科学地运用医学方法.要在治疗当中避免感染现象的发生,为了促进患者的恢复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有个良好舒适的医治环境.
作者:王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态者100例,按照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HDL-C发生率、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较单纯冠心病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各项危险性指标明显增高,应该加强冠心病患者各种危险性因素的预防干预,调控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延缓冠心病患者的病程进展.
作者:丁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残留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方法 总结我院2005年至2012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15例,其中113患者在夹闭术后1月行3D-DSA检查观察动脉瘤夹闭情况,动脉瘤残留的纳入标准为在瘤夹近端仍有部分动脉瘤显影.结果 115例患者术后行3D-DSA检查113例;其中103例完全夹闭,4例出现载瘤血管狭窄(相对于术前);动脉瘤残留6例(残留率5.31%,),残留病例中2例患者再次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其余4倒长期随访中,6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瘤的残留与术前准备、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械及术中影像评估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各个方面的改善及完善,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吴健;刘平;钟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选胃溃疡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与兰索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给与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周以后溃疡愈合率为80.2%和5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兰索拉唑能有效治愈胃溃疡,没有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作者:姚中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研究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贫血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对我地区1500例儿童进行抽样调查,分别给予血红蛋白测定,调查儿童贫血的发生率,总结其影响因素.结果 1500例儿童中,有儿童贫血449例,患病率为29.93%.其中男性多于女性,1-2岁儿童比例高,不使用铁锅做饭的家庭儿童贫血的比例高,母亲贫血的儿童患有贫血比例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的比例较高,其中男性、不使用铁锅做饭、母亲贫血是儿童贫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贫血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作者:马德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医院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诊疗的创伤患者共2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结果 全部患者中,经抢救脱险的患者共207例,死亡患者共9例,抢救的成功率达95.83%.结论 护理人员在针对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时,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服务计划,要坚持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和理念,认真协调好创伤患者急救过程中的院前、急诊和病房监护等三个环节,从而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作者:魏松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之间的相对运作关系及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宣配合中心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在手术器械、专科知识、医疗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关系;在器械交接、器械清洗、器械运送等方面的相互辅助关系.结果 舰避浪费,促进了卫生资源、卫生设备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使院内感染事件得以消减;使得手术室医务者的工作强度、压力得以减少;使供应室人员业务水平得到了专业化的提升;使器械保养、器械管理得到促进;使手术室得到净化,手术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结论 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的有效合作、协调沟通,使术中物品的使用过程得到了控制,使院内感染事件有效消减,使病人利益拥有根本性的保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方法展开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责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治疗前心理护理,均能够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接受治疗后在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作用下,促使患者机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跟踪随访6-12个月,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64倒,有效率64.0%;所有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无腰椎不稳定患者.结论 临床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治疗前后要加强各方面的康复性锻炼,有效的护理方法,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保健营养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26例急诊患者作为参考组,分析研究其临床资料,并采取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措施,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1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病历书写合格率及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参考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8%,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病例书写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急诊护理中应用保健营养危机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孙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