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慧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 检测13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依据检测结果分为高血脂水平组和正常血脂水平组,比较2组颈动脉IMT.结果 高血脂水平组患者股动脉IMT高于正常血脂水平组股动脉IMT.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颈动脉IMT有关,应及时检测早期给予干预治疗.
作者:顾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与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CSII)两种强化治疗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MSII组42例患者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CSII组加例患者采用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两组各治疗14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相关指标,分析其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0MA-IR与FPG均显著降低,HOMA-β大大增高,且CSII组治疗后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MSII组(P<0.05).结论 MSII与CSII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且CSII治疗效果显著优于MSU.
作者:姜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将10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地碘含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0%、76.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0.00%、8.00%,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碘含片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好,复发情况少,值得推广.
作者:徐志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8-2012年产后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法,研究组采用三联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后24h内对照组出血量小于100ml3例,100-200ml5例,200-300ml4例,300-400ml4例,400-500ml4例,大于500ml3倒,研究组分别为7、7、5、3、1、0例,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疗效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联法治疗难治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临床疗效较高,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谷淑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在肝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以便能够更好的验证人性化护理的价值,提升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本组选择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了回顾性分析.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而观察组患者6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还给予患者进行了必要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的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肝病患者采取护理的过程中,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减少不良反映的发生概率,缩短对于患者的治疗时间,这和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袁亚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 选胃溃疡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与兰索拉唑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口服治疗.两组患者给与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2周以后溃疡愈合率为80.2%和5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兰索拉唑能有效治愈胃溃疡,没有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作者:姚中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立止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 对68例ICH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采用超早期立止血治疗和对照治疗,并进行动态CT观察,比较两组早期血肿增大发生率和病情好转率.结果 6h治疗组血肿增大4例,对照组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6-24h治疗组3例,对照组5例;24h两组皆未出现血肿增大.第30天疗效评定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立止血可显著降低ICH患者早期血肿增大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提高ICH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
作者:韩英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卒中单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模式,调整工作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果 实现了部分病人有陪无护的目标.结论 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后,护士的责任感及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提高了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建立了新型的护患关系.
作者:盛彧芳;王亚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小儿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具体症状就是发生在口腔内的多个部位,发生在舌尖、唇部、脸颊部分或者是多个、单个的分布,口腔内部出现小的溃疡.当小儿的内部出现溃疡之后,在其表面会出现灰色或者是灰黄的颜色,边缘充血并且伴随着中心凹陷等,溃疡形状一般是椭圆形或者是圆形,出现疼痛一般是灼烧的感觉,当出现这种病之后小儿一般都不喜欢吃饭,并且饮食不能正常合理.此时就会对小儿的身体的生长及发育造成一定的障碍,基于这个我科室通过对近几年的患者进行分析治疗,得出了一些治疗的方法和护理的措施,将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滋;康远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手术中,安全护理直接决定着护理质量的好坏,并且安全护理有助于确保医疗的安全.作为给患者实施手术和抢救重症患者的特殊地方,手术室的护理直接决定手术的成功,进而关涉患者病情的好转.由此可见,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确保手术的质量.本文结合当前手术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手术宣安全护理的对策,从而强调了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有利于确保手术室的安全,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74例患儿均展开常规治疗,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治疗,观察组38例患儿在常规治疗之上接受乳糖酸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治疗中,乳糖酸阿奇霉素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大幅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安全性、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韩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血车上献血的不良反应及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12月我市某采血丰总献血6420人次进行分析,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原因.结果 6420人次中共发生献血不良反应72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心理因素是造成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占55.6%.结论 心理因素是造成采血车上献血不良因素发生的主要原因,要加强采血车上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消除献血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安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综述了健康教育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影响,着重强调急诊护理同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敏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后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使用平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33例)仅给予三苯氧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消胶囊联合三苯氧胺用于后期乳腺癌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丹;韩彬;刘福;崔传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Atherothrombosis,AT)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依据2007年韩国改良TOAST分型纳入160例AT患者,应用ELISA法对入院及发病第3个月时血清Hp浓度进行检测;据检测值以血清Hp平均水平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高Hp组和第Hp组,采用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及发病3个月时的mRS评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测Hp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高Hp组血清Hp水平于入院时(2.49±1.15vs1.90±1.07,p=0.009)和入院第10天(3.12±0.46Vs2.37±1.04,P=0.0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Hp组患者入院时NHISS评分显著低于Hp组(10.15±4.83Vs13.30±5.38,P=0.037);发病3个月时,高Hp组患者mRS评分亦显著低于低Hp组(3.07±1.14Vs3.78±1.11,P=0.020).结论 高Hp水平的AT患者预后较好,提示Hp水平可作为AT预后的一个新型标记物.
作者:杜瑞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观察60剖宫产患者术后持续镇痛对产妇初乳分泌及肠排气的影响,分析研究其对剖宫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将60例剖宫产患者手术情况分为为两组.镇痛组术后使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剂.结果 两组在观察过程中的血压、心率都表现正常,没有不良反应,脉搏、呼吸频率都显示正常,且无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镇痛组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宫缩无明显差异,且镇痛组睡眠较好.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剖宫产术后采用芬太尼等持续镇痛,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后恢复较好,有效地提高了术后的生存质量,有利于促进母乳喂养和术后恢复.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如何使得药物检测报告成为检测药品质量的凭证和方法.方法 药品检测报告要有成分的详细信息,并且要给出详细具体的检验报告的结论.结果与结论 根据药物的相关法规和规范以及实验室的药品检验技术标准对相应的药物进行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给出一份详细的检测报告,将药品的详细信息清楚地反映出来,报告要求科学,规范,严谨,从而确保药品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作者:徐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肯特令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的意义.方法 将320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均在生后30min内开奶,按需喂养,纯母乳喂养.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生后8h内,给予治疗组(即服药组)服用肯特令,并且按照每日2次,每次1g用药.口服时可经10ml左右剂量的温开水调匀.同时,安排专人在两组新生儿生后的2h左右分别给予1次无创経皮测疸仪测试,用来测量两组新生儿的胆红素情况,并在接下来每隔24h的时间段作1次测量,直到新生儿出院方可停止.若测量值>256umol/L,则应在前额以及前胸等部位对其血清胆红素进行静脉血测,诊断依据以血清胆红素为主.结论 肯特令对早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意义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玲;周建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肝素钠抗凝血浆在生化检验分析当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50例患者,并取6ml静脉血液标本分别由普通干燥管与肝素钠抗凝管进行均分保存,在相同环境以及条件下进行31项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素钠抗凝血浆与血清比较,GGT,LDH,α-HBD,TP,Glu,Na+,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生化检验分析当中,大多数常规项目都可采用肝素钠抗凝血浆替代血清作为检验的标本,部分存在差异的检验项目应在检验报告中加以标示,以便参考.
作者:史瑞华;刘晶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本研究将对外伤引起内脏损伤采用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讨论,以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手术证实为外伤引起内脏损伤,其中有2例患者为膀胱破裂,3例患者为肠破裂,6例患者为肾损伤,1例患者为胰腺损伤,9例患者为脾脏损伤,11例患者为肝损伤;这些患者的声像图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实质性脏器内的回声不均匀,包膜不具备连续性,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盆腔积液.结论 在对外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超声检测可以对外伤引起的内脏损伤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手术方案提供有利的参考意见,其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因此,在对外伤引发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超声诊断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柳松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