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琳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P <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景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保护腹泻病人肛周皮肤,防止和治疗皮肤糜烂.方法 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和赛肤润对病人肛周进行皮肤保护.结果 有效预防腹泻病人皮炎的发生;促进肛周会阴部皮炎、糜烂愈合;病人感觉舒适,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和赛肤润对腹泻病人皮肤进行保护,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病人舒适.
作者:鄢春宁;谢丽娟;廖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中药注射剂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怎样应对中药注射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活血通窍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活血通窍汤组,比较各组TIA发作间期的差异性.结果 常规治疗组TIA发作间期4.12±2.55天;常规治疗+活血通窍汤组TIA发作间期12.02±1.74天,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血通窍汤配合常规治疗具有延长TIA发作间期,提高临床疗效作用.
作者:崔英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2例急诊异位妊娠病例行腹腔镜治疗.结果 42例异位妊娠均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广泛用于急诊异位妊娠病例的治疗.
作者:孙彩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抚触对泌尿外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63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抚触组术前接受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的医生对患者术中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抚触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手术配合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有助于缓解泌尿外科患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手术配合程度.
作者: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基础则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中风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滞、气逆)、血(血瘀)六端.
作者:谢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2012年4月19日上午11时,海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常规传染病疫情网络搜索过程中发现:沈阳市传染病医院报告海城市高坨镇发生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刘明杰,女,2000年4月17日出生;家住高坨镇张房村.发现报告后,市卫生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在本市曾就诊的医院和家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疫点消毒、犬类管理、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与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作者:张春玲;李艳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接受小脑电刺激及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采用Fugy - 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向入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份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营养指导后,其血糖控制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218例,制定出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其使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使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对于护理评估质量的评价难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舍曲林合并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为诊断标准,将9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使用舍曲林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舍曲林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周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药剂工作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人们对医院的要求日趋升高,如何有效地促进用药安全,提高患者对药品的认识,并提高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将药剂工作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将其向服务型药学转变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药学服务型理念和关键点出发,探讨分析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主要方法和常见问题.
作者:代淑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陈旧性宫外孕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MTX50mg单次肌注,治疗组除用MTX外每日加用中药口服;定期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水平及B超监测盆腔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93.3%(p< 0.05).结论 MTX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疗效好,能保留病变部位功能.
作者: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供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潜在危险,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共发生危险事件71例,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16例,护士护理服务不当28例,患者原因15例,其中以护士护理服务不当多.结论 外科护理是医院较为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水平降低,抑郁程度下降,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状态更加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图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范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64层CT对98例患者行快速扫描,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功能成像.结果 在全部9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共有182处骨折:股骨下端33处,占比例为18.13%,胫骨平台骨折70处,占比例为38.46%,腓骨小头骨折56处,占比例为30.77%,骸骨骨折23处,占比例为12.64%.结论 64层螺旋CT可以获得多种类型的图像,为临床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骨折、韧带和软组织损伤等方面的信息,适用于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实践.
作者:汤哲锋;李冬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256例,其中有126例患者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68.3%,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患其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治疗数据分析统计,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27例优良,31例良好,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和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其它适应症情况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途径,其固定牢固、利于患者康复,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王易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145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组7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非手术组69例,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肩关节评分在随访各时相点,手术组优良率98.7%,非手术组优良率76.8%,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骨愈合时间手术组15.6周,而非手术组为28.6周,有显著差异(P<0.01).非手术组有8例骨不愈合及9例骨畸形愈合,比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神经刺激症状非手术组6例,手术组无,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残余痛、关节活动障碍、再骨折及与钢板有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都有效,但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及后遗症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张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