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 主办单位: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
  • 国际刊号:1004-7484
  • 国内刊号:14-1172/R
  • 影响因子:
  • 创刊: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1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2012年06期文献
  • 风险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ICU内监护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ICU内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ICU监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6例,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风险管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存活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存活25例,死亡1例,存活率96.15%;对照组存活23例,死亡3例,存活率88.46%.两组患儿在存活率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x2 =12.25,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5.12±2.36)分;对照组家长满意度(76.23±2.01)分.两组家长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t=11.23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内监护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长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排孜来提·阿布力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本病较普遍,全球可见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症.我院收住104例病毒性脑膜炎病人,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104例病人全部康复.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住104例病毒性脑膜炎病人,其中男64例,女40例,平均年龄14 -72岁.其中病毒性脑膜炎86例,脑膜炎18例,病情轻重差异很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经过较脑膜炎严重.临床主要症状为头痛发热、四肢无力、恶心、嗜睡,更有甚者焦虑难安,情绪波动大,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症.

    作者:李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社区护理是社区保健的重要部分,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通过社区门诊长期治疗为主,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使护理工作做到更加完善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6例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96例结肠癌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按结肠癌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胃肠道及管道护理、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术后护理等措施.结果 实验组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内障联合青光眼48例患者的联合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54眼)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其中46例(52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宋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已经广泛使用,熟练地应用好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有利的时间.特别是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时,开放静脉通道是快捷抢救病人有效的方式.只有在短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才能为医生提供进行药物治疗的途径,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技巧.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74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7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甚佳,未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将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孙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2例脑出血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耐心、细致的专业护理后,2例患者发生死亡,2例呈植物生存,转入外科继续接受治疗的有3例,出院的患者共25例,其中有12例病情好转但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3例痊愈.结论 在临床脑出血护理中加强基础护理、脑出血后颅高压的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能够使脑出血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作者:周林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痔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在痔疮手术患者手术后给予舒适护理服务的效果,总结舒适护理服务的要点.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92例患者作为护理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在痔疮手术后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46例给予舒适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护理3天后的疼痛感、焦虑程度和满意度.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更低,其焦虑程度得分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 <0.05.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痔疮手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舒适护理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记洪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方位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方位护理用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全方位护理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处理,对其实施护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予以合理的健康宣教方案、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等,护理后和护理前相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性提升,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予以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P <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景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管道留置过程中管道滑脱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中心静脉管道留置过程中出现管道滑脱的原因,探索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FMEA)预防中心静脉管道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FMEA对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出现滑脱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对危急值高的危险因素进行优先干预,观察效果.结果 经过FMEA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危急值由1871下降至417,下降77.7%,管道滑脱出现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FMEA的应用和高危因素的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过程中出现管道滑脱的发生率.

    作者:凌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研究

    老年人妇科肿瘤疾病比较多,在治疗期间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而老年人一般还患有糖尿病,在这种情况下给围术期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护理不好势必会给老年人的恢复造成不利影响.本文根据临床医学资料和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老年妇科肿瘤合并围术期护理研究.

    作者:曹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的临床护理

    老年人的特点是机体抵抗力低,应激能力差,因此患病时病情发展快且临床症状不明显,往往贻误诊断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从心理上给予支持治疗;从用药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从疾病知识方面向病人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从食物摄入方面做好种类搭配的指导工作.同时以热情的态度关心老年人,了解各种需求让老年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愉快接受治疗和护理.

    作者:吕志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程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收缩乏力的给予产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恢复快,产妇产后出血少,持续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实施产程护理对于宫收缩乏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万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 使用人性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接受胆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100名,其中50名患者接受传统的基础护理治疗,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0名患者在基础护理治疗基础之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使用HAND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α=0,05.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评分为21.45±1.23,护理后评分9.01±1.89;对照组患者护理前评分为21.56±1.34,护理后评分为18.56±1.67.t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人性化护理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作者:徐欧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方法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为2.00%;观察组患者未发生死亡病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性病是指性传播性疾病,泛指通过性传播而传染的疾病,其发病率近几年来居高不下,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群体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发生改变导致性病的发生.对性病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减少性病的传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陈素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

    本文主要结合日常工作,就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总结了消化道出血的一些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方法.通过日常大量的实践应用,提高了消化道出血抢救的成功率,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康复的速度较快,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案例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些规律及特点,总结其护理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1年静脉滴注的98例ADR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中,涉及抗生素70例(71.43%),中药注射剂6例(6.12%);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静脉刺激;不同生产企业,同一种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同或临床表现相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高有低.结论 详细询问过敏史,合理选择用药,加强药品保管,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及监测,静脉滴注全过程的护理观察,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柯秀丽;康幼洪;郑丽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介入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术后有效护理,观察护理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11年1月- 12月间收治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运用不同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不同护理后,两组各并发症对比,差异不大,P>0.05,对照组出现18例并发症患者,占对照组42.86%,观察组只出现5例并发症患者,占观察组总人数11.90%.结论 合理有效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尽早出院,还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患者的心理痛苦、保证手术成功率,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彭丽容;彭思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手术后疼痛69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妇科手术后病痛69例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作出几点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69例妇科手术后对患者的病痛护理,观察妇科手术后患者的病痛护理效果.结果 妇科手术后护理进行顺利,并取得积极效果,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结论 在妇科手术之后,充分做好手术后护理工作,熟练的术后配合及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早日出院,提高我院的社会效应.

    作者:宋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60例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使患者的MBI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云;徐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医疗体制改革下护理模式的探索

    医疗体制改革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已经上升到了更深更广的层面,这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使护理安全更有保障,护理质量更加可靠,工作效率更加提高,服务流程更为完善,充分展示白表天使的形象,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方方;徐亚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症状为黄疸、乏力、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未及时治疗,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52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均可见血清ALP、GG-T明显升高,而ALT、AST水平多为轻中度增高,TBIL水平升高水平不同,部分患者表现为黄疸明显升高,且以DBIL升高为主.AMA- M2阳性49例.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用药指导,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唐桂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敷贴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护理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09 -2011年门诊收治COPD患者780例,通过一般护理、贴敷治疗的护理、皮肤起泡的护理、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结果 780例患者中治愈162例占20.8%,显效316例占40.5%,有效244例占30.1%,无效58例占7.8%.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清琳;胡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康复.

    作者:刘华;张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8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糖尿病科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控制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 (P <0.05);护理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显著性意义,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孙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总结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68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同时行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无张力疝修补术,结合前列腺电切术和腹股沟斜疝疝修补术的护理要点,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 68例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前列腺增生并发腹股沟斜疝患者同期手术风险大,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患者平稳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家庭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世界上常见的疾病之一,通过家庭护理,使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或者未发病的人群,更深入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知识.

    作者:郑瑷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218例,制定出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其使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使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对于护理评估质量的评价难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研究

    社区护理是结合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与技能,提高社区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的护理服务活动.本文主要概述了社区护理的定义,分析了我国及国外社区护理的现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探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张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根据大量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求护理实例显示,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对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成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先兆流产患者焦虑心理干预护理

    目的 分析先兆流产患者产生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用以降低先兆流产患者的流产率.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普通组是只进行了药物治疗的患者,干预组的患者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进行了心理干预护理.结果 干预组中妊娠继续的患者有48例,普通组中妊娠继续的30例.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对先兆流产患者病情的改善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诸葛洪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脑梗死瘫肢患者100进行早期功能康复护理.结果 经过康复训练护理,48例肢体功能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18借助器械(轮椅、拐杖)或他人协助下完成日常生活活动,10例发音清楚,7例能发简单的短语,5例合并老年痴呆因不能配合康复训练,效果不明显,2例并发肺部感染死亡.7例肢体偏瘫患者,由于惧怕疼痛,功能锻炼不到位,致使关节黏连,肢体僵硬,3例发音不清的患者,害怕他人嘲笑,拒绝与他人交流,失去了康复的佳时期.结论 早期、正确的功能康复护理训练,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残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费用.

    作者:岳小丽;冀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造口护肤粉联合赛肤润在腹泻病人皮肤护理的应用

    目的 保护腹泻病人肛周皮肤,防止和治疗皮肤糜烂.方法 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和赛肤润对病人肛周进行皮肤保护.结果 有效预防腹泻病人皮炎的发生;促进肛周会阴部皮炎、糜烂愈合;病人感觉舒适,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联合应用造口护肤粉和赛肤润对腹泻病人皮肤进行保护,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病人舒适.

    作者:鄢春宁;谢丽娟;廖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积极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HAMA评分护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并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所有病例在良好的治疗和护理下均获得较好恢复,其中顺利手术者82例,中转开腹者11例.结论 良好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里护理和优质的术后护理是保证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徐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徐洪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对肺结核患者满意程度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对肺结核病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满意程度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护理人员与患者相处融洽和谐,对护理工作较为满意,评价较好.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是一项护理服务工作,提高肺结核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手足口病舒适护理的特点和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手足口病舒适护理的体会和特点进行探讨,使整体护理进一步完善.方法 收集住院期间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在护理和治疗中,观察组患儿得到了安全感和舒适感,使预后得到了改善,加快了患儿早日康复.结论 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舒适护理,使整体护理的内涵得到了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护理的服务质量切实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探讨

    通过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实施心理护理,探讨患者恢复的情况.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心理护理,护理期间本院一直奉行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理念,积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经统计,本组108例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保证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外孕手术的配合护理特点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手术配合的佳护理特点.方法 将近几年来手术配合的情况作一总结.结果 宫外孕手术与其它择期手术有明显不同.结论 加强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余向华;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行介入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完善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水平降低,抑郁程度下降,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状态更加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图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范美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产房中的实行心得

    把健康教育、人际沟通等作为助产士基本技能要求,从而更好地为孕产妇提供优质、全面、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服务,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优质护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我们的母婴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赵小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对于精神病病人护理的重要意义

    一说起精神病病人,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他们是思维混乱、胡言乱语,丧失自我认同的“病人”.人们都认为和精神病病人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所以人们都极力避免和精神病病人正面接触,人们都像躲“瘟神”一样,对他们“敬而远之”.作为护理人员,我们有责任对于精神病病人要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因为这样可以使精神病病人康复得更快更好.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于精神病病人的人文关怀可以循序渐进:具体的方法是,对于思维混乱的病人和狂躁型的精神病病人,首先是药物控制,等药物效果发挥以后,病人就逐渐出现初步的自我认同,这时就可以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我们和病人交流,让病人相信我们,鼓励病人参加活动,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付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因人体内的胰岛素供量相对不足引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易诱发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者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本文主要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日常症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临床护理服务.

    作者:赵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股骨头置换术已在我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做20例.其治疗护理取得的效果与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内固定术有优越的表现,现将护理体会介绍一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股骨头置换术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58 -81岁,平均年龄72岁,全部手术成功,临床的效果满意.2009年1月-2010年1月采取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内固定术的30例中随机抽取13例,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63 -90岁,平均年龄73岁,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年龄,髋关节功能评分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4,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郝琼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护理措施

    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如何及早发现及有效的控制溃疡出血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38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内容,以期提高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质量.

    作者:孔秀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中,25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9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玉兰;汤俭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标志,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造成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人数多的国家.它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诱发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威胁人的健康安全,影响生存质量.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现将糖尿病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患者一旦诊断明确为糖尿病,经常出现恐惧、焦虑、易激动而且本病为终身带病,且无明显不适.许多病人存在侥幸心理,不按时服药不定时、定量进餐,贻误治疗,致使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素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合理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 本文将收集整理我院近几年所收治的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取的56例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脑脊液化验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51例患者治愈出院(91.07%),另外有5例死亡(8.9%).结论 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其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这不仅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有效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的有效护理模式探讨

    目的 对比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对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为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68例,其中34例护理工作为一般临床护理作为对照组,34例患者临床护理为临床路径护理,作为实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舒适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p <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更少,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对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导管留置期间更加舒适.

    作者:马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晚期癌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护理体会

    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癌症占首要位置,特别是晚期癌症使病人陷入非常痛苦和精神崩溃的边缘.如何为这些病人营造一个优良环境,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勇敢、坚强地走完人生后时刻,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十分重要.

    作者:夏志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本院分娩的足月(孕周>37周)新生儿黄疸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病例采用光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黄疸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2组新生儿的排胎便变化,结果显示首次排胎便时间缩短,每日排胎便次数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蓉;欧毅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献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献血过程对献血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献血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人性化护理对献血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情况较好,忧郁和恐惧等心理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缓解献血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确保献血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完成献血,减少献血后的不良反应情况,实际操作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姬燕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治疗和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0年9月到我科室进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和护理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和护理之后,有88例患者治愈,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结论 采用针刺治疗之后,需要分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办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整个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作者:朱丽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瘤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是女性妇科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肌瘤,虽然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宫肌瘤根据生长位置的不同,有些肌瘤对女性朋友还是有一定的危害需要及时手术.现就子宫肌瘤手术前后护理谈几点体会.1术前护理1.1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变,护理人员不仅是关心疾病本身的护理者,也是医疗护理措施的提供者,更是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疏导者.现代女性在妇科手术前后会出现特殊的心理特征,如紧张、恐惧、及对手术的不配合等.她们会担心手术会引起疼痛、或恐惧麻醉意外会夺去生命的危险、担心切除子宫会引起早衰、影响夫妻关系,担心卵巢手术会使自己男性化、担心被家人及社会歧视、担心肿瘤会恶性化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等等.针对这些心理特征,护士要认真了解并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病人存在的心理特征给予正确的护理.首先要与病人进行沟通,向病人讲解手术的过程、麻醉方式、麻醉师的水平、为其手术的医生、责任护士等,告知她们即使切除卵巢,其它内分泌器官也可分泌少量的雌激素,还可以以口服的方式补充雌激素,从而维持女性特征及性欲等.向她们讲解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并进行健康指导,消除她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手术.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的护理和康复

    目的 本院主要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切除以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及康复的状态.方法 腰椎间盘切除以后,由于病人很难进行独立的行动,所以就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护理方法首先应该从两方面上切入,第一点就是针对病人身体的护理.第二点就是针对病人心理的护理,针对病人身体的护理是本文的重点,在病人做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以后要对病人进行细致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期间,要进行心理的护理,指导病人练习滚式翻身还有相应的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以及下床活动指导等,加快腰椎间盘的切除的术后恢复.结果 经过术前和术后的细心护理,腰椎间盘切除术的病人比没有进行护理的病人康复速度较快,并且康复效果较好.结论 在进行完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的病人应该进行有关的护理,这样对术后的恢复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谭红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患者的口腔护理

    目的 对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的口腔保健与护理的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疱疹性龈口炎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120例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板兰根冲剂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板兰根冲剂基础上,同时配合有效的口腔护理.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口服板兰根冲剂,配合口腔护理治疗婴幼儿疱疹性龈口炎,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少,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创伤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

    目的 68例创伤神经外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创伤患者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后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4例,采用治疗后护理;对照组34例,不采用护理.结果 试验组患者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2例,占本组5.88%;对照组,疼痛加重者12例,占35.29%.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及治疗水平提高,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鲍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5例未婚女性患急性盆腔炎护理要点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急性盆腔炎的护理,总结了未婚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患急性盆腔炎护理需要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其提供健康宣教,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性.

    作者:云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议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痛觉不是一种独立的感觉,而是一种复合感觉,它的出现往往伴随其它型式的感觉.疼痛是人对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人的主观的、负面的感觉.因为疼痛是疾病产生、发展和消失的指标,所以疼痛常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而疼痛的发展变化也是医护人员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将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放在重要层面,应当将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注诱发疼痛的原因以及病人的情绪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树立积极的心态,逐渐克服、避免负面情绪.对于可以选择性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开启体内“抗痛系统”以达到减缓疼痛、促进治疗的目的.

    作者:姜宝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满意度的体会

    护理临床实习生带教是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尤为重要.我院每年一次的满意度调查,由该期实习生进行匿名评价,分值的高低决定着该科室教学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各科室根据评比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改进,以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对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再教育、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科教学满意度居全院前三名,现总结多年来的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分享以下体会:

    作者:邓俊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99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病人,按回顾性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干预组56例;对对照组施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术后引流不畅、感染、引流管移位、肺水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后引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小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4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护理组(观察组)两组,各24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在护理前后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别.结果 护理组24例患者中,对患者满意率的情况分别为:基本痊愈14例(占58.3%),显著进步8例,无效2例.而常规组中,患者满意率情况为:基本痊愈6例(占25%),显著进步10例,无效8例.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陈良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速度.方法 分析腰椎骨折术后患者60例,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8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有9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有7例患者出现腹胀以及14例患者出现便秘,其他并发症有10例,经处理后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作者:崔咏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门诊外科护理加强细节护理的效果分析

    外科门诊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损伤类型多样,但患者往往多存在有较为严重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如不能给予较好的门诊护理,可能会影响患者就诊,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而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进步,对门诊外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认为,护理工作是由各个细节构成的,因此,在门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了细节护理干预,从细节入手,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提高了护理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门诊外科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细节护理的方法和要点及其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份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营养指导后,其血糖控制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 对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近2年收治的颈椎病病员近100人采用中医的针灸、按摩、牵引、药物、理疗以及西医的静脉输液(和血化瘀)等联合治疗,配合中西医结合护理.结果 治愈70例,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颈椎病是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张慧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起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在急性梗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第7天开始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康复护理.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及28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疗效显著.

    作者:刘慎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口腔围手术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患者5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的早日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丽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本文主要分析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办法.主要从一般护理,特殊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使用解毒药物这几方面进行了讲解.后得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首先要详细了解中毒的情况,然后再根据每位中毒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消除患者体内的毒物,使其尽快的康复.

    作者:高静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护理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中发挥的作用,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在临床推广.方法 2009年间我院通过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折患者共47例,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和出院之后的跟踪调查,总结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正确护理的优势.结果 经过一年的随访,对手术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3.6%.结论 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起到帮助患者恢复的良好效果.

    作者:潘燕燕;孟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指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

    目的 总结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指导下进行臭氧注射治疗,加强耐心细致的术前、后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经1-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达93.7%.大多数患者取得了好的治疗,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CT指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新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李桂秀;严茶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8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整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2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之后,其预后效果良好,未出现临床感染、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患者的腹膜炎症以及预防出现并发症.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儿科护理工作之重点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和其他科室有所区别.笔者通过多年在妇儿科做护理工作的经验,从和谐的医患关系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终得出结论,护理人员过硬的素质、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温馨的医疗环境、家庭关怀护理模式,都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患儿受益为目的.

    作者:宋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循征护理在产后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产后健康教育指导中的优势以及应用.方法 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产后接受健康教育指导的100名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接受循证护理.确定问题,收集证据,然后给出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组效果显著率为88%,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结果.结论 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提高产后健康教育指导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林敏;朱倩;莫小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19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进步6例;总有效率是92.5%与对照组(8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显P<0.05.结论 综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的提高非常有利,能够改善神经的缺损程度,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间我院248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进行优质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护理合格率高达87.1%,常规组为7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癫痫患儿护理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极大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基层医院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在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 对我院产科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出一套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 有效地消除了产科的护理安全隐患,避免了护理意外的发生.结论 通过对产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制定了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提升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何国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输液的技术技巧与护理体会

    静脉穿刺输液技术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护理技术,但要做到穿刺一次成功,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精湛的技术技巧和正确护理才能达到.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1穿刺前的准备1.1评估[1]1.1.1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的病情、诊断、年龄、输液目的、出入液量、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皮肤状况,穿刺静脉的解剖位置,充盈程度,弹性滑动度等.1.1.2病人的认知反应病人的情绪状态及对输液有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等.1.1.3输注药液包括药物的名称、有效期、药物的质量、作用、副作用;以及有无配伍禁忌、过敏反应等.

    作者:庞凤莲;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方法 综合2009 -2011年所选出的50例肿瘤患者资料,在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上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降低患者的忧虑心理,提高生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生物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间隔每4小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对高温患者的早期诊治起到绝对性作用.结论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针对肿瘤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一些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值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吴婷婷;韦怡;仲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体会

    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了对健康的需求,也催生了医院体检中心的建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何适应要求,做好体检中心的护理工作,根据本院体检中心运行3年多的情况,个人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1转变服务理念健康人来院体检与患者来院就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体检中心是一个集咨询、体检与管理一体的功能单位,其职能更偏向于服务和预防,而不是治疗.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根据部门特点,做好三服务:①体检前服务.根据体检人员特点,了解体检要求,备好体检套餐、时间预约及体检接待等;②体检中服务.引导体检者完成体检各项目,使对方按时、安全、舒适地完成体检过程;③体检后服务.将体检结果分门归类后尽快通知体检者本人及单位,并提供相关建议及治疗,预约下次复检和随访.

    作者:常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隐患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

    安全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平安、快乐的生活与工作,它涉及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狭义的来说,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仁爱即爱人.对患者进行安全的护理管理是要对其的身体、心理等安全进行管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对各项隐患进行防范,以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我科重视护理隐患及护理安全,每月自查隐患,做到防患未然.现对科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

    作者:刘英菊;陈静玲;杨洵;孟宪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探讨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作者:牟俊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发病急促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循环障碍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脑卒中是当今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脑卒中病人500万-600万人,其中3/4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可见,脑卒中是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因此,做好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包慧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目的 通过对87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和护理要点等.方法 以87例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的规范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在一些患者的身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静脉留置针发挥作用的同时相关的护理技巧也很重要.结论 针对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或者是每天重复多次进行输液的病人,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已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了.而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如静脉留置针.然而对其的应用和护理手段等非常重要,以下本文将着重论述.

    作者:曾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老年人急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护理

    急性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占三大疾病的第二位,而幸免存活者中有60% - 70%的人致残,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抢救治疗及恢复功能是治疗脑卒中的关键,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做好恢复期的护理,对于减轻后遗症、恢复或部分恢复其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减少偏瘫病例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恢复期的判定急性脑卒中恢复期的开始视患者的病情而定,其指征为:血压稳定、症状及体征无进展或反复.目前公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为发病后3周,出血性脑卒中为发病后4-6周,1年后为后遗症期.

    作者:孙风琴;袁志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患者心理分析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策

    目的 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患者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患者1073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及患者需求实施护理;干预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总结护理工作经验,对待产妇心理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了解孕妇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分娩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贾秀杰;高明俐;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减轻病人长期输液产生痛苦的护理探究

    目的 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及每天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所受的痛苦.方法 我院采用了BD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进行浅静脉输液.结果 通过对封闭式留置针应用,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结论 要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把好无菌关、及时更换透明薄膜,可防止穿刺部位的感染;局部进行热湿敷疗法,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正确应用正压封管,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杜学芬;孙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更年期综合征的辨证施护

    更年期是妇女从性成熟期(生育期)逐渐进入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它是人体变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而且生理变化特别明显的阶段.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妇女全身(皮肤、黏膜、骨骼、内脏、肌肉、血管、神经等)有400多个部位的组织和器官存在有雌激素受体,妇女进入40岁以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和激素分泌水平下降,以致这些组织或器宫发生退行性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从而出现潮热、出汗、烦躁易怒,性格改变等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大多数人症状很轻,都能平安渡过.但有少数人症状多而集中,要经过2-3年才能逐渐康复,个别人可更长,直接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甚至出现家庭不和.在此期间,给予适当的身心调护,对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其身心健康及帮助患者渡过更年期具有较大的意义.体会如下:

    作者:王满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分析其对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为2011年在我院治疗的病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随机对280例病例(研究组)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评价护理质量,将2010年接受普通护理服务的280例(随机选择)病例作为比较组,对比两组得到的满意度调查及护理质量评价数据.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高于比较组(P<0.05),存在差异性;研究组护理质量优于比较组(P<0.05),存在差异性.结论 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使护理工作效率及满毒度提高,同时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胡彦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了Bobath技术、日常性生活体能训练以及运动与再学习结合等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结果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6例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恶化.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在其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提早采取康复治疗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目前,各类托幼机构发展很快,在方便幼儿入托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卫生问题.尤其近年来,手足口病呈现上升态势,且重症者频发,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引起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我们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幼儿园的保洁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周庆蓉;张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1例报道

    对肺栓塞给予正确临床诊断,溶栓治疗,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避免漏诊和误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45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覆盖与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过程,移位的前牙复位良好,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为100.00%.与治疗前比较,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伟兰;龙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孕期心理干预对分娩的影响

    目的 现今医院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已经不再局限于纯生物医学的单一模式,而是朝生物—心理直至社会医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以孕妇为中心,确保孕期及产时的身心健康是医院的首要工作.方法 对孕期孕妇实施有益的心理干预可以调节孕妇的心理状态.目的 降低孕妇生产期间的抑郁症发病率,终达到提高顺产率、降低母婴的围产期发病率等作用.结果 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梁柱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特点以及急诊就诊的特点、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急诊患者1060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患者心血管病种的分布、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进行分析,总结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特点.结果 急诊心血管患者中,以高血压患者为主,其次是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在第一、第四季度居多,冠心病患者多发生在一、二、三季度.患者的急诊时间多发生在上午8点-12点以及晚上8点-10点.结论 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以高血压患者为常见,并且近年逐年增加;冠心病患者仅居高血压患者之后,是造成心血管急诊中第二天因素;高血压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分布与季节有较大关系,患者进行急诊的时间以早上和晚上为主.

    作者:吴展兴;彭小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发原因与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0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常规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在400例新生儿中,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症有80例,总发生率在8.56%.其中早产儿低血糖50例,发生率在30.9%;足月儿低血糖有20例,发生率在22.5%;过期产儿低血糖有10例,发生率在10.9%.早产儿发生率和足月儿、过期产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于低血糖患儿要密切监测血糖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新生儿低血症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子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目的 了解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人为调查对象,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为30人,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67%,而对照组达到60.4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尼瓦尔·库尔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6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改善母婴的预后,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沙吾亚·孜亚达;娜迪亚·阿吾德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龄初产妊娠分娩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 2012年1月收治的116例高龄初产,与同期非高龄初产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间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新生儿病率显著高于非高龄初产患者,高龄初产应加强孕期监护防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剖宫产率,提高母儿预后.

    作者:陈喜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在创伤骨科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45例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胫腓骨骨折35例,股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3例,桡骨骨折骨1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13例,陈旧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本组45例愈合42例,因合并感染延迟愈合2例,后经更换抗生素后治愈,因合并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不愈合1例,后经二期髂骨块植骨治疗后愈合.总有效率为97.8%;本组45例中,4周愈合7例(15.6%),6周愈合21例(46.7%),8周愈合11例(24.4%),10周愈合3例(6.7%),12周愈合2例(4.4%),16周愈合1例(2.2%).平均愈合时间为(4.3±0.5)周;经6个月-3年时间的随访(平均1.5年),术后患者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功能恢复好,且无脂肪栓塞及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骨折愈合质量高、愈合速度快及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可行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动、静结合,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伏雪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防范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2005年2月-2010年9月收治275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27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1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腹腔脓肿5例,肠瘘患者2例,腹腔出血1例,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 尽早采取手术治疗、恰当的切口选择、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宏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稽留流产刮宫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稽留流产(misssed abortion)刮宫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效果优于其他处理方法.方法 对212例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是否应用米非司酮分为两组:观察组(米索前列醇+刮宫术)104例,对照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刮宫术)108例,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组织物排出、急诊刮宫、阴道流血、二次刮宫率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组织物排出及二次刮宫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阴道流血、急诊刮宫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稽留流产患者进行刮宫术前单用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安全、方便、经济并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会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躯体化障碍在心内科的发病率

    躯体化障碍在综合医院经常遇见,以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疼痛为主的反复出现的一类综合征.虽然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但是患者常常病因不明,病程较长,长期来往于各大综合医院就医,对医师无病的解释或保证不信任,治疗效果也差.而目前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也给医院带来了极大负担,如何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是各个医院面临的主要同题.

    作者:温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合理情绪疗法在血站采血人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情绪疗法对于血站采血人员工作压力调节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我站的采血人员55例,由心理专家对其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采血人员的心理以及采血操作的情况.结果 采血人员在应对压力时的评分,治疗前后有明显的改变,并且采血人员的采血情况,治疗后也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可以有效的改善采血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采血人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作者:鲍丽;沈光;赵冬阳;彭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意象对话在躯体化障碍中的治疗作用

    公务员由于要承受更多来自于单位体制、机制、工作任务、家庭期望、自身人格等方面的挑战;并被要求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如果应对压力的方式不正确,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其中多见的是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是以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疼痛为主的反复出现的一类综合征,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妇幼保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以后院内抗菌药物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 -12月50例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对病案中所涉及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查找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初步提出对策.结果 我院抗菌物的应用存在选药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时间及疗程不当、药敏检测未受到重视、频繁换药、违反抗菌药物分线管理使用原则而盲目选用高档药及无指征联合用药、溶媒选择不当等不合理现象.

    作者:廖嫄;陈文彬;何芝鹏;肖冬生;易根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频电离子治疗56例腋臭的临床体会

    目的 评价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56例腋臭患者经皮下浸润麻醉,利用高频电针插入腋下毛孔,电灼破坏毛囊及大汗腺,封闭毛孔,愈后随访、观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6例腋臭患者中,治愈46例;有效10例;无效0.经第一次治疗的有效的10例腋臭患者中,8例进行第二次治疗,全部达到治愈标准.结论 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腋臭创伤小、出血少、不痛苦、效果佳,无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刘长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教会产妇科学渡过产褥期

    产褥期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越来越注重产妇的产褥期护理.产褥期的护理主要体现在生活护理、伤口护理以及疾病的预防.

    作者:侯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输液管的输液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输液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将瓶内液体输入静脉.之所以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广泛,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见,应用广泛,极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和途径之一.其穿刺与其它穿刺相比较是简单且于宜掌握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也有一定的难度与困难,不能做到一针见血.穿刺的失败或穿刺速度缓慢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这不能及时诊治疾病,延误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降低了治愈率.因此,静脉穿刺是衡量护士操作技术是否过得硬的基本功.本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多年来,总结如下几点体会,以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更好地掌握穿刺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夏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30例疏血通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我科住院的1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给与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92%和93.8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9.23%和75.3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作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s).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3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应用于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目的 研究并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6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的63例腹股沟疝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32例和31例腹股沟疝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5例,有效的为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1%,而治疗组的32例患者中,显效的为19例,有效的为1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88%,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式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抽查我院2010年手术患者病历350份,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用药等情况.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的药物应用问题具体有联用抗菌药物不当、预防用药选择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当等问题.结论 应积极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吴琳琳;黄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观察

    目的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来我站取出宫内节育器的绝经后妇女186例随机分成米索前列醇联合尼尔雌醇组、米索前列醇组、尼尔雌醇组各62例,对三组的取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米索前列醇联合尼尔雌醇组与米索前列醇组、尼尔雌醇组的术中宫颈软化的总有效率、取环成功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与尼尔雌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后妇女取出宫内节育器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尼尔雌醇可以软化宫颈,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朱群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一次性封闭式吸痰管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为了有效清理脑血管后遗症并发肺部感染且行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液,预防及控制病人肺部感染,对15例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了应用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梁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小儿麻痹症糖丸的“拆零”养护法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感染所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影响五岁以下的儿童.目前脊髓灰质炎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以疫苗作为预防[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口服疫苗为“小儿麻痹症糖丸”(OPV).OPV以其口服接种方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很多国家推广使用,是全球消灭脊灰的战略,为控制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发病和流行作出了巨大贡献[2].但它是一种口服接种的疫苗,需在-20℃以下避光保存.使用的是透明的复合膜袋包装,每袋10粒.这种包装袋在开启后不易密闭,使剩余未服用的糖丸容易吸湿受潮,因而无法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3].对此,笔者在工作中将开启的小儿麻痹糖丸进行“拆零”养护,保证了疫苗效果.

    作者:曾德秀;查晓梅;杨芳;向鑫;斯小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恶液质病人呼气受限所致气压伤病例报告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为机械通气所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科收治1例恶液质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伴气压伤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冯某,男性,31岁,主因“脑外伤术后6月,咳嗽、咳痰3天”于2010年11月28日入我院内科治疗.患者长期卧床在家,近3天来患者受凉后开始出现咳嗽.入院查体见T39.3℃,R20次/分,全身消瘦,两肺吸音清,双肺可闻及散在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入院诊断;①肺部感染;②脑外伤术后入院后予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痰液增多,氧饱和度下降,在改用氧袋后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魏方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产儿黄疸的诊治

    目的 了解早产婴儿黄疸的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1年3年中的早产儿患者80例黄疸患者为分析案例,将其按照1:1分配方式,分成两组.回顾性对比分析,早产儿发生黄疸的病理性因素或生理性因素.并根据数据总结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方式.结果 80例早产儿黄疸患者中有生理性黄疸患者32例,病理性黄疸患者46例,不明原因黄疸患者2例.结论 引起早产婴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疾病有多种[1],皆属于非生理性原因,所以我们应诊断出早产儿黄疸患者的病理原因,做好良好的预防措施以及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洁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诊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2例急诊异位妊娠病例行腹腔镜治疗.结果 42例异位妊娠均成功施行腹腔镜手术.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广泛用于急诊异位妊娠病例的治疗.

    作者:孙彩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手术结束后,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语言或行动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如全麻停药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麻醉苏醒延迟.1原因分析1.1麻醉剂量使用不当,麻醉剂量如果使用过少会是麻醉效果不好,但如果使用总量过大就会因个人体制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肝脏功能排泄减慢,肾脏功能排泄延迟.另外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都可以导致麻醉剂量过大.

    作者: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科病人预防压疮的体会与总结

    探讨压疮的原因、预防和护理以及对已形成的压疮的护理,通过早期评估,加强预防并制订干预措施.早期预防是改变了临床上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对骨科病人,绝大多数是外伤所致,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椎骨折等病人一定要眼到、手到,早期评估病人全身皮肤,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有效地预防压疮.

    作者:倪利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 就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60到78岁.其中60-69岁60例,69 -78岁40例.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治疗时间为5h - 12d.本组100例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诊断手术78例,超过24h诊断手术22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果 10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2例(8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总有效率98%.术后有并发症者10例(10%),其中并发肺部感染2例(2%),黏连性肠梗阻者4例(4%),切口感染4例(4%).结论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应当在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及早手术切除.

    作者:王贤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分析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自2004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固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 结果发现出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经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未出现该病症的新生儿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以减少发病的可能性,对已经出现该病症的患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引起严重后果[1].

    作者:雷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褥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产褥感染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是指分娩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的侵袭,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孕产期保健水平的提升,产褥感染发病率有所降低,但仍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作者:杨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13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用轻量型UHS( 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共1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55 -85分钟,平均65分钟.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23例,伤口脂肪液化12例.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轻量型UHS( 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孙佳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0.5%左氧氟沙星眼液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观察与防护措施

    目的 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的0 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商品名:可乐比妥)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现取儿童急性结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9.06%,对照组总有效率93.52%.两种眼药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儿童急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合理的防护措施,能有效地控制交叉感染,使临床症状迅速改善,大大缩短了患者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玉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行输卵管结扎的体会

    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革,近几年剖宫产率急聚增加,从而增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相对难度,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施行剖宫产后输卵管结扎1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高位正中切口,能有效避开原手术后形成的瘢痕,避免脏器损伤,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情况为22 - 45岁,132例患者曾有1次剖宫产分娩病史,54例患者曾有2次.距离上一次剖宫产分娩后时间为6个月-15年左右.

    作者:彭广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抢救急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急症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结果 穿刺成功78例,成功率97.5%,其余2例均因患者烦躁不安,不配合而致穿刺失败.

    作者:江美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治疗数据分析统计,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27例优良,31例良好,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和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其它适应症情况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途径,其固定牢固、利于患者康复,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王易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割术临床观察100例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100例患者行前列腺电气化切割术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行硬膜外麻醉下对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汽化切割术.结果 患者主观症状、国际前列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前列腺电气化切割术切除增生组织彻底、快速、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家庭访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意义分析

    目的 分析社区家庭访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患者48例进行家庭访视7个月,就患者的饮食、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检测、血糖值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社区家庭访视后,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从饮食、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检测方面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家庭访视对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显著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培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概况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脑血流循环障碍和脑组织功能或结构损害为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致使脑卒中具有[1]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死率的特点,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因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现介绍一下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情况.

    作者:姜瀛;刘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预防接种是针对相关传染病起到预防的作用,低限度的减少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经济的一种公共卫生措施,它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在数以亿计的接种人群中预防接种后的反应虽是少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少见的反应,对免疫规划工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反应问题,使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接种反应的知识,以及采取正确措施,对开展免疫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陆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阑尾及双系膜阑尾各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7.6摄氏度,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急性病容,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右下腹有压痛,肌紧张,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6.8×109/L,中性粒细胞0.873,淋巴细胞0.11,单核细胞0.017,X线胸腹透视均无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盲肠内侧有2条阑尾,充血水肿,表覆脓苔,大小6cm×1.0cm×1.0cm,根部完全分开,分别位于盲肠壁上,尖端各自成盲端,二条阑尾共用一阑尾系膜,系膜动脉分支分别供应二条阑尾,于根部分别切断均可见管腔,诊断双阑尾畸形,病理报告化脓性阑尾炎.

    作者:孙纪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哮喘知识教育及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对哮喘患儿进行系统和规范的教育管理和护理干预,对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其对患儿成长发育的积极作用.方法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创议》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管理规范,对我院收治的104例患儿进行本次实验,分析患者急诊住院次数、住院次数,患者缺课的天数和肺部功能,对比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前后是否有差异.结果 患儿经过知识教育和护理干预后,各个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系统的教育管理及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肺部功能较好,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李庆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安全、经济、可逆避孕方法.IUD应用同时,放置时间过长,绝经后未取出,致IUD变形、嵌顿、断裂、移位等造成取器困难.本文通过宫颈软化、宫颈神经阻滞麻醉、超声监测、宫腔镜等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孙海英;陈淑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升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高压力、垃圾饮食及药物依赖等问题导致肿瘤患者的增加.大多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压力增加,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让一线的医护人员不堪重负,而综合医院的心理治疗极为缺乏,心理治疗师与临床科室沟通不畅是阻碍心理治疗的有一个障碍.如何让医护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投放在患者的治疗中,是当前面临的一重大问题.心理门诊定期下科室或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的方法.

    作者:魏占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重症肺炎患者2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29例肺炎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婴幼儿重症肺炎发病率高,其中伴有两种并发症的患儿多,占41%.结论 重症肺炎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并且容易引发呼吸衰竭、中毒性肠麻痹、低钠血症等并发症,治愈时间与并发症呈正比增长.

    作者:任娅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6例过期妊娠相关因素和分娩结局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过期妊娠相关因素和分娩结局,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56例孕周超过42周的孕妇,设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孕周在40周或以内的住院分娩孕妇5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分娩特征及分娩结局.结果 两组的初次妊娠年龄≥35岁、家族史、骨盆狭窄、月经稀发、孕期规范保健、避孕药史方面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体重指数≥28kg/m2、不孕史、妊娠期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羊水过少、羊水浑浊、巨大儿、胎窘、剖宫产、新生儿评分≤7分、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导致过期妊娠的确实原因尚未明确,但遗传、避孕药物、骨盆因素等皆为其高危因素,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应加强孕期保健和产期监测,综合分析其高危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事件发生,全面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韩若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 结合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治疗经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探析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从我院随机选取的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能有效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疗效.结果 20例病患中有16例进行恶性肿瘤行根治切除术;证实为晚期局部转移、浸润者有4例,对其行姑息性旁路手术;腺癌术后,有18例患者存活7个月到5年,有2例患者存活5年以上.结论 依据患者临床试验反映出的情况,结合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肿瘤生长的位置、病发的特性、病变的范畴等因素,有选择性的对患者实施根治切除或者肿瘤切除等手术措施,基本能有满意疗效;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并且条件特殊的患者,无法实施根除性手术,为了提高5年存活率以及保证日常生活需求,应该对患者进行旁路手术.

    作者:张少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 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的新进展.了解术后随访对改善起搏器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 从1992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89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症状明显改善,体力劳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治疗过缓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赵丽娟;张育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内多发转移性黑色素瘤一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以突发左下肢无力4小时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左下肢无力,伴左侧枕颈部疼痛.急诊送至我院,行头颅CT提示颅内多发高密度占位变(右侧额叶、顶叶、岛叶,左侧颞叶、小脑、脑干)其中右侧顶叶病变伴出血,伴右侧脑室受压.患者既往左足内侧黑痣病史10余年,初期约蚕豆大小,曾有破溃脱落,现呈黄豆大小.50天前曾因间断头晕于外院查头颅MRI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振;王新军;郭延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 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综合疗法,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好转的好办法.

    作者:达金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病因及临床特点

    老年消化性溃疡指的是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0岁以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出现退化,其发病以及治疗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尽早确诊并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笔者对该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1发病特点及并发症近年虽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下降,但是主要是中青年人的发病率不断降低,而老年人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反而逐年升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增大使得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出现退化,其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患者有所不同,不加以仔细辨别就会导致误诊.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痰病的诱因,据相关资料统计,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呈逐步上升趋势,其数量高达1.6亿人,其中老年高血压约占40.4%,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此,本文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总结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探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永;李翠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对冠心病诊治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现今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的状况下,随着介入材料的改进和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今冠心病的诊断有了新的标准,冠心病介入治疗法因其同时具备疗效显著、创伤小以及恢复迅速的优势,基层医院也普遍开始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目的:研究总结基层医院在现今医疗技术的状况下对冠心病的诊疗.

    作者:梁培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据.结果 我院去年共输血人数约3500例,其中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30例,发生率为0.86%.其中轻微过敏反应9例,发热反应15例,急性溶血性反应2例,全身性皮疹3例、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1例.发热占50%,高于其它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冰冻血浆19例,机采血小板8例,洗涤红细胞2例,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显著高于其它输血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输血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输血指征,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庆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附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总结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46例患者中行双侧开颅9例(其中单纯钻孔5例,开骨瓣1例,开骨瓣加钻孔3例),行单侧开颅37例,(其中开骨瓣25例,钻孔中开单孔3例、双孔9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CT或MRI提示:包膜较厚或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开骨瓣手术;对于其他情况则作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本组患者无一例复发.

    作者:顾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6例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措施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结果 治疗4周之后,患者的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体重指数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改善脂代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睡眠与神经系统疾病

    1前言虽然正常人每天都在睡觉,但是对人民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睡眠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它随着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可见睡眠对生命的意义极大.从2001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睡眠日”,可见睡眠及其相关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例如一些疾病好发于睡眠过程中,如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哮喘,各种脑卒中患者的集中分析后发现有超过49%的患者在夜间发病.因此,了解睡眠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3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慢性胰腺炎疾病的探讨和研究分析,了解其致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状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内的12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其产生疾病的原因、感染疾病后的身体反应以及并发症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我院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如饮酒过量、暴饮暴食等;患者主要有腹痛、恶心等症状;我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方法,12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多采用影像仪器,致病因有多种,治疗方式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接受治疗后能得到及时的治愈和恢复.

    作者:杨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低周波全息耳穴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眼8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制低周波全息耳穴治疗仪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青少年近视85例,均采用自制低周波全息耳穴治疗仪治疗,观察近视的恢复情况.结果 近视85例中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89.4%.结论 低周波全息耳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显著.

    作者:李元臣;姬新法;陈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致脑血管疾病1例报告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不明原因的以红系增生为主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更为少见.本文从临床资料、治疗与护理、病例讨论方面报告一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脑血管疾病.

    作者:焦奇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3 - 2011.12月间开展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共12例病例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00±30) min,术中出血量(50±3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等.结论 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手术安全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震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标本交叉污染致ABO血型错误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中标本采集留取因素造成ABO血型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报告因标本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血液采集环节标本留取发生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标本采集留取管理,杜绝标本差错;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液,应另取血液留样(血辫子样管)与原标本平行做确认试验,做到血型定型准确,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吴敬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5岁以上老年患者颈外静脉置入PICC的应用

    目的 研究65岁以上老年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36例,肘部静脉穿刺困难或穿刺失败,经颈外静脉置人PICC,通过分析颈外静脉的走向和分型,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加强对导管的维护,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36例患者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均置管成功,置管期间无并发症发生.经颈外静脉置入PICC用于老年病人的输液是安全可行的.解决了临床上老年病人静脉输液方面的护理难题.

    作者:李彩凤;尹春颖;陈妍;孙妍;姜平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解剖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 对于这45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的方式.结果 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我院都对其进行了术后随访,在对其随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所有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手术的切口都在一期内愈合,神经、血管没有受到损伤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功能评定我们均采用Neer的评分标准:其中术后恢复优秀的有31例患者,恢复良好的也有10例,恢复一般的有4例,91.11%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是现今好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也很多,如:手术的操作相对容易,固定也比较结实,对于骨头及软组织的损伤也非常小,术后骨愈合效果也很好.

    作者:李世清;郝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孕前保健工作内容的研究

    目的 主要研究孕前进行保健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择从2008年6月-2012年2月到我院进行初孕检查的246例孕妇作为孕前保健内容研究的对象.将148例做过孕前保健的孕妇归为观察组,而将其余未作任何孕前保健工作的98例孕妇分到对照组.对比两组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儿先天畸形、宫内发育迟缓和死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孕妇发生流产、早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畸形、死胎的概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做好孕前保健工作能够有效地防止孕妇出现先天畸形儿、死胎、流产等问题.

    作者:曾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脏涤纶补片应用于脾破裂手术保脾临床体会附40例报告

    目的 通过总结心脏涤纶补片运用于脾脏破裂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保脾手术技术水平.方法 对选择40例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应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均获得痊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运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

    作者:苗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7例肩难产病因、处理与结局分析

    肩难产在临床上并不多件,对母婴确能造成很大危害,对产妇家庭带来心里及经济上的负担,而且容易造成医疗纠纷.肩难产一般多数发生在胎头娩出后突然发生,发生原因与胎儿大相关.肩难产如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会造成新生儿损伤,如新生儿窒息,锁骨骨折,颅脑损伤,臂丛神经受损.严重导致新生儿死亡;产妇损伤包括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本文对我院2004年-2011年自然分娩中17例肩难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提高对肩难产的认识.减少肩难产的发生和严重并发征的发生.

    作者:孙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动脉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的临床比较

    目的 自桡动脉穿刺与股动脉穿刺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检查,对两个不同部分采血进行临床效果比较,寻找佳穿刺部位.方法 对100例住院需多次检测血气分析的病人,同时用BD生产的动脉采血针行桡动脉采血与股动脉采血,对比病人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血气分析结果、并发症等.结果 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于股动脉,桡动脉采血组疼痛、瘀斑、血肿、需按压时间明显优于股动脉采血组.二组穿刺标本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桡动脉采气血分析标本,可减少对病人的影响,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值得在临床提倡运用.

    作者:俞静;林秀美;陈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术中恶性脑膨出的处理

    目的 颅脑外伤术中恶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8例脑外伤开颅减压术中出现恶性脑膨出病例,总结其形成原因、防治措施及疗效.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脑组织缺血缺氧、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等是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结论 正确认识脑外伤开颅减压术中出现恶性脑膨出的原因,对各种原因所致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赵耀;王洪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34例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组(A组)34例和爱西特粉剂高位灌肠对照组(B组)44例.结果 治疗2个月后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组BUN、Scr和U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Hb,较治疗前水平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爱西特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液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明显的效果,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非透析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郭华丽;郭华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感染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探讨

    感染性腹泻是小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困难,同时易于引起营养不良、佝偻病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本文主要探讨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临床特点及预防控制对策.

    作者:张伟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33例体会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10月针灸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33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儿经过3-5个疗程的治疗后,治愈27例(81.8%),有效4例(12.1%),无效2例(6.1%),总有效率为93.9%.结论 在小儿功能性遗尿的治疗中,应用针灸疗法的疗效显著.

    作者:姚慧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42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措施.结果 103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中,共发现上甲状旁腺197枚,下甲状旁腺223枚,低钙血症发生8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142例,共发现上甲状旁腺279枚,下甲状旁腺281枚,低钙血症发生10例.结论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是防止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医生需根据患者甲状旁腺血供等对其进行判断和保护.

    作者:冀峰;单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益生菌的应用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自90年代初以来,应用各种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被医学界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比较容易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进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以认真对待!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对压疮预防和治疗的影响

    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发生与否是衡量一个医院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2].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住院患者危重程度增加,压疮的防治成为临床科室护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为加强压疮管理,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我院于2010年8月成立压疮专项管理组,开展以压疮现场查看、压疮知识培训、压疮学术交流等形式,对全院护理人员规范培训、压疮患者及高危患者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评估能力,既有效预防了压疮发生,又总结了促进压疮愈合的治疗方法.具体工作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王继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630例近红外线乳腺扫描检查体会

    总结我院从2005.6-2011.6用诺万KJ- 1000型近红外乳腺诊断仪检查乳腺2630人次,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的图像整理研究,为临床诊治提高资料.通过研究笔者认为应用近红外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可明确患者的诊断,起到普查的效果,且此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损害,患者可多次进行此项检查,诊断率高.1研究对象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1年6月应用近红外乳腺扫描仪检查乳腺2630例,年龄22 -68岁,采用的方法为先仔细查体,扫描与查体结合.

    作者:胡晓明;马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褥疮的预防及防护体会

    本文从褥疮的概述以及发生褥疮的原因出发,重点分析了老年病人褥疮的预防与防护方法,主要是从体位,按摩,器材,营养支持疗法以及心理护理来分析了褥疮的预防与防护体会.后得出,从这些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明显地减少老年人发生褥疮的几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9.6%,对照组为4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与认识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用血状况,积极推广成分输血,指导合理用血.方法 对我院2008至2011年成分血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院2008年至2011年成分输血量逐年上升,2008年成分输血利用率为93.97%,2011年成分输血利用率为99.46%,已经接近100%.结论 成分血能够节约血资源,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应该积极的推广.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肾衰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体会

    肾脏疾病的替代治疗方案中唯一有效的是透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高血压,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为了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制定佳降压方案,笔者根据患者肾脏疾病情况及其血压状况对本院118例血透患者进行分析并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雪波;梁立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探究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行胆囊结石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以探查胆总管,寻找有无结石,探讨对于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超声探查胆总管结石的价值.

    作者:孙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危重创伤患者麻醉与急救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创伤患者麻醉与急救处理的成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危重创伤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13岁-69岁,平均年龄41岁;对危重创伤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麻醉手术前的急救处理,并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进行救治.结果 20例危重创伤患者患者经麻醉和急救处理手术后,17例能自主呼吸、肌力恢复,直至完全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由医护人员送回普通病房观察疗养;2例因病情严重保留气管插由医护人员进ICU病房待进一步治疗;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据统计抢救成功率占95%,死亡率占5%.结论 对不同情况的危重创伤患者术前准备提供佳急救处理,进而为麻醉和手术提供佳条件措施,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与药物,进而为手术提供佳条件,及时手术治疗可提高了危重创伤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获得满意的救治效果.

    作者:唐文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收治的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锥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 - 10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量2 -50毫升,平均6.8毫升,住院时间1-12d,平均4.1天.LEEP术后随访,治愈89例,治愈率达91.8%.结论 宫颈LEEP环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CIN诊治疗手段.

    作者:莫伟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卵巢妊娠8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卵巢妊娠疾病的诊断、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卵巢妊娠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近5年内的82名卵巢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前诊断、身体特征、病症反应、治疗资料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研究,分析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并加以总结.结果 我院选择的82名患者,病前诊断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比例较大,临床表现有腹痛、昏阙等,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 卵巢妊娠发病率较低,呈逐步增加的趋势,误诊率较高,临床病症反应较严重,给患者身体造成巨大痛苦,严重威胁着患者及婴儿生命安全,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能够较为有效的得到治愈.

    作者:李巧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药物治疗安全性探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我国静脉药物治疗比例较高,因此静脉注射的安全性值得重视.输液用药安全涉及具体药物的安全性、静脉注射过程操作的安全性、给药过程的合理性以及输液后的指导等.药师应保证处方合理性(如避免配伍禁忌)、协助护士准确执行医嘱和正确给药,以及指导患者用药.

    作者:曹文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的微创有效性,为进一步推广该米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访三年了解肿瘤复发率,统计各种并发症.结果 未出现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严重术中出血,未出现膀胱穿孔;术后随访3年,1年内复发4例,第二年复发6例,第三年复发7例,三年复发率为42.5%,其中8例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结论 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崔庆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的联冠修复治疗体会

    目的 观察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的联冠修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2006 - 2010年25例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未拔牙而联冠修复43件的患者,以恢复咀嚼功能和基牙健康状况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联冠修复功能良好率为97.6%,基牙健康率为88.5%.结论 联冠修复既有利于保护牙周炎基牙健康,也有利于恢复咀嚼功能.

    作者:陈卫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长管壮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25±2.35)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3±2.02)周;对照组断钉4例,弯钉2例,断钉(弯钉)率14.28%;观察组断钉1例,弯钉0例,断钉(弯钉)率2.38%;对照组畸形愈合4例,畸形愈合率9.52%;观察组畸形愈合0例,畸形愈合率0%.结论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新贵;罗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内障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白内障病人结膜囊内细菌情况及以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将216例(287只眼)眼部无感染,结膜囊外观清洁,泪道冲洗通畅的白内障住院患者,分别于入院未用抗生素的滴眼液前(用药前)、手术消毒前(用药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结果 未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76.6%,经洛养沙星滴眼液滴眼及生理盐水洗眼后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35.9%.用药前后有显著差异性,同时药敏试验结果:敏感药为阿莫西林(青霉素类),洛美沙星,庆大霉素,头孢西丁钠,阿米卡星等.结论 正常结膜囊可能有细菌,术前用敏感抗生素滴眼,可减少结膜囊细菌,防止感染有很大作用,故结膜囊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白内障术前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吴梅坚;吴伟;黄丽萍;莫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肱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切开复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评价患肘关节总体功能及记录术后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MEPS评分为55 - 100分,平均评分为83.58分,其中优7例,良27例,中9例,差5例,优良率为70.83%.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20°(0°- 50°);屈120°(95° - 140°);前旋70°(40°-90°);后旋65 °(40°-90°).结论 金属植入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樊宏国;樊红霞;田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化疗合并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化疗合并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的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发乳腺癌骨转移患者80例,其皆为女性,年龄为29 - 63周岁,平均(47.1±12.9)岁.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治疗组患者联合放、化疗使用唑来膦酸药物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唑来膦酸药物治疗.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完全缓解人数为18例,部分缓解人数为42例,轻度缓解人数为14例,无效人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75%,其中对照组中完全缓解为8例,部分缓解为20例,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中完全有效10例,部分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0%.患者在用药之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内脏损伤、血液毒性等情况,血钙指标虽然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没有发生显著的低钙血症.结论 化疗合并唑来膦酸一方面具有显著的止痛效果,另一方面对肿瘤的病发具有显著的控制疗效,同时还能够预防或延缓骨相关的各类病症,然而单纯使用药物还无法完全替代常见的化疗方式.

    作者:李统四;邓宏观;胡耀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比较

    目的 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一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52例,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内固定治疗,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下地时间等方面比较均较内固定治疗法为优,关节功能恢复至优良率达87.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项有效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滕建军;张治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消化性溃疡的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佳的内科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98例消化性溃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98例临床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占60%,有效34例,占35%,无效5例,占6%,总有效率达94%.结论 临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用药要有针对性,有效的抑制酸度,保护胃粘膜,才能够提高溃疡愈合的质量,减少溃疡复发现象的发生.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等抗菌药联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效果,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司瑜;田鲁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输尿管镜、IMES/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肝内外胆道结石及残石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2008年6月-2011年10月,对6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方法 对胆总管结石直径小于1.5cm,结石数目1-3枚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者行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若确认取尽,可行一期胆总管缝合,若结石直径大于1.5cm,采用iMES体内微爆破碎石仪碎石取石,如果结石较大较多的肝内外胆管结石除纤维胆道镜探查外,可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EMS三代超声碎石取石,需置T管引流.结果 本组65例,17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术,48例行胆总管缝合+T管引流术,均获得成功.其中3例因残石于6周经T管窦道用纤维胆道镜二次取石,效果满意,随访12个月,无胆道感染、狭窄、残石等并发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输尿管镜软硬多镜联合治疗复杂多发肝内外胆管结石,安全,快捷,有效;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作者:史建安;田所礼;韩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社区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为院前急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其中接受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的患者有68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未接受院前急救的患者70例(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抢救成功61例(89.71%),死亡7例(10.29%),其中转运途中死亡2例,院中治疗时死亡5例;对照组70例患者抢救成功56例(80.00%),死亡14例(20.0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3.227,P <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院前急救,可以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作者:苏鸿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顺铂联合a -2b干扰素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顺铂联合a -2b干扰素胸腔灌注治疗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58例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按奇偶数法分为联合胸腔化疗组和单药胸腔化疗组.于治疗后4周评价效果.结果 单药胸腔化疗组临床有效率(RR)为20.69%,疾病控制率(DCR)为68.97%;联合胸腔化疗组RR为65.52%,DCR为93.11%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顺铂联合a -2b干扰素胸腔内灌注化疗具有疗效高,副反应小等优点,是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

    作者:吴德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抚触对泌尿外科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抚触对泌尿外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63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抚触组术前接受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的医生对患者术中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抚触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手术配合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有助于缓解泌尿外科患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手术配合程度.

    作者: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病机理和病因,为治疗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近三年内的支气管扩张患者36例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3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术后治疗情况的研究,找出其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情况.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要注意术前准备及术后及时进行处理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树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183例诊治分析

    低钠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外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因特别关注颅脑损伤本生的治疗而容易忽视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从而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中枢性低钠血症分为脑性盐耗综合征( 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两型.我院于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18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细良;丁朝晖;付辉;孙智宏;赵保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意义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59例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冠心病组8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不合并冠心病组78例(单纯糖尿病组),绝经后女性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结果 T2DM组及T2DM合并CHD组血FBG、Hcy、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合并CHD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CHD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均P<0.01).在T2DM合并CHD组中,Hcy与Fg、HbAlc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李彬;张涌;赵红艳;李琳;苏国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大出血时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剖宫产大出血时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剖宫产大出血的产妇24例,均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产妇治疗前产后出血量为1248±108ml,经治疗后,产后出血量减少至104±32ml,治疗前后的出血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剖宫产大出血时采取子宫背带式缝合的止血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抢救产妇,同时具有操作简便、经济、止血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对减少产后大出血产妇子宫切除、死亡,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月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2例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临床研究采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文我们将主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辅助使用高压氧,可有效提高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愈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手术后排尿困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众所周知,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症状以排尿次数增多(尤其夜间)、排尿困难、尿流变细为主要特点.如气候变化、劳累、饮酒、房事或感染等诱因,极易引起尿潴留,甚至尿液完全排不出,造成极大痛苦.目前流行的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方法是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以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即TURP).但是一些患者在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30例前列腺增生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来探讨手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原因,并且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殷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防治此并发症.方法 在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重点对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呼吸系统伴有的是呕吐与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肺部并发症表现有肺炎和肺不张;循环系统并发症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跳骤停与心室纤颤;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伴有高热、抽搐和惊厥、苏醒延迟或不醒.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过程中要根据以上三种情况进行相应及时处理,防止病人出现意外而危及生命.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62例子宫腺肌病临床回顾分析探讨病因及发病机制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1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有人工流产史,占27.78%,有宫内节育史者占62.86%;有剖宫产史者占8.64%;有诊断性刮宫史者占4.29%,有子宫手术史者占10.49%.结论 妊娠、宫腔操作(或手术)可能是的子宫腺肌病诱因,激素、免疫因素、遗传、家族史是引起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

    作者:王秀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放化疗结合用于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文选用放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旨在探索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其中身体状况都健康,随机各选取患者男11例,女9例,分为研究组、放射组、化疗组.研究组采用放射疗法与化学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其他两个组只是单纯的采用放射组和化疗组进行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短期内情况要比化疗、放疗组效果好,且化疗对照组患者的情况要稍微好于放疗组,并对患者进行不定期的随访,通过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经过随访,笔者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高,时间越久,采用放化疗结合治疗的患者的效果越明显,存活的时间也远远高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放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晚期食道癌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远远高于采用单纯的化学疗法和放射性疗法的两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TRAIL与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此疾病的发生和很多因素有一定的关系,有文献报道称此疾病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具有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笔者对于此疾病的发病相关性进行研究,以了解TRAIL与HPV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情况,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江莉;刘津;董伟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研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而康复却及其缓慢,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类疾病的发病人数明显的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可致残致死的全身性疾病,青少年开始发病,中老年发生致残致死,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主要为缺血性事件,决定心脑血管事件不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程度,而是决定于动脉血栓形成.缺血性事件是临床上动脉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年复发率可达14%[1],存活者常常遗留严重的功能缺损,要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防治血栓形成就显得极为重要.而血小板活化在血栓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故临床上常用包括抗血小板药在内的综合措施预防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2例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N组和PN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7d后,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氮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2d,显著低于PN组的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进;曾祥;金启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

    目的 探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采用超关节外国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植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22例,按AO分型:A3型6例,C2型8例,C3型8例.结果 22例均获随访,分别随访6个月-24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是一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较满意方法之一.

    作者:荣忠美;彭生凌;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合作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间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运动疗法.对比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药品品种和用量均无较大差异.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 - Meyer以及Barthel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Fugl - Meyer及Barthel平均评分明显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中,运动疗法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季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急症行子宫切除的临床研究

    目的 文章对产科并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在抢救产科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解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病因,如何防治,怎么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提高孕产妇及新生儿生存率.方法 回想分析本院3年以来13例因产后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的病例.13例中胎盘因素5例,瘢痕子宫不全破裂1例,子宫复旧不良4例,晚期产后出血1例,羊水栓塞2例.13例中无一例死亡.结果 孕产加强护理,生产过程加强管理,掌握好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有效治疗妊娠并发症,才能使产科子宫切除降到低.此外,行子宫切除也是抢救产科急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张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氧化酶法测量360例无亲缘关系的中国北方汉族居民(其中OS-AHS180例,健康对照180例)血脂水平.结果 OSAHS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胆固醇水平无明显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患者更易出现血脂代谢的紊乱,主要是影响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积极治疗OSAHS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作者:高春艳;刘运秋;赵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2010 -2011年度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43例眼部症状消失,7例好转,7例失访.结论 睑板腺功能障碍应用沙眼镊挤出睑板腺不能排出的分泌物及做睑板腺按摩,对症治疗及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广莉;石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吸氧流量对改善LC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吸氧流量对改善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 60例Lc患者,随机分为2L/min组(n=30),4L/min 组(n=30),在LC术后持续吸氧6h.检测2组间LC术后30min和6h的血气指标并观察2组间Lc术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结果 4L/min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4L/min组手术后PaC02、Pa02、pH等血气指标较2L/min组均有差异.结论 提高吸氧流量能降低Lc术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改善LC术后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征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选择,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根据骨折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桡偏9例.对无移位者给予石膏固定,移位性骨折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对开放性骨折者行清创术并手术复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9例新鲜骨折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优良率为66.67%.无移位者均愈合,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出现2例肘关节屈伸受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3例肘关节屈伸受限,1例出现肘内翻,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不同分型特点的观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满意效果.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管介入治疗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行血管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为.结果 在观察组中,28例患者栓塞止血成功,只有2例因为止血失败而采取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而对照组30例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后均无效采取了次全或者全子宫切除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并发症较少,而对照组患者出现疼痛、轻度发热等症状的较多.结论 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血管介入治疗具有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郭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方法 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沿两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对压缩椎体进行膨胀扩张,使骨折复位后,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优势主要在于: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止痛效果确切,有救恢复重建椎体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作者:薛红军;李绪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AC dislocatio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 -16%[1].特别是随着车祸撞伤的增加,肩锁关节的创伤亦有增加的趋势,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其中以青壮年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肩关节局部疼痛肿胀,肩部局限性隆起,锁骨远端压痛并可及“琴键征”,伤肢乏力,肩外展,上举活动受限.普通后前位肩关节x线片示锁骨远端翘起,锁骨与喙突间隙较健侧增宽> 3mm严重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及功能障碍,肩锁关节损伤的治疗有很多方法.但都各有利弊,非手术治疗在传统疗法中应用为广泛;近年来,针对损伤的机制,对固定材料和治疗器械等辅助条件有了明显的改进.我院自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插入型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24例,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其应用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总结.

    作者:宁杰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皮脂肪酶、脂肪酶、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内皮脂肪酶(endothelial lipase,EL)、脂肪酶(lipase,LPS)、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含量水平,探讨其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方法 高血压患者97例:男性51例;女性4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80例:男性42例;女性38例.分别检测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EL、LPS、HDL、LDL和空腹血糖(FBG),分析各检测指标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的EL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血压组的LPS、HDL、LDL和FB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病人的EL水平在高血压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春雷;张庚;王晓静;李书丹;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骨瓣减压治疗额颞叶对冲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额颞叶对冲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确诊额颞叶对冲伤的患者137例,按是否采取大骨瓣减压手术分成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75例,标准开颅手术组62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采用扩大翼点入路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标准开颅手术组采用传统额颞部马蹄形切口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组与标准开颅手术组比较能明显减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程度(P<0.05).结论 大骨瓣减压治疗额颞叶对冲伤疗效确切.

    作者:赵长锁;赵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单次和两次服用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次和两次服用米非司酮两种紧急避孕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易孕期无避孕措施或采取避孕措施失败的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单次用药组和两次用药组,每组各40例,单次用药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一次服用;两次给药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分两次服用,每次12.5mg,服用间隔12小时,并对两组避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次给药组有6例发生妊娠;两次给药组无1发生妊娠,避孕成功率分别为85% (34/40)、100% (40/4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分两次服用与较单次服用其紧急避孕效果较好.

    作者:鲍生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对肝脏疾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肝病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值,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肝脏疾病患者,根据患者情况分为重型肝炎、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五个小组,与对照组一起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比较他们的血清前白蛋白值.结果 不同类型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在虽然都逐渐减低,但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在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过程中,检测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对判断其病情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术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两种腮腺肿瘤切除术在腮腺肿瘤患者中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方法 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腮腺肿瘤患者按照手术切除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面部凹陷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3年,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部分腺体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效果满意,能保留腮腺功能,显著减少面部畸形程度.

    作者: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樊宏国;田燕萍;樊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与进展

    目的 总结和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方法 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外科手术治疗的时机及手术指征的把握,非手术治疗时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及加强营养支持等.可有效治疗急性胰腺炎症状,提高治愈急性胰腺炎的概率,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结果 分析了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为有效开展急性胰腺炎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治疗经验.结论 通过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研究,探讨了急性胰腺炎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胰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茫茫;熊瑞龙;熊厚伸;许静;龚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145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组7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非手术组69例,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肩关节评分在随访各时相点,手术组优良率98.7%,非手术组优良率76.8%,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骨愈合时间手术组15.6周,而非手术组为28.6周,有显著差异(P<0.01).非手术组有8例骨不愈合及9例骨畸形愈合,比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神经刺激症状非手术组6例,手术组无,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残余痛、关节活动障碍、再骨折及与钢板有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都有效,但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及后遗症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张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清华同方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到数据库(VIP)、medline(OVID)、Pubmed、EMBASE、PML数据库(截止2009年3月)全面搜集有关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5.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结果 有8篇文献纳入评价,合并效应量RR及95%可信区间为RR =1.40(1.19,1.65),P=0.12.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率.

    作者:陆丹;马晓萍;韩玲;翟丹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血清CH和TG含量的测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人群不断扩大,但是,在我们寻找病因时,除了遗传、饮食等因素外,还有一部分继发性高脂血症患者与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观察了10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血清甘油三脂(TG)与胆固醇(CH)的含量,结果显示甲低患者血清TG、CH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段秀娜;李元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

    目的 对跟骨关节内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疗效的评估.方法 跟骨关节内骨折采取在伤后5天左右切开复位钢板固定.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6例,Ⅲ型15例,Ⅳ型2例.结果 按照Maryland足部系统评分:优3例,良16例,可1例,差3例.有5例发生少许皮缘坏死;1例皮瓣坏死较多,钢板外露;1例发生感染.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利于足部功能的恢复.

    作者:孙志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特耐进行预先性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先性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择期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24h内追加镇痛药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T0 - T12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24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追加镇痛药患者分别为3例、11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不明显,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进行预先性镇痛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追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辜雄军;叶庆明;慕晶晶;奉光举;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13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各68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FAP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外科综合治疗的方法皆有一定疗效,外科手术治疗对FAP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能够有效降低FAP的感染可能性及危险性;非手术综合治疗能够个性化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周海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病患134例,其中有74例行直肠癌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在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同时使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对照组直接行结直肠癌切除术,不使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9%,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是结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直肠的一种暂时转流粪便方法,该方法对病患的治愈率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降低了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郑明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接受小脑电刺激及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采用Fugy - 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向入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微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羟苯磺酸钙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212只眼)视网膜患者随机分为羟苯磺酸钙组和对照组,羟苯磺酸钙组采用羟苯磺酸钙1-5g/天,分三次口服,配合复方血栓通、维生素B1、腺苷钴胺口服.对照组采用复方血栓通、维生素B1、腺苷钴胺口服.分别连续用药3个月后复诊,分别检查用药后视网膜病变改善情况,询问患者自觉症状.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对微血管病-视网膜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肖聪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旨在减少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09 -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102例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意识改变等,血常规及肺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痰培养以革兰氏阴性为主,混合感染常见.结论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一,不典型,临床上应注重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彦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科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62例临床分析

    丘脑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类型之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5%,特别是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如何提高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外科治疗效果一直是神经外科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现将我科自2009年01月至2011-06收治的62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共62例,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46 - 76岁,平均61.2岁.所有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神志清醒4例,嗜睡7例,浅昏迷13例,中度昏迷25例,深昏迷13例,包括有脑疝征象患者16例.

    作者:孙智宏;丁朝晖;郑细良;付辉;赵保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附23例)

    目的 探究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23例,给予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观察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结果 病变部位:胃体部7例,胃底部5例,胃角部2,胃窦部9例,23例癌灶部位均为单发.病灶大小:直径1 -20mm有6例,超过20mm有17例,大直径63mm.病灶类型:Ⅰ型2例,Ⅱa型5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5例,Ⅱa+Ⅱc型2例,Ⅱc+Ⅲ型3例.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7例,印绒细胞癌6例,类癌1例.X线表现:息肉样隆起状肿物、平坦病变区呈现浅表龛影、腔内凹陷龛影、贲门区结节状肿物、胃小区病变破坏.病变深度:病变侵犯黏膜层6例,黏膜下层17例,无淋巴结转移.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分析诊断出黏膜癌4例,符合率66.67%;黏膜下层癌10例,符合率58.82%.结论 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早期胃癌重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廖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治疗的研究

    一般认为肩锁关节脱位是在各种外力作用下,导致肩锁关节部分或全部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目前肩锁关节脱位治疗方法很多,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肩锁关节脱位的各种手术治疗的原理、优缺点等.

    作者:彭永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0例脑室出血脑积水的微创治疗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30例脑室出血脑积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后的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另外2例一次性穿刺失败后改选用对侧穿刺常规.30例在均采用单侧穿刺引流,其中,有1例死亡,1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外其他的症状均消除.治疗后2-4天CT复查显示29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16例完全消除,11例明显减少,1例减少较少,1例因为穿刺时先出现脑脊液,后出现新鲜血液,2天后因脑疝死亡.穿刺针留置时间在2-9天,平均为3.7天,无1例出现穿刺点或颅内感染.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可清除脑室内血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积水清除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正克;曾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26例双眼结膜松弛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行双眼交替的下穹窿结膜固定术,对照组行结膜巩膜缝线固定术,观察对比两组眼表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河高度测量、泪膜破裂时间、裂隙灯形态学及第一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一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2%,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穹窿结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术后刺激症状较轻,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林;梁占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396例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是否有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合并症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法、围手术期输血量、应用抑酸剂和抗栓治疗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18例,发生率为4.55%.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血红蛋白水平、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合并症和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法、围手术期输血量以及进行抗栓治疗等因素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超重、股骨颈骨折、贫血、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及术后抗凝治疗.而抑酸治疗、硬外或腰麻和非骨水泥固定等因素可能为保护因素.

    作者:李艳波;陈涛;吴发胜;朱朝阳;梁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临床进展

    慢性荨麻疹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反复性发作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除释放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还能够使IgE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FcεRI所引起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和自身免疫反应及其炎症递质白三烯释放,致使后续出现炎症反应等.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后,会对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难度较大的慢性荨麻疹,提供出更多的治疗靶位.

    作者:莫双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3例严重度部创伤病例为治疗对象,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统计痊愈百分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痊愈百分比为82.6%( 19/23),在其余17.4%的病例中有4.3%(1/23)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8.8% (2/23)出现肠梗阻,4.3%(1/23)出现肠瘘,通过给予其他对症处理出院.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可降低病例死亡几率,同时提高痊愈百分比.

    作者:曾云根;罗招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脑出血及急性脑梗死心电图变化的比较

    目的 探讨脑出血及脑梗死在急性期心电图的变化有何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法,将我院2010年10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7例,其中脑出血25例和脑梗死7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较.结果 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心电图变化发生率分别为72%、80%,有明显差异,且以ST-T变化多见.结论 脑出血对心电图的影响要显著大于脑梗死.

    作者:孙建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病因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院的36例(63只眼)发病不超过2年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人,给予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 36例通过治疗33例治愈,治愈率91.67%.结论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惠萍;李起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的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复发的各种原因,探求预防术后复发的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眼科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340例(37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治疗效果,分别于术后1月、2月、3月、6月、9月、1年、1年半、2年复查,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愈合完好,365眼术后2个月复查,植片边界与周围组织分辨不清.术后早期复发率为1.62%,完全复发率为4.31%,2年复发率5.93%.结论 角膜干细胞移植术用于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效果良好,术后复发率低,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角膜缘干细胞相对缺乏,术前明确手术适应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类固醇的应用、密切观察、积极抗感染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复发.

    作者:胡婕;尹雅丽;张福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3 - 2010年的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男45例,年龄30 -40岁,女35例,年龄33 - 38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对患者进行皮下注射,每日2次.对照组患者40例,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8例,基本缓解10例,有效2例,无效10例.二者对比,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有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罗俊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题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80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有关.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析眼部热烧伤、氨烧伤的急救与治疗

    目的 分析探讨眼部热烧伤、氨烧伤的急救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到我院治疗的眼部热烧伤、氨烧伤患者52例(65眼),随机将26例(33眼)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急救和眼部治疗;将26例(32眼)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急救和眼部、全身综合治疗.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眼表皮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部热烧伤、氨烧伤患者进行急救后,再给予眼部和全身综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秦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个体化干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目的 通过个体化干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方法 建立强化治疗卡、多媒体教学示范、暗示、电话咨询等方法,从心理、饮食、运动、服药、孕期保健等方面进行个体化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GDM患者治疗依从进行比较.结果 个体化干预6周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有效改善血糖及其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进行个体化干预能有效提高G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玉玲;孙艳;司红兵;宋春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疾病中C反应蛋白检测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系

    目的 探究儿科疾病中C反应蛋白作为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我院于2010年收治的儿科疾病患儿共120例,其中将诊断有细菌感染的10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数据作为抗生素使用标准的病患50例作为实验组,设运用常规抗生素用药疗程与方法的68例儿科病患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感染复发率、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患儿满意率、治疗效果等情况的变化.由此来探究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在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作为抗生素运用疗程的判断标准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感染复发率、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情况等明显降低,而患儿满意率、治疗效果等情况明显有所好转.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对抗生素的合理运用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具有显著的医学与经济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麻疹强化免疫中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分析

    目的 对于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本地区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儿童2890名,在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对接种疫苗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儿童出现的异常反应类型及人数.结果 96名儿童出现发热,58名儿童出现皮疹,76名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39名儿童出现局部红肿.结论 麻疹强化免疫中出现的异常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接种者自身的体质有关,同时又与接种过程等因素有关.

    作者:梁天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抚触对局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价抚触对缓解局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63名于局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抚触组术前接受护士的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术中疼痛程度.结果 抚触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术中疼痛程度降低,手术配合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有助于缓解局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疼痛.

    作者:何叶;程沛民;李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安慰剂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安慰剂效应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在临床应用的注意点.为更好地发挥安慰剂效应,有效地开展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韩慧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两组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丹红注射液)4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美托洛尔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

    目的 自200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内科共收治急性非ST段抬高性低危组(无其他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反复胸痛)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β-受体阻滞剂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取其中120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60人及对照组60人,两组病人在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阿司匹林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根据病情口服美托洛尔25 - 50mg,每12h一次.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口服.结果 实验组口服美托洛尔后,患者心率明显下降(P<0.05);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ST段抬高性低危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

    作者:崔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64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计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观察组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疗效优于常规抗痨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2例中期妊娠引产妇女,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口服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完全流产率及术后清宫率.结果 两组患者引产时间及完全流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宫缩发动时间、产后2h阴道流血量、清宫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依沙吖啶进行中期妊娠引产能显著缩短产程、阴道流血量少、术后清宫率低,是一种理想的引产方法.

    作者:柏莲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择疱疹性咽峡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痰热清治疗组患儿疱疹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仕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与脑钠肽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1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59例病人以厄贝沙坦作为基础降压药物;观察组59例病人在服用厄贝沙坦的同时再给予20mg的阿托伐他汀.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观察组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其BNP值均显著降低(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在积极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能更好的稳定血压;降压的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BNP水平,可能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作者:李可莉;高慧文;杨婷;李亚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我院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罗哌卡因.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配伍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成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舍曲林合并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舍曲林合并阿立哌唑对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纯随机对照研究设计,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为诊断标准,将9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使用舍曲林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舍曲林治疗,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8周末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分别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副反应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立哌唑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作者:李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他巴唑强的松与雷公藤多甙联用治疗甲亢突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他巴唑,强的松与雷公藤多甙联用治疗甲亢突眼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甲亢突眼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他巴唑强的松与雷公藤多甙联用治疗)和对照组33例(他巴唑强的松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8% (29/33),对照组的为60.61% (20/33),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他巴唑强的松与雷公藤多甙联用治疗甲亢突眼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廖学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52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8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 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霞;黄翠琼;郑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39例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沙眼衣原体宫颈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及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8%,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沙眼衣原体宫颈炎的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段湘蓉;王慧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磺达肝癸钠用于ACS患者PCI术后并发HIT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ACS患者在PCI术后发生HIT时应用磺达肝癸钠预防血栓的疗效及出血风险.方法 选取明确诊断ACS予以PCI治疗术后并发HIT及高度怀疑HIT患者,在标准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础上,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包括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的例数)和合并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后均未出现大出血:2例患者轻微出血;随访30天,全部患者血小板计数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未出现新发急性血栓事件及出血.结论 本研究提示磺达肝癸钠作为凝血因子Xa抑制剂在预防ACS行PCI治疗术后并发HIT及高度怀疑HIT患者动脉血栓事件疗效肯定.

    作者:陈希伟;吴同果;韦建瑞;赵强;何芸;蔡玉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1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洛芬混悬液的退热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48例高热患儿常规采用抗菌或抗病毒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剂量8mg/kg/次,用药后第30min,1h,2h,4h,8h分别测量体温.结果 降温有效率,1h为81.08%,2h为93.24%,4h为90.54%,8h为86.49%,布洛芬混悬液在第2h就能使患儿体温降至接近正常体温并维持6-8h.结论 布洛芬混悬液降温效果好,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轻,临产应用安全可靠.

    作者:黄志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治疗51例突发性耳聋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使用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制剂静脉滴注,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对伴随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痊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31%;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6.62% (P <0.05);实验组耳鸣有效率为75%,对照组耳鸣有效率为52.94% (p <0.05).结论 使用长春西汀能够改善内耳循环,对治疗突发性耳聋能取得较满意效果.

    作者:崔云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4年2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104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率为88%,对照组为68%,两组比较,经x2检验,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比单用甲氨蝶呤效果好.

    作者:纪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镇痛,对照组未进行无痛分娩.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无差异.

    作者:陈文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临床观察

    观察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对象为因各种原因需引产的晚期妊娠的孕妇106例,均为单胎足月头位孕妇,宫颈评分≥2分和≤4分,给予小剂量(1/8量)置于阴道后穹窿.讨论:本文的结果说明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经济、安全、方便、有效,总有效率达89.84%.

    作者:袁雪花;张祥元;郭小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早期联合强化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诊新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口服二甲双胍和格列美脲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和胰岛功能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12周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由(8.8±1.0)%降低至(5.9±0.8)%,达标率为86.7%(39例);空腹血糖(FBG)由(9.6±1.4)mmol/l降低至(5.7±0.9) mmol/l,达标率为93.3% (42例);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由(14.3±2.8) mmol/l降低至(8.7±1.9)mmol/l,达标率为82.2% (37例).治疗12周后,胰岛B细胞功能及空腹、餐后2小时C肽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两药合用能很快控制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提高达标率,亦可改善胰岛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

    作者: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金辅助初治涂阳短程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补金片对于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来源于2007年结核病防治中心门诊确诊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方法 对200例初治涂阳病例,遵循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自愿接受补金片辅助抗结核化疗,对应组仅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8周内2组的X线、痰检、临床症状表现、肝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血尿常规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时,观察组痰菌阳轻显效81%,对照组为56.6% (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显效84%,对照组为40.4% (P <0.01);观察胸片检查显效74%,对照组为47.4% (P <0.05),两者比较均为显著差别,不良反应,观察组少.结论 补金用于涂阳结核病人短程化疗强化期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强.

    作者:胡俊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治疗应用于宫颈炎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我院2011年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的宫颈炎患者50例,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 经治疗,50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有2例患者出现了食欲不振、下腹不适、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治疗宫颈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阿米娜·吐尔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病人镇静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ICU病人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给予患者应用丙泊酚组(P组)负荷量1.00 -1.50mg/kg,维持量为0.50-3.00 mg·kg-1.h-1,咪唑安定组(M组)负荷量0.05 -0.30mg/kg,维持量为0.04 -0.20 mg·kg-1.h-1,控制患者于Ramsay评分Ⅲ-Ⅳ级.结果 两组病人镇静效果佳,但在药物起效时间等方面两组比较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麻醉时咪唑安定适用于患者的心血管情况不好,且要进行镇静的时间比较长.应用丙泊酚可适用于患者心血管情况比较好、对其镇静的时间比较短的.

    作者:杨建明;黄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二者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老年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3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91%,对照组治疗率为93.84%,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在老年支气管肺炎治疗方面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左氧氟沙星疗效更为显著,且费用较低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康振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于2008年4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64例,随机把这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的32例患者采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32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法,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9%,疾病控制率(DCR)为78.2%,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52.1%)及消化道系统(35.2%)反应;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3%,疾病控制率(DCR)为87.6%,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42.3%)及消化道系统(27.8%)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疾病的控制,减少了毒副的反应,对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张保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34例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和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用药和治疗.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近一年中的68名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颗粒进行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治疗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B组对照组,有效率较高.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对于治疗婴幼儿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效果,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家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抗高血压药物共销售1115.28万元;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频度为268.25万每日;本院所使用的抗高血压品种主要涉及7大类,其中销售前5名的分别是:CCB类、ARB类、ACEI类、β-RB类、利尿剂类.结论 本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比较合理.

    作者:麦麦提图尔荪·麦麦提;艾斯凯尔·阿斯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索用于绝经期取环的1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绝经期取环成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19例绝经期要求取环妇女给予术前3小时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片600μg,按照常规术式行取环术,观察术中宫颈扩张情况、疼痛反应、一次取环成功率和药物副反应.结果 术中宫颈扩张有效率为84.87%.取环成功率98.32%,取环困难15.13%,取环失败1.68%.药物副作用;有6例轻度恶心、腹泻.结论 口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绝经期取环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作者:周乃云;吴大东;杨相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5例地匹福林降低眼压与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 确定地匹福林对青光眼、高眼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地匹福林药物对眼压和眼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我院眼科门诊收治的25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压患者,其中青光眼患者19例,滴用地匹福林一个星期,一日两次.通过用药一周的前后对比,分析地匹福林效果.结果 不论是同一位患者,还是不同患者前后对比分析,各项指标效果良好.结论 地匹福林对降低眼压有明显的效果,而且副作用不大,用药的频率小,同时对心率和血压影响不大,适宜老年人.

    作者:鞠学涛;鞠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布卡因胶浆用于胃镜检查1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真布卡因凝胶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对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胶浆10ml,口含5分钟后咽下,10分钟后再行常规胃镜检查术.观察组口服奥布卡因凝胶10ml,立即行常规胃镜检查术.结果 126例患者全部完成胃镜检查术,术中观察组的耐受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胃底粘液量和视野满意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奥布卡因凝胶用于胃镜检查快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视野清晰,简单易行.

    作者:沈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压药联合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本院接受降压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的观察,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作出总结,并且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方法 对本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2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是运用常用降压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出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现象,接受降压治疗确实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结论 当老年患者同时出现多种疾病时,心血管系统的危险特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也是有极为重要的.

    作者:孙绍武;陈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60例.结果 对两组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学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相比观察组,对照组在切皮或开口器置入时患儿心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儿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但相比观察组,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够对小儿外科手术提供很好的满足,且患儿麻醉苏醒快、镇痛效果好,术后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江青山;罗振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42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84例产后子宫内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取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对照组采取青霉素静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无复发案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复发4例,不良反应7例,总有效率73.8%,两组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产后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采取青霉素静滴治疗,复发少,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郭小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256例,其中有126例患者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经过一周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总结其临床意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68.3%,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川芎嗪注射液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病患其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王月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培元通脑胶囊治疗177例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为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尤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多见(约占70%),随着人口老龄化,受卒中困扰人群逐年增加,由此引起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痴呆,不仅使患者生存质量低下,更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防与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培元通脑胶囊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改善症状方面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腾跃;李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泰必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探讨泰必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泰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HAMA评分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7例,复发7例,总有效率70.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泰必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伴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焦虑心理,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杨桂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甲硝唑三者联合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初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治疗组60例,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200mg,2次/d,青霉素800万单位,2次/d,甲硝唑500mg,1次/d;对照组60例,静脉注射青霉素800万单位,2次/d,甲硝唑500mg,1次/d,两组一个疗程均为5-9d,5d甲硝唑停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有效率为85.0%.平均疗程治疗组(7.0±1.5)d,对照组(12.0±3.5)d,两组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一样,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注射盐酸左氧氟沙星、青霉素和甲硝唑三者联合使用是急性盆腔炎初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且价格适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米非司酮是一种受体水平抗孕酮药物,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及死胎引产中的疗效肯定.近年来,随着对米菲丝绒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妇产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米非司酮在妇产科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邓代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曲肽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分别为96.0%和83.3%.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0%和16.7%.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适用于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作者:黄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 分析与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异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共102例,随机性将其分为3组,每组34例.A组采用辛伐他汀40mg/d,B组采用辛伐他汀20mg/d,C组采用辛伐他汀80mg/d.对三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以及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测量其TC、HDL -C、LDL-C、TG,并观察ALT、BUN与CK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TC与LDL-C的下降均较为明显,且C组患者明显优于A、B组患者,TG值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而HDL -C均有升高.三组患者均为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全部完成治疗.结论 采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其剂量与疗效具有相关性,大剂量使用辛伐他汀具有高效性与安全性,剂量与不良反应之间无必然联系.

    作者:赵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奥扎格雷钠(Ozagrel)治疗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ACI患者10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红花注射液20ml加入NS250ml静滴,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NS250ml静滴.两组的用药及疗程相同,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观察与评分.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效果相对红花注射液明显提高.

    作者:史付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红花类注射用药在骨科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 对红花类注射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00例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治疗组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后进行评分比较.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骨科疾病,采用红花注射液,副作用小,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东光;曾杏新;赖欢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我院于2001年以来,联用奥扎格雷钠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抽取2001年5月- 2006年10月脑梗死患者174例,所有患者中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40例.①患者血凝两项正常.②患者经检查其肢体肌力为2-4级.③患者的年龄均小于78岁.④患者从发生疾病到就诊的时间为24 - 48h中.⑤患者都为初次发生此疾病或过往有此疾病但没有后遗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140例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四届脑血管会议的诊断标准.84例患者为男性,女56例,年龄34 -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于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6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41例患者为治疗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结果 治疗组患儿痊愈率为68.29%,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37.14%,显效率二者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12%和91.34%,两组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能够迅速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轻微,但由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的复杂性,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还得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联合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是一个很好的药物选择.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前列腺肥大使用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前列腺肥大使用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1年2月到2012年2月共收治了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压、利尿等药物治疗,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除了常规的基础治疗,还给与使用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对照组的60例患者正常应用常规治疗法.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1.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口服盐酸阿夫唑嗪缓释片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系数高、见效快的用药方法.

    作者:顾安吉;周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黄与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与硫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黄+硫酸镁+常规治疗)2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4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病人肠功能恢复、腹水吸收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与硫酸镁能提高重症患性胰腺炎的疗效,治疗简便、价廉,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胡洪勇;李正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使用治疗42例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将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使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3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使用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结合常规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硫酸镁、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作者:吐尔松·买买提明;阿布都艾海提·阿布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流产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流产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1].方法 对我院所接收的50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妇科流产中应用米索前列醇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大大降低了对患者造成的伤害.结论 在术前1小时内让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能够起到很好的软化和扩张作用,同时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也是非常有利的[2].

    作者:林吉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七氟醚和丙泊酚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1].方法 对我院所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做详细的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七氟醚和丙泊酚都非常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2].

    作者:刘武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长春西汀3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日一次静点.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0.5加入0.9%氯化钠250ml每日一次静点.15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5例,进步16例,无效3例,恶化2例,有效率90%.观察组:治愈7例,显效10例,进步16例,无效12例,恶化5例,有效率6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疗效96.67%较对照组76.6%,效果明显p>0.05.结论 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艳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筋脉通胶囊治疗消渴脱疽临床研究

    随着消渴病(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消渴脱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甚至死亡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占非创伤性截肢的50%,中国为46%.因而我们应提高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及早期治疗,加强对高危人群的教育,西医药主要是神经营养、抗凝和改善微循环并用,用药种类多,副作用大,患者的顺应性差,经济负担重.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中药在此方面疗效好、副作用小、顺应性佳、价格低,易于推广使用.

    作者:姜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腺肽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注射液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Karnofsky评分.方法 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OL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Karnofsky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4.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2.0%)(P<0.05),治疗组骨髓功能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腺肽注射液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蔡刚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局限骨化性肌炎的X线、CT诊断分析

    局限骨化性肌炎是一种肌肉及其邻近结构局限性的、含有非肿瘤性钙化和骨化的病变,多有外伤史,不明原因的骨化性肌炎,容易被怀疑为恶性骨肿瘤,有关报道相对较少,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鉴别诊断,笔者对我院11例经上级医院病理证实和随访的X线,CT片进行分析、探讨其X线、CT诊断和鉴别诊断.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我院2005年- 2009年经上级医院病理证实的11例骨化性肌炎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15 -58岁,平均32岁,10例有创伤史,1例病因不明,11例均在上级医院进行穿刺活检,其中8例在我院不定期复查,长者5年,均无明显变化,6例有局部肿块,8例有局部压痛,关节活动受限6例,11例患者均进行了 X线平片检查,6例同时进行了CT检查.

    作者:贾新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检测HBV前S1蛋白(PreS1 -Ag)的水平,分析与HBV-DNA复制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 -Ag、HBV-M,HBcAb - IgM同时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 367例疑似肝炎患者中大三阳模式105例,HBV-DNA、PreS1 - Ag,HBcAb - IgM阳性率分别为86%,82%和81%,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48例小三阳模式血清中,HBV-DNA、PreS1 - Ag,HBcAb - IgM阳性率分别为57%、65%和56%,三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4例疑似肝炎患者中,HBV全阴14例,HBV-DNA、PreS1 - Ag,HBcAb - IgM阳性率分别为29%,29%和21%.结论 PreS1 - 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较HBeAg能更灵敏地反映体内HBV的复制状况;PreS1 - Ag可以联合HBcAb-IgM检测,在HBV早期感染的诊断中发挥作用.

    作者:吴永峰;杨书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1例胎儿多囊肾的产前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对胎儿多囊肾的产前超声检查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00年2月至2010年2月来我院接受正常产前检查的孕妇24886名,对引产尸检证实的21例多囊肾进行声像回顾分析,并分别计算强回声型和无回声型胎儿检查的确诊率,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1例经超声检查,其中15例为强回声型,6例为无回声型.尸检后,12例胎儿的检查结果得到确诊,其中强回声型确证9例,无回声型确诊1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使用超声技术对孕妇进行正常的产前检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强回声型多囊肾胎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的两种穿刺法的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的两种穿刺法的穿刺效果.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平面内法和平面外法组,各组40例,并对两组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平面内法组的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平面外法组的成功率.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术时平面外法技术能大大提高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

    作者:朴素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SYSMEX XT -4000i检测胸腹水有核细胞结果分析

    目的 SYMEX XT-4000i检测胸腹水有核细胞的意义.方法 采用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胸腹水标本,分别用XT-4000i(半导体激光的流式细胞技术)及显微镜法进行有核细胞计数与分类,将获得的数据根据浓度不同分为A、B、C、三组,进行比对.结果 根据所得数据,有核细胞计数检测显示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核细胞分类检测在A、B两组中显示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XT-4000i检测胸腹水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具有一定可行性,可用于常规检测.

    作者:胡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临床上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征象与妇产科患腹症的各种症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以上患者的彩超征象进行总结,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查的结果与诊断结果大部分相符,误诊率较低.结论 在临床诊断上通过彩超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很高,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支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乐水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MSCTGI)表现,评价并探讨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MSCTGI)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32例GIST患者的MSCTGI资料表现.结果 32例患者中,良性17例,恶性10例,交界性5例,无明显肠梗阻现象.病灶位于小肠14例,位于空肠8例,位于回肠5例,位于胃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1例.局部均无淋巴结转移,转移到肝脏的4例,同时伴前腹壁转移1例.5例肿块长径≥5cm,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出血等,增强不均匀强化,其中11例病理为高风险性;17例肿块长径<5cm的病灶中,大多中度均匀强化,其中13例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多层螺旋CT显示肿块主要以腔外生长为主,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并且能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对于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冯春在;毛静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4排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1年4月-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71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常规CT和64排螺旋CT诊断.结合患者终诊疗结果,对两种类型的CT扫描仪的确诊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普通二维CT扫描仪确诊病例56例,15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78.9%,而64排螺旋CT扫描仪确诊病例70例,仅有1例未能确诊,确诊率为98.6%.统计分析显示,两种不同类型的CT扫描仪对疾病的诊断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能有效提高骨关节损伤患者的诊断率,直观地显示疾病的立体结构,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高海燕;李斌;李素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使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和12例侵犯颅底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0例垂体瘤患者做了头颅的MRI、CT检查,对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使用MRI多层面重建.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要优越,但是使用CT和MRI对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作用是相似的.根据MRI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性.在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要明显的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和垂体瘤的强度高.在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3例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2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结论 T2WI的信号能够很好的显示出颅底脊索瘤特征,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使用MRI的MPR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颅神经,在对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对B超在社区中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前列腺检查的老年人群,共计180例,年龄为51 -83岁,平均年龄(66.3±10.2)岁.其中60岁及以下的42例,设其A组;61 - 70岁的患者56例,设其为B组;71 -80岁的患者31例,设为C组;80岁以上的患者51例,设其为D组.采用Aloka - 1000(日)超声诊断仪,对其前列腺增生病症进行检查.结果 A组检出率为71.2%,B组检出率为77.9%,C组检出率为84.3%,可见前列腺增生症的检出率和年龄组呈正相关.结论 社区医疗机构在进行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查体时,采用B超对前列腺进行检查具有操作简便、迅速,患者无痛苦等优势,且可以尽早发现前列腺症状,是诊断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式.

    作者:唐向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2011年3月-6月进行甲状腺超声健康体检中发现的453例512个结节进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按5分法对甲状腺结节弹性图像进行评分,以0-2分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3-4分作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512个结节,评分0-2分的456个,3-4分56个.≥3分的56个结节病理结果:乳头状癌47个,其中隐匿癌31个;滤泡癌3个,其中隐匿癌1个;髓样癌2个;腺瘤4个.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敏;刘孟洋;王嘉鑫;崔丽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螺旋C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比较先进的医学诊疗临床应用技术,它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疗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56例原发性肝癌病症,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实验中发现,不同病例患者的螺旋CT有很明显的差异.结果说明,根据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可以很好的来观测患者的原发性肝癌症状,并且可以利用该手段来增加肝癌的诊出率,提高确诊结果的精确性.

    作者:车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导视技术用于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困难取出术3例分析

    超声导视技术用于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较为少见.现将本站收治的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刘凤兰,女,73岁,2010年2月13日,以绝经22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为主诉就诊.自述40岁时在当地卫生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种类不详,术后无明显不适;51岁自然闭经;从56岁时开始逐渐出现腰酸、下腹胀痛,并逐年加重;60岁时在当地计生办取器失败;64岁在当地卫生院取器失败,随年龄增长,腰腹坠痛更加明显.2010年2月1日在市级医院做彩超、CT诊断为节育器嵌顿子宫肌壁间,并在市级医院妇产科取出失败.查体:生命指证正常,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通畅,可见宫颈有穹窿,子宫体前位缩小,活动佳、有压痛.B超检查子宫缩小,宫内可见“O”型节育器,血尿分泌物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正常,给予口服乙烯雌酚0.5毫克,日3次口服,连服20天,阴道上药雌泰栓1枚,日1次,连用20天.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探讨产前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9月2024例孕妇,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对其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24例孕妇胎儿中有71例胎儿生长发育异常,跟踪随访;2024例孕妇胎儿经分娩及引产证实共有74例异常,超声检出率达95.9%.结论 产前超声对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能够协助临床尽可能早期发现胎儿畸形,以及时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耿保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幼儿腹泻180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婴幼儿腹泻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县2011年2月-2012年2180例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作以回顾分析.结果 180例患儿便标本中菌痢28例,阳性率15.56%;轮状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66.67%.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3岁年龄组患儿与<6个月组、3-5岁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11.49,P <0.01;x2 =8.02,P<0.01).结论 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且以6个月-3岁婴幼儿感染为多见.

    作者:杨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GE 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维修分析

    本文针对工作实践中对GE 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设备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处理对策,以期对同行设备管理、维护、维修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曲传强;吴居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癌的意义.方法 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内我院B超室检查确诊的26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内回声,瘤体侵润情况及CDFI的改变.结果 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的21例,发生在其他部位的5例.肿瘤直径50mm以上者19例,50mm以下者7例.侵润到筋膜的21例.腋窝淋巴结可见及肿大的17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无电力辐射的影像技术.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乳腺癌的关键.目前超声,钼钯,MRI,红外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作者:阿力亚·阿不都哈力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外伤肋骨骨折的X线检诊

    X线检诊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体内观测方式,它不仅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还能帮助医师了解病变的大小、数量以及范围.X线检诊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对肋骨骨折确诊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本文根据152例胸外伤致肋骨骨折患者X线检查资料对X线的检诊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肋骨骨折会使患者的行走方式出现异常,在进行诊断时很容易忽略普通胸部正位片的变化,如果在患侧左右斜位及透视下患处切线位片,就能有效的避免漏诊的情况,提高检出率,增加诊断结果的精确性.

    作者:车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2例痰涂片阴性患者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CT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鹤庆县人民医院使用CT扫描检查痰涂片阴性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比我院2008 -2011年间,52例临床疑似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但痰涂片阴性病人,经临床实验性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胸部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治疗前CT表现以浸润性病变为主的有37例,干酪性病变为主的有4例,结核球4例,慢性纤维空洞性病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1例.52例病例经正规化疗后,病灶完全吸收22例,遗留不同程度纤维化、增殖纤维病灶、钙化29例,广泛肺组织纤维化、胸膜增厚黏连、纵膈牵拉向患侧移位1例.结论 CT在涂阴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大多数县级医疗机构均有螺旋CT,CT扫描费用也在大幅下调,螺旋CT扫描是判断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及治疗过程中病变转归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值得重视和加以应用.

    作者:张跃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一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 3%);豆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白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结论 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作者:史旭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

    目的 根据输尿管排尿情况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肾功能.方法 选择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正常查体者30例,饮水500ml后约45 - 60min,在泌尿功能达到高峰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观测血流的方法,观测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结果 正常者彩色多普勒尿流呈鲜红色,尿流速度28 - 56cm/s,排尿频率4-8次/min.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尿流速度、排尿频率明显降低,且随肾功能不全加重而加重.结论 输尿管排尿的峰值指标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者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可早期发现肾功能改变并初步判定肾功能状态.

    作者:孙凤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两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40例阳性血培养标本,分别给予直接法与常规法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比.结果 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4.5%,亦无明显差异.结论 阳性血培养标本进行直接药敏试验,其检验结果不仅操作简便、时间短,而且检测结果准确,可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的临床血液检验.

    作者:刘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方法 对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患者的肌钙蛋白T并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 65例患者中,肌钙蛋白T阳性有47例,肌钙蛋白T阴性有28例;47例阳性患者中随访一个月有10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率为21.3%,28例阴性患者中有3例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率为10.7%,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钙蛋白T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仕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声显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1年1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经手术证实的96例病例的术前常规超声检查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急性胰腺炎中,水肿型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胰腺呈轻度的肿大或是局限性的肿大,胰腺的形态饱满充实,胰腺边缘清楚可见,实质部的回声呈明显的减低,胰腺后方的回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网膜囊处的超声图像呈像少量的液性暗区;出血坏死型的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胰腺呈明显的肿大,实质部的回声呈面不均匀的图像,可以见到患者的胰腺呈强回声、低回声、无回声以及强弱混合的回声.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8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得到准确的诊断,准确率为88.54%.结论 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伍山;周智虹;蔡红海;钟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尿液潜血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方法 对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300例就诊患者中,117例患者为男性,183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 -67岁,平均年龄为(46.7±1.8)岁.通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对30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检验所得结果与通过尿常规对尿液检查所得的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显微镜检查与尿常规检查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能够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医院应该对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联合利用.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标准菌种管理工作中具体内容分析

    卫生检验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标准菌种作为食品、仪器等质量控制的参考物质,因此,标准菌种的培养、保存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卫生检验中标准菌种的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标准菌种管理效率的策略.

    作者:马有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探讨

    目的 总结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CT诊断并微创穿刺定位及引流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东芝4层螺旋CT平扫及螺旋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摄取颅脑骨窗和脑窗图片,并根据颅内血肿大小位置,选择佳穿刺点进行穿刺并引流.结果 报告30例颅内血肿CT引导下定位穿刺引流,其中29例穿刺引流成功,成功率达到97%.其中1例合并出血性脑梗塞,梗塞面积范围大,术后合并颅内积气,大脑镰下疝,引流效果效果欠佳.1例穿刺部位偏差,导致再次穿刺,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CT引导下颅内血肿穿刺术是治疗颅内出血,降低颅内压,第一时间争取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避免创伤性大的开颅治疗手术.

    作者:李培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胸部x线影像技术问题的认识

    两肺含有空气,因而可与周围组织及器官形成鲜明的自然对比,胸部x线平片为诊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重叠的复合影像,同时常常存在解剖变异等因素,因此掌握正常x线解剖是识别和分析胸部病变的基础.1常用摄影技术的应用1.1胸部点片摄影因是在透视下确定位置,应用点片摄影装置进行摄影,又称瞄准摄影,主要用于观察局部病变之形态,位置的结构以及与其它脏器之关系.

    作者:孙殿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收集近几年来经临床确诊本病,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隐匿型2例,毛片型5例,细网型3例,网结型2例,复合型1例.结论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实验室痰涂片或肺泡灌洗液或胃液中找到含铁巨噬细胞可确诊.

    作者:黄宏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肝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超声评价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探讨肥胖儿童肝脏前表面腹膜外脂肪的大厚度(pFTmax)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超声检测中心型肥胖组、周围型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PFT max和IMT,分析各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中心型肥胖组PFT max、IMT均高于周围型肥胖组及对照组(P<0.05),后两组上述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PFT max值与IMT值显著正相关,(r=0.76,P<0.05).结论 超声技术可有效监测肥胖及脂肪分布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纳;杨智航;马玉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盆腔炎132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有效的急性盆腔炎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 - 2011年间收治的13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药物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小剂量尿激酶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用于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丽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 对20例门诊过敏性紫癜患者单方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论 过敏性紫癜采用“当归芦荟水牛角汤”治疗见效快,疗效稳定持久,服用方便且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81例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治疗的变态反应性皮炎患者81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本组81例患者中,痊愈35例,显效27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12%.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用血清学、生化学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文献法、实验法、观察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应用研究.首先研究全面生化反应的实验原理以所得出的数据,其次再做血清学实验,根据两次实验结果得出全面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检验在沙门菌临床检验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预防沙门氏菌.

    作者:金辉;王世蓉;周丽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对脑幕上肿瘤手术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例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为实验组(D组)和安慰组(C组).D组麻醉诱导前按1ug/kg/h速度输注右美托咪定15分钟,术中按0.4ug/kg/h维持至术毕前40分种停药.C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麻醉用七氟烷、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维持.记录二组患者拔管前后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后15min内呛咳次数.结果 C组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较大,而D血压、心率变化较小.D组呛咳次数显著少于C组(u=4.000,P <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增加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朱子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专科学生SCL -90测查结果

    目的 了解楚雄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86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强迫(41.17%)、抑郁(27.3%)、人际敏感(24.65%);护理专业平均阳性率高(24.13%);女生恐怖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发生率(21.74%)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18.5%)(P>0.05);另外,医专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强迫项明显高于云南大学生(P<0.05),而偏执、精神病性项明显低于云南大学生(P<0.05),男女大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专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专业及不同的年级发生率不同,因此应对在校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银芳;易敏春;方雷;李庆兰;王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中有10例(占3.03%)死亡,其中中毒性休克4例,中毒性休克伴多脏器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1例,高血压脑病1例.结论 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积极防治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是降低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黄尚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维生素A有预防急性肾盂肾炎后瘢痕形成的作用

    目的 评估维生素A在预防儿童急性肾盂肾炎后肾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挑选经临床及二巯基丁酸( DMSA)肾显像扫描确诊的急性肾盂肾炎的儿童进行临床试验研究,86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头孢曲松和维生素A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头孢曲松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前与6个月后,进行DMSA肾显像扫描,并比较两组之间的肾瘢痕形成及肾损伤的程度.结果 共有8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7∶69)进入本研究,平均年龄为3.7±1.2岁,实验组维生素A的平均水平为67±21 μg/dL,对照组为63±28μg/dL.实验前,两组间DMSA扫描肾损伤的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6个月后DMSA扫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肾功能损伤及瘢痕形成的程度明显改善(P<0.01).结论 维生素A可减少肾盂肾炎肾损伤及瘢痕形成的程度,可用于儿童急性肾盂肾炎的辅助治疗.

    作者:秦大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探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疗程为1-6周,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汉密顿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汉密顿评分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相较于舍曲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表现也较轻微.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相较于舍曲林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隆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脑动脉瘤夹闭术后S100β和NSE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脑动脉瘤夹闭术后S100和NSE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脑动脉瘤手术患者,ASA分级Ⅰ -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组(S组)与单纯行控制性降压组(C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尼卡地平予以控制性控制性降压,S组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予以患性高容量血液稀释,C组予以单纯行控制性降压.分别在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结束后(T2)、手术结束后(T3)、术后48h(T4)抽血,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中S100β和NSE浓度.结果 ①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麻醉药使用量比较、控制性降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动脉瘤破裂.②在控制性降压前,与C组比较,S组血中S100β和NSE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控制性降压结束后、手术结束后、术后48h,与C组比较,S组血中S100β和NSE浓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降压联合超容血液稀释降低了单纯控制性降压对动脉瘤手术脑细胞的损害,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曹博;陈星;蔡雪峰;徐鹏;肖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86例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取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肛痿切除开放治疗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甲级愈合31例,乙级愈合9例,丙级愈合3例,随访半年复发3例,术后感染1例,Ⅰ期治愈率为93.0%;对照组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7例,丙级愈合9例,随访半年复发7例,术后感染5例,Ⅰ期治愈率为79.1%,两组治愈率、复发率、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肛瘘切除Ⅰ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痿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采取肛痿切除开放治疗术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减少远期复发,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国际;吕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病变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高危人群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超声直接显示颈动脉内管壁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评价临床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检测手段,对防治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引起应激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期手术、ASAⅠ -Ⅱ级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入室后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ml/kg),观察组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依托咪酯0.15mg/kg、瑞芬太尼2ug/kg、异丙酚1mg/kg,2min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瑞芬太尼,余同观察组用药.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min、3min、5min的HR、MAP及ECG变化.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插管前观察组MAP呈显著性降低(P<0.01);插管后1min对照组MAP显著性增高(P<0.01),而观察组低于诱导前水平(P<0.05),插管后5min两组患者达诱导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1min对照组HR显著高于诱导前(P<0.01),其余各时点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例ECG观察到明确的ST-T改变.结论 瑞芬太尼可明显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对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可能存在严重低血压的潜在风险.

    作者:赵云卫;王文法;王鹤;尹忠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生活事件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代谢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生活事件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通过检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血脂,从而得出代谢综合征患者受生活事件的影响程度的结论,攻克该病在临床上预防以及治疗上的难关.方法 生活事件量表(UES)是我们选用的方法,具体如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观察事先随即抽取的500位代谢综合征患者;同时应设立对照组,成员为在该市内其他的单位随即抽取的正常人群.并对观察组中250例患者进行血糖、血脂浓度的实验室检测.同时检测血糖,血脂浓度随着刺激量不同的变化情况.结果 我们对观察组施以比对照组更多的事件刺激量时,血浆总胆固醇,血浆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在观察组里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生活事件会给代谢综合征患者带来较多的心理压力,患者的血糖血脂受生活事件带来的精神心理刺激影响,造成代谢功能上紊乱.

    作者:玛依拉;古丽米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制一次性敷贴包的研发

    目的 研发一种自制一次性敷贴包.方法 针对患者不规则伤口设计的自制一次性敷贴包,包括一次性无仿布粘胶、聚乙丙烯纤维等,单独分离分开包装,再组合为一个包装整体消毒,形成一次性消毒包.结果 已设计好方案,并经相关专业医师讨论认可.结论 自制一次性敷贴包可成功研发,并值得推广.

    作者:丁玉辉;童庭辉;罗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6年-20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变化.结论 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开展产前教育,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助产术,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适当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奚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菟仙海蚣胶囊对腺嘌呤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 -2、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菟仙海蚣胶囊对生精细胞损伤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 -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腺嘌呤诱导致生精细胞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菟仙海蚣胶囊对该模型大鼠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P53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睾丸、附睾指数及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结果 菟仙海蚣胶囊可明显抑制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升高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降低P53的表达,提高附睾指数,增加精于数量和精子活率.结论 菟仙海蚣胶囊治疗少精、弱精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上调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和下调野生型P53表达,并作用于附睾,提高附睾指数,促进精子发育成熟,增强其活力有关.

    作者:张银川;徐瑛瑛;马红;张春霞;刘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总胆固醇(TC)≥6.5mmol/L或甘油三酯(TC)≥1.7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3mmol/L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晚间顿服,均治疗12周,12周后分别测定血脂四项,血常规、肝、肾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等.结果 治疗前后血脂有显著变化,改善血TC、TG、LDL -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71.4%、67%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crohn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以色列胶囊内镜系统对本院53例克罗恩病疑似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53例患者中29(54.7%)被诊断患有小肠克罗恩病,24例(45.3%)的患者没有阳性发现.结论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在诊断克罗恩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成为病情轻重判断的依据,并能协助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健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四川绵阳地区过敏患者过敏原检测回顾分析

    目的 分析四川绵阳地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为该地区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检测血清中的吸入性及食入性特异性抗体,并对过敏原进行分析.结果 绵阳地区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分别为屋尘,尘螨组合,狗上皮,蟑螂,其阳性率分别为41.3%,34.6%,26.4%,18.1%.食物组中对淡水鱼组合,蟹,海鱼组合,鸡蛋白过敏原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6.9%,14.7%,13.5%,12.2%,10.5%.结论 四川绵阳地区吸入性过敏原组发病率更高.

    作者:黄忠奎;陈平;丁钰;宋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雄黄遗传毒性的研究

    目的 评价雄黄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为临床提供毒理学依据.方法 急性毒性:设3.50、2.98、2.53、2.15、1.83、1.55 g/kg剂量组灌胃,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Ames试验:设雄黄浸出液原液、1∶1、3∶1、7∶1和15∶1稀释作为中、低、次低和低剂量组,各剂量组均加不同浓度的雄黄浸出液0.5ml,观察加或不加S9混合物对TA 97、TA 98、TA 100、TA 102、TA1535菌株的影响.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设1、0.5、0.25g/kg三个剂量组,2次灌胃后,24h制片,镜检.CHL细胞染色体畸形试验:设雄黄浸出液1∶15、1∶31、1∶63稀释液三个剂量,加药后将细胞放入C02培养箱中37℃培养24 -48小时.终止培养前4小时,每只细胞培养皿中加入秋水仙素溶液0.1ml,收获细胞,制染色体标本、镜检.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本次实验雄黄的LK50为2.069g/kg.Ames试验:为阴性结果,雄黄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雄黄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和对CHL细胞染色体有致畸变作用.结论 本次试验中该批次的雄黄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作者:吴文斌;顾晶晶;樊海艇;黄珍祯;汤家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 年9月收治的61例对冲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48例,好转9例,死亡4例;死亡原因:死于恶性脑膨出1例,肾功能衰竭1例,肺内感染2例.结论 对于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颅内压监测和动态头颅CT复查;手术治疗与否不应只根据患者意识状况来定,还需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头颅CT表现;采取冠状双额开颅手术,要求尽早、及时,并充分减压,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形成蛋白-4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BMP -4在下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和颌骨健康发育的正常牙合志尼者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究BMP -4的表达量与下颌骨生长量的关系.方法 将年龄为10 - 14周岁的患者设为发育高峰组A组,年龄>17周岁患者设为成年组B组.各组又分为骨性Ⅰ类对照组和骨性Ⅱ类错牙合组,共计4组68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 -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 blot)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患者血液中的BMP-4mRNA的表达量.结果 ①发育高峰组A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1.14±0.36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0.43±0.27μg/μl,与对照组骨性Ⅰ类组比较P<0.05.②成年组B组:RT -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1.08±0.33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0.79±0.225μg/μl,BMP -4mRNA在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两组中的表达量比较无明差异不典型(P>0.05).③Westem - blot检测结果与RT -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①在下颌骨发育的高峰期,下颌发育不足与BMP-4表达的降低有一定关系.②在下颌骨成熟期,BMP -4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对下颌骨的生长影响不大.

    作者:吴增波;王豫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药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冰硼散与1%黄连炉甘石擦剂与哈西奈德溶液的混合液涂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冰硼散外敷,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黄连炉甘石擦剂与哈西奈德溶液的混合液涂擦局部皮损,疗程2周.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冰硼散外敷、1%黄连炉甘石擦剂混合哈西奈德溶液涂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可靠.

    作者:范晓林;朱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的治疗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回顾性分析3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病人术前、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病情的详细观察与记录,分析治疗前、后脊髓损伤的恢复程度,大限度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和减少患者创伤及经济费用,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37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16例完全截瘫者无任何恢复.术后按ASIA评分感觉、运动均有显著增加.结论 根据患者脊髓损伤的程度,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颈椎外科专业抢救的综合能力,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宏华;程银花;陈丽艳;张福玲;徐嘉芊;臧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辖区的居民建档并进行统计分析,从饮食、运动、心理、药物等各方面给予健康指导.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机体、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压氧(HBO)综合治疗牙周炎在老年人群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HBO综合治疗牙周炎在老年人群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龈上洁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HBO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的差异.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GI、SBI、PLI等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HBO综合治疗老年牙周炎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毅;王太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海城市一起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理的报告

    2012年4月19日上午11时,海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常规传染病疫情网络搜索过程中发现:沈阳市传染病医院报告海城市高坨镇发生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刘明杰,女,2000年4月17日出生;家住高坨镇张房村.发现报告后,市卫生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在本市曾就诊的医院和家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疫点消毒、犬类管理、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与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作者:张春玲;李艳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31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观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1例,不良反应有1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CAP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直接使用输液器内原液和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寻找一种临床上简单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方法 对170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患者根据单、双日首次置管分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对照组)和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炎、堵管率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保留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 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而且操作简便,可减少封管环节,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晓群;汪琪;舒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uPA及uPAR在滑膜病检符合RA的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rokinase -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R)在滑膜病检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骨性关节炎(osteroarthritis,OA)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19例膝关节滑膜炎病例,滑膜病检诊断为RA,经关节镜检及随访确诊为OA,按Ogilive - Harris标准分度:Ⅱ度:10例,Ⅲ度: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滑膜组织中uPA、uPAR蛋白表达.另取20例典型OA滑膜组织(Ⅱ度:10例;Ⅲ度:10例)及正常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19例OA滑膜组织中,uPA、uPAR蛋白均有表达,与正常滑膜组织相比,蛋白表达及强度明显增高(P<0.05).阳性表达部位及强度与典型OA相同,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OA软骨破坏Ⅱ度与Ⅲ度两组相比,Ⅲ度软骨破坏的OA滑膜组织uPA、uPAR蛋白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增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uPA、uPAR蛋白表达在病检符合RA的OA滑膜组织表达与典型OA相同,其表达强度与软骨退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陈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指抠挖致视神经撕脱伤临床分析

    目的 报告家庭暴力事件中由手指抠挖所致的视神经撕脱伤(ONA),眼球脱出,视力严重受损或丧失.方法 回顾我院1997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3例视神经撕脱伤视功能严重受损病例.分析外伤原因、就诊时的症状和体征、诊断和治疗、以及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5岁.受伤均为双方发生纠纷时丈夫施虐所致.就诊时视力有1例为光感,2例无光感,1例眼球丢失.所有病例都有ONA.3例均因要求美容而接受了眼球摘除术.结论 手指抠挖致ONA临床罕见,预后差,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应为全社会共同关注.

    作者:余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54例

    目的 探讨并评价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对新生儿的呼吸衰竭进行解救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患有呼吸衰竭的100例新生儿为探生对象,分为随机的两组,各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新生儿患者,对治疗组54例新生儿运用建议鼻塞式CPAP,对照组46例新生儿运用鼻导管或者头罩吸氧方法,将这两种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中治疗有效率(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为79.5%,死亡率为20.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34.7%,死亡率为65.2%.两组有差异且非常显著(P<0.01).结论 简易鼻塞式CPAP是宜用于基层医疗机构治疗新生儿呼衰的治疗方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中推广普及.

    作者:陈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相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将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8例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HP阳性组随机分为根治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莫沙比利和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治疗,疗程为10天,根治组疗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疗程为10天.结果 PDS组HP根治组和EPS组HP根治组与对照组4w疗效比较,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FD亚型并合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患者行HP根治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可推荐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行HP根治治疗.

    作者:邹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抗凝治疗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肿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恶性肿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抗凝治疗结果进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痊愈7例(38.9%),有效11例(61.1%),总有效率为100%,均治疗有效出院.结论 抗凝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是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张宏伟;王彬华;宋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经人性化护理后,干预组患者康复优良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康复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能够加快骨折愈合速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周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加强护理观察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阴道流血加强护理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2例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加强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新生儿存活率和新生儿窒息状况.结果 两组均无孕妇死亡发生,两组在新生儿存活率和新生儿出生1分钟后新生儿窒息状况评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前置胎盘阴道流血患者加强护理观察,可有救提高围产儿的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孝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两种透析方法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应用

    目的 对比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例实施血液透析时选择普通方式(HD)及持续低效缓慢方式(SLED)的疗效.方法 在糖尿病肾病病例中抽取20例处于终末期且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例,治疗中参照二阶段设计选择HD及SLED,对比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HD比SLED易引发低血压(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种方式导致低血压的次数占比依次为18.3% (11/60)、6.7%(4/60);HD、SLED均可达到较好的清除效果,与透析前比较,指标数据明显下降(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以SLED的清除效果更为理想,SLED可使多数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病例实施血液透析时选择SLED可显著清除体内毒素,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骆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68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组7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内服中药汤剂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随诊3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68.4%,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治愈率35.2%,总有效率70.5%.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6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1.8%,对照组为29.4%,2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

    作者:游昌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通过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指导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5年来的136名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68名患者,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的68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的患者则采用元胡止痛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组68名患者在经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68名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体会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近年来发病率逐年递增,临床治疗中一般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但临床效果较差.为此本文探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体会.从甲减表现出虚寒、肾阳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等症中医辨证治疗.在治疗中,应辨证其病位,在肾、心、脾,或多脏兼有,按照中医辩证甲减症表现为阴阳两虚证、心肾阳虚证、脾肾阳虚征、痰湿淤结证.同时,分析中医治疗甲减机制.从辩证原则针对脾肾阳虚、心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证治疗,通过温肾补阳、温肾健脾、温补心肾、补脾益肾辩证治疗,治疗淤血、痰浊、水湿之标象,以补肾温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钟丽娟;许成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葛根降糖汤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使体内糖、脂等多种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范畴.我们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用中药葛根降糖汤结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280例,并与口服西药迪沙片60例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新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P2hBG)≥11.1 mmol/L.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糖尿病的有关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20岁,小于65岁,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1.3排除标准①非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患者在治疗前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③年龄在20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不配合治疗患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治疗而影响疗效者);⑤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⑦对磺脲类药物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者.

    作者:汪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五煅一术汤加味治疗消化道溃疡56例

    消化道溃疡为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临床上以中上腹节律性疼痛,泛吐酸水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药治疗方面一般选用化肝煎、左金丸、香砂六君丸、乌贝散等方.本人以自拟五煅一术汤加味治疗该病,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11月的中医门诊患者,共5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大的73岁,小的23岁,平均48岁,病程短者一个月,长者3.5个月,平均病程2.25个月.1.2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①长期反复发生的周期性、节律性的慢性上腹部疼痛,应用碱性药物可缓解.②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③X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④内窥镜检查可见到活动期溃疡.

    作者:束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的药理分析及科学应用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阴补肾和异病同治的代表方剂,历经数百年医家的运用经久不衰,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奇葩.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六味地黄丸的认识.1配伍分析1.1方之组成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医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此方系将张仲景金匮肾气丸除去桂枝、附子二味药,以熟地黄取代干地黄演变而来,具体组成为:熟地黄八钱、山茱萸四钱、干山药四钱、泽泻三钱、牡丹皮三钱、白茯苓三钱.六味中药为末,炼蜜为丸.君药,熟地黄.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功效.主治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消渴内热,盗汗遗精,血虚萎黄.《珍珠囊》谓其“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作者:吕宏训;赵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4层螺旋CT在9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9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64层CT对98例患者行快速扫描,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功能成像.结果 在全部98例膝关节骨折患者中共有182处骨折:股骨下端33处,占比例为18.13%,胫骨平台骨折70处,占比例为38.46%,腓骨小头骨折56处,占比例为30.77%,骸骨骨折23处,占比例为12.64%.结论 64层螺旋CT可以获得多种类型的图像,为临床能够提供全面准确的骨折、韧带和软组织损伤等方面的信息,适用于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实践.

    作者:汤哲锋;李冬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面瘫4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43例,均采取针刺面部穴位与药物结合疗法,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本组病例的疗效为:痊愈35例(81.4%),有效7例(16.3%),无效1例(2.3%),总有效率为97.7%.治愈病例随访6个月-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在面瘫患者的治疗中,针灸疗法的疗效较为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慧芸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风辨治体会

    中风的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基础则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中风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虚(阴虚、血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滞、气逆)、血(血瘀)六端.

    作者:谢玉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将108例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早空腹一次,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100mg,每日4次,连服6周;口服克拉霉素胶囊0.5g,每日2次;甲硝唑片0.48,每日2次,连服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剂治疗.6周后做胃镜复查并做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合并症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加味金黄散辅助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3例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如意金黄散贴敷;一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6.79%,对照组总有效率61.2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金黄散贴敷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功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崔建欣;杨慧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疾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方法 对我院曾接收的3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治愈率,还是在恢复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乳腺癌的佳治疗方法之一[2],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熊炬;廖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鼓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应用

    鼓胀系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位在肝、脾、肾.多见于现代医学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阶段.鼓胀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做好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治愈患者的重要措施,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鼓胀患者,强调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乔东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的中医防治

    目的 通过了解冠心病的含义、病发原理以及几种基本病发症状来探寻治疗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通过运用中医防治的方法来提高冠心病治愈的效率.方法 随机从中抽取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病发原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中医治疗措施.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找出并总结了随机抽取患者的发病的原因.并制定了应对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结论 中医治疗方法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推行中医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覃桂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治疗外阴营养不良

    目的 探讨中西医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间收治外阴营养不良患者102例,均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10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通过治疗10疗程后,治愈97例、有效5例,未出现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00%.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营养不良,疗效确切、优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100例CT影像表现分析

    目的 提高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学表现的认知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临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结果 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CT影像学表现双肺弥漫性毛玻璃密度、弥漫性粟粒结节为主及肺实变影为主,病变合并肺大泡26例.结论 当临床确诊为艾滋病且出现双肺弥漫性毛玻璃密度表现者应该首先考虑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

    作者:石彦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58例,并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28例单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经12周的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进行复查.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且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

    作者:廖静;熊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活血通窍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活血通窍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4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活血通窍汤组,比较各组TIA发作间期的差异性.结果 常规治疗组TIA发作间期4.12±2.55天;常规治疗+活血通窍汤组TIA发作间期12.02±1.74天,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活血通窍汤配合常规治疗具有延长TIA发作间期,提高临床疗效作用.

    作者:崔英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肾化痰治眩晕

    眩晕是内科的常见病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病.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在中医古籍中又称“眩冒”、“头眩”、“掉眩”等其临床症状可有面色苍白、汗出、呕吐、恶心等临床表现,严重的患者可有不能站立、旋转不定、如坐舟船的表现,疾病比较轻的患者可有闭目可止的表现.

    作者:张慧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妇科慢性炎症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妇科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转变而来,可分为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中医对妇科慢性炎症的认识是从带下入手.正常白带应当无臭无色、白色透明的少量粘液,月经前后略多.如果带下异常,量、色、质、味发生变化,则在妇科慢性盆腔炎、慢性宫颈炎、慢性阴道炎中均可见到.慢性盆腔炎,多兼有腹痛;慢性宫颈炎,多兼有白带量多、色黄、味重;慢性阴道炎,多兼有阴痒,白带可查到相应的致病菌.中医认为带与湿相关,湿未化热者,多为白带,质稀味不重.湿已化热者,多为黄带,质稠味重.热伤血络者,多为赤白带下,久病入络,缠绵难愈.中医对妇科慢性炎症的辨证施治,着重从带下的量、色、质、味入手,结合体征以及舌脉象,来辨别湿的性质,从湿论治.

    作者:解鸿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组分栀子药材的研究

    目的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批次栀子药材含量,再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特定预测含量下的各批样品的调配比例,按此比例调配混合样品,后测定这个混合样品的含量.结果 组分调配的样品含量与经计算预测含量符合程度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相对偏差0.39%,绿原酸含量相对偏差1.49%,栀子苷含量相对偏差0.21%.结论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可行,对组分栀子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陈进钱;杜会龙;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Colles骨折126例

    目的 探讨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的效果.方法 应用石膏与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126例,固定后即时行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部份随访3月-12个月,优良率达98.36%.结论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石膏与小夹板分期固定是一种常用良好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启桥;王万忠;黄海;黄绍飞;田昌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脾肾气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气虚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 -2011年番禺区中医院骨科门诊40例脾肾气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诊疗,运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统计数据并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骨密度(BMD)均上升,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比单纯的西医治疗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邓伟强;郭淑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清金化痰汤辨症加减,配合西药对症治疗60例,并设50例单纯西药对照组.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有标本兼治的功效.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5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平均每组25例.甲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和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乙组盆腔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明显早于甲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耐受人数明显少于甲组;实际疗程明显短于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2例崩漏之中医辨证施护

    崩漏是由于冲任二脉经气失调,经血妄行所致,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甚者达几周之久,量多而势猛者称为“崩”,量少而淋漓不断势缓为“漏”.常伴有头晕、目眩、心慌、面黄、身倦无力、腰酸腿软等症状.近几年来,我科收治了32例各种证型的崩漏患者,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2例,年龄16 -52岁.其中16 -22岁11例,23 -30岁5例,30-40岁6例,40 -52岁10例.中医分型:气虚型14例、血瘀型10例、血热型8例.

    作者:王满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司非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予以米司非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方剂治疗,1个月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6% (P <0.05),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米非司酮治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中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钙尔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明显对比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采取罗盖全、钙尔奇治疗,能够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

    作者:梁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医疗意识提高,对老年人的危重病护理有了更高的追求和认识,在这个需求愈发强烈的情况下,中医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及自身素质,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秉着温情贴心的护理态度,以危重老人的需求为首要开展全方位的中医护理工作,就我院2011年9 -12月入院的多发梗死性痴呆老年患者50例的护理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作者:罗远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丹芍生脉枣仁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54例

    目的 丹芍生脉枣仁饮对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临床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患者,采用丹芍生脉枣仁饮随症加减,纯中药治疗.结果 丹芍生脉枣仁饮对大多数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是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丹芍生脉枣仁饮具有益气养阴、理气活血通脉、养心安神之功效,具有促进冠脉供血、调节心脏功能及减少和消除心脏异常搏动作用.

    作者:范红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动力障碍(PCBD)的疗效.方法 将147例PCB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自拟中药治疗,对照组73例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随访1年.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69例(93.2%),对照组完全缓解44例(60.3%),1年复发率分别为4.1%和20.5%(P<0.05).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PCBD疗效确切,简便实用,复发率低.

    作者:唐井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平胃散加味治疗60例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小结

    目的 探讨平胃散加味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门诊6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小14岁1例,大75岁1例,20-30岁12例,30-40岁20例,40 -50岁16例,50岁-60岁6例,60岁-70岁6例.病程长25年,短3个月,口服平胃散加味1日1剂,水煎服.结果 治疗天数25天,临床治愈47例,占78.3%,显效7例,占11.7%,无效6例,占10%.总有效率90%.结论 平胃散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详审病机、灵活化裁运用,对浅表性胃炎病症均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丁玉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结合交锁髓内针治疗骨伤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骨伤患者应用中医疗法与交锁髓内针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36例骨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B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A组患者在B组基础上再联合中医的三期辨证进行治疗.结果 A组共治愈64例,皮下组织出现坏死2例,无手术切口感染,其肿胀消退的时间为24h,功能恢复的时间为31h,骨折愈合的时间为29h;B组共治愈52例,皮下组织出现坏死10例,手术切口出现感染8例,其肿胀消退的时间为32h,功能恢复的时间为49h,骨折愈合的时间为54h;两组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 对胫骨实施交锁髓内钉的闭合穿钉术同时结合中医药治疗,患者术前肿胀的消退时间,与术后功能的恢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等各方面均呈现显著优势.不仅手术的创伤小,而且对其骨折愈合的环境干扰也较小,同时固定较牢固,其皮肤与皮下的组织也不会出现坏死,患者骨折愈合较快,并且治愈率也较高,还具有功能恢复的程度好等诸多优点.能够明显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且大限度地降低其医疗花费,应予推广.

    作者:杨景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陈旧性宫外孕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MTX50mg单次肌注,治疗组除用MTX外每日加用中药口服;定期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水平及B超监测盆腔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93.3%(p< 0.05).结论 MTX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疗效好,能保留病变部位功能.

    作者: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针对一般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缺陷与不足,临床采用针灸,火针,水针及按摩能使脑血栓得到改善甚至痊愈.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脑萎缩等效果都非常明显.作为偏瘫康复首选当属物理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进行针灸之后,微循环血流量会显著增多,因此用头针治疗早期脑血栓不仅可以治疗脑休克,还能激发肢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早期使用头针,体针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痊愈后致残率低.

    作者:蒋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小青龙汤加减,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两组均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使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能够较好减轻发作时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晓华;高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 -2011年间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观察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5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中药调整脾胃整体机能,西药改善胃运动功能兼对症处理,配合精神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洗手对便携式血糖仪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前洗手是否影响测试结果.方法 121名健康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洗手组(62例,按照要求用肥皂洗手,晾干后按照测指端血糖的要求,再用酒精擦拭无名指端)、未洗手组(59例,只是酒精擦拭无名指端).未洗手组确认22例在测试前1h内接触过水果,37例否认接触水果.年龄在32 - 35岁,否认有糖尿病史.使用罗氏(Roche)罗康全卓越型血糖仪(ACCU - CHEK Performa)测试空腹血糖,部分与静脉血糖对照.分析洗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未洗手组测试值是6.13±2.27mmol/L.洗手组62例,检测结果是5.24±0.93mmol/L,低于未洗手组(P<0,01).其中检测前1h接触过水果者测试值是7.96±2.13mmol/L,而没有接触水果组为5.04±1.56mmol/L.接触水果组测量结果高于没有接触水果组(P<0.05).洗手组异常率是3.23%.而未洗手组异常率是16.95%(P <0.05).结论 没有洗手组末梢血糖结果高于洗手组,异常率高于洗手组.手指沾了水果可以导致血糖检测值高于实际值.

    作者:梁桂霞;高焕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0-2011年西吉县手足口病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西吉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病原动态分布变化.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了手足口病监测,并对部分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结果2010 -2011年现住址为西吉县的手足口病病例共393例,病例的咽试子或疱疹液提取病毒RNA,以RT - PCR或荧光定量PCR进行核酸检测分型.结果 手足口病全年均可在该地流行,病原以CA16和EV71型为主;时间分布:以5-8月为主;年龄分布以<5岁散居或幼托儿童为主.结论 该县全年均不同程度出现以CA16和EV71型为主的手足口病流行,5-8月应重点加强对全县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防控;建议采用疱疹液为主,咽试子为辅,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核酸的检测方案.

    作者:陈彩云;姚杰;张彦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幼儿园手足口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2010年3月-7月手足口病发生情况,查找发病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18名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本园与患儿年龄、身体状况及其它基本条件相似的36名未患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查找可能导致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6岁,分布于四个年级.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去人群密集场所等均为致病危险因素.结论 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同时加强托幼机构卫生防疫及家庭卫生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田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呼和浩特市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呼和浩特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我市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2009年监测的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农村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水质卫生状况好于2009年水质(x2 =20.95,p<0.05);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差,但2008与2009年水质卫生状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x2 =2.95,P>0.05).结论 应该加强城市及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进程.加强农村改水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作者:张建峰;王春泽;屈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肝随访对象近4年脂肪肝发生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启东农村乙型肝炎(男性)随访队列中B超诊断脂肪肝(SFL)发生率逐年增长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在长期随访的乙型队列中截取4年来至少接受一次影像学多普勒B超检查随访的对象1309名,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CHOL,)和空腹血糖(FBG)检测,同时进行个体饮酒史、吸烟史、以往肝病史和家族乙型肝炎病史等询问调查.结果 乙肝随访对象4年的SFL发生率分别为6.40%、9.77%、16.06%和21.54%,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P =0.000).乙肝患者中SFL者的ALT、TC、TG、FBG的异常率(34.3%、4.6%、54.2%、44.5%)显著高于非SFL者(21.0%、0.8%、14.8%、24.1%)(P≤0.001);有饮酒史比例亦为前者(66.1%)高于后者(55 7%)(P≤0.05).而AST( 17.4%vs 16.1%)、吸烟史(46.4% vs 46.8%)、既往肝炎病史(58.3%vs64.2%)和乙肝家族史47.8% vs 51.5%等调查数据在二者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TG和FBG是乙肝患者SFL(+)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倪正平;黄飞;陆玲玲;施平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同心县389份餐饮具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同心县餐饮具消毒质量状况,分析影响餐饮具消毒效果因素.方法 按照《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 GB/14934 - 94)要求,对辖区内餐饮单位的餐饮具用纸片法进行抽样检测.结果 采用蒸汽、化学消毒剂、电子消毒柜消毒方法消毒餐具合格率分别是96.6%、78.0%、58.5%;大、中、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是91.4%、79.0%、56.8%;消毒后的餐具保洁措施完备的合格率分别是84.8%、54.2%.结论 我县餐饮单位的餐饮具卫生状况有待改善,要继续加强培训和监管,切实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作者:周荣;张蓉;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REEZE2血糖仪与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糖测定结果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BREEZE2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美国拜耳公司的BREEZE2血糖仪和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72例患者的静脉血进行血糖检测,测得的结果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BREEZE2血糖仪与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的血糖结果分别为6.892±2.396mmol/L和7.015±2.158mmol/L;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REEZE2血糖仪检测结果与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接近,可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自我监测.

    作者:陈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0年安徽省成年男女身体素质变化特征比较分析

    本文依据安徽省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成年男女(20 -59岁)身体素质的相关指标均值,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安徽省成年男女身体素质变化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与研究,旨在为了解和掌握安徽省成年男女身体素质变化特征的相异性,为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这一年龄群体的体质健康特征制定科学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锡林郭勒盟城镇与农牧区居民对包虫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了解锡林郭勒盟大众对包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目标人群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方法 考虑我盟包虫病感染情况及农牧区人口分布特点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锡林浩特市、太仆寺旗和西乌珠穆沁旗为调查点,并对调查地区人群采取随机抽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等信息.问卷由全盟统一制定,包含包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和相关态度8条核心信息.结果 本次共调查1680人,总知晓率为49.2%,其中城镇居民知晓率37.6%;农村牧区居民知晓率60.1%.各地区不同人群性别、民族与知晓率无明显差异.但城镇与农村牧区居民知晓率有差异.结论 本次调查显示,总体知晓率较低.其原因可能和我盟项目刚刚启动,人群了解程度低有关.农村牧区居民比城镇居民知晓率高,其原因可能与城镇居民重视及了解程度相对较低,农牧医生活习惯言传身教有关.加强城镇及农牧区居民宣传的同时,对城镇居民的宣教,提高各类人群对包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认识,对预防包虫病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刘立东;张晓红;娜仁;张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锡市滨湖区锅炉行业365名职工健康监护分析

    目的 了解我区锅炉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及对职工健康的影响.方法 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作业场所进行有害因素的卫生监测;《职业健康监护规范》对锅炉行业的365名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果 检测提示粉尘、噪声超标;体检提示电测听197人听力下降,肺部X线异常14人.结论 锅炉行业噪声、粉尘是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提示噪声接触者应佩戴有效的耳塞以降低噪声对从业者的危害;卫生执法部门、行业管理层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制定相应措施,保障职工健康,确保安全生产.

    作者:李在堂;王昌松;倪敏华;钱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龋齿是中小学学生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高[1].龋齿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尤其是恒牙龋病引起的危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2].龋齿的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3].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达90%,欧洲各国小学生龋患率高达98% [4].近年来,中国儿童龋患率也在逐年上升.为了解本辖区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治疗情况,我们对本辖区3184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玲;赵夏钗;吴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溧水县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溧水县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为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深水县网报病毒性肝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1年深水病毒性肝炎919例,全县平均年发病率为32.22/10万,男性多与女性;中青年高于其他年龄组;年份监测显示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开展大年龄组的接种工作.

    作者:陈维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同市2011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大同市2011年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积极有效的流感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市本年度各流感监测哨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采用Real - Time RT - PCR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1年各监测点共送检460人份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检出流感病毒28株,阳性率6.01%.其中,甲型H1NI流感病毒占67.86%;季节性流感病毒A3亚型流感病毒占17.86%,B型流感病毒占14.29%,未检出季节性A1亚型流感病毒.大同市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1-3月及10 - 12月两个阶段.其中,一季度以A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四季度转变为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并存在A3型流感病毒混合流行,流行强度有所下降.患者男女比例1.3:1,年龄以20 -49岁为高发人群(46.44%).结论 冬春季是我市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应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造成的流行或暴发,对6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郭卫华;冯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包括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法,收集在我院正常分娩200例产妇,并分为两组,男婴组和女婴组,对两组产妇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方面情况.结果 女婴组产妇SCL - 90(症状自评式量表)比男婴组得分高,两组数据经比较分析得出初产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经产妇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男婴组对比较多,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尿潴留发生率和男婴组对比,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结论 不理想的新生儿性别可影响产妇产后康复,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出血量增加,乳汁分泌量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增加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因此为协助产妇产后康复,要加强生女孩产妇心理健康的咨询服务.

    作者:高兆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供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潜在危险,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共发生危险事件71例,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16例,护士护理服务不当28例,患者原因15例,其中以护士护理服务不当多.结论 外科护理是医院较为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阳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0年正阳县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年正阳县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正阳县19个乡镇均有手足口病报告,报告发病769例,发病率97.34/10万,5-8月高发,城市高于农村;98.05%病例集中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1-3岁为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39人,EV71阳性31人,阳性率为79.49%.重症病例107人,占总病例的13.91%,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2010年正阳县手足病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多、存在地区聚集性,主要病原体是EV71型肠道病毒,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

    作者:王震一;贺春民;方华;宋继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居民、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分布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该师肩负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为维护祖国统一、安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6年以来,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 - 2010年)》、《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 -2010)(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我师积极组织开展了农十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了我师职工群众健康水平.

    作者:吴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7342名农村育龄期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为切实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掌握和了解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妇科常见病的患病情况,进一步提高我县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 对我县17342名已婚妇女免费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妇女疾病的总患病率37.51%,其中慢性宫颈炎占29.30%、阴道炎占26.09%、乳腺疾病占22.53%、宫颈癌患病率2.31/万、乳腺癌患病率1.73/万.结论 本地的妇女病患病率较高.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的重要内容,对早发现、早诊治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是保障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丽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口服避孕药应用现状与分析

    目的 了解沧源佤族自治县口服避孕药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同题,提高口服避孕药的使用率.方法 对400例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口服避孕药应用现状随访调查,其中县城内已婚育龄妇女200例,各乡镇已婚育龄妇女200例.结果 已婚育龄妇女使用口服避孕药受政策、信息和提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用率低.结论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优质服务质量,才能提高育龄妇女对口服避孕药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度,知情选择.

    作者:田锦兰;田春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9-2011年公主岭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导致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09 -2011年公主岭市医疗机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92%,6.14%7.60%,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婚前医学检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做好孕期保健,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高亚丽;郭凤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省1995-2010年居民碘盐监测数据分析

    目的 了解多年来湖北省居民食盐碘含量的变化情况,掌握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落实情况.结果 居民户盐碘中位数自2002年以来符合国家规定的加碘量标准35±15mg/kg.碘盐覆盖率1997年以来均在98%以上,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2003年以来均在95%以上.结论 1995-2010年湖北省居民户碘盐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作者:方星;熊培生;李明健;石青;周素华;周芳;黄宝国;尹坚;张碧云;陈致泽;易国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于都县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项目工作体会

    目的 了解与掌握于都县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制措施落实情况,为消除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查40名8 -10岁学生,对其甲状腺容积,家中食盐碘含量检测,12名儿童尿碘检测,当地饮用水水碘测定.同时抽取了相邻的三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孕妇和哺乳妇女各5人采尿样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40名8 - 10岁学生甲状腺容积均未超过正常值(不肿大);40份盐样合格碘盐38份,不合格碘盐2份,碘盐合格率95%;学生尿碘与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达491.645 μg/L与194.705μg/L,小于20μg/L的尿样为零.结论 于都县碘缺乏病病情得到了较好控制,居民碘营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碘缺乏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人体缺碘是由环境缺碘所造成,而环境缺碘是难以改变的,要坚持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需不懈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继续配合,全民参与,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章鸣;胡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例主动脉夹层(StandfordA型)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损伤其中层并在中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并可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心血管严重损伤的一种急症.范围可局限在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但也可广泛涉及整个胸主动脉,降主动脉及分支血管.一般表现为剧烈疼痛,休克以及压迫症状.发病率一般男性多于女性,比例为2:1.我科自2009年1月2日至2012年4月8日收治1例主动脉夹层(StandfordA型)合并妊娠35 +5周的急诊患者,急诊手术后经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未发生并发症,12天患者及孩子均治愈出院,现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竹英;吴喜娥;周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临床护理

    目的 探究产后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4年-2006年在我科住院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积极抢救和正确的护理下,出血产妇的危险得以解除.结论 及时科学的抢救及护理对与产后出血患者的转归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修芳;陈祥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痛苦,使患者尽快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上消化道出血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吴汉群;陈婷;陈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管负压引流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比较不同的引流方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71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双管引流组40例,传统引流组31例,术后观察2组置管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压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 双管引流组较传统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低,双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在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负压引流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萍;吴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有关服用别嘌呤醇后致重症药疹的治疗和护理

    别嘌呤醇的作用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使尿酸合成减少,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用于肾病、痛风性肾病.不良反应是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剥脱性或紫癜性皮炎等.出现重症药疹在临床上较少见[1].2011年12月23日,本院急诊病房收治1例老年性痛风患者,因自服别嘌呤醇后出现全身药疹,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症状好转,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慧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妇女产褥期的保健干预

    本文从妇女产褥期的特点出发,继而简略分析了产褥期保健干预的意义,同时从行为和心理两方面对产褥期保健干预的具体措施进行了一定阐述.

    作者:张玥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5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提高了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了解程度,强化了患者的预防措施,提高了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水平.结论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使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个性化营养治疗及教育干预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个性化营养治疗及教育干预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作用.方法 将36例GDM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执行个性化营养治疗及教育干预;对照组则作一般饮食指导,对比两组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孕期体重增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餐后二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孕期体重增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治疗组控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合理的个性化营养治疗及教育干预对GDM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产前教育中的效果比较

    本文对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产前教育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并分析两种方式的结果.通过对比可知:高级班孕妇于孕期分娩,心理的健康和产后的母婴健康方面比普通班的好.这意味着优秀的健康教育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饮食指导对骨折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与探讨饮食指导对于骨折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接收的20例糖尿病骨折患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制定详细的饮食方案,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0例患者其血糖水平与接受饮食指导前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就伤口愈合而言,1期愈合共16例,2期愈合共4例.结论 对骨折糖尿病患者加强饮食指导能够保证其伤口与骨折处得到良好的愈合,并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浩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心脑血管有关健康素养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辖区162例农村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脑血管有关健康素养知识现状和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健康素养现状方面,80.2%以上的患者知道过量饮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72.8%以上的患者知道肥胖和超重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74.1%的患者知道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90%的患者不知道健康生活方式的四大基石,61.1%的高血压患者不知道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在健康教育的内容需求方面,95%以上患者希望获得的健康教育内容为健康保健知识和疾病的预防控制知识.结论 农村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素养现状及教育需求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陈子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护士应做好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的改变,平时可以通过媒体或走出家门踏上社会来了解健康知识,从而改变原来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通过健康体检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由此达到无病防病,有病治疗的佳目的.但随着年龄的逐年增加,人体到了老年,各种器官逐渐衰退,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他们需要更新健康知识,在住院后需要得到佳治疗,更需要针对自己的疾病了解康复知识,这就需要护士对他们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使他们在今后更好地把握身体,更好地生活.

    作者:邓兰芳;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门诊病人领取化验单的健康教育体会

    随着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施三级预防,促进患者身心康复.为满足病人的需要,我院于2008年开始对化验单管理与发放进行改革,采用现代微机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发化验单护士通过对门诊病人领取化验单时心理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强化了病人的健康常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病人养成有益的健康生活方式,达到了健康教育的目的.

    作者:陈远华;江道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士兵外伤的心理康复

    在基层部队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士兵常常会受到一些手外伤.在治疗外伤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外伤的治疗,而忽视了对士兵心理康复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士兵的病情恢复,造成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量减弱.所以,要采用一些良好的疗养方法,对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士兵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确保士兵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某个部队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手外伤的士兵采用问卷调查、不断观察、谈话交流的方式等进行了心理辅导方面的论述.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32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从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所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书面沟通、随机沟通等形式,将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并对患者进行后期跟进调查[1].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极少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注,高血压危险信号以及饮食对血压产生的影响等内容,在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掌握有了显著地提升,并且将其应用到医疗护理的过程中与以后的生活方式中,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将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对生活方式的认识提高,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的支持,能够为医院构建良好的有效的资源信息库.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增强管理的意识,通过良好的服务理念,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管理人员,实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提高.

    作者:张雅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几点体会

    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决策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当前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出发,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思路,对于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和建设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作者:罗兰;徐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病区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监护病区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新生儿患病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 住普通病区的新生儿中患臀红、鹅口疮、脐炎比入住新生儿监护病区的新生儿患病率要高出不少,抢救成功率、死亡率、窒息率也完全不同.结论 对于新生儿监护病区管理需要更加重视,同时有效的从理论上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护理质量,能更好的保证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黄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建立高效运行管理模式的设想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都江堰提出了“一年恢复秩序,两年显现活力,三年振兴崛起,五年全面腾飞,八年跨越赶超”的灾后重建战略目标,而我院则提出了2-3年达三乙,3-5年达三甲的发展目标.2010年5月,由上海市对口援建,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投资了4.1亿,设置800张床位的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已交付使用,我们期待能籍此将医院整个医疗体系和服务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医院建立高效运行管理模式已凸显出来,本文从医院目前管理存在的一些缺陷提出了改进管理模式的设想.

    作者:李玉娟;易子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目的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确保工作质量.方法 设立合理的建筑布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训,转变人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结果 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结论 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质量控制,精湛的业务素质,服务方式的转变,确保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作者:陈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开展等级评审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1现状当前,我国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医疗机构为了创收,拼命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争夺病源.许多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和设备,医疗资源进一步流向大城市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为明确不同医院的服务范围,使医疗资源分配合理,国家进行了医院等级划分.2011年4月,卫生部正式公布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将全面展开.新的标准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医院评价经验,在检查方法、检查思路、评价方式上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就对医院评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刘亚非;王西京;王申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 规范手术同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管理,防止污染扩散和传播感染性疾病,并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在我院手术室12个手术间无菌台上实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进一步规范手术间医疗废物的管理.结果 ①实验组手术伤口感染率、外科医院感染率以及锐器伤发生率分别为16.5%、8 9%、7%.②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保洁员的满意度分别为:95%、98%、100%.结论 无菌台上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是手术间医疗废物的管理的重要环节,不仅保证了手术间的干净整洁,减少了医疗废物在手术间的二次污染,防止了污染扩散,避免了手术台上产生医疗垃圾的混放,减少了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率,防止了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优化了手术间的保洁流程,提高了手术团队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手术间的利用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指纹识别技术在医院数字化考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就是目前的一个趋势.我国医院信息化目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医院管理信息化(HIS)和临床管理信息化(CIS)的初始阶段,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在诸多生物识别技术中,自动指纹识别技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模式匹配、电子技术于一体,是一种价廉、方便、可靠、非侵害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杨晓春;陈屹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完善医院供应室管理系统的有益探索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医院的科研工作范围也在日益扩大,医院供应室的功能日益体现出来.医院供应室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影响着整个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本文就针对医院供应室管理系统的内涵、操作,及其长远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作简要分析论述.

    作者:曹珂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如何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以来检验科对医院感染管理及控制情况.结果 检验科存在着感染隐患,必须加强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结论 基层检验科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析基层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及管理

    农村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对公共卫生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基层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及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加强基层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是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基层卫生院疾病控制工作的开展及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作者:邱财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抢救室是现代医院重症急诊的主要场地,而在抢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主要医疗抢救工具.一定要做好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正确、合理的管理维护,保证抢救室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就抢救室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作者:夏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研究

    目的 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并对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月分到2011年12月抗菌药物处方5362张,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结果 在所抽取的5362张抗菌药处方中,存在同种药物重复使用的53张,药理拮抗的42张,使用浓度过大23张,联合用药不合理10张,输液方法错误5张,合理率97.52%.结论 通过近些年本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力度加强,本院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已有显著性的好转,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

    作者:徐森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常用避孕方法综述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日益深入和社会发展,避孕节育已经成为社区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几种常用的避孕方法,着重阐述了不同避孕方法的不良反应或不足之处,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作者:何惠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为了研究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产妇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而引发的投诉与医疗的经济纠纷,所以做好风险管理是产科护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将对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宣传,提高风险安全与法律等意识,改进与完善好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实行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与产妇满意程度得到提高,很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疗纠纷得到减少,防止风险的事件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覃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降低血糖、控制血压、心理护理以及生活习惯与并发症的预防等四个方面对糖尿病肾病的近几年护理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总结糖尿病肾病的专科护理经验,了解糖尿病肾病护理的目前发展概况及趋势.

    作者:岑爱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血脂的诊疗综述

    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反映血脂水平的指标.胆固醇因被在胆囊中发现,故名胆固醇.胆固醇又分为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1胆固醇的来源1.1饮食因素高胆固醇和高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例如:喜欢吃肥肉和动物内脏、有的喜欢用猪油或其他动物油炒菜吃.在饮食中摄取过多的能量,引起肥胖或超重,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常见危险因素之一.1.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静坐、酗酒、吸烟、精神紧张或焦虑等都能引起血脂升高,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和体重、运动、戒烟或自我调节方式来消除以上有害因素.1.3遗传因素有的人对引起血脂升高的遗传因素比较难以理解,就是一个家族中出现多个血脂升高的患者,这是因为影响血脂合成与代谢的基因出了问题.

    作者:陆珊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在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

    近来年,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新兴的微创介入技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起效快、住院时间短、费用相对较低、脊柱稳定性好、并发症少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颈腰椎间源性疾病的治疗.1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的发展史1999年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用于脊柱外科,2000开始在临床使用,2001[1]我国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目前使用的是ArthroCare 2000型等离子组织汽化仪.

    作者:刘靖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种植体稳定性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种植义齿以其不用损伤邻牙、美观、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为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所接受和喜爱.同时有关其成功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是获得骨整合的基本条件,也是负载时机的选择及判断种植体成功的重要参数之一.下面就近年来测量种植体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李家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氧化苦参碱的研究进展

    氧化苦参碱是生物碱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肝炎等疾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氧化苦参碱的提取来源、物理化学性质、药理学研究、临床应用和制剂等研究进展.

    作者:李素梅;蒋永兴;常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目的 探索社区脑卒中病人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92名患者及他们的照顾者完成调查问卷.结果 脑卒中照顾者在对待家庭中患有脑卒中病人时主要采用计划、正性重构、接受和积极应对等四种应对方式.44.6%的照顾者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处于抑郁症状.应对方式中拒绝、自责、计划和信教与照顾者的抑郁呈现显著相关性.住院时间、功能和认知状况、家庭收入与照顾者的抑郁显著相关.拒绝、计划两种应对方式和患者的功能状况都是抑郁的影响因子.结论 照顾者常采用适应性的应对方式应对家庭中有脑卒中病人但是他们的抑郁水平却很高.因此应加强对家庭照顾者及其生活质量的关注.

    作者:张瑞莲;房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肤内血管成形术及药物治疗.然而对于下肢动脉流出道差,无动脉转流术适应证者,或体质差无法耐受搭桥手术者治疗办法则较少,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终难以避免高平面截肢.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多学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下肢缺血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深人[1].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促使动脉缺血性肢体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症状,降低截肢率或截肢段面,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以沟通的方式加强各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的配合,以达到无菌物品管理工作全程质量监控.方法 在院感办的支持配合下在全院举办灭菌知识讲座,并打印灭菌知识彩页,将无菌物品质量监控、工作流程、灭菌注意事项等经常带进临床科室.结果 经过沟通加强了与科室间无菌物品供应及需求的和谐,畅通了无菌物品的下收下送服务管理工作.结论 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在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

    作者:杨巧玲;肖文霞;轩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社区糖尿病管理问题及对策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9.7%,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达15.5%[1],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2009年国家制定《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对糖尿病规范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检出率、知晓率和控制率仍低,现就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存在问题进行简析,并提出建议,以提高糖尿病管理水平.

    作者:刘正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5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致病性比较弱的条件致病病原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125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探讨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思考

    对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现状、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提出六项合理化建议,以推动塔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徐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对高血压防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家庭随访在防治高血压疾病上的作用.方法 将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的家庭随访.一年后将患者的血压、危险分层及治疗依从性与随访前相比.结果 随访后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整体血压水平下降,危险行为减少,治疗依从性增强.结论 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定期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血压的控制率及改善患者的危险行为因素,是防治高血压有效,经济,方便可行的措施.

    作者:俞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内科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临床防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升,我国老年人队伍越来越庞大.随着全民医保政策的覆盖,人们病有所医问题也得到基本解决,内科老年患者相对增多,占据住院病人中相当大的比率.与此同时,老年患者安全也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关注和棘手的问题.

    作者:张彬;裴雅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当前医患关系的思考与对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在这个大背景下都开始暴露出来,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开始成为激动社会情绪的焦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显现,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卫生主管部门虽然策划并推动了五次医疗卫生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还出现了有组织有规模的职业“医闹”,他们扰乱公共卫生秩序,破坏医疗环境,被定义为违法行为.但这一特殊队伍竟然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丁洁;王兴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采用品管圈缩短档案资料查找时间

    目的 缩短档案资料每次查找时间.方法 QCC小组活动.结果 资料查找时间由改善前的6分钟/件,至改善后的2分钟内/件.

    作者:宁少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站医疗废物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感染管理中的重要部分[1].血站医疗废物有效管理能够防止设施、环境受到污染和输血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采供血过程和输血安全.近年来,我站通过制定血站医疗废物管理文件并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的常态化、制度化、责任化管理,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本站医疗废物质量控制措施作如下探讨:

    作者:黄聪;林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孝感军分区干休所心系老干部——举措解难促长寿

    湖北省孝感军分区干休所始建于1964年,地处革命老区,是一个老、边、穷所.目前,老干部平均年龄88岁.08、09两年该所在连创两名“百岁老人”的基础上.他们又整合资源10多万元,力解老干部长寿之困,受到老干部的广泛赞誉.1配发老年手机干休所针对老干部白天在室外活动多、范围大,过去安装的急救呼叫系统仅局限于家庭使用,但对户外活动的老干部出现情况难以保障到位的实际,干休所除为老干部制作随身携带的“爱心服务卡”外,还专门为每户老干部购置配备了老年人专用手机,并设置调试好干休所卫生所、司机班、所领导和子女的电话快捷键等功能,一有情况一按快捷键就能通知到人,在第一时间内就能采取救治措施,大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王国义;李华交;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

    艾滋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通过相关研究表明,艾滋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有性接触、母婴以及血液传播三种.由于本病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列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医院要配制防护设备以及加强锐利器具的管理等几个方面,来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以及自我防护的能力,减少艾滋病感染的几率.

    作者:郑丽卿;柯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0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统计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1 -2010年住院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领导在病房设施、人员配备、设备换置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2001-2010年10年疾病分类报表,资料准确.1.2方法按照ICD - 10标准分类.按照病人出院病历首页第一诊断统计.以两年为一时间段,计算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顺位.

    作者:马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浅析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是学校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护生转型为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好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执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并对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策略

    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在计划生育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必须恰当使用.若使用不当,有可能走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罚、越罚越穷、越穷就越要生的怪圈.甚至还可能使计划生育管理者有计划地安排计划外生育.为避免不当现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造有利操作的各种条件及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叶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与护理质量的改进

    探讨洁净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减轻了手术室护士工作强度,提升了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提高了手术室和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专业素质,手术配合更加专业化,资源共享,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显著提高.

    作者:沈彩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评价常用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要求避孕的妇女162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和宫内节育器组,各81例,观察比较两组的避孕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口服避孕药组的意外怀孕、宫外孕、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随访半年,体内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避孕药与宫内节育器皆为较有效的避孕方式,在整体评估下,口服避孕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稍高于宫内节育器,但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对内分泌影响极少,避孕药物及ICU皆有较多种类,合理选择有效安全的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目的 分析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和干预措施的影响,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营养不良患儿3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1-3岁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原因和干预措施的影响.结果 造成1-3岁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原因包括先天不足、喂养不当、急慢性感染等.采取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科学喂养、及时治疗疾病等措施,干预后随访1年,患儿营养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1-3岁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应引起临床注意,通过适当的健康宣教和干预,可有效纠正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绩效管理及医疗改革的浅析

    绩效是业绩和效果的综合反映.绩效管理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强调组织和个人同步成长,形成“多赢”局面;绩效管理体现着“以人 为本”的思想,在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参与. 因而绩效分为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组织绩效即是指组织在某一时期内组织任务完成的数量、质量、效率及 赢利情况,主要是看终的成果:①人民群众的满意度;②职工的满意度;③ 集体收入情况.

    作者:陈光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现状分析

    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促进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安全的关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趋重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日趋升高.随之而来的是以往的治疗性护理操作,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护士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等,也造成了对患者给予的护理内容不全面.而这些情况,直接导致了护患关系紧张.为提高护理质量,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本文对如何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借鉴.

    作者:车俊芳;伍崇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军区空军机关门诊部开展卫生防病工作措施探讨

    通过综合分析某军区空军司令部门诊部卫生防病工作的现状和特殊性,总结出部队机关门诊部开展日常卫生防病的5点做法,并针对目前的工作现状提出改进工作的几点体会,旨在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有保障途径,提高日常卫生防病质量,达到促进官兵健康,巩固和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作者:徐洁;杜国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ICU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药物应用安全性同患者的生命密切相关,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是治疗ICU患者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如何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有调查表明,ICU护士临床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是临床护理当中为多见的护理不良事件,所产生的后果极为严重.提高ICU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就ICU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陆雪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市异地就医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异地就医管理一直是医疗保险工作的难点,做好异地就医管理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国情和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亟待寻求解决地突出问题,随着参保面的扩大和流动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异地就医的需求会更多.完善异地就医管理,解决这部分参保人数的医疗需求,是医疗保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就我市异地就医管理工作进行必要探索和改革:

    作者:杨秋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延伸服务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通过延伸服务提高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后出院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28例,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65例,对照组63例.结果 实验组病人出院后两年内对精神活性物质的认知度、应对压力的能力、社会支持的明显增高,对成瘾物质的渴求度明显减少,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 延伸服务在出院后两年内对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应用中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成瘾物质的认知度,增强患者对成瘾物质的认知能力,减轻对成瘾物质的渴求度,同时更好地取得了社会家庭的支持,取得了进一步康复的效果,降低了复发率及再入院率,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身心健康,改善了家庭气氛及经济状况,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蔡欣;谢金香;代丽;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求真务实抓党建创先争优促发展

    我们医院党委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紧紧围绕“强内涵、创优先、树品牌”的核心,不断创新医院发展理念,不断增强职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促进了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1围绕中心,狠抓党建,保障医院持续快速发展1.1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1.1.1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争做学习型党委,院党委班子成员自觉加强党建理论和前沿管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汲取新知识,不断提高驾驭新形势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院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涉及到医院改革和发展、大型医疗器械、物资采购、基建工程等重大决策,均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坚持召开民主生活会,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认真收集整理员工建议和意见.院党委班子成员,紧扣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结合《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围绕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等方面,客观分析和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何美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成熟,医院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医院财务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只有明确医院财务管理目标,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真正促进新时期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目前,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方法是零散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且没有可参照的质量控制体系.本文是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整理、制定出的一套医院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在日常工作中易执行、可控制,使饮片的质量得以充分的保证,并理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吴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眼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

    目的 分析与探讨眼科病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高度重视,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对医务人员就医院感染加强管理,提高保健意识是控制医院感染和预防其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结论 只要按照规范的操作工程进行操作,控制好医院的交叉污染,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眼科病房在医院的感染.

    作者:王仕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室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以及手术室带来的职业危害.方法 组织研究小组,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包括书籍和计算机网络中查找,同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手术室带来的危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进而得出手术室护士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结果 术室护士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针对四大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使工作效率提高,给患者带来更快捷的服务.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军队医院干部科奖金分配改革的做法与效果

    为充分发挥奖金分配的经济杠杆作用,提升干部科对老干部的医疗服务水平,本文从列举该科原奖金分配缺陷入手,阐述新方案设计思路和取得的成效.

    作者:崔建英;张春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宣教和探讨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经济、有效的手段,也是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我接种门诊采取家长与儿童双引导的宣教措施,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针对2011年8月-2012年4月期间我接种门诊辖区范围内的663名新生儿家长进行宣教,其中常住儿童628名,流动儿童35名,均办理了预防接种证和接种IC卡,并对每一位儿童家长介绍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

    作者:张祖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门诊分诊的工作体会

    门诊是接待患者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诊处置的第一线.门诊患者就诊具有治疗时间短、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对医院环境和就医程序比较陌生的特点,所以设置分诊护士,实施分诊服务使患者就医舒心,为患者提供优质量服务,是分诊护士服务工作的宗旨.

    作者:洪奇;刘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

    手术室是一个高科技、高风险、节奏快的特殊科室,是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它周围随时潜伏着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危害因素,现已严重影响着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防护意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吴敏;李蓉;周慧;曾志兰;王瑶;万维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对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的分析,搭建起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理论指导框架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方法 文献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分析.结果 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主体、内容、策略与措施进行了阐述.结论 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加强多方面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从而保证资金设备和相关人员的到位.

    作者:邱琼雄;余其先;邓儒培;黄刚;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处方是指有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的医疗文书.我国在《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处方这一特定的法律文书做出了明确地相关规定,如处方具有一定的时限要求,门急诊处方当日有效;每张处方所开药品不得超过规定的用量;处方调配完毕后按规定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要求,由此可见,处方在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医生所开的每一张处方合格,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栾少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AN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中的运用体会

    优质护理的目标是“以病人为中心”,全面落实基础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使护理工作切实服务于患者.为顺应优质护理工作范畴的要求,在院领导指导下,护士长带领我们积极探索,结合我科实际,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扁平化的弹性调班、早夜班制(简称为AN排班模式).保证临床各项护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

    作者:吕凤琳;李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西南地区中职护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情况分析及对策

    西南地区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考)要求,学校需从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教学与护考接轨,以此提高西南地区护考合格率.

    作者:沈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计划生育药具发放服务管理

    药具管理工作是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无论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是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都离不开避孕节育措施的落实.其中避孕药具是一项重要的节育措施,如果药具发放服务管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顺利推进,更影响人口与计划生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好药具发放服务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重要体现,对巩固团结的局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做好药具发放服务管理工作是对有效降低政策外怀孕,促进计划生育工作由“孕后补救型”向“孕前服务型”转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开展知情选择和优质服务,减少意外妊娠、保护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让广大育龄妇女更方便、更安全的使用各种有效避孕药具,这是对计划生育工作者基本的要求.

    作者:童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凝聚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其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往往是单位时间内病人集中输液多,而患儿家属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先服务.护患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庆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深入了解病案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整改措施,使病案这一记录医疗过程的原始证据更及时、真实、完整、合法,为公正地、科学地解决医疗纠纷,事故以及诉讼案件发挥其独有的现实作用.

    作者:李学红;史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对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以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的临床资料与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未实施护理管理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施后疾病知识知晓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职业认同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加强乡村卫生院整体护理工作,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是确保乡镇卫生院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

    作者:邹青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

    目的 探讨血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结果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是血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制定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后,我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血站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多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作者:鲍丽;赵冬阳;沈光;刘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探讨

    目的 了解我国全科住院医师培训开展的具体情况,探讨与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全科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方法 通过研究文献和分析问卷研究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对其总结分析,为完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制度提供建议.结论 本方案有利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全科医师的综合水平.

    作者:王爱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县区级的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少、素质低、任务繁重、待遇较差.这种现状极大地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质量.所以说,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情况不容乐观.本文就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作者:胡剑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中药材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炮制、贮存以及销售等几个方面对药材质量的影响.结论 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及质量,只有管理和控制好每个环节,才能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中医临床治疗.

    作者:乔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红外耳温计与普通水银体温计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生儿体温测量时,应用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作为测量工具所得的测量数值有无差异.方法 对新生儿病区90例患儿按照统一的测量方法依次选择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耳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数值.将所得数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耳温计所得体温测量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由于红外耳温计应用简单,操作时间短,和水银体温计所得体温测量数值没有差异,因此可以用红外线耳温计代替水银体温计对新生儿进行体温测量.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山市实施免费婚检5年取得良好成效

    2007年4月,乳山市开始实行新婚夫妇登记前免费婚检,取得良好成效.截止到2012年4月底,婚检率从政策实施前的0.8%提高到了99.6%.自实施免费婚检政策起至2012年4月底,全市共有2.42万名男女青年享受了免费婚检,疾病检出率为7.1%,查出梅毒31例、肺结核8例、乙肝大小三阳患者762例、严重遗传性疾病患者8例.随着婚检率的提高,新婚青年的健康保健意识得到了增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开始回升,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走高的趋势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全市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5年的8.6%下降到2011年的4.3%,有效促进了全市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了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作者:刘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行员工职业化是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本文分析了我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论述了“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员工的意义,并对怎样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本文从护士长的综合素质影响力的重要性出发,重点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护士长的综合素质的影响力:护士长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护士长的性格和能力;护士长的知识和技能;护士长的领导艺术和技巧.只有在这些方面不断提升护士长的综合素质,才能有利于激励其他护理人员,便于和患者交流,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再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新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表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主要急救措施,生命大于一切,要求全人类都应掌握该项急救技术,我们医务工作者更应全方位地掌握此项救命技术,为了更好地操作,记牢、考核,笔者通过仔细思考,完善了新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新的评分标准,供大家分享.

    作者:王长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探讨研究

    伴随着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站也随着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的发展不断的向前发展.一项调查显示,未来社区将要解决80%以上的居民卫生保健服务,因此研究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联系工作实践,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和必然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相关阐述.重点就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思考探讨,与大家进行分享,以期更好的做好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

    作者:周静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魔芋葡甘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

    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方法 分析和总结相关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文献.结果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有明显的抗癌、通便、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结论 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广阔.

    作者:柯有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对缩短抗体检测窗口期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HCV Core Ag缩短Ab检测窗口期的作用.方法 通过询问病史筛选存在丙肝危险因素人群35例,通过cAg、Ab检测结果研究缩短窗口期情况.结果 HCV cAg早期辅助临床诊断丙肝比Ab检测(2011年前)方法缩短约36.5天,Ab检测(2011年后)方法缩短约33.7天.结论 HCV Core Ag实验可有效缩短窗口期,为临床提供可信结果.

    作者:张力;高美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近年来,我院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及不足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于海玲;朴日龙;李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职高专《人体结构生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这门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组成而产生的一门课程.如何在高职高专的学生中开展这门课程,如何使高职高专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人体结构生理学的知识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人体结构生理学》课程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锋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优势手的改变对大脑方向感神经的影响

    方向感也称方位知觉,是人体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而所谓的优势手,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的,一般在靠近嘴巴时,经常会举起的那只手,就成为了早期的优势手.但是受后天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这个优势手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影响方向感的原因目前医学上还不能明确的提出,但是,通过一些科学表明:人类对优势手强制性的改变,会对大脑中的方向感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直接关系到对于方位的判断力.

    作者:尤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注射剂发展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中药注射剂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怎样应对中药注射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措施分析

    药剂工作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人们对医院的要求日趋升高,如何有效地促进用药安全,提高患者对药品的认识,并提高医院用药的合理性十分重要.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将药剂工作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将其向服务型药学转变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药学服务型理念和关键点出发,探讨分析药剂工作向药学服务转型的主要方法和常见问题.

    作者:代淑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学生医学实验的积极性

    现代高校教育面临着就业压力的挑战,同时也为其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机遇.学生对实验的积极程度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效果.从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验等同的意识、教师素质的提高、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论述如何提高学生医学实验的积极性.

    作者:张明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探讨

    社区的卫生服务是构成城市卫生的重要部分之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我国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量要内容.不仅可以方便群众的就医问题,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而且更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方式,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还可进一步加快我国社区卫生药学的服务工作,为公众的安全、合理用药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作用[1].

    作者:王敦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品中多种类合成色素的分级提取净化体系探讨

    对食品中的多种类合成色素进行分级提取净化体系的研究,应用该体系对食品样品进行合成色素成分的测定,可显著提高分析效率,充分证实分级提取净化方法对分析多种合成色素构成的食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存在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推行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主的社区卫生新医改,成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可行性及遇到的困难与对策进行分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邹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有关高校卫生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高校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学校师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随着国内各大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卫生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卫生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作者:卢文杰;张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模式的探索

    在中医药基础教育日渐薄弱的背景下,探讨“高校与小学协作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的模式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该模式可表述为“高校利用中医药方面的人才优势和经验协助小学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经过高校教师的示范共同协作,从而实现小学独立开展中医药启蒙教育工作的目的”.

    作者:郭章华;史志超;徐茂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危重死亡患者护理文书书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研究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对1000份危重死亡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寻存在的问题与提高护理文书质量方法与策略.方法 由专职的质控人员,对每月危重和死亡患者的护理文书进行终末质量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指导改进.结果 大幅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缩短书写时间,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对危重死亡患者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盈霞;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

    实验教学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孙连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创新初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而高校的科研活动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以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尚存在着许多问题,想好搞好科研活动,就必须将科研管理工作规范起来.

    作者:迪丽拜尔·阿帕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意象画在糖尿病患者病因探讨中的应用

    伴随着生活水平和节奏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巨大危害.其发病原因除了与遗传、病生理等因素有关外,更受医务人员关注的是患者的生活方式、应对模式及情绪影响.或者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意象画是在意象治疗方法上的延伸与发展,他是建立在荣格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更容易突破阻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在朱建军及蔡晨瑞老师的指导下推广应用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治疗手法.

    作者:郝喜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护理教育的核心分析

    在新形势下,护理教育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核心,不仅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把学生培养成为21世纪合格的新型护理人才.

    作者: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BL教学法在护理病例讨论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护理病例讨论,提高病例讨论的质量.方法 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病例讨论中,讨论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PBL模式的病例讨论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患者病情病情观察能力、对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的程度.

    作者:唐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专业中的药物分析课程为比较重要的课程,此课程可提高学生的分析技能、操作技能等,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对此课程的实验中的考核评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作者:彭荣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常规物理法对膝关节损伤康复疗效的分析

    目的 对常规物理法治疗膝关节损伤康复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观察组患者每天接受30min的治疗,每周5天,共进行4周,在治疗时分别测量膝关节的伸膝力矩以比较肌肉的张力,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药物治疗及石膏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物理法有利于膝关节损伤康复.

    作者:韩尚富;刘冬梅;徐恒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暗示疗法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通过暗示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利用语言的手段,引导病人顺从、被动地接受医务人员的意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并且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使肿瘤得到一定的控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张诗苑;俞嘉;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操作时差对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中,操作时差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人体受HBV感染后血清中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1],它持续的时间长,几乎所有的个体在感染HBV后都能产生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因此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检测的准确性要求日益提高,要避免因为操作时差对检测的影响.

    作者:许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二丁片中秦皮乙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丁片里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丁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秦皮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紫花地丁为处方中君药,而秦皮乙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和特征成分,故选择秦皮乙素为本实验的测定成分.通过紫外扫描选择检测波长,并通过实验确定分析柱以及流动相.通过用不同的溶媒以及不同的提取时间做实验以确定佳溶媒与提取时间.做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实验,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率实验以确保秦皮乙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实验得出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353nm;分析柱为KromasilC18色谱柱(5μm,150×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40),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理论板数接秦皮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30分钟.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用甲醇直接溶解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秦皮乙素进样量在0.0214 -0.29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8% (n =5),RSD=1.79%.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二丁片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故本法可用于二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冬萍;周建华;蒋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DR检查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

    目的 讨论DR检查技术在小儿急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全部行DR检查的小儿急性肠梗阻患者的X线诊断报告.结论 DR检查对其原发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果 通过DR检查此病方法简便、准确、无痛苦.

    作者:王宏建;蔡静怡;张英杰;王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利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普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 2012年4月收治的212例普外科急腹症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天数与伤口愈合、术后并发症等内容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本组212例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205例,成功率96.69%,有7例中转开腹手术,没有死亡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上均有很好的效果.结论 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合理选择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腹症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临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临床可针对具体情况酌情选择使用.

    作者:牟春山;陈妍;姜平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静脉穿刺新方法

    静脉输液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长期需要由静脉输液维持生命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因周围血管硬化或破裂很难找到合适的血管,这就需要护士过硬的穿刺技术,同时也需要护士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外周浅静脉.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外周浅静脉是摆在护士面前的课题.下面介绍一种静脉穿刺新方法:

    作者:南银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研究

    目的 对支气管镜技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对于我院就诊的800例儿科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全部800例患者均使用支气管镜技术进行检查及诊断.结果 所有800例患者的病因均获得正确诊断,无误诊现象.结论 支气管镜技术应用于儿科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对患者病情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诊现象,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戚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鼠疫监测中推广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意义探析

    鼠疫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以及致死率,是世界上对人类的危害为严重的一种烈性传染疾病,因此鼠疫监测与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鼠疫监测工作当中,主要有传统的病原学以及血清学的检测方法.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逐渐将生物芯片的技术、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基因技术等生物学技术应用到了鼠疫科研、监测、鉴定以及诊断等方面,使鼠疫监测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相对于传统的检测方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与准确率.

    作者:赵万岭;邓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气相色谱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例如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存在于电子捕获、氢焰和火焰光度中,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当中的应用取得了好的收获.气相色谱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展技术,在20世纪中期时出现.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到食品领域当中,可以对食品各方面进行分析,例如香精香料、农药残留、脂肪酸、外包装等.

    作者:冷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好(精密度)、操作方便、试剂稳定等优点,已成为免疫检验中的主要技术.尽管如此,若想用ELISA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那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标准操作,并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个人针对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作者:谢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刀豆蛋白A腹腔注射诱导昆明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刀豆蛋白A( Con A)诱导昆明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探讨其佳剂量及成模时间.方法 昆明小鼠96只,随机分为低剂量ConA组(A组)、中剂量Con A组(B组)、高剂量Con A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24只,分别经腹腔注射Con A - PBS溶液15mg/kg、20mg,/kg、25mg/kg及PBS溶液,每周一次.于注射6、7、8、9周后分批处死各组昆明小鼠6只,测ALT、AST,肝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ALT、AST一直明显增高,B组第8周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且无动物死亡.结论 20mg/kg Con A腹腔注射是合适的剂量,每周1次,注射8次可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作者:潘红芳;赵凯;张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联合激素用药口服治疗106例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联合激素用药治疗106例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41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屈螺酮+炔雌醇组(优思明组),n =56;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妈富隆组),n=50;炔诺酮组(妇康片组),n=35.各组分别接疗程进行口服优思明、妈富隆或妇康片,观察时间为3个周期,了解其疗效和副作用情况.结果 优思明组、妈富隆组疗效明显优于妇康片组,但前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口服优思明和妈富隆疗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具有良好效果,短期治疗时间内两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别.

    作者:张秀群;何钻玉;李越;杨玮琳;赵卓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问题的探讨

    通过分析实验动物工作中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存在问题,探索和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扩的管理制度,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提升实验动物质量和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健康,有利促进了实验动物科技队伍和科技工作的管理创新和发展.

    作者:游丹;杨凤梅;李艳艳;赵远;鲁帅尧;禹文海;和占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半枝莲醇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观察金属植入莲醇提取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本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观察组62只,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4周后造模成功,分别予生理盐水、半枝莲醇提物溶液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灌胃,每天1次;12周末观察处死大鼠肝组织病变结构,并通过免疫组化TUNEL、a - SMA双标记检测实验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半枝莲醇提物能影响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结论 半枝莲醇提物有一定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星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作者:赵晓芳;李中华;吴诚;付蕾;玉光强;祈灿;吴发胜;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