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临床观察

袁雪花;张祥元;郭小琴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片, 晚期妊娠, 促宫颈成熟
摘要:观察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临床效果.对象为因各种原因需引产的晚期妊娠的孕妇106例,均为单胎足月头位孕妇,宫颈评分≥2分和≤4分,给予小剂量(1/8量)置于阴道后穹窿.讨论:本文的结果说明米索前列醇片促宫颈成熟经济、安全、方便、有效,总有效率达89.84%.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外耳温计与普通水银体温计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新生儿体温测量时,应用红外线耳温计与水银体温计作为测量工具所得的测量数值有无差异.方法 对新生儿病区90例患儿按照统一的测量方法依次选择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耳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数值.将所得数值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耳温计所得体温测量数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由于红外耳温计应用简单,操作时间短,和水银体温计所得体温测量数值没有差异,因此可以用红外线耳温计代替水银体温计对新生儿进行体温测量.

    作者:王晓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总结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自尊量表(SE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组45例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ES、SDS以及SA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患者SES、SDS以及SAS评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心理上的负担,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康复.

    作者:刘华;张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降压药联合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本院接受降压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的观察,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作出总结,并且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方法 对本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2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是运用常用降压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出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现象,接受降压治疗确实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结论 当老年患者同时出现多种疾病时,心血管系统的危险特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也是有极为重要的.

    作者:孙绍武;陈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策略

    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在计划生育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必须恰当使用.若使用不当,有可能走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罚、越罚越穷、越穷就越要生的怪圈.甚至还可能使计划生育管理者有计划地安排计划外生育.为避免不当现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造有利操作的各种条件及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叶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小儿麻痹症糖丸的“拆零”养护法

    脊髓灰质炎( Poliomyelitis)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感染所引起的以肢体麻痹为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影响五岁以下的儿童.目前脊髓灰质炎无特效治疗方法,只能以疫苗作为预防[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口服疫苗为“小儿麻痹症糖丸”(OPV).OPV以其口服接种方便、价格低廉的优势在很多国家推广使用,是全球消灭脊灰的战略,为控制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发病和流行作出了巨大贡献[2].但它是一种口服接种的疫苗,需在-20℃以下避光保存.使用的是透明的复合膜袋包装,每袋10粒.这种包装袋在开启后不易密闭,使剩余未服用的糖丸容易吸湿受潮,因而无法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3].对此,笔者在工作中将开启的小儿麻痹糖丸进行“拆零”养护,保证了疫苗效果.

    作者:曾德秀;查晓梅;杨芳;向鑫;斯小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海城市一起狂犬病死亡病例调查处理的报告

    2012年4月19日上午11时,海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常规传染病疫情网络搜索过程中发现:沈阳市传染病医院报告海城市高坨镇发生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刘明杰,女,2000年4月17日出生;家住高坨镇张房村.发现报告后,市卫生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赴现场在本市曾就诊的医院和家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并对疫点消毒、犬类管理、健康教育、疫苗接种与管理等问题提出具体意见.

    作者:张春玲;李艳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包括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法,收集在我院正常分娩200例产妇,并分为两组,男婴组和女婴组,对两组产妇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方面情况.结果 女婴组产妇SCL - 90(症状自评式量表)比男婴组得分高,两组数据经比较分析得出初产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经产妇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男婴组对比较多,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尿潴留发生率和男婴组对比,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结论 不理想的新生儿性别可影响产妇产后康复,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出血量增加,乳汁分泌量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增加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因此为协助产妇产后康复,要加强生女孩产妇心理健康的咨询服务.

    作者:高兆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士兵外伤的心理康复

    在基层部队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士兵常常会受到一些手外伤.在治疗外伤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外伤的治疗,而忽视了对士兵心理康复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士兵的病情恢复,造成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量减弱.所以,要采用一些良好的疗养方法,对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士兵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确保士兵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某个部队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手外伤的士兵采用问卷调查、不断观察、谈话交流的方式等进行了心理辅导方面的论述.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处方是指有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有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的医疗文书.我国在《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处方这一特定的法律文书做出了明确地相关规定,如处方具有一定的时限要求,门急诊处方当日有效;每张处方所开药品不得超过规定的用量;处方调配完毕后按规定都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要求,由此可见,处方在医院的诊疗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确保医生所开的每一张处方合格,对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者:栾少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在胃肠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MSCTGI)表现,评价并探讨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技术(MSCTGI)对胃肠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0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32例GIST患者的MSCTGI资料表现.结果 32例患者中,良性17例,恶性10例,交界性5例,无明显肠梗阻现象.病灶位于小肠14例,位于空肠8例,位于回肠5例,位于胃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1例.局部均无淋巴结转移,转移到肝脏的4例,同时伴前腹壁转移1例.5例肿块长径≥5cm,密度多不均匀,可有囊变、坏死、出血等,增强不均匀强化,其中11例病理为高风险性;17例肿块长径<5cm的病灶中,大多中度均匀强化,其中13例为中度及以下危险性.多层螺旋CT显示肿块主要以腔外生长为主,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 胃肠间质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胃肠造影能够准确定位,并且能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为临床提供良好的参考价值,对于胃肠间质瘤危险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冯春在;毛静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指发病急促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血循环障碍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脑卒中是当今全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脑卒中病人500万-600万人,其中3/4的存活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可见,脑卒中是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因此,做好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及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包慧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 对20例门诊过敏性紫癜患者单方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论 过敏性紫癜采用“当归芦荟水牛角汤”治疗见效快,疗效稳定持久,服用方便且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动脉夹层的急救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根据大量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求护理实例显示,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对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为相关医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成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使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和12例侵犯颅底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0例垂体瘤患者做了头颅的MRI、CT检查,对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使用MRI多层面重建.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要优越,但是使用CT和MRI对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作用是相似的.根据MRI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性.在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要明显的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和垂体瘤的强度高.在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3例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2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结论 T2WI的信号能够很好的显示出颅底脊索瘤特征,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使用MRI的MPR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颅神经,在对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敷贴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护理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09 -2011年门诊收治COPD患者780例,通过一般护理、贴敷治疗的护理、皮肤起泡的护理、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结果 780例患者中治愈162例占20.8%,显效316例占40.5%,有效244例占30.1%,无效58例占7.8%.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清琳;胡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135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用轻量型UHS( 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共1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55 -85分钟,平均65分钟.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123例,伤口脂肪液化12例.术后随访6-24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轻量型UHS( 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开放性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孙佳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治疗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扩张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发病机理和病因,为治疗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近三年内的支气管扩张患者36例对其病例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通过3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术后治疗情况的研究,找出其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情况.结论 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要注意术前准备及术后及时进行处理和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树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50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平均每组25例.甲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在甲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和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乙组盆腔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症状开始改善的时间明显早于甲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耐受人数明显少于甲组;实际疗程明显短于甲组;复发率明显低于甲组.结论 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秀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3 - 2011.12月间开展免腹壁辅助切口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共12例病例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无腹部切口.手术时间约(200±30) min,术中出血量(50±3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2±0.5)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无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转移及trocar切口的种植转移等.结论 该术式无腹壁切口,术后康复快,手术安全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震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针对一般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缺陷与不足,临床采用针灸,火针,水针及按摩能使脑血栓得到改善甚至痊愈.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脑萎缩等效果都非常明显.作为偏瘫康复首选当属物理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进行针灸之后,微循环血流量会显著增多,因此用头针治疗早期脑血栓不仅可以治疗脑休克,还能激发肢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早期使用头针,体针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痊愈后致残率低.

    作者:蒋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