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雷;张庚;王晓静;李书丹;张静
躯体化障碍在综合医院经常遇见,以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疼痛为主的反复出现的一类综合征.虽然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但是患者常常病因不明,病程较长,长期来往于各大综合医院就医,对医师无病的解释或保证不信任,治疗效果也差.而目前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也给医院带来了极大负担,如何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是各个医院面临的主要同题.
作者:温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所以对儿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和其他科室有所区别.笔者通过多年在妇儿科做护理工作的经验,从和谐的医患关系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两个方面详细阐述.终得出结论,护理人员过硬的素质、有效的医患沟通方式;温馨的医疗环境、家庭关怀护理模式,都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当然,所有的工作都是以患儿受益为目的.
作者:宋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16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有人工流产史,占27.78%,有宫内节育史者占62.86%;有剖宫产史者占8.64%;有诊断性刮宫史者占4.29%,有子宫手术史者占10.49%.结论 妊娠、宫腔操作(或手术)可能是的子宫腺肌病诱因,激素、免疫因素、遗传、家族史是引起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因素.
作者:王秀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3月份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强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控制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经过营养指导后,其血糖控制更好,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营养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眼科病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针对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高度重视,对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对医务人员就医院感染加强管理,提高保健意识是控制医院感染和预防其再次发生的重要措施.结论 只要按照规范的操作工程进行操作,控制好医院的交叉污染,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眼科病房在医院的感染.
作者:王仕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的分析,搭建起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理论指导框架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方法 文献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分析.结果 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主体、内容、策略与措施进行了阐述.结论 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加强多方面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从而保证资金设备和相关人员的到位.
作者:邱琼雄;余其先;邓儒培;黄刚;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龋齿是中小学学生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高[1].龋齿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尤其是恒牙龋病引起的危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2].龋齿的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3].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达90%,欧洲各国小学生龋患率高达98% [4].近年来,中国儿童龋患率也在逐年上升.为了解本辖区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治疗情况,我们对本辖区3184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玲;赵夏钗;吴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超声导视技术用于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较为少见.现将本站收治的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刘凤兰,女,73岁,2010年2月13日,以绝经22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为主诉就诊.自述40岁时在当地卫生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种类不详,术后无明显不适;51岁自然闭经;从56岁时开始逐渐出现腰酸、下腹胀痛,并逐年加重;60岁时在当地计生办取器失败;64岁在当地卫生院取器失败,随年龄增长,腰腹坠痛更加明显.2010年2月1日在市级医院做彩超、CT诊断为节育器嵌顿子宫肌壁间,并在市级医院妇产科取出失败.查体:生命指证正常,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通畅,可见宫颈有穹窿,子宫体前位缩小,活动佳、有压痛.B超检查子宫缩小,宫内可见“O”型节育器,血尿分泌物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正常,给予口服乙烯雌酚0.5毫克,日3次口服,连服20天,阴道上药雌泰栓1枚,日1次,连用20天.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N组和PN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7d后,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氮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2d,显著低于PN组的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进;曾祥;金启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验教学在高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学生获得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作者:孙连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速度.方法 分析腰椎骨折术后患者60例,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8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有9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有7例患者出现腹胀以及14例患者出现便秘,其他并发症有10例,经处理后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作者:崔咏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使体内糖、脂等多种物质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中医学将其归属于“消渴”病范畴.我们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用中药葛根降糖汤结合针刺治疗2型糖尿病280例,并与口服西药迪沙片60例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10月我国糖尿病学会采纳的新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P2hBG)≥11.1 mmol/L.1.2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糖尿病的有关诊断标准;②年龄大于20岁,小于65岁,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1.3排除标准①非2型糖尿病的患者;②患者在治疗前通过饮食控制、增加活动量等后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 mmol/L;③年龄在20岁以下或65岁以上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不配合治疗患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治疗而影响疗效者);⑤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感染者;⑦对磺脲类药物原发性和继发性失效者.
作者:汪凤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接受降压药、辛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的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疗效的观察,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作出总结,并且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方法 对本院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的20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是运用常用降压药物以及联合治疗方案.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血脂异常、糖尿病等),出现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现象,接受降压治疗确实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结论 当老年患者同时出现多种疾病时,心血管系统的危险特大大增加.因此,在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也是有极为重要的.
作者:孙绍武;陈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自90年代初以来,应用各种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被医学界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比较容易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进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以认真对待!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深入了解病案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整改措施,使病案这一记录医疗过程的原始证据更及时、真实、完整、合法,为公正地、科学地解决医疗纠纷,事故以及诉讼案件发挥其独有的现实作用.
作者:李学红;史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30例脑室出血脑积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后的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另外2例一次性穿刺失败后改选用对侧穿刺常规.30例在均采用单侧穿刺引流,其中,有1例死亡,1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外其他的症状均消除.治疗后2-4天CT复查显示29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16例完全消除,11例明显减少,1例减少较少,1例因为穿刺时先出现脑脊液,后出现新鲜血液,2天后因脑疝死亡.穿刺针留置时间在2-9天,平均为3.7天,无1例出现穿刺点或颅内感染.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可清除脑室内血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积水清除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正克;曾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研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本院分娩的足月(孕周>37周)新生儿黄疸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所有病例采用光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黄疸治疗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2组新生儿的排胎便变化,结果显示首次排胎便时间缩短,每日排胎便次数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5.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月蓉;欧毅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讨论使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和12例侵犯颅底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0例垂体瘤患者做了头颅的MRI、CT检查,对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使用MRI多层面重建.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要优越,但是使用CT和MRI对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作用是相似的.根据MRI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性.在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要明显的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和垂体瘤的强度高.在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3例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2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结论 T2WI的信号能够很好的显示出颅底脊索瘤特征,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使用MRI的MPR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颅神经,在对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结果的分析方法.方法 对于2008年7月至2011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0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回顾性的分析.300例就诊患者中,117例患者为男性,183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28 -67岁,平均年龄为(46.7±1.8)岁.通过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对300例患者的尿液样本进行检验.结果 通过显微镜对尿液检验所得结果与通过尿常规对尿液检查所得的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显微镜检查与尿常规检查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能够达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检查结果,医院应该对两种方法进行合理的联合利用.
作者:赵恒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于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本地区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儿童2890名,在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对接种疫苗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儿童出现的异常反应类型及人数.结果 96名儿童出现发热,58名儿童出现皮疹,76名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39名儿童出现局部红肿.结论 麻疹强化免疫中出现的异常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接种者自身的体质有关,同时又与接种过程等因素有关.
作者:梁天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