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5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李晓蓉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 药敏试验, 耐药性
摘要:解脲支原体是人类泌尿生殖道常见的致病性比较弱的条件致病病原体,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125例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探讨解脲支原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发原因与临床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0例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常规进行血糖检测.结果 在400例新生儿中,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症有80例,总发生率在8.56%.其中早产儿低血糖50例,发生率在30.9%;足月儿低血糖有20例,发生率在22.5%;过期产儿低血糖有10例,发生率在10.9%.早产儿发生率和足月儿、过期产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于低血糖患儿要密切监测血糖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新生儿低血症引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杜子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8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治疗数据分析统计,指导临床实践.结果 5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经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后.按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27例优良,31例良好,均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和缺血性肌挛缩.结论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其它适应症情况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途径,其固定牢固、利于患者康复,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王易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0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统计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1 -2010年住院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领导在病房设施、人员配备、设备换置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2001-2010年10年疾病分类报表,资料准确.1.2方法按照ICD - 10标准分类.按照病人出院病历首页第一诊断统计.以两年为一时间段,计算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顺位.

    作者:马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的心理治疗

    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升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高压力、垃圾饮食及药物依赖等问题导致肿瘤患者的增加.大多肿瘤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压力增加,繁重的医疗护理工作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让一线的医护人员不堪重负,而综合医院的心理治疗极为缺乏,心理治疗师与临床科室沟通不畅是阻碍心理治疗的有一个障碍.如何让医护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集中投放在患者的治疗中,是当前面临的一重大问题.心理门诊定期下科室或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新的方法.

    作者:魏占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解剖锁定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5例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所取得的疗效.方法 对于这45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的方式.结果 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我院都对其进行了术后随访,在对其随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所有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满意,手术的切口都在一期内愈合,神经、血管没有受到损伤也没有并发症的出现.功能评定我们均采用Neer的评分标准:其中术后恢复优秀的有31例患者,恢复良好的也有10例,恢复一般的有4例,91.11%的患者术后恢复优良.结论 对于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是现今好的治疗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也很多,如:手术的操作相对容易,固定也比较结实,对于骨头及软组织的损伤也非常小,术后骨愈合效果也很好.

    作者:李世清;郝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益生菌的应用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自90年代初以来,应用各种益生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问题被医学界广泛地接受.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婴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整个婴幼儿时期都处于易感期,这段时间比较容易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问题,进而导致喂养不耐受,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治疗方法加以认真对待!

    作者:杨娇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好(精密度)、操作方便、试剂稳定等优点,已成为免疫检验中的主要技术.尽管如此,若想用ELISA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那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标准操作,并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个人针对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作者:谢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溧水县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溧水县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为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深水县网报病毒性肝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1年深水病毒性肝炎919例,全县平均年发病率为32.22/10万,男性多与女性;中青年高于其他年龄组;年份监测显示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开展大年龄组的接种工作.

    作者:陈维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积极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6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HAMD、HAMA评分护理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焦虑抑郁不良心理,对提高治愈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科病人预防压疮的体会与总结

    探讨压疮的原因、预防和护理以及对已形成的压疮的护理,通过早期评估,加强预防并制订干预措施.早期预防是改变了临床上以往以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对骨科病人,绝大多数是外伤所致,尤其是下肢骨折、脊椎骨折等病人一定要眼到、手到,早期评估病人全身皮肤,根据评估情况,制定相应措施,有效地预防压疮.

    作者:倪利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选择,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根据骨折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桡偏9例.对无移位者给予石膏固定,移位性骨折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对开放性骨折者行清创术并手术复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9例新鲜骨折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优良率为66.67%.无移位者均愈合,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出现2例肘关节屈伸受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3例肘关节屈伸受限,1例出现肘内翻,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不同分型特点的观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满意效果.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慢性荨麻疹部分发病机制的临床进展

    慢性荨麻疹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反复性发作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主要发病原因除释放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还能够使IgE及其受体的自身抗体FcεRI所引起Th1/Th2细胞亚群失衡和自身免疫反应及其炎症递质白三烯释放,致使后续出现炎症反应等.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后,会对单纯用抗组胺药物治疗难度较大的慢性荨麻疹,提供出更多的治疗靶位.

    作者:莫双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洗手对便携式血糖仪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便携式血糖仪检测前洗手是否影响测试结果.方法 121名健康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洗手组(62例,按照要求用肥皂洗手,晾干后按照测指端血糖的要求,再用酒精擦拭无名指端)、未洗手组(59例,只是酒精擦拭无名指端).未洗手组确认22例在测试前1h内接触过水果,37例否认接触水果.年龄在32 - 35岁,否认有糖尿病史.使用罗氏(Roche)罗康全卓越型血糖仪(ACCU - CHEK Performa)测试空腹血糖,部分与静脉血糖对照.分析洗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未洗手组测试值是6.13±2.27mmol/L.洗手组62例,检测结果是5.24±0.93mmol/L,低于未洗手组(P<0,01).其中检测前1h接触过水果者测试值是7.96±2.13mmol/L,而没有接触水果组为5.04±1.56mmol/L.接触水果组测量结果高于没有接触水果组(P<0.05).洗手组异常率是3.23%.而未洗手组异常率是16.95%(P <0.05).结论 没有洗手组末梢血糖结果高于洗手组,异常率高于洗手组.手指沾了水果可以导致血糖检测值高于实际值.

    作者:梁桂霞;高焕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探析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舍曲林治疗,疗程为1-6周,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汉密顿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汉密顿评分于治疗后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相较于舍曲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表现也较轻微.结论 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相较于舍曲林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隆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预防接种是针对相关传染病起到预防的作用,低限度的减少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经济的一种公共卫生措施,它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在数以亿计的接种人群中预防接种后的反应虽是少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少见的反应,对免疫规划工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反应问题,使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接种反应的知识,以及采取正确措施,对开展免疫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陆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品中多种类合成色素的分级提取净化体系探讨

    对食品中的多种类合成色素进行分级提取净化体系的研究,应用该体系对食品样品进行合成色素成分的测定,可显著提高分析效率,充分证实分级提取净化方法对分析多种合成色素构成的食品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目的 了解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人为调查对象,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为30人,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67%,而对照组达到60.4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尼瓦尔·库尔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凝聚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其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往往是单位时间内病人集中输液多,而患儿家属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先服务.护患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庆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樊宏国;田燕萍;樊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胸部x线影像技术问题的认识

    两肺含有空气,因而可与周围组织及器官形成鲜明的自然对比,胸部x线平片为诊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由于胸部x线影像是胸腔内、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重叠的复合影像,同时常常存在解剖变异等因素,因此掌握正常x线解剖是识别和分析胸部病变的基础.1常用摄影技术的应用1.1胸部点片摄影因是在透视下确定位置,应用点片摄影装置进行摄影,又称瞄准摄影,主要用于观察局部病变之形态,位置的结构以及与其它脏器之关系.

    作者:孙殿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