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

谢渊

关键词:质量控制, 酶联免疫, 灵敏度, 特异性, 精密度, 符合率
摘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好(精密度)、操作方便、试剂稳定等优点,已成为免疫检验中的主要技术.尽管如此,若想用ELISA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那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标准操作,并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个人针对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幼儿园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

    目前,各类托幼机构发展很快,在方便幼儿入托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卫生问题.尤其近年来,手足口病呈现上升态势,且重症者频发,幼儿园的卫生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引起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我们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幼儿园的保洁质量,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周庆蓉;张军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218例,制定出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其使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使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对于护理评估质量的评价难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输尿管排尿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

    目的 根据输尿管排尿情况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肾功能.方法 选择不同程度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0例,正常查体者30例,饮水500ml后约45 - 60min,在泌尿功能达到高峰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观测血流的方法,观测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的尿流形态、尿流速度、排尿频率.结果 正常者彩色多普勒尿流呈鲜红色,尿流速度28 - 56cm/s,排尿频率4-8次/min.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尿流速度、排尿频率明显降低,且随肾功能不全加重而加重.结论 输尿管排尿的峰值指标与肾功能密切相关,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者通过观测输尿管排尿,可早期发现肾功能改变并初步判定肾功能状态.

    作者:孙凤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颈动脉病变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颈动脉超声在诊断高危人群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超对高危人群颈动脉进行检查,观察颈动脉结构及功能,评价粥样硬化程度,并做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情况对比分析.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年龄、性别、高危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 超声直接显示颈动脉内管壁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非侵入性评价临床及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检测手段,对防治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和预防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凌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23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慢性胰腺炎疾病的探讨和研究分析,了解其致病因、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状等,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内的123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其产生疾病的原因、感染疾病后的身体反应以及并发症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加以总结.结果 我院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的产生原因有多种,如饮酒过量、暴饮暴食等;患者主要有腹痛、恶心等症状;我院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别给予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方法,123例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恢复良好.结论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多采用影像仪器,致病因有多种,治疗方式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接受治疗后能得到及时的治愈和恢复.

    作者:杨春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直接使用输液器内原液和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寻找一种临床上简单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方法 对170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患者根据单、双日首次置管分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对照组)和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炎、堵管率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保留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 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而且操作简便,可减少封管环节,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晓群;汪琪;舒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患者心理分析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策

    目的 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患者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患者1073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及患者需求实施护理;干预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总结护理工作经验,对待产妇心理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了解孕妇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分娩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贾秀杰;高明俐;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2例崩漏之中医辨证施护

    崩漏是由于冲任二脉经气失调,经血妄行所致,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甚者达几周之久,量多而势猛者称为“崩”,量少而淋漓不断势缓为“漏”.常伴有头晕、目眩、心慌、面黄、身倦无力、腰酸腿软等症状.近几年来,我科收治了32例各种证型的崩漏患者,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运用中医辨证施护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2例,年龄16 -52岁.其中16 -22岁11例,23 -30岁5例,30-40岁6例,40 -52岁10例.中医分型:气虚型14例、血瘀型10例、血热型8例.

    作者:王满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清华同方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到数据库(VIP)、medline(OVID)、Pubmed、EMBASE、PML数据库(截止2009年3月)全面搜集有关心理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5.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结果 有8篇文献纳入评价,合并效应量RR及95%可信区间为RR =1.40(1.19,1.65),P=0.12.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率.

    作者:陆丹;马晓萍;韩玲;翟丹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肥胖儿童肝前脂肪厚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的超声评价

    目的 应用超声技术探讨肥胖儿童肝脏前表面腹膜外脂肪的大厚度(pFTmax)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 超声检测中心型肥胖组、周围型肥胖组和正常体重组儿童PFT max和IMT,分析各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中心型肥胖组PFT max、IMT均高于周围型肥胖组及对照组(P<0.05),后两组上述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PFT max值与IMT值显著正相关,(r=0.76,P<0.05).结论 超声技术可有效监测肥胖及脂肪分布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作者:张纳;杨智航;马玉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引流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5月共99例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病人,按回顾性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干预组56例;对对照组施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及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术后引流不畅、感染、引流管移位、肺水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术后引流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唐小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 以沟通的方式加强各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的配合,以达到无菌物品管理工作全程质量监控.方法 在院感办的支持配合下在全院举办灭菌知识讲座,并打印灭菌知识彩页,将无菌物品质量监控、工作流程、灭菌注意事项等经常带进临床科室.结果 经过沟通加强了与科室间无菌物品供应及需求的和谐,畅通了无菌物品的下收下送服务管理工作.结论 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临床科室在无菌物品全程质量管理中十分重要.

    作者:杨巧玲;肖文霞;轩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鼓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应用

    鼓胀系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位在肝、脾、肾.多见于现代医学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阶段.鼓胀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做好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治愈患者的重要措施,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鼓胀患者,强调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乔东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52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80例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60例孕20周前先兆流产妇女,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应用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80例;B组为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80例,观察两组保胎成功率.结果 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74例,成功率92.5%;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组症状缓解,保胎成功41例,成功率51.2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滋肾育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霞;黄翠琼;郑远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例的治疗效果

    目的 了解对我院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慢性支气管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人为调查对象,匹多莫德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为30人,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匹多莫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67%,而对照组达到60.4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匹多莫德治疗组效果好于传统治疗.两组病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影响因素是感染、病程、吸烟、抗生素使用种类.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只有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安尼瓦尔·库尔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32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从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所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书面沟通、随机沟通等形式,将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融合起来,并对患者进行后期跟进调查[1].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极少患者了解高血压的诊断标注,高血压危险信号以及饮食对血压产生的影响等内容,在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掌握有了显著地提升,并且将其应用到医疗护理的过程中与以后的生活方式中,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将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加强,对生活方式的认识提高,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荣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某幼儿园手足口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2010年3月-7月手足口病发生情况,查找发病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18名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本园与患儿年龄、身体状况及其它基本条件相似的36名未患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询问查找可能导致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男11例、女7例;年龄3-6岁,分布于四个年级.儿童饭前、便后不洗手、去人群密集场所等均为致病危险因素.结论 做好儿童个人卫生,同时加强托幼机构卫生防疫及家庭卫生是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作者:田月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89例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分析体会

    目的 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的新进展.了解术后随访对改善起搏器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减少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 从1992年7月至2011年2月我院经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89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植入起搏器后症状明显改善,体力劳动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是治疗过缓性心律失常及快速心律失常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赵丽娟;张育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针对一般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缺陷与不足,临床采用针灸,火针,水针及按摩能使脑血栓得到改善甚至痊愈.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脑萎缩等效果都非常明显.作为偏瘫康复首选当属物理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进行针灸之后,微循环血流量会显著增多,因此用头针治疗早期脑血栓不仅可以治疗脑休克,还能激发肢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早期使用头针,体针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痊愈后致残率低.

    作者:蒋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组分栀子药材的研究

    目的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批次栀子药材含量,再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特定预测含量下的各批样品的调配比例,按此比例调配混合样品,后测定这个混合样品的含量.结果 组分调配的样品含量与经计算预测含量符合程度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相对偏差0.39%,绿原酸含量相对偏差1.49%,栀子苷含量相对偏差0.21%.结论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可行,对组分栀子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陈进钱;杜会龙;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