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钱;杜会龙;陈光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免疫检验中常用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重复好(精密度)、操作方便、试剂稳定等优点,已成为免疫检验中的主要技术.尽管如此,若想用ELISA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那就必须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进行标准操作,并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以下是个人针对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控制的几点体会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作者:谢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西南地区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考)要求,学校需从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教学与护考接轨,以此提高西南地区护考合格率.
作者:沈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87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探究静脉留置针的广泛应用和护理要点等.方法 以87例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常规的规范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静脉留置针在一些患者的身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在静脉留置针发挥作用的同时相关的护理技巧也很重要.结论 针对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或者是每天重复多次进行输液的病人,常规的静脉输液方式已不能满足治疗的需要了.而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如静脉留置针.然而对其的应用和护理手段等非常重要,以下本文将着重论述.
作者:曾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人体结构生理学是现代医药学的基础,这门课程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人体生理学三部分组成而产生的一门课程.如何在高职高专的学生中开展这门课程,如何使高职高专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好的掌握人体结构生理学的知识体系,是高职高专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在《人体结构生理学》课程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作者:张锋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过程中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T指导下进行臭氧注射治疗,加强耐心细致的术前、后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经1-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达93.7%.大多数患者取得了好的治疗,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CT指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新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李桂秀;严茶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症状为黄疸、乏力、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未及时治疗,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52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均可见血清ALP、GG-T明显升高,而ALT、AST水平多为轻中度增高,TBIL水平升高水平不同,部分患者表现为黄疸明显升高,且以DBIL升高为主.AMA- M2阳性49例.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用药指导,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唐桂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218例,制定出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其使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使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对于护理评估质量的评价难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及每天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所受的痛苦.方法 我院采用了BD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进行浅静脉输液.结果 通过对封闭式留置针应用,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结论 要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把好无菌关、及时更换透明薄膜,可防止穿刺部位的感染;局部进行热湿敷疗法,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正确应用正压封管,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杜学芬;孙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外科门诊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损伤类型多样,但患者往往多存在有较为严重的紧张和焦虑状态,如不能给予较好的门诊护理,可能会影响患者就诊,甚至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而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进步,对门诊外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我们认为,护理工作是由各个细节构成的,因此,在门诊外科护理工作中,加强了细节护理干预,从细节入手,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提高了护理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导致门诊外科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细节护理的方法和要点及其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总结心脏涤纶补片运用于脾脏破裂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保脾手术技术水平.方法 对选择40例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应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均获得痊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运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
作者:苗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临床上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征象与妇产科患腹症的各种症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就诊的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以上患者的彩超征象进行总结,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查的结果与诊断结果大部分相符,误诊率较低.结论 在临床诊断上通过彩超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很高,能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支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乐水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抚触对泌尿外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63名泌尿外科患者随机分成抚触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处理,抚触组术前接受抚触,手术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的医生对患者术中配合的满意度.结果 抚触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手术配合程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有助于缓解泌尿外科患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其手术配合程度.
作者:李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指导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5年来的136名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68名患者,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对A组的68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的患者则采用元胡止痛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组68名患者在经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68名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实验动物工作中从业人员职业健康存在问题,探索和建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扩的管理制度,完善职业健康管理措施,提升实验动物质量和保障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健康,有利促进了实验动物科技队伍和科技工作的管理创新和发展.
作者:游丹;杨凤梅;李艳艳;赵远;鲁帅尧;禹文海;和占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145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组7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非手术组69例,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肩关节评分在随访各时相点,手术组优良率98.7%,非手术组优良率76.8%,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骨愈合时间手术组15.6周,而非手术组为28.6周,有显著差异(P<0.01).非手术组有8例骨不愈合及9例骨畸形愈合,比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神经刺激症状非手术组6例,手术组无,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残余痛、关节活动障碍、再骨折及与钢板有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都有效,但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及后遗症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张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方向感也称方位知觉,是人体对物体所处方向的知觉.而所谓的优势手,早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的,一般在靠近嘴巴时,经常会举起的那只手,就成为了早期的优势手.但是受后天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这个优势手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影响方向感的原因目前医学上还不能明确的提出,但是,通过一些科学表明:人类对优势手强制性的改变,会对大脑中的方向感神经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直接关系到对于方位的判断力.
作者:尤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1例,不良反应有1例,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不良反应6例,总有效率为77.4%,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液治疗CAP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10年正阳县手足口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年正阳县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正阳县19个乡镇均有手足口病报告,报告发病769例,发病率97.34/10万,5-8月高发,城市高于农村;98.05%病例集中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1-3岁为高峰;实验室诊断病例39人,EV71阳性31人,阳性率为79.49%.重症病例107人,占总病例的13.91%,农村高于城市.结论 2010年正阳县手足病发病率高,重症病例多、存在地区聚集性,主要病原体是EV71型肠道病毒,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为主.
作者:王震一;贺春民;方华;宋继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过敏性紫癜反复发作的效果.方法 对20例门诊过敏性紫癜患者单方运用“自拟当归芦荟水牛角汤”口服治疗,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论 过敏性紫癜采用“当归芦荟水牛角汤”治疗见效快,疗效稳定持久,服用方便且经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引流方法对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71例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双管引流组40例,传统引流组31例,术后观察2组置管时间、术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皮下积液压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 双管引流组较传统引流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均较低,双管引流组和传统引流组在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置管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负压引流可降低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萍;吴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