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月英
目的 观察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76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41例患者为治疗组,3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并加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使用注射用炎琥宁.结果 治疗组患儿痊愈率为68.29%,对照组患儿痊愈率为37.14%,显效率二者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12%和91.34%,两组相比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能够迅速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轻微,但由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病情的复杂性,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还得进行综合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联合应用注射用炎琥宁是一个很好的药物选择.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氨甲喋呤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陈旧性宫外孕6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MTX50mg单次肌注,治疗组除用MTX外每日加用中药口服;定期监测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水平及B超监测盆腔包块情况,直至正常.结果 对照组治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93.3%(p< 0.05).结论 MTX联合中药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疗效好,能保留病变部位功能.
作者:朴云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病因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院的36例(63只眼)发病不超过2年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人,给予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 36例通过治疗33例治愈,治愈率91.67%.结论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惠萍;李起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容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机制研究的分析,搭建起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理论指导框架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方法 文献研究与实践资料的分析.结果 对定点医疗机构监管的主体、内容、策略与措施进行了阐述.结论 在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过程中,应充分有效地发挥农民的监督作用,加强多方面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从而保证资金设备和相关人员的到位.
作者:邱琼雄;余其先;邓儒培;黄刚;刘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超声导视技术用于更年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较为少见.现将本站收治的3例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刘凤兰,女,73岁,2010年2月13日,以绝经22年,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为主诉就诊.自述40岁时在当地卫生院放置宫内节育器,种类不详,术后无明显不适;51岁自然闭经;从56岁时开始逐渐出现腰酸、下腹胀痛,并逐年加重;60岁时在当地计生办取器失败;64岁在当地卫生院取器失败,随年龄增长,腰腹坠痛更加明显.2010年2月1日在市级医院做彩超、CT诊断为节育器嵌顿子宫肌壁间,并在市级医院妇产科取出失败.查体:生命指证正常,一般状态良好,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外阴萎缩、阴道通畅,可见宫颈有穹窿,子宫体前位缩小,活动佳、有压痛.B超检查子宫缩小,宫内可见“O”型节育器,血尿分泌物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检查正常,给予口服乙烯雌酚0.5毫克,日3次口服,连服20天,阴道上药雌泰栓1枚,日1次,连用20天.
作者:王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外科住院患者218例,制定出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对其使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调查的结果.结果 使用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使用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评估评价标准在外科护理中能够有效解决在日常护理实践中对于护理评估质量的评价难题,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琼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前言虽然正常人每天都在睡觉,但是对人民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睡眠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它随着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可见睡眠对生命的意义极大.从2001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睡眠日”,可见睡眠及其相关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例如一些疾病好发于睡眠过程中,如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哮喘,各种脑卒中患者的集中分析后发现有超过49%的患者在夜间发病.因此,了解睡眠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我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论述了“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员工的意义,并对怎样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作者:马玉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耐心、细致的专业护理后,2例患者发生死亡,2例呈植物生存,转入外科继续接受治疗的有3例,出院的患者共25例,其中有12例病情好转但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3例痊愈.结论 在临床脑出血护理中加强基础护理、脑出血后颅高压的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能够使脑出血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作者:周林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输液管的输液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输液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将瓶内液体输入静脉.之所以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广泛,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见,应用广泛,极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和途径之一.其穿刺与其它穿刺相比较是简单且于宜掌握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也有一定的难度与困难,不能做到一针见血.穿刺的失败或穿刺速度缓慢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这不能及时诊治疾病,延误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降低了治愈率.因此,静脉穿刺是衡量护士操作技术是否过得硬的基本功.本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多年来,总结如下几点体会,以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更好地掌握穿刺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夏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接受小脑电刺激及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采用Fugy - 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向入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在这个大背景下都开始暴露出来,而医院作为一个与百姓生命息息相关的“窗口”,开始成为激动社会情绪的焦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显现,医患关系矛盾突出.卫生主管部门虽然策划并推动了五次医疗卫生改革,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还出现了有组织有规模的职业“医闹”,他们扰乱公共卫生秩序,破坏医疗环境,被定义为违法行为.但这一特殊队伍竟然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丁洁;王兴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探讨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和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实现护患关系的和谐与融洽.
作者:牟俊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护理临床实习生带教是医院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我院作为教学医院,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满意度尤为重要.我院每年一次的满意度调查,由该期实习生进行匿名评价,分值的高低决定着该科室教学计划实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各科室根据评比的具体内容做出相应的改进,以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对护理实习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的再教育、临床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我科教学满意度居全院前三名,现总结多年来的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经验,分享以下体会:
作者:邓俊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我院于2001年以来,联用奥扎格雷钠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抽取2001年5月- 2006年10月脑梗死患者174例,所有患者中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40例.①患者血凝两项正常.②患者经检查其肢体肌力为2-4级.③患者的年龄均小于78岁.④患者从发生疾病到就诊的时间为24 - 48h中.⑤患者都为初次发生此疾病或过往有此疾病但没有后遗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140例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四届脑血管会议的诊断标准.84例患者为男性,女56例,年龄34 -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于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据.结果 我院去年共输血人数约3500例,其中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30例,发生率为0.86%.其中轻微过敏反应9例,发热反应15例,急性溶血性反应2例,全身性皮疹3例、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1例.发热占50%,高于其它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冰冻血浆19例,机采血小板8例,洗涤红细胞2例,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显著高于其它输血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输血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输血指征,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庆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145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组7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非手术组69例,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肩关节评分在随访各时相点,手术组优良率98.7%,非手术组优良率76.8%,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骨愈合时间手术组15.6周,而非手术组为28.6周,有显著差异(P<0.01).非手术组有8例骨不愈合及9例骨畸形愈合,比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神经刺激症状非手术组6例,手术组无,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残余痛、关节活动障碍、再骨折及与钢板有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都有效,但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及后遗症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张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躯体化障碍在综合医院经常遇见,以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疼痛为主的反复出现的一类综合征.虽然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但是患者常常病因不明,病程较长,长期来往于各大综合医院就医,对医师无病的解释或保证不信任,治疗效果也差.而目前各医院的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也给医院带来了极大负担,如何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是各个医院面临的主要同题.
作者:温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30例脑室出血脑积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治疗后的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中有28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另外2例一次性穿刺失败后改选用对侧穿刺常规.30例在均采用单侧穿刺引流,其中,有1例死亡,1例因经济问题出院外其他的症状均消除.治疗后2-4天CT复查显示29例脑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有16例完全消除,11例明显减少,1例减少较少,1例因为穿刺时先出现脑脊液,后出现新鲜血液,2天后因脑疝死亡.穿刺针留置时间在2-9天,平均为3.7天,无1例出现穿刺点或颅内感染.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创治疗脑室出血脑积水可清除脑室内血肿,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积水清除率高和术后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李正克;曾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为患者提高服药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80例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用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与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有关.结论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促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于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