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行员工职业化是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马玉文

关键词:医疗卫生, 人力资源, 职业化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市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的观点;论述了“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从业员工的意义,并对怎样实施员工职业化管理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19例基本痊愈;12例显著进步;进步6例;总有效率是92.5%与对照组(80.0%)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显P<0.05.结论 综合的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的提高非常有利,能够改善神经的缺损程度,减少再出血率.

    作者:刘小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于都县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项目工作体会

    目的 了解与掌握于都县碘缺乏病病情、居民碘营养水平及防制措施落实情况,为消除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查40名8 -10岁学生,对其甲状腺容积,家中食盐碘含量检测,12名儿童尿碘检测,当地饮用水水碘测定.同时抽取了相邻的三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孕妇和哺乳妇女各5人采尿样检测尿碘含量.结果 40名8 - 10岁学生甲状腺容积均未超过正常值(不肿大);40份盐样合格碘盐38份,不合格碘盐2份,碘盐合格率95%;学生尿碘与孕妇和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达491.645 μg/L与194.705μg/L,小于20μg/L的尿样为零.结论 于都县碘缺乏病病情得到了较好控制,居民碘营养水平得到了改善,但碘缺乏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人体缺碘是由环境缺碘所造成,而环境缺碘是难以改变的,要坚持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还需不懈努力,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继续配合,全民参与,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作者:章鸣;胡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呼和浩特市水质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呼和浩特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为我市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年-2009年监测的水样(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农村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水质卫生状况好于2009年水质(x2 =20.95,p<0.05);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较差,但2008与2009年水质卫生状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x2 =2.95,P>0.05).结论 应该加强城市及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加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进程.加强农村改水工程的后期维护和管理.

    作者:张建峰;王春泽;屈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抢救室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抢救室是现代医院重症急诊的主要场地,而在抢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主要医疗抢救工具.一定要做好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正确、合理的管理维护,保证抢救室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就抢救室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作者:夏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据.结果 我院去年共输血人数约3500例,其中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30例,发生率为0.86%.其中轻微过敏反应9例,发热反应15例,急性溶血性反应2例,全身性皮疹3例、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1例.发热占50%,高于其它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冰冻血浆19例,机采血小板8例,洗涤红细胞2例,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显著高于其它输血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输血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输血指征,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庆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护理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中发挥的作用,总结经验并进一步在临床推广.方法 2009年间我院通过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骨折患者共47例,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和出院之后的跟踪调查,总结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正确护理的优势.结果 经过一年的随访,对手术后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的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为93.6%.结论 桡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正确的护理方法能够起到帮助患者恢复的良好效果.

    作者:潘燕燕;孟凤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病因及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院的36例(63只眼)发病不超过2年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病人,给予改善视网膜血循环,营养支持网膜,抗氧化及对症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 36例通过治疗33例治愈,治愈率91.67%.结论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期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惠萍;李起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隐患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

    安全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平安、快乐的生活与工作,它涉及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狭义的来说,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仁爱即爱人.对患者进行安全的护理管理是要对其的身体、心理等安全进行管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对各项隐患进行防范,以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我科重视护理隐患及护理安全,每月自查隐患,做到防患未然.现对科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

    作者:刘英菊;陈静玲;杨洵;孟宪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意义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59例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冠心病组8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不合并冠心病组78例(单纯糖尿病组),绝经后女性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结果 T2DM组及T2DM合并CHD组血FBG、Hcy、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合并CHD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CHD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均P<0.01).在T2DM合并CHD组中,Hcy与Fg、HbAlc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李彬;张涌;赵红艳;李琳;苏国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鼓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临床应用

    鼓胀系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位在肝、脾、肾.多见于现代医学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等引起的腹水阶段.鼓胀病程较长,是一个慢性发展、反复波动、迁延难愈或易复发性疾病.做好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治愈患者的重要措施,我院多年来运用中医药治疗鼓胀患者,强调辨证施护,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现将其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乔东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褥疮的预防及防护体会

    本文从褥疮的概述以及发生褥疮的原因出发,重点分析了老年病人褥疮的预防与防护方法,主要是从体位,按摩,器材,营养支持疗法以及心理护理来分析了褥疮的预防与防护体会.后得出,从这些方面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明显地减少老年人发生褥疮的几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放化疗结合用于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文选用放化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旨在探索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晚期食管癌患者60例,其中身体状况都健康,随机各选取患者男11例,女9例,分为研究组、放射组、化疗组.研究组采用放射疗法与化学疗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每天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情况.其他两个组只是单纯的采用放射组和化疗组进行治疗.后比较三组患者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短期内情况要比化疗、放疗组效果好,且化疗对照组患者的情况要稍微好于放疗组,并对患者进行不定期的随访,通过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经过随访,笔者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高,时间越久,采用放化疗结合治疗的患者的效果越明显,存活的时间也远远高于单纯的放疗或化疗.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放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晚期食道癌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效果远远高于采用单纯的化学疗法和放射性疗法的两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双阑尾及双系膜阑尾各一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男,1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3天,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既往无类似病史.查体:体温37.6摄氏度,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急性病容,无贫血貌,心肺听诊正常.右下腹有压痛,肌紧张,反跳痛,未及包块,肠鸣音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6.8×109/L,中性粒细胞0.873,淋巴细胞0.11,单核细胞0.017,X线胸腹透视均无异常.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盲肠内侧有2条阑尾,充血水肿,表覆脓苔,大小6cm×1.0cm×1.0cm,根部完全分开,分别位于盲肠壁上,尖端各自成盲端,二条阑尾共用一阑尾系膜,系膜动脉分支分别供应二条阑尾,于根部分别切断均可见管腔,诊断双阑尾畸形,病理报告化脓性阑尾炎.

    作者:孙纪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议对疼痛病人的心理护理

    痛觉不是一种独立的感觉,而是一种复合感觉,它的出现往往伴随其它型式的感觉.疼痛是人对损伤刺激的反应,是人的主观的、负面的感觉.因为疼痛是疾病产生、发展和消失的指标,所以疼痛常常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而疼痛的发展变化也是医护人员判断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将对疼痛的观察与研究放在重要层面,应当将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注诱发疼痛的原因以及病人的情绪化反应.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树立积极的心态,逐渐克服、避免负面情绪.对于可以选择性使用止痛药物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开启体内“抗痛系统”以达到减缓疼痛、促进治疗的目的.

    作者:姜宝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治疗和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0年9月到我科室进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和护理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对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和护理之后,有88例患者治愈,有12例患者治疗显效.结论 采用针刺治疗之后,需要分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对其采用不同的护理办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整个治疗的成功和安全.

    作者:朱丽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产儿黄疸的诊治

    目的 了解早产婴儿黄疸的诊断依据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1年3年中的早产儿患者80例黄疸患者为分析案例,将其按照1:1分配方式,分成两组.回顾性对比分析,早产儿发生黄疸的病理性因素或生理性因素.并根据数据总结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方式.结果 80例早产儿黄疸患者中有生理性黄疸患者32例,病理性黄疸患者46例,不明原因黄疸患者2例.结论 引起早产婴儿发生黄疸的原因与疾病有多种[1],皆属于非生理性原因,所以我们应诊断出早产儿黄疸患者的病理原因,做好良好的预防措施以及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黄洁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输液的技术技巧与护理体会

    静脉穿刺输液技术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护理技术,但要做到穿刺一次成功,需要我们护理工作者精湛的技术技巧和正确护理才能达到.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1穿刺前的准备1.1评估[1]1.1.1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的病情、诊断、年龄、输液目的、出入液量、心肺功能、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皮肤状况,穿刺静脉的解剖位置,充盈程度,弹性滑动度等.1.1.2病人的认知反应病人的情绪状态及对输液有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等.1.1.3输注药液包括药物的名称、有效期、药物的质量、作用、副作用;以及有无配伍禁忌、过敏反应等.

    作者:庞凤莲;王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36例

    目的 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36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措施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体重指数、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结果 治疗4周之后,患者的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变化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体重指数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改善脂代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析静脉穿刺成功的体会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输液管的输液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输液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将瓶内液体输入静脉.之所以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应用广泛,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是常见,应用广泛,极其重要的治疗措施和途径之一.其穿刺与其它穿刺相比较是简单且于宜掌握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也有一定的难度与困难,不能做到一针见血.穿刺的失败或穿刺速度缓慢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这不能及时诊治疾病,延误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降低了治愈率.因此,静脉穿刺是衡量护士操作技术是否过得硬的基本功.本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多年来,总结如下几点体会,以促进技术的不断提高与创新,更好地掌握穿刺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夏金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疾病中C反应蛋白检测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关系

    目的 探究儿科疾病中C反应蛋白作为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我院于2010年收治的儿科疾病患儿共120例,其中将诊断有细菌感染的108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数据作为抗生素使用标准的病患50例作为实验组,设运用常规抗生素用药疗程与方法的68例儿科病患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之间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感染复发率、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患儿满意率、治疗效果等情况的变化.由此来探究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在使用c反应蛋白检测作为抗生素运用疗程的判断标准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费用、感染复发率、产生抗生素耐药性情况等明显降低,而患儿满意率、治疗效果等情况明显有所好转.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对抗生素的合理运用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具有显著的医学与经济学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