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2例脑出血临床护理

周林安

关键词:脑出血,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2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及耐心、细致的专业护理后,2例患者发生死亡,2例呈植物生存,转入外科继续接受治疗的有3例,出院的患者共25例,其中有12例病情好转但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3例痊愈.结论 在临床脑出血护理中加强基础护理、脑出血后颅高压的护理、患者心理护理、应激性溃疡的护理能够使脑出血抢救成功率进一步提高、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显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显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1年1月临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并经手术证实的96例病例的术前常规超声检查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急性胰腺炎中,水肿型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胰腺呈轻度的肿大或是局限性的肿大,胰腺的形态饱满充实,胰腺边缘清楚可见,实质部的回声呈明显的减低,胰腺后方的回声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强,网膜囊处的超声图像呈像少量的液性暗区;出血坏死型的超声检查图像显示,患者的胰腺呈明显的肿大,实质部的回声呈面不均匀的图像,可以见到患者的胰腺呈强回声、低回声、无回声以及强弱混合的回声.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85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后得到准确的诊断,准确率为88.54%.结论 超声具有操作简单、无痛苦,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诊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罗伍山;周智虹;蔡红海;钟伟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深入了解病案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整改措施,使病案这一记录医疗过程的原始证据更及时、真实、完整、合法,为公正地、科学地解决医疗纠纷,事故以及诉讼案件发挥其独有的现实作用.

    作者:李学红;史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已经广泛使用,熟练地应用好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有利的时间.特别是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时,开放静脉通道是快捷抢救病人有效的方式.只有在短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才能为医生提供进行药物治疗的途径,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技巧.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手足口病舒适护理的特点和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手足口病舒适护理的体会和特点进行探讨,使整体护理进一步完善.方法 收集住院期间7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在护理和治疗中,观察组患儿得到了安全感和舒适感,使预后得到了改善,加快了患儿早日康复.结论 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舒适护理,使整体护理的内涵得到了完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护理的服务质量切实得到了提高.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30例疏血通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我科住院的1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给与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92%和93.8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9.23%和75.3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作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s).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使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和12例侵犯颅底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0例垂体瘤患者做了头颅的MRI、CT检查,对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使用MRI多层面重建.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要优越,但是使用CT和MRI对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作用是相似的.根据MRI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性.在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要明显的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和垂体瘤的强度高.在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3例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2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结论 T2WI的信号能够很好的显示出颅底脊索瘤特征,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使用MRI的MPR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颅神经,在对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6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改善母婴的预后,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沙吾亚·孜亚达;娜迪亚·阿吾德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3例严重度部创伤病例为治疗对象,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统计痊愈百分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痊愈百分比为82.6%( 19/23),在其余17.4%的病例中有4.3%(1/23)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8.8% (2/23)出现肠梗阻,4.3%(1/23)出现肠瘘,通过给予其他对症处理出院.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可降低病例死亡几率,同时提高痊愈百分比.

    作者:曾云根;罗招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方法 综合2009 -2011年所选出的50例肿瘤患者资料,在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上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降低患者的忧虑心理,提高生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生物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间隔每4小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对高温患者的早期诊治起到绝对性作用.结论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针对肿瘤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一些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值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吴婷婷;韦怡;仲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有关高校卫生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高校医疗卫生机构担负着学校师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随着国内各大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医疗卫生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卫生发展.本文主要对高校卫生发展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给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借鉴.

    作者:卢文杰;张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近年来,我院在五年制医学本科生中开展了设计性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医学机能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现状及不足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作者:于海玲;朴日龙;李迎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3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相关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P <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住院天数,减低了医疗费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钟景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41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的微创有效性,为进一步推广该米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访三年了解肿瘤复发率,统计各种并发症.结果 未出现电切综合征和闭孔神经反射,未出现严重术中出血,未出现膀胱穿孔;术后随访3年,1年内复发4例,第二年复发6例,第三年复发7例,三年复发率为42.5%,其中8例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结论 经尿道浅表性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作者:崔庆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及治疗1例报道

    对肺栓塞给予正确临床诊断,溶栓治疗,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避免漏诊和误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胡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8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整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2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之后,其预后效果良好,未出现临床感染、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患者的腹膜炎症以及预防出现并发症.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crohn病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以色列胶囊内镜系统对本院53例克罗恩病疑似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53例患者中29(54.7%)被诊断患有小肠克罗恩病,24例(45.3%)的患者没有阳性发现.结论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在诊断克罗恩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成为病情轻重判断的依据,并能协助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健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菟仙海蚣胶囊对腺嘌呤致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 -2、P5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菟仙海蚣胶囊对生精细胞损伤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Bcl -2、P5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腺嘌呤诱导致生精细胞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菟仙海蚣胶囊对该模型大鼠生精细胞的凋亡率及Bcl-2、P53蛋白表达,同时检测大鼠睾丸、附睾指数及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结果 菟仙海蚣胶囊可明显抑制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升高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降低P53的表达,提高附睾指数,增加精于数量和精子活率.结论 菟仙海蚣胶囊治疗少精、弱精症的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生精细胞凋亡、上调睾丸组织细胞Bcl -2的表达和下调野生型P53表达,并作用于附睾,提高附睾指数,促进精子发育成熟,增强其活力有关.

    作者:张银川;徐瑛瑛;马红;张春霞;刘喜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供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潜在危险,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共发生危险事件71例,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16例,护士护理服务不当28例,患者原因15例,其中以护士护理服务不当多.结论 外科护理是医院较为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婴幼儿腹泻180例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婴幼儿腹泻的致病菌分布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全县2011年2月-2012年2180例腹泻患儿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作以回顾分析.结果 180例患儿便标本中菌痢28例,阳性率15.56%;轮状病毒感染120例,阳性率66.67%.不同性别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3岁年龄组患儿与<6个月组、3-5岁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x2=11.49,P <0.01;x2 =8.02,P<0.01).结论 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且以6个月-3岁婴幼儿感染为多见.

    作者:杨长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分析比较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对老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二者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老年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3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91%,对照组治疗率为93.84%,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抗生素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唑肟在老年支气管肺炎治疗方面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左氧氟沙星疗效更为显著,且费用较低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康振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