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肾衰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体会

刘雪波;梁立义

关键词:慢肾衰透析, 高血压, 药物治疗
摘要:肾脏疾病的替代治疗方案中唯一有效的是透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进行透析治疗.透析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高血压,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血透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1].为了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压,制定佳降压方案,笔者根据患者肾脏疾病情况及其血压状况对本院118例血透患者进行分析并评估降压药物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后行输卵管结扎的体会

    由于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革,近几年剖宫产率急聚增加,从而增加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相对难度,加大了手术的风险,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施行剖宫产后输卵管结扎1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高位正中切口,能有效避开原手术后形成的瘢痕,避免脏器损伤,明显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情况为22 - 45岁,132例患者曾有1次剖宫产分娩病史,54例患者曾有2次.距离上一次剖宫产分娩后时间为6个月-15年左右.

    作者:彭广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25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曲肽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结果 奥曲肽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分别为96.0%和83.3%.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2.0%和16.7%.结论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效果好,适用于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作者:黄敬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存在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推行以家庭医生责任制为主的社区卫生新医改,成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就推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可行性及遇到的困难与对策进行分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邹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内障联合青光眼48例患者的联合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54眼)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其中46例(52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宋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胸腺肽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腺肽注射液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Karnofsky评分.方法 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24例).两组均给予OLF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注射液.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和Karnofsky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4.2%,明显高于对照组(36.0%)(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率为50.0%,明显高于对照组(32.0%)(P<0.05),治疗组骨髓功能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腺肽注射液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蔡刚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魔芋葡甘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

    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方法 分析和总结相关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文献.结果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有明显的抗癌、通便、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结论 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广阔.

    作者:柯有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意义

    目的 探讨绝经后女性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将159例绝经后女性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冠心病组8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不合并冠心病组78例(单纯糖尿病组),绝经后女性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结果 T2DM组及T2DM合并CHD组血FBG、Hcy、HbAl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T2DM合并CHD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P<0.01).T2DM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CHD组Fg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T2DM(均P<0.01).在T2DM合并CHD组中,Hcy与Fg、HbAlc呈正相关关系(均P<0.01).结论 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及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

    作者:李彬;张涌;赵红艳;李琳;苏国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收治的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锥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 - 10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量2 -50毫升,平均6.8毫升,住院时间1-12d,平均4.1天.LEEP术后随访,治愈89例,治愈率达91.8%.结论 宫颈LEEP环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CIN诊治疗手段.

    作者:莫伟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方位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方位护理用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全方位护理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处理,对其实施护理前后的服药依从性评分.结果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全方位护理措施,予以合理的健康宣教方案、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等,护理后和护理前相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评分得到显著性提升,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特点予以全方位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暗示疗法在肿瘤病人中的应用

    通过暗示疗法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利用语言的手段,引导病人顺从、被动地接受医务人员的意见,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并且改善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使肿瘤得到一定的控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

    作者:张诗苑;俞嘉;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已经广泛使用,熟练地应用好静脉留置针,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减轻病人的痛苦,还能为挽救病人的生命争取有利的时间.特别是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时,开放静脉通道是快捷抢救病人有效的方式.只有在短的时间内建立静脉通道,才能为医生提供进行药物治疗的途径,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总结出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技巧.

    作者:韦邦燕;陈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案例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些规律及特点,总结其护理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1年静脉滴注的98例ADR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中,涉及抗生素70例(71.43%),中药注射剂6例(6.12%);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静脉刺激;不同生产企业,同一种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同或临床表现相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高有低.结论 详细询问过敏史,合理选择用药,加强药品保管,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及监测,静脉滴注全过程的护理观察,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柯秀丽;康幼洪;郑丽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48例肱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切开复位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评价患肘关节总体功能及记录术后肘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MEPS评分为55 - 100分,平均评分为83.58分,其中优7例,良27例,中9例,差5例,优良率为70.83%.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20°(0°- 50°);屈120°(95° - 140°);前旋70°(40°-90°);后旋65 °(40°-90°).结论 金属植入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能获得满意的效果,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作者:樊宏国;樊红霞;田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探讨研究

    伴随着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站也随着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的发展不断的向前发展.一项调查显示,未来社区将要解决80%以上的居民卫生保健服务,因此研究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联系工作实践,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和必然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相关阐述.重点就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思考探讨,与大家进行分享,以期更好的做好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

    作者:周静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30例疏血通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我科住院的130名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给与疏血通和丹参注射液治疗,连续观察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76.92%和93.85%,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49.23%和75.3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在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作用明显,有统计学意义(-x±s).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和血液黏度.

    作者:李善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新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及评分表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病人的主要急救措施,生命大于一切,要求全人类都应掌握该项急救技术,我们医务工作者更应全方位地掌握此项救命技术,为了更好地操作,记牢、考核,笔者通过仔细思考,完善了新的操作流程,制定了新的评分标准,供大家分享.

    作者:王长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直肠癌病患134例,其中有74例行直肠癌切除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在行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同时使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对照组直接行结直肠癌切除术,不使用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术,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 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9%,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顺行管式回肠末端预防性造口是结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后吻合直肠的一种暂时转流粪便方法,该方法对病患的治愈率有很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降低了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郑明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超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起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在急性梗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第7天开始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发病24小时内开始康复护理.结果 治疗后第14天及28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早期全方位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疗效显著.

    作者:刘慎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敷贴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护理总结.方法 选择我院2009 -2011年门诊收治COPD患者780例,通过一般护理、贴敷治疗的护理、皮肤起泡的护理、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结果 780例患者中治愈162例占20.8%,显效316例占40.5%,有效244例占30.1%,无效58例占7.8%.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护理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清琳;胡永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手术结束后,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语言或行动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如全麻停药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麻醉苏醒延迟.1原因分析1.1麻醉剂量使用不当,麻醉剂量如果使用过少会是麻醉效果不好,但如果使用总量过大就会因个人体制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肝脏功能排泄减慢,肾脏功能排泄延迟.另外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都可以导致麻醉剂量过大.

    作者: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