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魔芋葡甘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

柯有甫

关键词:魔芋, 葡甘露聚糖, 药理作用, 代谢综合症
摘要: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方法 分析和总结相关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文献.结果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有明显的抗癌、通便、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结论 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广阔.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程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收缩乏力的给予产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恢复快,产妇产后出血少,持续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实施产程护理对于宫收缩乏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万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意象画在糖尿病患者病因探讨中的应用

    伴随着生活水平和节奏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巨大危害.其发病原因除了与遗传、病生理等因素有关外,更受医务人员关注的是患者的生活方式、应对模式及情绪影响.或者说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意象画是在意象治疗方法上的延伸与发展,他是建立在荣格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更容易突破阻抗的心理治疗方法.是在朱建军及蔡晨瑞老师的指导下推广应用的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治疗手法.

    作者:郝喜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介绍一种静脉穿刺新方法

    静脉输液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长期需要由静脉输液维持生命的慢性病患者往往因周围血管硬化或破裂很难找到合适的血管,这就需要护士过硬的穿刺技术,同时也需要护士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外周浅静脉.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外周浅静脉是摆在护士面前的课题.下面介绍一种静脉穿刺新方法:

    作者:南银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关于我国社区护理工作的研究

    社区护理是结合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理论与技能,提高社区群众生活质量,以及健康水平的护理服务活动.本文主要概述了社区护理的定义,分析了我国及国外社区护理的现状,指出了现存的问题,探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张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隐患的相关内容及防范措施

    安全概念:从广义上讲就是平安、快乐的生活与工作,它涉及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狭义的来说,安全就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从医学的角度来认识安全,安全是一种仁爱之心,仁爱即爱人.对患者进行安全的护理管理是要对其的身体、心理等安全进行管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事故,对各项隐患进行防范,以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我科重视护理隐患及护理安全,每月自查隐患,做到防患未然.现对科室的护理隐患分析如下:

    作者:刘英菊;陈静玲;杨洵;孟宪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睡眠与神经系统疾病

    1前言虽然正常人每天都在睡觉,但是对人民睡眠的发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睡眠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功能,它随着年龄和疾病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可见睡眠对生命的意义极大.从2001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3月21日为“国际睡眠日”,可见睡眠及其相关问题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关注的焦点.例如一些疾病好发于睡眠过程中,如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哮喘,各种脑卒中患者的集中分析后发现有超过49%的患者在夜间发病.因此,了解睡眠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海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针灸治疗中风病

    针对一般药物治疗脑血栓的缺陷与不足,临床采用针灸,火针,水针及按摩能使脑血栓得到改善甚至痊愈.针灸治疗急性脑出血、脑梗塞、脑外伤,脑萎缩等效果都非常明显.作为偏瘫康复首选当属物理疗法,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进行针灸之后,微循环血流量会显著增多,因此用头针治疗早期脑血栓不仅可以治疗脑休克,还能激发肢体的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早期使用头针,体针和药物同时使用,效果非常显著,痊愈后致残率低.

    作者:蒋洪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10年住院病人疾病顺位统计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1 -2010年住院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领导在病房设施、人员配备、设备换置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2001-2010年10年疾病分类报表,资料准确.1.2方法按照ICD - 10标准分类.按照病人出院病历首页第一诊断统计.以两年为一时间段,计算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顺位.

    作者:马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切除术病人的护理和康复

    目的 本院主要阐述了腰椎间盘突切除以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以及康复的状态.方法 腰椎间盘切除以后,由于病人很难进行独立的行动,所以就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于护理方法首先应该从两方面上切入,第一点就是针对病人身体的护理.第二点就是针对病人心理的护理,针对病人身体的护理是本文的重点,在病人做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以后要对病人进行细致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心,这有这样才能让病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康复,期间,要进行心理的护理,指导病人练习滚式翻身还有相应的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以及下床活动指导等,加快腰椎间盘的切除的术后恢复.结果 经过术前和术后的细心护理,腰椎间盘切除术的病人比没有进行护理的病人康复速度较快,并且康复效果较好.结论 在进行完腰椎间盘突出切除术后的病人应该进行有关的护理,这样对术后的恢复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谭红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专科学生SCL -90测查结果

    目的 了解楚雄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86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强迫(41.17%)、抑郁(27.3%)、人际敏感(24.65%);护理专业平均阳性率高(24.13%);女生恐怖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发生率(21.74%)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18.5%)(P>0.05);另外,医专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强迫项明显高于云南大学生(P<0.05),而偏执、精神病性项明显低于云南大学生(P<0.05),男女大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专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专业及不同的年级发生率不同,因此应对在校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银芳;易敏春;方雷;李庆兰;王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组分栀子药材的研究

    目的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批次栀子药材含量,再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特定预测含量下的各批样品的调配比例,按此比例调配混合样品,后测定这个混合样品的含量.结果 组分调配的样品含量与经计算预测含量符合程度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相对偏差0.39%,绿原酸含量相对偏差1.49%,栀子苷含量相对偏差0.21%.结论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可行,对组分栀子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陈进钱;杜会龙;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微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69.6%,对照组为4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玉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剖宫产患者心理分析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策

    目的 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患者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剖宫产分娩的患者1073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及患者需求实施护理;干预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总结护理工作经验,对待产妇心理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剖宫产率比较,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了解孕妇心理状态,护理干预,能提高孕妇分娩信心,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贾秀杰;高明俐;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62例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EN组和PN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7d后,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尿素氮含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平均排气时间为3.8±1.2d,显著低于PN组的5.6±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胃癌患者术后康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王进;曾祥;金启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

    目的 研究讨论使用CT和核磁共振(MRI)诊断颅底脊索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和12例侵犯颅底的鼻咽癌患者以及10例垂体瘤患者做了头颅的MRI、CT检查,对5例颅底脊索瘤的患者使用MRI多层面重建.结果 使用MRI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这点要比使用CT要优越,但是使用CT和MRI对颅底中线骨质的破坏作用是相似的.根据MRI的显示肿瘤的部位和侵犯的范围来看,颅底脊索瘤可以分成这几种类型:颞枕型、鼻咽型和蝶鞍斜坡性.在颅底脊索瘤的T2加权的信号要明显的比侵犯颅底鼻咽癌和垂体瘤的强度高.在MRI显示的图像中可以看到3例被肿瘤包埋,3例视神经被肿瘤推压移位,2例患者的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结论 T2WI的信号能够很好的显示出颅底脊索瘤特征,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使用MRI的MPR技术能够精确的显示颅神经,在对颅底脊索瘤的手术中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者:夏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探讨研究

    伴随着卫生事业的重大变化,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站也随着医疗机构配套改革的发展不断的向前发展.一项调查显示,未来社区将要解决80%以上的居民卫生保健服务,因此研究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意义重大.本文主要联系工作实践,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和必然性,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主要工作进行了相关阐述.重点就社区医疗服务的新模式进行了思考探讨,与大家进行分享,以期更好的做好社区医疗服务,保障社区居民的安全健康.

    作者:周静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收集近几年来经临床确诊本病,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隐匿型2例,毛片型5例,细网型3例,网结型2例,复合型1例.结论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诊断,实验室痰涂片或肺泡灌洗液或胃液中找到含铁巨噬细胞可确诊.

    作者:黄宏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案例护理体会

    目的 了解静脉滴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些规律及特点,总结其护理方法,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1年静脉滴注的98例ADR报告分别从性别、年龄、引起ADR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8例ADR中,涉及抗生素70例(71.43%),中药注射剂6例(6.12%);ADR常见的表现为皮肤过敏、消化道反应、静脉刺激;不同生产企业,同一种药品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不同或临床表现相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高有低.结论 详细询问过敏史,合理选择用药,加强药品保管,重视中药注射剂的配伍及监测,静脉滴注全过程的护理观察,避免或减少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柯秀丽;康幼洪;郑丽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抢救急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80例急症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结果 穿刺成功78例,成功率97.5%,其余2例均因患者烦躁不安,不配合而致穿刺失败.

    作者:江美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严重腹部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23例严重度部创伤病例为治疗对象,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统计痊愈百分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痊愈百分比为82.6%( 19/23),在其余17.4%的病例中有4.3%(1/23)死亡,死亡原因为出现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8.8% (2/23)出现肠梗阻,4.3%(1/23)出现肠瘘,通过给予其他对症处理出院.结论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可降低病例死亡几率,同时提高痊愈百分比.

    作者:曾云根;罗招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