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关服用别嘌呤醇后致重症药疹的治疗和护理

陈慧珍

关键词:别嘌呤醇, 药疹, 治疗, 护理
摘要:别嘌呤醇的作用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而使尿酸合成减少,降低血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用于肾病、痛风性肾病.不良反应是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剥脱性或紫癜性皮炎等.出现重症药疹在临床上较少见[1].2011年12月23日,本院急诊病房收治1例老年性痛风患者,因自服别嘌呤醇后出现全身药疹,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症状好转,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对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应用

    目的 自2000年8月-2011年8月我院内科共收治急性非ST段抬高性低危组(无其他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反复胸痛)心肌梗死患者130例,根据β-受体阻滞剂相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取其中120人,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60人及对照组60人,两组病人在给予卧床休息、吸氧、阿司匹林口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根据病情口服美托洛尔25 - 50mg,每12h一次.对照组给予相应的安慰剂口服.结果 实验组口服美托洛尔后,患者心率明显下降(P<0.05);各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ST段抬高性低危组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美托洛尔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

    作者:崔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与治疗选择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并对不同分型给予不同的治疗选择,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时间分为新鲜骨折49例,陈旧性骨折5例.根据骨折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50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中无移位性骨折23例,移位性骨折27例,移位性骨折中屈曲型7例,伸直型6例,伸直尺偏型5例,伸直桡偏9例.对无移位者给予石膏固定,移位性骨折11例采取手法闭合复位治疗,其余16例(包括5例陈旧性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对开放性骨折者行清创术并手术复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 9例新鲜骨折优良率为81.63%,5例陈旧性骨折优良率为66.67%.无移位者均愈合,移位性骨折闭合复位者均愈合,出现2例肘关节屈伸受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3例肘关节屈伸受限,1例出现肘内翻,其余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通过对肱骨髁上骨折不同分型特点的观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有较满意效果.

    作者: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肤内血管成形术及药物治疗.然而对于下肢动脉流出道差,无动脉转流术适应证者,或体质差无法耐受搭桥手术者治疗办法则较少,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终难以避免高平面截肢.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多学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下肢缺血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深人[1].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促使动脉缺血性肢体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症状,降低截肢率或截肢段面,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作者:刘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学专科学生SCL -90测查结果

    目的 了解楚雄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861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的前三位依次是强迫(41.17%)、抑郁(27.3%)、人际敏感(24.65%);护理专业平均阳性率高(24.13%);女生恐怖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P<0.01);一年级学生的平均发生率(21.74%)显著高于二年级学生(18.5%)(P>0.05);另外,医专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强迫项明显高于云南大学生(P<0.05),而偏执、精神病性项明显低于云南大学生(P<0.05),男女大学生因子分≥2的学生比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医专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专业及不同的年级发生率不同,因此应对在校学生普及心理卫生知识,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杨银芳;易敏春;方雷;李庆兰;王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红花类注射用药在骨科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 对红花类注射用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将100例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注射,治疗组患者采用红花注射液,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后进行评分比较.治疗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治疗骨科疾病,采用红花注射液,副作用小,经济适用,简便易行,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东光;曾杏新;赖欢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于2008年4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复发转移性胃癌患者64例,随机把这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的32例患者采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的32例患者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的治疗方法,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6.9%,疾病控制率(DCR)为78.2%,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52.1%)及消化道系统(35.2%)反应;观察组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3%,疾病控制率(DCR)为87.6%,出现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42.3%)及消化道系统(27.8%)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利于疾病的控制,减少了毒副的反应,对复发转移性胃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作者:张保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肝随访对象近4年脂肪肝发生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启东农村乙型肝炎(男性)随访队列中B超诊断脂肪肝(SFL)发生率逐年增长现象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在长期随访的乙型队列中截取4年来至少接受一次影像学多普勒B超检查随访的对象1309名,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CHOL,)和空腹血糖(FBG)检测,同时进行个体饮酒史、吸烟史、以往肝病史和家族乙型肝炎病史等询问调查.结果 乙肝随访对象4年的SFL发生率分别为6.40%、9.77%、16.06%和21.54%,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P =0.000).乙肝患者中SFL者的ALT、TC、TG、FBG的异常率(34.3%、4.6%、54.2%、44.5%)显著高于非SFL者(21.0%、0.8%、14.8%、24.1%)(P≤0.001);有饮酒史比例亦为前者(66.1%)高于后者(55 7%)(P≤0.05).而AST( 17.4%vs 16.1%)、吸烟史(46.4% vs 46.8%)、既往肝炎病史(58.3%vs64.2%)和乙肝家族史47.8% vs 51.5%等调查数据在二者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TG和FBG是乙肝患者SFL(+)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倪正平;黄飞;陆玲玲;施平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09-2011年公主岭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时发现导致出生缺陷的可疑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09 -2011年公主岭市医疗机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2011年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6.92%,6.14%7.60%,呈上升趋势.结论 加强婚前医学检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做好孕期保健,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高亚丽;郭凤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重度子痫前期6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临床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60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尿量指标及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尿量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改善母婴的预后,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沙吾亚·孜亚达;娜迪亚·阿吾德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 对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收治145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手术组7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非手术组69例,采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年,肩关节评分在随访各时相点,手术组优良率98.7%,非手术组优良率76.8%,有显著差异(P<0.01).平均骨愈合时间手术组15.6周,而非手术组为28.6周,有显著差异(P<0.01).非手术组有8例骨不愈合及9例骨畸形愈合,比手术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神经刺激症状非手术组6例,手术组无,差异有显著性(P<0.01).他残余痛、关节活动障碍、再骨折及与钢板有关并发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都有效,但手术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畸形愈合、骨不愈合及后遗症的发生,使肩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张重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指纹识别技术在医院数字化考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引起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结合生物识别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就是目前的一个趋势.我国医院信息化目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医院管理信息化(HIS)和临床管理信息化(CIS)的初始阶段,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在诸多生物识别技术中,自动指纹识别技术集传感器技术、生物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模式匹配、电子技术于一体,是一种价廉、方便、可靠、非侵害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杨晓春;陈屹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标本交叉污染致ABO血型错误2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中标本采集留取因素造成ABO血型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报告因标本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2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血液采集环节标本留取发生交叉污染致ABO血型检测错误.结论 应加强无偿献血标本采集留取管理,杜绝标本差错;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血液,应另取血液留样(血辫子样管)与原标本平行做确认试验,做到血型定型准确,确保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作者:吴敬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溧水县2005-2011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溧水县病毒性肝炎流行情况,为制定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至2011年深水县网报病毒性肝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至2011年深水病毒性肝炎919例,全县平均年发病率为32.22/10万,男性多与女性;中青年高于其他年龄组;年份监测显示逐年呈下降趋势.结论 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分析,在做好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开展大年龄组的接种工作.

    作者:陈维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减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痛苦,使患者尽快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结果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上消化道出血例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吴汉群;陈婷;陈素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为了研究探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避免产妇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而引发的投诉与医疗的经济纠纷,所以做好风险管理是产科护理中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将对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主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加强护理风险教育宣传,提高风险安全与法律等意识,改进与完善好风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将实行风险管理之后,护理质量与产妇满意程度得到提高,很好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使医疗纠纷得到减少,防止风险的事件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

    作者:覃廷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布卡因胶浆用于胃镜检查12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真布卡因凝胶用于胃镜检查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对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胶浆10ml,口含5分钟后咽下,10分钟后再行常规胃镜检查术.观察组口服奥布卡因凝胶10ml,立即行常规胃镜检查术.结果 126例患者全部完成胃镜检查术,术中观察组的耐受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胃底粘液量和视野满意度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奥布卡因凝胶用于胃镜检查快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视野清晰,简单易行.

    作者:沈志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冠心病的中医防治

    目的 通过了解冠心病的含义、病发原理以及几种基本病发症状来探寻治疗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通过运用中医防治的方法来提高冠心病治愈的效率.方法 随机从中抽取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病发原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找出中医治疗措施.结果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找出并总结了随机抽取患者的发病的原因.并制定了应对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有效地降低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结论 中医治疗方法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推行中医防治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覃桂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药学服务的探讨

    社区的卫生服务是构成城市卫生的重要部分之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我国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量要内容.不仅可以方便群众的就医问题,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而且更是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方式,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促进作用.还可进一步加快我国社区卫生药学的服务工作,为公众的安全、合理用药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作用[1].

    作者:王敦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气相色谱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例如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检测器存在于电子捕获、氢焰和火焰光度中,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当中的应用取得了好的收获.气相色谱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发展技术,在20世纪中期时出现.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到食品领域当中,可以对食品各方面进行分析,例如香精香料、农药残留、脂肪酸、外包装等.

    作者:冷皓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检测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其作用.方法 对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检测患者的肌钙蛋白T并进行随访,观察其预后.结果 65例患者中,肌钙蛋白T阳性有47例,肌钙蛋白T阴性有28例;47例阳性患者中随访一个月有10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率为21.3%,28例阴性患者中有3例发生心脏事件,其发生率为10.7%,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钙蛋白T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仕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