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刘平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 慢性下肢缺血, 治疗, 临床研究
摘要:慢性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采用血管旁路移植术、经皮肤内血管成形术及药物治疗.然而对于下肢动脉流出道差,无动脉转流术适应证者,或体质差无法耐受搭桥手术者治疗办法则较少,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终难以避免高平面截肢.近年来,干细胞移植在多学科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在下肢缺血的临床运用越来越深人[1].干细胞移植技术能够促使动脉缺血性肢体侧枝循环的建立,从而改善症状,降低截肢率或截肢段面,为此类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等级评审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1现状当前,我国医疗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医疗机构为了创收,拼命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争夺病源.许多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新技术和设备,医疗资源进一步流向大城市大医院,而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比较严重.为明确不同医院的服务范围,使医疗资源分配合理,国家进行了医院等级划分.2011年4月,卫生部正式公布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新一轮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将全面展开.新的标准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医院评价经验,在检查方法、检查思路、评价方式上与以往有很大不同,这就对医院评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刘亚非;王西京;王申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01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居民、学生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分布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该师肩负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为维护祖国统一、安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6年以来,根据《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 - 2010年)》、《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规划(2006 -2010)(简称规划纲要)要求,我师积极组织开展了农十师“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了我师职工群众健康水平.

    作者:吴继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合作医院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间脑卒中偏瘫患者63例,分成实验组和对比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运动疗法.对比组31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在进行物理治疗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药品品种和用量均无较大差异.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Fugl - Meyer以及Barthel评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Fugl - Meyer及Barthel平均评分明显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中,运动疗法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季月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龋齿是中小学学生常见病之一,流行面广,发病率高[1].龋齿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与生长发育,尤其是恒牙龋病引起的危害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龋齿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2].龋齿的发病与社会经济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密切相关[3].发达国家龋患率较高,美国12岁儿童的恒牙龋患率达90%,欧洲各国小学生龋患率高达98% [4].近年来,中国儿童龋患率也在逐年上升.为了解本辖区中学生的口腔卫生状况和治疗情况,我们对本辖区3184例中学生的口腔龋齿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小玲;赵夏钗;吴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行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组接受小脑电刺激及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接受小脑电刺激治疗.采用Fugy - Meyer(FM)运动功能评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Bathel指数(BI)评分进行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组FM、BI、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脑电刺激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仪治疗能有效提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

    作者:向入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外科护理潜在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

    目的 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供护理人员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潜在危险,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外科护理共发生危险事件71例,其主要原因为:管理不当16例,护士护理服务不当28例,患者原因15例,其中以护士护理服务不当多.结论 外科护理是医院较为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的科室,需要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为患者实施更好的护理服务.

    作者:宋新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标准菌种管理工作中具体内容分析

    卫生检验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标准菌种作为食品、仪器等质量控制的参考物质,因此,标准菌种的培养、保存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卫生检验中标准菌种的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标准菌种管理效率的策略.

    作者:马有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据.结果 我院去年共输血人数约3500例,其中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30例,发生率为0.86%.其中轻微过敏反应9例,发热反应15例,急性溶血性反应2例,全身性皮疹3例、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1例.发热占50%,高于其它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冰冻血浆19例,机采血小板8例,洗涤红细胞2例,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显著高于其它输血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输血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输血指征,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庆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取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复位评分及功能评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采取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功能恢复,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樊宏国;田燕萍;樊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麻醉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手术结束后,病人能苏醒,对刺激可用语言或行动作出有思维的回答,是病人脱离麻醉状态、安全恢复的指针.如全麻停药后2h,意识仍未恢复即可认为麻醉苏醒延迟.1原因分析1.1麻醉剂量使用不当,麻醉剂量如果使用过少会是麻醉效果不好,但如果使用总量过大就会因个人体制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肝脏功能排泄减慢,肾脏功能排泄延迟.另外有个体差异等原因都可以导致麻醉剂量过大.

    作者: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7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门收治的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锥切术的治疗情况.结果 9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 - 10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量2 -50毫升,平均6.8毫升,住院时间1-12d,平均4.1天.LEEP术后随访,治愈89例,治愈率达91.8%.结论 宫颈LEEP环型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CIN诊治疗手段.

    作者:莫伟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安全、经济、可逆避孕方法.IUD应用同时,放置时间过长,绝经后未取出,致IUD变形、嵌顿、断裂、移位等造成取器困难.本文通过宫颈软化、宫颈神经阻滞麻醉、超声监测、宫腔镜等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孙海英;陈淑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因人体内的胰岛素供量相对不足引发的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易诱发高血脂、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病症,发病者多以中老年群体为主.本文主要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日常症状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做好临床护理服务.

    作者:赵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的支持,能够为医院构建良好的有效的资源信息库.于此同时,通过有效的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增强管理的意识,通过良好的服务理念,改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在培养具备良好素质的管理人员,实现医院整体服务质量提高.

    作者:张雅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士兵外伤的心理康复

    在基层部队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士兵常常会受到一些手外伤.在治疗外伤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外伤的治疗,而忽视了对士兵心理康复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士兵的病情恢复,造成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量减弱.所以,要采用一些良好的疗养方法,对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士兵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确保士兵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某个部队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手外伤的士兵采用问卷调查、不断观察、谈话交流的方式等进行了心理辅导方面的论述.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速度.方法 分析腰椎骨折术后患者60例,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结果 其中,有1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8例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有9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有7例患者出现腹胀以及14例患者出现便秘,其他并发症有10例,经处理后均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本院腰椎骨折术后患者经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

    作者:崔咏梅;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单次和两次服用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单次和两次服用米非司酮两种紧急避孕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易孕期无避孕措施或采取避孕措施失败的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单次用药组和两次用药组,每组各40例,单次用药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一次服用;两次给药组给予米非司酮25mg,分两次服用,每次12.5mg,服用间隔12小时,并对两组避孕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单次给药组有6例发生妊娠;两次给药组无1发生妊娠,避孕成功率分别为85% (34/40)、100% (40/4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分两次服用与较单次服用其紧急避孕效果较好.

    作者:鲍生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我院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用药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照组单纯用罗哌卡因.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配伍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穆成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魔芋葡甘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

    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方法 分析和总结相关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文献.结果 魔芋葡甘露聚糖是有明显的抗癌、通便、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减肥等功效.结论 魔芋葡甘露聚糖防治代谢综合症开发前景广阔.

    作者:柯有甫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及术中保护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3例甲状腺全切手术患者、142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手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措施.结果 103例甲状腺全切患者中,共发现上甲状旁腺197枚,下甲状旁腺223枚,低钙血症发生8例;甲状腺次全切患者142例,共发现上甲状旁腺279枚,下甲状旁腺281枚,低钙血症发生10例.结论 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定位和保护是防止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医生需根据患者甲状旁腺血供等对其进行判断和保护.

    作者:冀峰;单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