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江青山;罗振中

关键词:瑞芬太尼, 小儿外科手术, 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的麻醉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静吸复合麻醉组)和观察组(全凭静脉麻醉组)各60例.结果 对两组麻醉方式对血流动学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发现相比观察组,对照组在切皮或开口器置入时患儿心率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儿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恶心呕吐无明显差异,但相比观察组,对照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小儿全凭静脉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能够对小儿外科手术提供很好的满足,且患儿麻醉苏醒快、镇痛效果好,术后造成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剂量刀豆蛋白A腹腔注射诱导昆明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刀豆蛋白A( Con A)诱导昆明小鼠肝纤维化的效果,探讨其佳剂量及成模时间.方法 昆明小鼠96只,随机分为低剂量ConA组(A组)、中剂量Con A组(B组)、高剂量Con A组(C组)及正常对照组(N组),每组24只,分别经腹腔注射Con A - PBS溶液15mg/kg、20mg,/kg、25mg/kg及PBS溶液,每周一次.于注射6、7、8、9周后分批处死各组昆明小鼠6只,测ALT、AST,肝脏作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ALT、AST一直明显增高,B组第8周出现典型的肝纤维化病理改变,且无动物死亡.结论 20mg/kg Con A腹腔注射是合适的剂量,每周1次,注射8次可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作者:潘红芳;赵凯;张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湖北孝感军分区干休所心系老干部——举措解难促长寿

    湖北省孝感军分区干休所始建于1964年,地处革命老区,是一个老、边、穷所.目前,老干部平均年龄88岁.08、09两年该所在连创两名“百岁老人”的基础上.他们又整合资源10多万元,力解老干部长寿之困,受到老干部的广泛赞誉.1配发老年手机干休所针对老干部白天在室外活动多、范围大,过去安装的急救呼叫系统仅局限于家庭使用,但对户外活动的老干部出现情况难以保障到位的实际,干休所除为老干部制作随身携带的“爱心服务卡”外,还专门为每户老干部购置配备了老年人专用手机,并设置调试好干休所卫生所、司机班、所领导和子女的电话快捷键等功能,一有情况一按快捷键就能通知到人,在第一时间内就能采取救治措施,大大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

    作者:王国义;李华交;张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总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护理方式,研究组60例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对两种护理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MBI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使患者的MBI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谢云;徐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方法,旨在减少老年人吸入性肺炎发病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09 -2011年在我院确诊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102例,回顾性分析了临床表现,临床检查,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102例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意识改变等,血常规及肺部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痰培养以革兰氏阴性为主,混合感染常见.结论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一,不典型,临床上应注重其危险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彦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同市2011年流感病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监测了解大同市2011年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积极有效的流感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市本年度各流感监测哨点送检的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采用Real - Time RT - PCR法进行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2011年各监测点共送检460人份流感样病例咽拭样本,检出流感病毒28株,阳性率6.01%.其中,甲型H1NI流感病毒占67.86%;季节性流感病毒A3亚型流感病毒占17.86%,B型流感病毒占14.29%,未检出季节性A1亚型流感病毒.大同市流感流行主要发生在1-3月及10 - 12月两个阶段.其中,一季度以A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四季度转变为B型流感病毒流行为主,并存在A3型流感病毒混合流行,流行强度有所下降.患者男女比例1.3:1,年龄以20 -49岁为高发人群(46.44%).结论 冬春季是我市流感流行的高峰季节,应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能造成的流行或暴发,对60岁及以上人群的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郭卫华;冯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司非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均予以米司非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方剂治疗,1个月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6% (P <0.05),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安全有效,优于单纯采用西药米非司酮治疗,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戴中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的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入住我院的4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护理组(观察组)两组,各24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在护理前后糖尿病发病率、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率的差别.结果 护理组24例患者中,对患者满意率的情况分别为:基本痊愈14例(占58.3%),显著进步8例,无效2例.而常规组中,患者满意率情况为:基本痊愈6例(占25%),显著进步10例,无效8例.结论 合理有效的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都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陈良肖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一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 3%);豆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白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结论 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作者:史旭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及预防

    目的 探讨分析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自2004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原固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 结果发现出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所致的;经过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是引发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未出现该病症的新生儿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以减少发病的可能性,对已经出现该病症的患者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而引起严重后果[1].

    作者:雷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螺旋C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比较先进的医学诊疗临床应用技术,它是当前原发性肝癌诊疗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56例原发性肝癌病症,分析了原发性肝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特征.实验中发现,不同病例患者的螺旋CT有很明显的差异.结果说明,根据螺旋CT双期扫描技术可以很好的来观测患者的原发性肝癌症状,并且可以利用该手段来增加肝癌的诊出率,提高确诊结果的精确性.

    作者:车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白内障联合青光眼48例患者的联合手术护理

    目的 探讨48例(54眼)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8例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护理,包括术前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8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其中46例(52眼)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 对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认真细致地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宋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痰病的诱因,据相关资料统计,当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呈逐步上升趋势,其数量高达1.6亿人,其中老年高血压约占40.4%,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对此,本文通过分析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总结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方法和标准,探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永;李翠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程护理及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收缩乏力的给予产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5例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给予产程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情况、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子宫收缩恢复快,产妇产后出血少,持续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实施产程护理对于宫收缩乏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冯万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形成蛋白-4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BMP -4在下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和颌骨健康发育的正常牙合志尼者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究BMP -4的表达量与下颌骨生长量的关系.方法 将年龄为10 - 14周岁的患者设为发育高峰组A组,年龄>17周岁患者设为成年组B组.各组又分为骨性Ⅰ类对照组和骨性Ⅱ类错牙合组,共计4组68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 -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 blot)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患者血液中的BMP-4mRNA的表达量.结果 ①发育高峰组A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1.14±0.36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0.43±0.27μg/μl,与对照组骨性Ⅰ类组比较P<0.05.②成年组B组:RT -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1.08±0.33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0.79±0.225μg/μl,BMP -4mRNA在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两组中的表达量比较无明差异不典型(P>0.05).③Westem - blot检测结果与RT -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①在下颌骨发育的高峰期,下颌发育不足与BMP-4表达的降低有一定关系.②在下颌骨成熟期,BMP -4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对下颌骨的生长影响不大.

    作者:吴增波;王豫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特点以及急诊就诊的特点、分布规律.方法 选取2008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急诊患者1060例,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对患者心血管病种的分布、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进行分析,总结急性心血管疾病的急救特点.结果 急诊心血管患者中,以高血压患者为主,其次是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中发生在第一、第四季度居多,冠心病患者多发生在一、二、三季度.患者的急诊时间多发生在上午8点-12点以及晚上8点-10点.结论 心血管疾病急诊患者中以高血压患者为常见,并且近年逐年增加;冠心病患者仅居高血压患者之后,是造成心血管急诊中第二天因素;高血压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分布与季节有较大关系,患者进行急诊的时间以早上和晚上为主.

    作者:吴展兴;彭小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七氟醚和丙泊酚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1].方法 对我院所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做详细的记录.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对患者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七氟醚和丙泊酚都非常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2].

    作者:刘武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士兵外伤的心理康复

    在基层部队军事训练的过程中,士兵常常会受到一些手外伤.在治疗外伤的过程中,如果只重视外伤的治疗,而忽视了对士兵心理康复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士兵的病情恢复,造成整个部队的战斗力量减弱.所以,要采用一些良好的疗养方法,对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士兵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确保士兵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对某个部队由于军事训练而造成的手外伤的士兵采用问卷调查、不断观察、谈话交流的方式等进行了心理辅导方面的论述.

    作者:张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

    预防接种是针对相关传染病起到预防的作用,低限度的减少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经济的一种公共卫生措施,它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在数以亿计的接种人群中预防接种后的反应虽是少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少见的反应,对免疫规划工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预防接种反应问题,使各级医务人员掌握接种反应的知识,以及采取正确措施,对开展免疫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陆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45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覆盖与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过程,移位的前牙复位良好,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为100.00%.与治疗前比较,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伟兰;龙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金辅助初治涂阳短程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补金片对于抗结核治疗的临床疗效.资料来源于2007年结核病防治中心门诊确诊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方法 对200例初治涂阳病例,遵循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自愿接受补金片辅助抗结核化疗,对应组仅用相同的化疗方案.观察8周内2组的X线、痰检、临床症状表现、肝功能、药物不良反应及血尿常规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时,观察组痰菌阳轻显效81%,对照组为56.6% (P <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显效84%,对照组为40.4% (P <0.01);观察胸片检查显效74%,对照组为47.4% (P <0.05),两者比较均为显著差别,不良反应,观察组少.结论 补金用于涂阳结核病人短程化疗强化期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强.

    作者:胡俊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