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欣;谢金香;代丽;刘强
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是学校教学的进一步深化和延续,是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从护生转型为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好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执业素养等方面的培训,并对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
作者:周晓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鹤庆县人民医院使用CT扫描检查痰涂片阴性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对比我院2008 -2011年间,52例临床疑似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但痰涂片阴性病人,经临床实验性抗结核治疗前后的胸部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 治疗前CT表现以浸润性病变为主的有37例,干酪性病变为主的有4例,结核球4例,慢性纤维空洞性病变为主的继发性肺结核1例.52例病例经正规化疗后,病灶完全吸收22例,遗留不同程度纤维化、增殖纤维病灶、钙化29例,广泛肺组织纤维化、胸膜增厚黏连、纵膈牵拉向患侧移位1例.结论 CT在涂阴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目前大多数县级医疗机构均有螺旋CT,CT扫描费用也在大幅下调,螺旋CT扫描是判断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及治疗过程中病变转归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值得重视和加以应用.
作者:张跃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完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确保工作质量.方法 设立合理的建筑布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加强人员专业素质培训,转变人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结果 确保无菌物品质量,消毒灭菌合格率100%.结论 合理的建筑布局,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质量控制,精湛的业务素质,服务方式的转变,确保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
作者:陈玉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于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患者出现异常反应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本地区接受麻疹强化免疫治疗的儿童2890名,在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对接种疫苗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观察,统计儿童出现的异常反应类型及人数.结果 96名儿童出现发热,58名儿童出现皮疹,76名儿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39名儿童出现局部红肿.结论 麻疹强化免疫中出现的异常反应的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接种者自身的体质有关,同时又与接种过程等因素有关.
作者:梁天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采用血管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收治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行血管介入下动脉栓塞治疗为.结果 在观察组中,28例患者栓塞止血成功,只有2例因为止血失败而采取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而对照组30例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后均无效采取了次全或者全子宫切除手术.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手术后并发症较少,而对照组患者出现疼痛、轻度发热等症状的较多.结论 在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中,血管介入治疗具有止血效果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郭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患者45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槽骨高度、前牙覆牙合覆盖与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正畸治疗过程,移位的前牙复位良好,达到成功标准,成功率为100.00%.与治疗前比较,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与覆牙合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可使牙齿恢复整齐美观、消除牙合创伤、改善牙齿咀嚼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伟兰;龙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研究孕前进行保健的相关内容.方法 选择从2008年6月-2012年2月到我院进行初孕检查的246例孕妇作为孕前保健内容研究的对象.将148例做过孕前保健的孕妇归为观察组,而将其余未作任何孕前保健工作的98例孕妇分到对照组.对比两组发生流产、早产以及胎儿先天畸形、宫内发育迟缓和死胎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孕妇发生流产、早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先天畸形、死胎的概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 做好孕前保健工作能够有效地防止孕妇出现先天畸形儿、死胎、流产等问题.
作者:曾玉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抢救室是现代医院重症急诊的主要场地,而在抢救过程中所使用到的仪器设备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主要医疗抢救工具.一定要做好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正确、合理的管理维护,保证抢救室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文就抢救室设备的管理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作者:夏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患者手术配合的佳护理特点.方法 将近几年来手术配合的情况作一总结.结果 宫外孕手术与其它择期手术有明显不同.结论 加强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余向华;杨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5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常见症状为黄疸、乏力、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未及时治疗,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52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均可见血清ALP、GG-T明显升高,而ALT、AST水平多为轻中度增高,TBIL水平升高水平不同,部分患者表现为黄疸明显升高,且以DBIL升高为主.AMA- M2阳性49例.结论 开展有针对性的日常管理、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及用药指导,通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
作者:唐桂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7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7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甚佳,未出现严重性的并发症.结论 在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过程中,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将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孙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计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中心收治的6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抗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观察组总有效率96.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疗效优于常规抗痨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临床研究采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方法 本文我们将主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4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24%,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8.89%,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辅助使用高压氧,可有效提高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愈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梅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健的重要性以及手术室带来的职业危害.方法 组织研究小组,采用查阅资料的方法包括书籍和计算机网络中查找,同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手术室带来的危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进而得出手术室护士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结果 术室护士主要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心理因素,针对四大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和预防措施.结论 手术室护士的自我保健意识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使工作效率提高,给患者带来更快捷的服务.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在计划生育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必须恰当使用.若使用不当,有可能走上越穷越生、越生越罚、越罚越穷、越穷就越要生的怪圈.甚至还可能使计划生育管理者有计划地安排计划外生育.为避免不当现象,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创造有利操作的各种条件及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叶金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中药注射剂未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从中药注射剂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怎样应对中药注射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直接使用输液器内原液和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寻找一种临床上简单可行的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方法 对170例行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患者根据单、双日首次置管分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正压封管(对照组)和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浅静脉炎、堵管率等发生无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保留时间段,实验组与对照组例数不存在差异,p >0.05.结论 输液器内原液压力封管可以替代生理盐水封管,而且操作简便,可减少封管环节,从而减少感染机会,减少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刘晓群;汪琪;舒丽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临床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据.结果 我院去年共输血人数约3500例,其中出现急性输血反应的30例,发生率为0.86%.其中轻微过敏反应9例,发热反应15例,急性溶血性反应2例,全身性皮疹3例、大量输血后引起出血1例.发热占50%,高于其它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中,冰冻血浆19例,机采血小板8例,洗涤红细胞2例,冰冻血浆引起的输血反应显著高于其它输血内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输血前需对患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输血指征,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韦庆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及每天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所受的痛苦.方法 我院采用了BD浅静脉封闭式留置针进行浅静脉输液.结果 通过对封闭式留置针应用,我们总结了一套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结论 要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把好无菌关、及时更换透明薄膜,可防止穿刺部位的感染;局部进行热湿敷疗法,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正确应用正压封管,可防止静脉栓塞的发生.
作者:杜学芬;孙爱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长效、简便、安全、经济、可逆避孕方法.IUD应用同时,放置时间过长,绝经后未取出,致IUD变形、嵌顿、断裂、移位等造成取器困难.本文通过宫颈软化、宫颈神经阻滞麻醉、超声监测、宫腔镜等方法取出宫内节育器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孙海英;陈淑芬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