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二丁片中秦皮乙素的含量

王冬萍;周建华;蒋慧

关键词:二丁片, 紫花地丁, 秦皮乙素, HPLC,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丁片里紫花地丁中秦皮乙素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丁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秦皮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紫花地丁为处方中君药,而秦皮乙素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和特征成分,故选择秦皮乙素为本实验的测定成分.通过紫外扫描选择检测波长,并通过实验确定分析柱以及流动相.通过用不同的溶媒以及不同的提取时间做实验以确定佳溶媒与提取时间.做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实验,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率实验以确保秦皮乙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实验得出色谱条件:检测波长为353nm;分析柱为KromasilC18色谱柱(5μm,150×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20:80:0.40),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理论板数接秦皮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30分钟.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用甲醇直接溶解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秦皮乙素进样量在0.0214 -0.299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8% (n =5),RSD=1.79%.且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二丁片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故本法可用于二丁片的质量控制.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附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策略、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总结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患者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46例患者中行双侧开颅9例(其中单纯钻孔5例,开骨瓣1例,开骨瓣加钻孔3例),行单侧开颅37例,(其中开骨瓣25例,钻孔中开单孔3例、双孔9例).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CT或MRI提示:包膜较厚或有钙化的慢性硬膜下血肿首选开骨瓣手术;对于其他情况则作颅骨钻孔闭式引流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作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本组患者无一例复发.

    作者:顾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奥扎格雷钠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提高,我院于2001年以来,联用奥扎格雷钠和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抽取2001年5月- 2006年10月脑梗死患者174例,所有患者中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的患者共140例.①患者血凝两项正常.②患者经检查其肢体肌力为2-4级.③患者的年龄均小于78岁.④患者从发生疾病到就诊的时间为24 - 48h中.⑤患者都为初次发生此疾病或过往有此疾病但没有后遗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140例患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四届脑血管会议的诊断标准.84例患者为男性,女56例,年龄34 -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于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强化法律意识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深入了解病案在法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病历书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整改措施,使病案这一记录医疗过程的原始证据更及时、真实、完整、合法,为公正地、科学地解决医疗纠纷,事故以及诉讼案件发挥其独有的现实作用.

    作者:李学红;史建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肠梗阻死亡原因探讨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死亡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 229例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病例中有10例(占3.03%)死亡,其中中毒性休克4例,中毒性休克伴多脏器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功能衰竭1例,高血压脑病1例.结论 采取有效治疗方法,积极防治感染性休克,早期诊断、掌握手术时机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是降低急性肠梗阻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黄尚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究新生儿性别对产妇产后康复(包括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的影响.方法 对比分析法,收集在我院正常分娩200例产妇,并分为两组,男婴组和女婴组,对两组产妇评定,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尿潴留、对疼痛的耐受性等方面情况.结果 女婴组产妇SCL - 90(症状自评式量表)比男婴组得分高,两组数据经比较分析得出初产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经产妇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和男婴组对比较多,差异P<0.01,具备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女婴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产妇乳汁分泌不足、尿潴留发生率和男婴组对比,均差异P<0.05,具备显著性意义.结论 不理想的新生儿性别可影响产妇产后康复,导致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出血量增加,乳汁分泌量减少,尿潴留发生率增加以及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因此为协助产妇产后康复,要加强生女孩产妇心理健康的咨询服务.

    作者:高兆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附23例)

    目的 探究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分析.方法 选择2003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患者23例,给予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诊断,观察早期胃癌的X线表现.结果 病变部位:胃体部7例,胃底部5例,胃角部2,胃窦部9例,23例癌灶部位均为单发.病灶大小:直径1 -20mm有6例,超过20mm有17例,大直径63mm.病灶类型:Ⅰ型2例,Ⅱa型5例,Ⅱb型4例,Ⅱc型2例,Ⅲ型5例,Ⅱa+Ⅱc型2例,Ⅱc+Ⅲ型3例.组织学类型:管状腺癌9例,低分化腺癌7例,印绒细胞癌6例,类癌1例.X线表现:息肉样隆起状肿物、平坦病变区呈现浅表龛影、腔内凹陷龛影、贲门区结节状肿物、胃小区病变破坏.病变深度:病变侵犯黏膜层6例,黏膜下层17例,无淋巴结转移.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分析诊断出黏膜癌4例,符合率66.67%;黏膜下层癌10例,符合率58.82%.结论 上消化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早期胃癌重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廖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身麻醉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对全身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防治此并发症.方法 在对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重点对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呼吸系统伴有的是呕吐与窒息、呼吸道梗阻、通气量不足、肺部并发症表现有肺炎和肺不张;循环系统并发症有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跳骤停与心室纤颤;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伴有高热、抽搐和惊厥、苏醒延迟或不醒.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疾病的患者在进行全身麻醉过程中要根据以上三种情况进行相应及时处理,防止病人出现意外而危及生命.

    作者:白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抽查我院2010年手术患者病历350份,统计患者基本资料及用药等情况.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的药物应用问题具体有联用抗菌药物不当、预防用药选择不当、术后预防用药时间较长、术前预防用药时间不当等问题.结论 应积极开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

    作者:吴琳琳;黄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8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长管壮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使用普通髓内钉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25±2.35)周,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4.13±2.02)周;对照组断钉4例,弯钉2例,断钉(弯钉)率14.28%;观察组断钉1例,弯钉0例,断钉(弯钉)率2.38%;对照组畸形愈合4例,畸形愈合率9.52%;观察组畸形愈合0例,畸形愈合率0%.结论 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新贵;罗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标准菌种管理工作中具体内容分析

    卫生检验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标准菌种作为食品、仪器等质量控制的参考物质,因此,标准菌种的培养、保存与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卫生检验中标准菌种的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探讨,提出提高标准菌种管理效率的策略.

    作者:马有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6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合理临床护理的疗效.方法 本文将收集整理我院近几年所收治的5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取的56例患者通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其脑脊液化验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51例患者治愈出院(91.07%),另外有5例死亡(8.9%).结论 在患者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对其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以及健康知识宣传教育,这不仅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有效缩短了患者治疗的时间.

    作者:刘春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98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糖尿病科收治的19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控制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组中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80% (P <0.05);护理组FPG,2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显著性意义,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作者:孙小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操作时差对检测乙型肝炎核心抗体的影响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检测中,操作时差对结果的影响程度.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人体受HBV感染后血清中早出现的标志性抗体[1],它持续的时间长,几乎所有的个体在感染HBV后都能产生核心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体是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良好指标.因此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检测的准确性要求日益提高,要避免因为操作时差对检测的影响.

    作者:许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了Bobath技术、日常性生活体能训练以及运动与再学习结合等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结果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6例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恶化.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在其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提早采取康复治疗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

    社区护理是社区保健的重要部分,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通过社区门诊长期治疗为主,故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将成为该疾病护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通过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社区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使护理工作做到更加完善

    作者:王美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大黄与硫酸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大黄与硫酸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大黄+硫酸镁+常规治疗)2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4例.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病人肠功能恢复、腹水吸收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与硫酸镁能提高重症患性胰腺炎的疗效,治疗简便、价廉,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其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胡洪勇;李正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骨形成蛋白-4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BMP -4在下颌骨发育异常导致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和颌骨健康发育的正常牙合志尼者不同发育阶段血液中的表达情况,以探究BMP -4的表达量与下颌骨生长量的关系.方法 将年龄为10 - 14周岁的患者设为发育高峰组A组,年龄>17周岁患者设为成年组B组.各组又分为骨性Ⅰ类对照组和骨性Ⅱ类错牙合组,共计4组68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RT -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 blot)法,分别检测各实验组患者血液中的BMP-4mRNA的表达量.结果 ①发育高峰组A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1.14±0.36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4mRNA的表达量是0.43±0.27μg/μl,与对照组骨性Ⅰ类组比较P<0.05.②成年组B组:RT -PCR检测结果显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1.08±0.33μg/μl,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中BMP - 4mRNA的表达量是0.79±0.225μg/μl,BMP -4mRNA在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两组中的表达量比较无明差异不典型(P>0.05).③Westem - blot检测结果与RT -PCR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①在下颌骨发育的高峰期,下颌发育不足与BMP-4表达的降低有一定关系.②在下颌骨成熟期,BMP -4表达量的降低可能对下颌骨的生长影响不大.

    作者:吴增波;王豫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儿科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逐步加强.而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凝聚点,当发生病痛时,在就医和治疗过程中,其家属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门诊输液室工作特点往往是单位时间内病人集中输液多,而患儿家属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优先服务.护患之间容易引起争执,导致护理纠纷,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庆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对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思考

    对塔城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的现状、特征及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提出六项合理化建议,以推动塔城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徐和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396例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选择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种、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是否有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合并症以及手术时间、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法、围手术期输血量、应用抑酸剂和抗栓治疗等指标进行统计.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并发应激性溃疡18例,发生率为4.55%.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病种、血红蛋白水平、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合并症和麻醉方式、假体固定方法、围手术期输血量以及进行抗栓治疗等因素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龄、超重、股骨颈骨折、贫血、长期服用激素和消炎镇痛药、同时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全麻、骨水泥固定及术后抗凝治疗.而抑酸治疗、硬外或腰麻和非骨水泥固定等因素可能为保护因素.

    作者:李艳波;陈涛;吴发胜;朱朝阳;梁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