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子
目的 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一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 3%);豆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白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结论 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作者:史旭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口腔围手术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患者53例为观察组,比较两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加速患者的早日康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丽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以色列胶囊内镜系统对本院53例克罗恩病疑似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53例患者中29(54.7%)被诊断患有小肠克罗恩病,24例(45.3%)的患者没有阳性发现.结论 胶囊内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在诊断克罗恩病中具有较高价值,可成为病情轻重判断的依据,并能协助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郭健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就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60到78岁.其中60-69岁60例,69 -78岁40例.从发病到我院就诊治疗时间为5h - 12d.本组100例患者在入院后24h内诊断手术78例,超过24h诊断手术22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果 100例治疗组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2例(82%),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6例(16%),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2%),总有效率98%.术后有并发症者10例(10%),其中并发肺部感染2例(2%),黏连性肠梗阻者4例(4%),切口感染4例(4%).结论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阑尾炎,应当在积极治疗合并症及减少并发症的前提下,及早手术切除.
作者:王贤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办法.主要从一般护理,特殊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使用解毒药物这几方面进行了讲解.后得出,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首先要详细了解中毒的情况,然后再根据每位中毒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消除患者体内的毒物,使其尽快的康复.
作者:高静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先性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择期进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24h内追加镇痛药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者T0 - T12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24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追加镇痛药患者分别为3例、11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不明显,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特耐(注射用帕瑞昔布钠)进行预先性镇痛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麻醉药追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辜雄军;叶庆明;慕晶晶;奉光举;聂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西南地区中职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率低,是一个普遍现象,为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考)要求,学校需从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将教学与护考接轨,以此提高西南地区护考合格率.
作者:沈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对我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结果 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理心理因素以及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是血站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在制定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后,我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明显的降低.结论 血站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有很多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以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
作者:鲍丽;赵冬阳;沈光;刘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老年消化性溃疡指的是患有消化性溃疡的60岁以上的患者,这部分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出现退化,其发病以及治疗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尽早确诊并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笔者对该病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进行了分析讨论.1发病特点及并发症近年虽然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下降,但是主要是中青年人的发病率不断降低,而老年人患消化性溃疡的比例反而逐年升高.随着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老年人比例的增大使得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加之老年人的各项机能出现退化,其临床特点与中青年患者有所不同,不加以仔细辨别就会导致误诊.
作者:冯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研究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了Bobath技术、日常性生活体能训练以及运动与再学习结合等早期康复干预治疗.结果 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6例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4例无变化,3例恶化.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在其生命体征相对稳定时,提早采取康复治疗训练,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静;杨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取补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钙尔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2-L4骨密度明显对比治疗前增加,观察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采取罗盖全、钙尔奇治疗,能够显著增加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
作者:梁頔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总结心脏涤纶补片运用于脾脏破裂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经验,进一步提高保脾手术技术水平.方法 对选择40例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应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均获得痊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运用心脏涤纶补片行保脾手术治疗Ⅱ-Ⅲ级创伤性脾破裂,效果良好.
作者:苗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有效的急性盆腔炎临床诊疗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 - 2011年间收治的13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疗效确切,药物毒副作用小,操作方便,费用低廉,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眩晕是内科的常见病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等病.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在中医古籍中又称“眩冒”、“头眩”、“掉眩”等其临床症状可有面色苍白、汗出、呕吐、恶心等临床表现,严重的患者可有不能站立、旋转不定、如坐舟船的表现,疾病比较轻的患者可有闭目可止的表现.
作者:张慧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疾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方法 对我院曾接收的37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则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治愈率,还是在恢复时间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乳腺癌的佳治疗方法之一[2],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熊炬;廖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救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120例患者中,25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95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 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黄玉兰;汤俭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批次栀子药材含量,再用统计学方法计算特定预测含量下的各批样品的调配比例,按此比例调配混合样品,后测定这个混合样品的含量.结果 组分调配的样品含量与经计算预测含量符合程度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含量相对偏差0.39%,绿原酸含量相对偏差1.49%,栀子苷含量相对偏差0.21%.结论 建立通过不同产地和批次栀子药材中京尼平龙胆二糖苷、绿原酸、栀子苷的组分调配达到组分优化效果的方法可行,对组分栀子的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陈进钱;杜会龙;陈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整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28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通过精心的临床护理之后,其预后效果良好,未出现临床感染、肠梗阻以及肠穿孔等临床并发症.结论 临床治疗结核性腹膜炎,主要是通过有效控制患者的腹膜炎症以及预防出现并发症.在进行一系列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后,让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预后效果.
作者:张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肿瘤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的护理效果.方法 综合2009 -2011年所选出的50例肿瘤患者资料,在生物治疗细胞采集和回输上通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和精神上的安慰与支持,降低患者的忧虑心理,提高生物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进行生物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同时间隔每4小时对其体温进行检测,对高温患者的早期诊治起到绝对性作用.结论 随着现代生物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步,针对肿瘤疾病进行生物治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尤其是对一些化疗不敏感的患者,值得在肿瘤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吴婷婷;韦怡;仲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本文对我院2001 -2010年住院住院病人疾病顺位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为领导在病房设施、人员配备、设备换置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根据我院2001-2010年10年疾病分类报表,资料准确.1.2方法按照ICD - 10标准分类.按照病人出院病历首页第一诊断统计.以两年为一时间段,计算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顺位.
作者:马瑞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