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治文;谢广渊
当新生儿黄疸严重时,未结合胆红素会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常引起下丘脑、大脑基底节和第四脑室处的脑细胞变性、受损及坏死导致胆红素脑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直接威胁小儿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光照疗法,效果很好.光照疗法是一种通过荧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主要作用是使4Z,15Z-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的4Z,15E-胆红素异构体,从而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体外[1].光照时间长短根据患儿病情情况,一般光照12-24小时才能使血清胆红素下降,光疗总时间按医嘱执行.在进行光照疗法时,如何做好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陈济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粗隆间骨折施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0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其中1例术前褥疮,术后切口感染),优良率达95.24%.结论 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是粗隆间骨折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它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作者:谭正龙;覃俊;韩中金;黄英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为患者联合腹腔灌注配伍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患者内服少腹逐瘀汤,外敷药渣,并为患者腹腔联合灌注替硝唑、氧氟沙星、地塞米松以及庆大霉素药物,观察组患者滴注替硝唑和氧氟沙星.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共有37例为有效,1例为无效,总有效率高达97.37%;对照组患者中,共有30例为有效,8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仅为78.9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轻微的恶心症状,让患者休息30分钟后症状得到缓解.对照组中有8例胃肠道出现刺激症状,其中4例患者症状较重,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对症处理后得到缓解.结论 为患者采用腹腔灌注给药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药物吸收情况,该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疗效显著,患者没有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永霞;闫明杰;王瑞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RE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患者的反酸、烧心和胸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其余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RE的发病率高,临床症状不明显,中重度食管炎的发病率较高,但是绝大多数通过药物的治疗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肖本富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治疗的护理技术.方法 对1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以累增输液滴速的方法输注两性霉素B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除1例死亡,另14例不良反应减轻,治疗的耐受性增强,能顺利完成疗程.结论 严格遵守两性霉素B的配置及使用方法,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维持中心静脉置管通畅,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郑桑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土霉素、冰片、珍珠末混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疗程(平均治愈时间)及费用.方法 随机选择Ⅲ、Ⅳ期压疮病人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土霉素、冰片、珍珠末以2:1:1的混合粉剂外敷,对照组使用0.1%的利凡诺溶液湿敷.对15天、25天、35天观察的疗效、疗程及费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疗程明显缩短,所需的费用明显降低,三者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压疮部位及创面大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土霉素、冰片、珍珠末混合外敷治疗Ⅲ、Ⅳ期压疮,操作简单、安全、治疗效果好、疗程短、价格低廉.
作者:曾翀;陈刘庆;吴婷容;黎妙玲;安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儿科护理工作较成人复杂,护理纠纷也较多见.尤其在我国法律逐渐健全的今天,公民对自己的权力维护变得越来越积极.笔者从事多年门诊注射室的护理工作,对门诊室的纠纷案件有些一定的见解,本文从门诊小儿注射室纠纷案出发,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与对策.
作者:方淑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89例疗效分析.方法 分析89例乳腺囊性增生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加乳核散结片治疗.结果 治疗89例中,临床手术过程顺利,85例术后5-7天切口甲级愈合,无并发症,随访1至3年无再发或复发.结论 采用该法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韦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2010年在沧州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40例,年龄18-4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3例,进行穴位注射α-干扰素;对照组48例进行普通肌肉注射α-干扰素.结果 治疗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复常率为(53/63)84.12%,高于普通治疗组(32/48)66.67%;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46/63)73.02%,高于对照组(27/48)56.2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45/63)71.4%高于对照组(24/48)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6例患者HBsAg阴转,对照组无一例患者出现HBsAg阴转,且治疗组药物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行穴位注射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明显高于普通肌肉注射疗效.
作者:张伟伟;韩正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5例口服盐酸伊托必利5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对照组25例口服多潘立酮10mg+艾司唑仑1mg,餐前口服,3次/日,以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不良反应未经过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 盐酸伊托必利联合艾司唑仑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理想疗效,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冯巨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患者,女,30岁,因停经60天,人工流产术后10天于2010年6月11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10年4月1日,于6月1日因停经2月来本院诊断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吸出内容物未见绒毛,做B超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右侧附件小囊肿1.0cm×0.8cm,当时考虑漏吸或宫外孕,嘱一周后复查.于6月11日复查尿HCG阳性,B超示:子宫增大7.8cm×5.6cm×5.5cm,宫腔内探及1.4cm×1.0cm孕囊,内见胎芽但未见胎心闪动,于其左侧可探及大小6.1cm×4.5cm×5.0cm的“类似”宫体声像图,纵切与宫体有界限,横切分界不清,其内见内膜回声及小圆形液区,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光团.提示双宫腔或纵隔子宫右侧孕.
作者:张春霞;方东梅;陈志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颅脑损伤并发脑耗盐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7例颅脑损伤并发脑耗盐综合征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原发病护理、水盐管理、基础护理等.结果 17例患者病情均好转,低钠血症得以纠正.结论 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的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更为凶险,系统、全面、有效的护理是提高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邹红;戴雯;万小红;秦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2010年至2011年我区新生儿产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区出生新生儿2460例,按照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人工喂养组,对这二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60例新生儿中,其中2370名新生儿为健康儿,90名新生儿为发病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依次为呼吸道疾病、黄疸、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等;母乳喂养组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宾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2009年至2011年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发生不良事件分布、不同时段发生不良事件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对3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以给药类占第一位,护士职称人员、上午(8:00-12:00)时间段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例高.结论 只有加强管理,加强护士规范化培训,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才能有效地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颅脑外伤并伴随有视神经损伤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2012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并伴随有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患者病例24例,对这24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统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这24例患者中有均是经头部CT和眶部CT平扫加骨窗扫描得以确诊.在合理的治疗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左右.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并伴随有视神经损伤患者而言其发病率相对较低,给予其及时诊断和合理的治疗,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作者:伊拉木伊不拉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在宫颈癌普查中采用宫颈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50例进行宫颈癌普查妇女的一般资料,所有受检者行常规妇检后进行宫颈刷片,均采用液基薄层制片技术将每份样本制作为2张细胞薄片分别进行巴氏染色和Feulgen DNA染色,巴氏染色由细胞学临床医师进行常规细胞学病理诊断,Feulgen DNA染色则应用全自动的DNA倍体定量分析系统进行自动诊断.观察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病理结果及标本满意率.结果 3450例患者中DNA倍体定量分析指数>2.5细胞或异倍体细胞峰为55例,诊断阳性率为1.59%,其中30例患者见大量DNA倍体异常细胞,25例患者见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巴氏染色中组织学诊断阳性结果29例,诊断阳性率为0.84%.两种检测方法比较,DNA倍体定量分析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巴氏染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颈癌普查中应用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可以显著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提高细胞学检查的质量,为临床及时发现宫颈早期病变、给予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临床依据,也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有力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谢树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研究老年妇女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一些安全性问题,总结临床应用过腹腔镜手术的病例.对老年妇女妇科腹腔镜手术临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接收并采取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利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老年女性患者合并症风险比较高,但是在注意一些问题的条件下,仍然能够成功地实施手术.要求必须加强患者合并症及围术期的护理,这样能有效地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曹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2009-2011年我市5个监测乡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按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我市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还是很高的,应加强孕期保健及产前筛查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高亚丽;李茉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正确分析产后出血的基本特征,掌握临床出血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积极做好产前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为社会培养健康聪明的一代儿童.我们应该做好产妇的孕期健康检查及相关的健康指标的测试.
作者:刘俊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