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阎冰梅

关键词:护理学, 儿童, 保护, 经验/总结
摘要:目的 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素质,强化儿童预防保健工作.方法 强化教育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各种直观形象教育,开设卫生保健知识课,开办家长学校由专家教授专题讲授保健知识.结果 提高了幼儿健康文明的心理素质,强化了儿童自我保健意识和安全保护意识,促使儿童身心健康的正常发育.结论 健康教育在医疗服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儿童预防保健工作中,相当于又给儿童增加了另一种疫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超声诊断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临床实际典型病例结合基础与临床知识,在较短的时间内,采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提问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注重超声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互动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作者:吴作辉;闵杏珍;谢娜;胡瀚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临床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我县第一医院和中医院及妇幼保健院2009年3月-2011年8月住院产妇4386例,对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106例患者,常规于胎儿分娩出后用缩宫素加强宫缩,同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仍差者,给益母草2-4ml剖宫产术中子宫肌内注射,阴道分娩者宫颈注射;子宫收缩转好后继续给益母草1ml臀部肌内注射q12h共注射6次.结果 106例患者子宫收缩好转出血被控制,而且用于妊娠高血压疾病,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益母草联合缩宫素能有效的促进子宫收缩,方法简单、安全.

    作者:刘雅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提高安全输血意识刻不容缓——两起输血案例引起的反思

    医院输血科是一个新兴的科室,近几年来,输血医学迅速发展并已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但由于有关的临床安全输血的知识还没有普及,临床安全输血的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基层医院更为突出,再加上个别医院输血科成立时间短,有的地方输血科仍挂靠检验科,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临床医疗的需要.

    作者:玛依拉;古丽米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特征与风险防范

    由于我国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院病案管理的信息化也不断完善,病案管理也由文字书写病历转变为电子病历,不断地转变为信息化病案管理.病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支持,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创建平台,以数据库与数据挖掘技术来提供保障.但是,病案管理的信息化也会给信息的完整性、严密性、可靠性及安全性带来较大的隐患.因此,我们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完善病案的管理流程、完善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病案信息化的管理制度.

    作者:钟肖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腺瘤在数字胃肠低张造影中的影像表现分析

    十二指肠腺瘤是由腺上皮发生的良性腺瘤常见,好发于十二指肠第1部分和第2部分,交界处的后壁,由大量增生而分化成熟的Bruner腺形成的腺瘤.本文对16年来我院诊治的十二指肠腺瘤的病例的影像诊断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其病人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郝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如土壤、水和人体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条件致病菌,在医院的感染中尤为多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慢、重症得到有效诊治的同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受到关注,所以本文就目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对于研究进行了归纳,并给出了总结.

    作者:陆德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采用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进行诊断的CT表现与相关病理特征.方法 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30例通过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肝癌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采用平扫与三期扫描的方式,分别将扫描时间设定为动脉期25秒,门脉期75秒,延迟期为5分钟.对于增强扫描患者使用高压注射器对其进行静脉注射,注射剂量为1.5ml/kg,注射速率为2.5ml/s.将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并分析64排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意义.结果 92.3%的患者其动脉期CT扫描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高密度,而门静脉期则有65.2%的患者肿瘤部位呈现低密度,24.4%的患者呈现高密度.结论 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平扫与三期扫描,能够有效地反映出小肝癌患者肿瘤部位的血供与其他临床特点,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福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例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开展的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例.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1].

    作者:陈靖玲;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GDM)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8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早期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早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中的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新生儿低血钙、低血糖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的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GMD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对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改善新生儿预后及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TCT联合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分析

    目的 评价TCT联合HPV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进行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及高危HPV检测,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125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Ⅲ、宫颈浸润癌)的患者,比较两种方法的检出敏感度.结果 TCT检测阳性者96例,敏感度为76.8%,HPV-DNA检测阳性76例,敏感度60.6%,与TCT检测的敏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为一种准确、简便的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方法,结合HPV-DNA检测更为一种先进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方法.

    作者:刘俊;张运标;张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护理干预的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社区护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从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排痰指导、呼吸训练和家庭氧疗、中医药保健等方面进行的护理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症状、肺功能较干预前显著好转,且1年内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干预前(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杜清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应对措施探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留有瘢痕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使用康宁克通和普鲁卡因对手术切口局部注射,对照组使用常规外科切口护理方法,不在腹壁切口周围使用药物.观察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切口瘢痕情况.结果 患者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切口瘢痕均愈合,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良好,瘢痕淡化,患者的满意度高.

    作者:高春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普外手术中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作用

    目的 通过对现有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抗生素在预防切口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方式和使用不同抗生素下的切口的感染程度进行观察.结果 在本组的160例普外手术患者切口中发生感染的有7例,感染率为4.37%.术中使用抗生素的效果要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使用的效果,二、三联用药的感染率要远高于一联用药感染率.结论 在普外手术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应用中,要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特征和使用时间,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刘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再造散联合温针治疗腰背筋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再造散联合温针治疗腰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 对50例腰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局部按摩、理疗、外敷止痛膏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再造散联合温针治疗.治疗10天后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于治疗前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减轻(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加显著(P<0.05).结论 再造散联合温针治疗筋膜炎可有效改善腰背筋膜炎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刘娜;李娅;杨翠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蚕豆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

    目的 检测蚕豆粗提物对人和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探究蚕豆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30份临床血样标本及30份小鼠正常血样为研究对象,检测人及小鼠在蚕豆粗提物诱导下中性粒细胞内的H2O2的水平变化.结果 蚕豆粗提物可以诱导人及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内的H2O2水平增加1倍.结论 进食蚕豆易引起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发生改变,体内活性氧增高,可能是诱发溶血的关键因素.

    作者:肖曼;杜冠魁;蔡望伟;钟国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职学生血压峰值测量

    目的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压呈现昼夜节律性波动,表现为昼高夜低的峰谷变化.目前血压昼夜节律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于血压高峰出现在上午还是下午,学者们的观点也不一致.对于年龄在19-21岁的在校高职女生,血压高峰出现在上午还是下午,缺乏相关报导.本实验目的:通过对高职19-21岁女生2周日间两峰值时段血压的测量,观察血压波动的高峰出现在上午还是下午,并对其波动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118名19-21岁高职女生进行2周日间两峰值时段血压测量与对比.结果 多数实验个体(>62.6%)下午血压峰值高于上午血压峰值.结论 在校高职19-21岁女生血压波动的高峰值出现在下午,其原因可能与学生一天脑力、体力活动增加有关,与学生自我调控能力有关.

    作者:孙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在行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并综合评估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文中我们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42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1年之内的再次住院次数,其中观察组患者再次住院为9例(42.86%),而对照组患者再次住院为16例(76.19%),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血氧分压(SaO2),并对比分析与治疗前测量值,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COPD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健康知识教育活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进而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终达到佳的生活状态.

    作者:江珍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理投诉原因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投诉原因及具体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监护室发生的护理投诉30例,分析投诉原因.结果 通过对30例护理投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具体投诉原因有五点:心理护理因素、责任心因素、文件书写因素、业务技术因素、经验与协调因素,具体防范措施有:护理人员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护理人员明确职责,全心为患者服务、认真做好记录,强化护理人员法律观念、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操作技术、经常进行业务素质及技术水平的培训,减少护士与患者发生纠纷的几率.结论 由于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不断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医护人员如果素质与专业知识等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就容易导致患者的许多不满,容易发生投诉事件.目前我国的护理事业正逐步向人文化方向发展,以患者为本,从患者的心理出发,对患者进行生理与心理的护理,同时还需要积极提高业务水平与自身修养,以应对不同的患者,减少医疗投诉率,使护理水平不断提高.

    作者:王飞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经明确诊断的12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块缩小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β-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较单独使用西药疗效好,包块消退快.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及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确保了治疗的有效性,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宪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