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建设医院信息化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李杨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 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
摘要:文章着重探讨了医院信息化对医院科学管理、临床医疗、科研等起到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院现代化管理方面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必然趋势.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强化医疗服务职能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玉门市柳河乡卫生院把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作为高追求

    玉门市柳河乡卫生院成立于1956年,承担全乡3402户,1.15万人口及周边农垦团场0.6万群众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服务任务.卫生院单独设立党支部,职工11人,其中党员8人.全院现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62平方米,编制病床21张,开设内、外、妇、儿、中医、产科等12个临床科室,拥有200mAx光机、B超、三导心电图、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价值65万元医疗设备36台件.

    作者:富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观察数据进行分析,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由责任护士进行术前术后心理和医疗方面的耐心说明和讲解,准确评估,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观察两组产妇的在术前术中的手术情况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果比较发现,实验组产妇术前术中配合良好,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恢复迅速,实验组手术顺利进行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术后平均时间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前了7.4±2.5天.结论 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采取有效科学的护理,术后恢复快,损伤小、有利于产妇及早恢复健康.

    作者:徐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和对策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妇产科护理安全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妇产科是医院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有资料指出,在目前的医疗纠纷中,产科护士的投诉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针对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从而加强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使妇产科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刘广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脂检测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测的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医疗的效果.方法 受试者在清晨均需于空腹状态下采肘静脉血,对载脂蛋白B100(APOB100)、载脂蛋白A1(APOA1)、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C)进行测定,利用的是日本地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其使用的试剂是由上海长征医学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各项检测均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以及仪器说明书来进行的.结果 DM并发AS组APOB100、LDL-C、TG、TC比DM组以及对照组明显高(P<0.01),但是DM并发AS组APOA1和HDL-C却比对照组和DM组低(P<0.01).结论 通过临床和检验的有效协作,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开展调脂治疗工作,大大减少了心血管事故的出现.

    作者:马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耳鼻喉科术后感染因素,为防控术后感染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对我院耳鼻喉科358例手术患者调查术后感染情况,并分析术后感染的常见因素.结果 耳鼻喉科术后感染率为4.47%;术后感染常见因素包括感染发生部位、年龄、伤口类型、住院时间、不合理联用抗生素及合并症等.结论 耳鼻喉科手术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洗手,加强手术室空气消毒,手术过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降低术后感染的关键.

    作者:费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09年4月-2011年4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5名,分成A、B两组,A组33名患者为对照组,行卡托普利医治;B组52名患者为观察组,在A组基础上加卡维地洛进行医治.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值、舒张压值均低于A组患者,患者头痛、心悸、气短等症状恢复效果优于A组,心率相比于A组较低,治疗效果优于A组.结论 卡维地洛结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徐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母婴同室开展床旁婴儿抚触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婴儿抚触方式.方法 将4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半封闭式婴儿抚触,实验组采用床旁抚触,在产后第28天家庭访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婴儿抚触的掌握率及实施率.结果 实验组婴儿抚触的重视率及实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床旁婴儿抚触有利于家庭化婴儿抚触的普及及应用.

    作者:蒋晔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30例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6-18月,手术后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评分标准和美国肩肘外科(ASES)医师评分标准两项进行评定.结果 实验组UCLA与ASE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发症少,复位满意,可有效减少再移位的发生.

    作者:杨孝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沁源县2009-2011年居民食用盐碘含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为了解我县居民食用碘盐普及情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规定,在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随机抽取9个乡镇的居民户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 非碘盐率逐年下降,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逐年上升,后3项指标3年均保持在95%以上,碘盐中位数也一直在合格标准之内.结论 我县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状况良好,对防治碘缺乏病起到了很好的干预作用.

    作者:郭东风;张巧珍;郭晓恒;王莹;史沁山;董树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论病案管理工作中病历核对的常见问题

    给病案管理人员提供回收病历过程中核对病历时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作者:徐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伤科接骨片治疗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伤科接骨片治疗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180例外伤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经复位、固定后,治疗组服用伤科接骨片,对照组服用接骨七厘散,直至骨折愈合.以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比同类骨折愈合时间提前多少为疗效判定标准.同时观测治疗前后疼痛、肿胀、术后吸收热在37.5°C左右积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药与对照药都有较好的消肿止痛、减少吸收热反应的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结论 伤科接骨片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减少吸收热反应的功能,能促进骨折愈合,缩短疗效,且无副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折的复方中药.

    作者:杨明;高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1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将2007年以前患者作为一般护理组,2007年以后患者作为专项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手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一般护理组51例患者,术后发生DVT37例(72.5%),专项护理组66例患者,术后发生DVT12例(18.2%).经组间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根据DVT形成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作者:赵金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54例宫缩乏力出血患者给予欣母沛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15%.有9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6.67%.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临床效果确切,用药安全性高,对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为此临床应及早使用欣母沛治疗,有效控制产后出血,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蒙林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制剂工艺和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加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稳定性试验等对比试验,研究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薄膜包衣的制剂工艺,并比较糖衣片与薄膜包衣片的不同理化性质.结果 试验显示,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制剂采取薄膜包衣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结论 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的处方标准是30mg利血平、3.1g氢氯噻嗪、1.0g维生素B1、1.0g维生素B6、30g三硅酸镁、4.2g硫酸双肼屈嗪、1.0g混旋泛酸钙、30g氯化钾、2.1g盐酸异丙嗪,加适量辅料制成数量为1000的片剂.其中,利血平含量范围处于标示量的80.0%-120.0%,氢氯噻嗪、罗通定、氯化钾的含量为标示量的85.0%-115.0%.

    作者:刘洋;杜婧;高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96例老年高血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对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联合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将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之间收治的9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复方降压片与罗布麻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组的患者则是在采取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一个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检查与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一个月之后,将两组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下降,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收缩压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降压平稳、有效,降压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不适感和其他不良症状.结论 老年高血压个体化小剂量、联合降压治疗起到了较好的降压效果,其临床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和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1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维持性血透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后,显效有22例,有效有21例,无效有6例,其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经过常规治疗后,显效有12例,有效有17例,无效有20例,其总有效率为59.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效果理想,对左心室肥厚的指标明显降低,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且后遗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艳晖;陈香文;金卫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探讨

    在护理教育中,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临床护理教学,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于学生未来的临床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医学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是教师和学校都必须要充分重视的环节.当前在临床护理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改进,本文就主要针对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张培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导向下行肝脓肿穿刺治疗的分析

    目的 探讨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剖腹切开引流,观察组给予超声导向下行穿刺抽吸脓肿的治疗.对两组疗效结果作对比.结果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在2周内,脓肿消失,并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肝脓肿患者,在超声引导行穿刺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汤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手工清洗器械采用两种不同润滑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润滑手工清洁后器械的防锈效果和细菌培养结果.方法 将手工清洁后的手术器械以包为单位分为两组,常规组将器械浸入常温状态下的润滑剂中,实验组将器械浸入煮沸状态的润滑剂中,两组器械的浸泡润滑时间均为1min,分别抽取1ml润滑剂送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两个月后观察器械锈蚀现象.结果 两组器械锈蚀现象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润滑剂细菌学监测结果合格率高达100%,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 两种润滑方法都能起到有效的防锈作用,而煮沸状态下使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润滑剂连续使用而造成的手工清洗器械的二次污染.

    作者:李晓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10年9月9日我市几家企业共92人进食由我市某快餐配送中心配送的快餐后,先后出现腹绞痛伴腹泻、黄色水样便,恶心,头晕,精神差等轻重不同的症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确定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超;刘涛;于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