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目的 研究慢性重型肝炎(CSH)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8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两组,分析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甲胎蛋白(AFP)、清蛋白(A)、尿素氮(UN)、肌酐(Cr)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高于存活组.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水平死亡组低于存活组.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中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BUN)越高,清蛋白(A)、甲胎蛋白(AFP)、胆碱酯酶(CHE)越低,并合并胆酶分离者,患者预后越差.
作者:苏加强;刘博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了解运用雷贝拉唑,或者运用奥美拉唑对患有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本文中,对我院从2009年1至2012年5月接收治疗的处于活动期的十二指肠疾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00例患者,对照组100例患者.其中对治疗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每天10毫克的雷贝拉唑,对于对照组则使用每日20毫克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给两组患者治疗七天.并对治疗前后以及在用药期间患者症状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腹痛症状,反酸和腹胀以及嗳气症状发生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观察,治疗组中腹痛症状消失的天数在一个月左右,对照组与治疗组差不多同样一个月左右,大体效果相同.用药的当天腹痛的缓解较为明显,其中治疗组在58%左右,而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却是35%左右,治疗的其余时间内两组的差别不大.经过七天的治疗后,治疗组反酸的症状100%消失率,而此时的对照组患者的缓解率仅为85%.另外两组患者腹胀症状以及嗳气症状消失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通过效果分析可见不论是雷贝拉唑还是奥美拉唑都对十二指肠疾病有很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雷贝拉唑的缓解作用在用药的当天更为明显,可见雷贝拉唑药物用于治疗十二指肠疾病具有快效性,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范淑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优质护理在口腔科中的应用效果.方 分组护理,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普通组.前者采取舒适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后者采取普通护理,一段时间后了解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度.结果 通过几组表格做出详细对比,证明试验组患者无论是对护士的满意度还是口腔健康知识掌握度上均要高于普通组.结论 优质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掌握更多的口腔健康知识,还可以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患者健康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合推广到实际工作中.
作者:陈小玲;徐光召;钟淑琼;袁伟洪;尹婉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采用健康教育模式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体检中心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参与保健体检的老年人200人,实施针对骨质疏松防控的健康教育,就所得资料与实施前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老年人掌握骨质疏松的防控知识和预防行为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的相关特点,实施全面、整体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生活习惯,更好的防控疾病的发生,以彻底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狄芳;马继;宫美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与疗效有关的影响因素,探讨介入治疗的佳模式,为疗效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析39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对肝癌介入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明显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因素包括:肝癌介入术后的肿块缩小率以及术后甲胎蛋白测定数值的改变等.结论 肝癌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对不同类型的原发肝癌病人采用不同类型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李琦;朱敬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HBV感染者.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本文面对现代医学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从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上,分别从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要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吴建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脑梗塞是指血管阻塞而造成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卒中)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根据文献统计占50%-80%,多数发生于老年人,自CT机的应用以来,此病的诊断的正确率明显提高.自本院2007年使用CT以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信息,现我们对以前的200例脑梗塞病例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讨论:
作者:费纯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比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持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的效果,为二次剖宫产术选取适合的麻醉方式.方法 将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择期实施二次剖宫产术的140例孕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实验组(CSEA组)与对照组(CEA组);实验组(CSEA组)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对照组(CEA组)行持续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麻醉操作时间、记录用药总量、术者麻醉方法与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进行综合评比.结果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CEA)在二次剖宫产术中用药量少,麻醉起效时间快、麻醉操作时间短、镇痛完善、术者对麻醉方法与产妇术后镇痛效果评价都比较满意.结论 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相对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所有优点,在二次剖宫产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与评价,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朱云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对比研究动静脉两种给药途径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进一步研究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采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论 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法对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术前治疗并比较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动脉化疗组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
作者:杨红;张丽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部分前颅凹底及侵犯前颅凹底肿瘤MRI表现,探讨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检查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颅凹底肿瘤,比较其影像学特点.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范围9-82岁.分析有关肿瘤的起源、MRI表现及侵犯特征,做出定性诊断.结果 病变分布:前颅凹底上区肿瘤22例,向颅底和颅底下区侵犯,其中嗅沟脑膜瘤10例、前颅凹底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胆脂瘤3例、左额底黑色素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原发于前颅凹底骨肿瘤2例,转移瘤1例;前颅凹底下区肿瘤10例,来源于鼻咽部、鼻腔及付鼻窦肿瘤,向颅底和颅内侵犯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结论 MRI可充分显示前颅凹底区肿瘤的范围,将其按部位分区,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和临床治疗很有帮助.MRI对部分肿瘤可依据其信号、部位与侵犯特征作出定性诊断.
作者:杜笑松;张建新;王艳艳;赵志楷;杨晓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一种延缓衰老美白肌肤的组合物,通过实验验证其抗氧化清除自由机的效果.方法 将该组合物通过水煎的方法提取其有效成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实验[1]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实验[2]这两个实验来考察.结果 本组合物提取液有较强的酪氨酸酶活性抑制能力,其活性亦与Vc乙基醚、熊果苷相当,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活性也与Vc乙基醚、熊果苷相当.结论 本组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机的效果,有延缓衰老美白肌肤的作用.
作者:钟茂团;黎勇;温国梁;古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婴儿抚触方式.方法 将4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半封闭式婴儿抚触,实验组采用床旁抚触,在产后第28天家庭访视中比较两组产妇对婴儿抚触的掌握率及实施率.结果 实验组婴儿抚触的重视率及实施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床旁婴儿抚触有利于家庭化婴儿抚触的普及及应用.
作者:蒋晔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进行了归纳总结.方法 检索近年文献,综述评价.结果 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纯应用拉米夫定或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更显着.
作者:毛路涵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研究56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积血湿性黄斑下出血患者,其中有24只眼实施单纯的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手术,32只眼进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切除膜下积血冲洗和黄斑变性手术.对手术前后3个月的视力以及眼底情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比较,随访3-12个月.结果 手术3个月之后有44只眼视力情况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约为78.6%;28只眼的视力情况>0.02,约占50.0%;有14只眼的视力≥0.05,约占25.0%;单纯进行玻璃体切除术的24只眼当中10只眼的视网膜下出血全部被吸收,14只眼的出血没有全部吸收或是视网膜下有再出血现象.在进行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术当中,随访的患者当中有10只眼的玻璃体出现再出血的现象,从而再次使用联合手术进行治疗.在所进行的联合切除术中,32只眼视网膜下的出血情况被全部吸收.结论 单纯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可以很好地清除黄斑变性的玻璃体内积血情况;湿性黄斑变性的玻璃体积血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手术之后视力没有得到较好的恢复,效果不明显;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虽然没有办法使视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玻璃体内的积血发生率可以有效地减少.
作者:李林;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随着护理操作技术的新进展,本文将结合工作体会,对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探讨和总结.
作者:房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本文将对我院22例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前置胎盘在妊娠期的病理生理以及正确及时的处理措施,从而为临床预防、诊断以及治疗妊娠期前置胎盘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依据,提高前置胎盘孕妇以及胎儿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22例前置胎盘患者均给予止血以及纠正贫血措施,必要时补充患者体内血容量,并同时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根据前置胎盘患者具体出血量的实际情况、患者的妊娠周数、孕产次、有无休克现象、胎儿是否存活、胎位情况、宫颈开大程度以及是否临产等方面因素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及时确定治疗方案.结果 22例前置胎盘患者经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后,治疗成功率为90.91%,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由表一可知,治疗成功的20例前置胎盘患者大多行剖宫产结束分娩.结论 前置胎盘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人工流产次数、分娩次数以及剖宫产手术史有关.在对前置胎盘患者的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孕妇安全,即若前置胎盘孕妇发生反复大量出血甚至出现休克情况,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立即终止妊娠.对前置胎盘孕妇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是有效的提高治疗成功率的方法.
作者:王霁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给予病毒唑10-15mg/Kg/d静脉滴注.并给予思密达,按常规量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口服.剂量随年龄酌情调整,两组均根据患儿脱水情况不同给予静脉补液.共治疗3d.结果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翟妙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治疗方式和早期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其中39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为12-73岁.根据治疗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0例,B组32例.对上述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类似,颅内再出血和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疗效、硬膜下积液、堵管等指标,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 患者一旦出血颅脑损伤后急性脑积水的征兆,则须进行早期的诊断.确诊后根据病情发展,积极开展有效的分流术,若条件允许可采用神经内镜术,以提升治疗成效,控制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门旭乔;王清波;刘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影响儿童视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弱视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其视力的恢复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理应引起我们重视.本文通过对其概念的理解、产生的原因、诊断、预防及治疗的阐述来共同提高认识,以求达到减少弱视的发生率.
作者:姜国雄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