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颅凹底肿瘤的MRI诊断

杜笑松;张建新;王艳艳;赵志楷;杨晓棠

关键词:前颅凹底, MRI, 肿瘤
摘要:目的 分析部分前颅凹底及侵犯前颅凹底肿瘤MRI表现,探讨MR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RI检查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前颅凹底肿瘤,比较其影像学特点.其中男15例,女20例,年龄范围9-82岁.分析有关肿瘤的起源、MRI表现及侵犯特征,做出定性诊断.结果 病变分布:前颅凹底上区肿瘤22例,向颅底和颅底下区侵犯,其中嗅沟脑膜瘤10例、前颅凹底脑膜瘤5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胆脂瘤3例、左额底黑色素瘤1例、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原发于前颅凹底骨肿瘤2例,转移瘤1例;前颅凹底下区肿瘤10例,来源于鼻咽部、鼻腔及付鼻窦肿瘤,向颅底和颅内侵犯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2例.结论 MRI可充分显示前颅凹底区肿瘤的范围,将其按部位分区,对于肿瘤的定性诊断和临床治疗很有帮助.MRI对部分肿瘤可依据其信号、部位与侵犯特征作出定性诊断.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肾病综合征个案报道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肾脏病理损害而致的蛋白尿及其引起的一组临床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大量蛋白尿,定义为≥3.5g/d,伴有低白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水肿.由于该征可由多种疾病、不同病因及病理引起,所以在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等方面又各具特点.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及光固化技术研究新进展

    托槽直接粘接技术是将托槽直接粘接在需要矫正的牙面上,改变了焊接在带环上的古老方式.这项技术是由Newman在1965年提出的.托槽直接粘接技术的问世简化了正畸操作步骤、增强了患者的美观程度,使医生的工作由繁到简,开创了口腔正畸界的新纪元.但在多年的应用中逐步发现粘接技术存在缺点,如粘接前必须酸蚀、潮湿敏感性、粘接材料单一、不能防止釉质脱钙、易造成釉质白斑等[1].

    作者:杨楠;赵延峰;蒋国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绝经综合征178例临床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各种治疗方案比较,寻找佳治疗方案,预防和减轻绝经前后妇女的临床症状,以使她们平稳过渡此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方法 选取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在我院妇女保健科门诊就诊的178例围绝经期妇女,在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确定无用药禁忌后随机将她们分为3组,每一组用药均在6个疗程以上,第一组60人单用醋酸甲羟孕酮复合胶囊(商用名妇复春),第二组59人服用妇复春时加用维生素C及浓缩六味地黄丸,第三组59人,服用妇复春、维生素C及浓缩六味地黄丸的同时每周进行盆底肌电刺激理疗3次.结果 所有患者全身症状都有改善,用药6个疗程后所有症状都得到了控制,但年龄偏大及月经紊乱或绝经者单用妇复春治疗效果相对较慢.而并发有阴道壁松驰或张力性尿失禁者须同时加做盆底电刺激治疗后明显增强了对膀胱及阴道的括约功能[1],张力性尿失禁自治疗第三个疗程后再无发生,自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妇复春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有尿道综合征者辅用维生素C及六味地黄丸疗效更好,而对于并发有阴道壁松驰、张力性尿失禁者加做盆底肌电刺激具有独到的效果.

    作者:卢加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心电图诊断的应用

    心电图已成为了医院中的常备仪器,在各个方面的诊断和检查中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针对心电图在一些病例中的诊断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它在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黄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探讨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

    本文面对现代医学的多元化发展方向,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实状况,从国家和政府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上,分别从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等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要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各项素质,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吴建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200例分析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与时间作比较.结果 老年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不良反应达46.5%,而中青年组仅18.9%.结论 在抗结核用药时,要重点关注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若有异常时,谨慎对待,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健康.

    作者:袁磊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20例患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及家属,医师在诊疗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宣传资料,口头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基本掌握了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结论 医师对脑脑血管疾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谈留置针连接采血针及真空负压管在儿科抽血的优点

    抽血化验是协助诊断疾病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用头皮针连接注射器穿刺抽取血标本或一次性采血针穿刺抽取血标,除抽血不能一次性完成的缺陷外,还易造成血管穿通,尤其是股静脉或颈静脉血管穿通.我科护理人员为减少患儿皮肉疼痛、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于2012年1月至今,凡需要抽取血标本的患儿,都用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连接一次性采血针及真空负压管抽取血标本.其优点:可一次性完成抽取血标本,节约人手,关节周围的血管也能使用;抽血及时,不易凝固,符合标准预防,一次穿刺解决了血标本抽取和静脉输液,达到人性化服务的宗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黄旦珠;史建琴;陈温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对腭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与影响

    目的 讨论健康教育在腭列患者康复中的运用和作用,包括术前、术后及语音的矫治训练.方法 对颌面外科所收治的腭裂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指导,随机对其中的100例进行了调查.结果 患者或家属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了,对服务满意度提升了,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结论 进行健康宣教由为重要,使之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减少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了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健康状态达到佳的效果.

    作者:魏芬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超声造影在结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用于结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于诊断结肠癌的32例患者采用回声造影剂充盈结肠后经腹进行超声扫查,与术后肿瘤组织病理分期进行比较,判断进行结肠癌术前分期的可靠性.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与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肿瘤T1、T2、T3、T4期符合率分别为100.0%、90.9%、100.0%、92.3%,总符合率为93.8%.其中,T1、T3、T4期诊断符合率较高,T2期较低.对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断N0期符合率80.3%,N1期符合率100.0%,总符合率为93.8%.结论 超声造影可作为结肠癌术前检查及临床分期的重要手段,为治疗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蒋国旭;陈榴斌;杨楠;赵延峰;张丽华;李颖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食用油与健康

    人类为什么会患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肥胖等疾病,过去一直是个谜,经各国科学家的共同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在人们的食物里,包括食用油缺乏α-亚麻酸和亚油酸,或脂肪酸的比值不当.人类的食用油即脂肪,脂肪由不同的脂肪酸构成,详细结果,见表1,不同的脂肪酸对人体生理活动,产生不同的结果,其中重要的是亚油酸(ω-6脂肪酸亦称n-6脂肪酸)与α-亚麻酸(ω-3脂肪酸亦称n-3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值,重中之重为α-亚麻酸的数量.

    作者:霍秀兰;郑向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麦杞西洋参饮料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

    目的 建立此种麦杞西洋参饮料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流动相:乙腈-水-磷酸(28:72:0.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40℃.结果 人参皂苷Rb1含量在0.4695-2.3476mg/ml之间呈良好线性,平均回收率为98.0%,RSD=1.7%(n=5).结论 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麦杞西洋参饮料的内在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曹中秋;董新;张佩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本文综述了维生素对人类基因表达与沉默的调控以及相关代谢机制的初步研究,并介绍了人体摄入维生素A、B、C、D、E等对部分基因表达产生的重要影响.

    作者:楼秀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患者术后通过口服活血灵片,不仅可以降低髋部疼痛等临床症状,还可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口服活血灵片中医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效果显著,而且服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道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卫生干预对肛瘘病人的影响

    肛瘘患者在肛肠科病人中占有一定比例,诱发肛瘘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卫生状况是重要的诱因之一.现将我们的研究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科从2011年5月-2011年10月共收住患者146例,肛瘘病人有42例,其中男38例,女4例;职业:农民33例,工人6例,公务员3例.

    作者:王晓芳;倪伟琪;丁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卡托普利与氯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卡托普利与氯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使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使用氯沙坦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肾性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经过治疗血压均比治疗前下降,但实验组治疗肾性高血压疾病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托普利与氯沙坦都能有效治疗肾性高血压,卡托普利的效果更加显著,价格方面也具有优势,但氯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缓慢而持久,不良反应咳嗽发生率低于卡托普利.

    作者:斯迪克·牙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进展综述

    化学发光分析法实际上是利用化学发光的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化学发光不需要任何光源,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化学发光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其灵敏度也较高,此外线性范围宽和仪器简单也是化学发光分析法的特点之一.正式基于这些特点,化学发光分析法在环境化学、临床检验、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本文针对化学发光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作者:卢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重点

    目的 本文主要是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护理重点,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男性受术者共223例.两组受术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结扎方式,但对照组受术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手段.结果 观察组受术者的疼痛程度没有对照组受术者大,观察组受术者在II级和III级的疼痛受术者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在疼痛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两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观察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要比对照组受术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稍低,两者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临床护理能帮助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受术者减轻疼痛程度,减少手术时间,能有效降低受术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需要重视输精管结扎术受术者的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杨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后患者血小板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患者血小板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3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术前及术后1d、3d、7d、14d、1月的血小板(PLT)的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1d血小板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在术后3d血小板较术前有升高趋势,在术后7d-14d左右达到高峰值,与术前比较,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一个月可恢复正常.结论 血小板可作为脾切除患者术后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

    作者:卜春风;周正武;韩圣瑾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胆囊十二指肠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治特点.方法 对自2000年1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的30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间断性右上腹疼痛,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胆囊结石25例,术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确诊5例,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确诊2例,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十二指肠漏2例、胃肠吻合口漏2例,均治愈,1例术后发现瘘口处癌变.结论 胆囊十二指肠瘘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ERCP可明确诊断,术中处理易造成副损伤,应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治疗.

    作者:戴兵;刘驰;万春;宋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