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实;杨祝英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总结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2例体检人群中确诊的13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性别和年龄与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之间有关,男性总体高于女性(P<0.05),女性在50岁以前患病率处于低位,50左右处于高发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常见的并发危险因素.讨论 高尿酸血症发病率主要与年龄、性别有关,总体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病因与诸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食习惯不良、饮酒等危险因素相关.
作者:王军英;王丽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我国的教育主要有在校教育和在职教育(继续教育)两种形式.在校教育具有阶段性,而继续教育则具有长期性和终身性.医学作为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在校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共同属性,医务工作者,担任着治病救人的重任,更需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既包括知识层次的提高,也包括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高.然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十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近几年来却发现继续教育越来越商业化,首先,继续教育项目脱离实际,费用过高,其次缺少基层医务人员所需的内容,学非所用,再次只要有发学分证的学习,都要收费.医院和医务人员都感到不堪重负.
作者:王新颖;李优敬;李小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7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9%、94.5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一般病因复杂,难以治愈,中西医结合疗法依据病机、病理及患者个性化的异同,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秦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且无并发症50例病例资料,另选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且伴随并发症病例资料,分析这100例病例资料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值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中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无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具有差异性(p<0.01).结论 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有利于糖尿病患者早期发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解春洁;王春霞;金香实;魏学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自身健康意识正在不断增强,做为临床护士,每天也越来越关注职业暴露所带来的危害.近年来,职业危险因素日益多元化,困扰着临床护理人员,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熟知所面对的职业危险,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保护自身安全,是目前护理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孙东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阴道彩超(TCVD)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血流及HCG测值诊断宫外早早孕的可行性.方法 对268例处于早早孕阶段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其血流RI值进行TVCD检测以及HCG测值,检测结果与终妊娠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宫外早早孕57例,49例HCG值<2000u/L,子宫内膜厚度<1.5 cm,RI>0.5.结论 HCG测值,TVCD检测RI值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并结合宫内或附件区的声像图特点,可为宫外早早孕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白青杨;郑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心理特点及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对其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的偏瘫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我院神经内科常规的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性训练,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WHO生存质量表(WHO QOL-100)评价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3个月后,治疗组SCL-90评分为(120.2±21.1),明显低于干预前(133.1±34.1)及治疗后对照组(132.4±3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CL-90与WHO QOL-100量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及时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提高功能康复的效果,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赵雪田;冯凯;于海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监测508株病原细菌的敏感率和耐药性.方法 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细菌占85%,耐药现象较为严重;革兰阳性细菌占15%,也呈高耐药率.结论 根据细菌耐药性连续性监测报告,合理选择临床用药.
作者: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调动病区全体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护士将工作中发现的缺陷及时做好登记工作,上班时及时翻阅,护士长及时总结.结果 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质量缺陷明显减少.结论 在精神科病房使用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本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作者:郁京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充分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将制定的防范措施付诸于我科室于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后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和患者满意度两个方面与2010年7月之前收治的患者做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跌倒;对照组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出现跌倒或磕碰,3例发生褥疮.安全隐患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骨科护士只有提高对细节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全面的照顾,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才能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玉贵;魏向荣;李志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药师干预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及效果分析.方法 通过对处方和病历作回顾性调查,发现2010年5月以前临床医师存在大量不合理性用药问题,2010年6月开始实施相应的药师干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对比干预前与干预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实施药师干预临床用药的措施后,患者住院天数缩短,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不合理性药费减少,干预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临床用药趋向于合理,并且提高了合理性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监督临床用药,对不合理用药采取干预措施,以其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确保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陈伯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长效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压氏达(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络活喜(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法.对过去2年本院18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95)服用压氏达,5mg,qd.对照组(n=93)用络活喜,5mg,qd.治疗4周后,血压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时,药物剂量增加1倍.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8周治疗,试验组血压由(158.2±7.2)/(96.8±7.0)mmHg分别降至(133.1±8.8)/(83.6±8.6)mmHg,对照组由(157.8±6.9)/(95.7±7.2)mmHg分别降至(132.8±9.2)/(82.9±8.5)mmHg,二组较服药前均有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和90.3%(P>0.05).二组心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压氏达与络活喜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具有相似的降压效果,且不影响心率,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确切.但压氏达为国产钙通道阻滞剂,所以价格低廉,更适合目前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疗手段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尿镜检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临床的诊断工作当中,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与检出率,减少误诊与使漏诊问题的出现.本文就从白细胞的检查的原理、干化学法对红细胞进行检查的相关原理,以及镜检法和干化学法的对比等三个方面阐述尿液检验中尿镜检验的优越性与重要性.
作者:艾尔肯江·胡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效果,为该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9年4月份至2010年4月份收治的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12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第一组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与饮食指导,应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等.一组、二组、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应用他汀类药物.观察一组应用氟伐他汀,观察二组应用辛伐他汀,观察三组应用阿托伐他汀.在治疗前后,研究所有患者在TG、TC、hs-CRP、LDL-C、HDL-C、IMT、颈动脉斑块大小等指标上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一组、观察二组、观察三组的TG、TC、hs-CRP、LDL-C、HDL-C、IMT、颈动脉斑块大小均出现了显著变化,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上述三组的变化幅度之间的比较差异P均>0.05,不具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对照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变化不明显,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疾病体征,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振强;李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现今人们颈、背部疾病明显增加.所有症状中又以头晕头痛更加明显.不仅数量多,而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成为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传统习惯上药物疗法为首选方法,以本人行医20来年的经验,物理疗法其实更为有效、快速而且安全.为了更好地推广物理疗法在解决头痛(颈性)中所起的作用,确认物理疗法的安全性,验证其有效性、操作规范化.
作者:韩广顺;王万军;高世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与静脉丙球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大便性状改善快,临床症状消失快,病程短,疗效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与静脉丙球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琍;邓汝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对诸城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手足口病发病分布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对象 2009年-2011年报告的现住地址为诸城市的所有手足口病病例.结果 诸城市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逐年增高,2011年发病有明显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集中在6-8月份;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居多;实验室监测结果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结论 诸城市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发病流行季节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感染的病毒类型无关.
作者:荆楠楠;张兰杰;臧贵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1 研究背景多少年中有很多的国外医学使用微插管鞘技术和超声引导能极大的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大部分PICC都是在肘窝以上上臂的贵要静脉穿刺的.研究发现从该位置置入可以减轻过去在肘部弯曲部位置管时患者的不适感.没有出现过在上臂穿刺部位的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赵根群;谢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011年3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8例为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测定.结果 肝癌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均低于健康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前清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有显著改变,有助于临床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于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4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引流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均好于开腹手术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同时减少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陆贵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