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液检验中尿镜检查重要性分析

艾尔肯江·胡吉

关键词:尿液检验, 尿镜检查, 干化学法, 重要性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手段与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现代尿镜检验技术也逐渐被应用到临床的诊断工作当中,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与检出率,减少误诊与使漏诊问题的出现.本文就从白细胞的检查的原理、干化学法对红细胞进行检查的相关原理,以及镜检法和干化学法的对比等三个方面阐述尿液检验中尿镜检验的优越性与重要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低度近视青年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参数的差异

    目的 探讨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角膜地形图眼前节参数之间的差异.方法 在18-28岁近视患者中随机抽取中度近视患者25例(41眼),低度近视患者18例(24眼).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瞳孔直径及kappa角.使用SPSS16.0软件对两组参数行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 中度近视组和低度近视组CCT分别为(526.244±29.629)μm和(523.832±39.446)μm;ACD分别为(3.588±0.197)mm和(3.710±0.172)mm;瞳孔直径分别为(4.568±0.857)mm和(5.567±1.061)mm;kappa角分别为(4.453±1.302)和(5.028±3.033).两组的瞳孔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的CCT、ACD、kappa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中度近视组的瞳孔直径小于低度近视组,而两组的CCT、ACD和kappa角相似.

    作者:种泽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3例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23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的病历资料,应用胺碘酮进行长期维持治疗,并与同期应用慢心律口服治疗的15例老年冠心病心率不齐患者相对照.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观察组23例中显效9例(39.2%),有效11例(47.8%),无效3例(13.0%),总有效率为87.0%;对照组15例中显效3例(20.0%),有效5例(33.3%),无效6例(40.0%),恶化1例(6.7%),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4.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对照组有2例(13.3%)出现恶心呕吐,停药后缓解,1例(6.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少药物用量后恢复正常心律.两组均无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加重病例,肝肾甲状腺功能均为异常.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陆兴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68例早期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8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结果 两组检测对象在血浆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项指标特异度92.65%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特异度血浆脂蛋白a80.88%,纤维蛋白原79.41%,高敏C反应蛋白88.23%,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冠心病早期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具有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司地克·牙生;库热西江·托呼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肝功能检测与临床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肝功能检查成为检测疾病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取肝功能检测中的几个常用指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提早诊断疾病提供必要的帮助.

    作者: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妇女保健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目的 现代妇女参加社会工作众多,工作繁忙,婚后更要管好家庭生活,往往不会好好地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患了某种疾患,尤其是妇科方面的疾病,就会惊慌失措.方法 为了减少这样的后果,好的办法就是妇科常识懂一点,日常生活注意点.结论 妇女保健知识学习很重要,懂妇科常识才能发现问题及时一点,从而远离疾病,拥抱健康.

    作者:杨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院急诊药房不合格处方的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发生的情况,寻求预防措施,并提出改进意见,为广大临床医师作技术参考,尽力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再次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1月的急救中心处方,采用回顾性查阅的方法,对处方中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论 不合理用药较明显,医院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医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李勤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心血管内科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17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理特征以及护理对策.评价患者心理护理前后SDS评分情况.结果 在干预之前,患者的SDS评分为(49.5±6.7),干预之后患者的SDS评分为(39.7±4.4),显著降低了患者的SDS评分,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优于干预前.结论 老年人心血管病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而且合并有其他的基础疾病,导致患者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针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必须要做好心理干预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提供治疗效果.

    作者:云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健康指导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与探讨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根据其放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给予其相应的健康指导,观察患者的疗效与自我康复能力,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无施予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通过对45例肺癌患者在进行放化疗期间给予健康指导,提高了患者的自我康复能力与健康意识,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7.3%,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49.2%.结论 健康指导对于肺癌患者放化疗期间有积极的作用,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健康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王牡丹;付细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目的 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方法 通过对78例长期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正确掌握新瘘使用时间,穿刺的方法及拔针后处理,预防内瘘阻塞及患者自我保健.结果 可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结论 科学的护理和患者自我保健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徐小艳;肖琳;周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抗生素类药物应用现状浅析

    目的 调查医院门诊各科室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现状.方法 收集2010年6月-9月我院门诊部全部处方3058张,并以西药库消耗抗生素销售量及收入为依据,调查各科室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结果 门诊各科室抗生素总体应用率为39.67%,其中单用率为66.67%,二联应用率为32.65%,三联及以上应用率为0.68%.结论 重视抗生素类药物在门诊各科室的应用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雪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试论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疾控中心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担负了政府、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对于疾控中心涉及的财务问题,如中央补助、无偿调拨等,都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极大要求和挑战,因此财务管理已经在疾控中心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当前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强化财务管理效率与质量水平的有效策略进行具体分析,以更好地促进疾控中心发展.

    作者:丛海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农村社区学习及实施心脏复苏术意愿的一般调查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紧急的危险情况,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急救,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多数心脏呼吸骤停急症发生在家庭、公共场所和行路中,现场第一个发现者及时有效的救助,能增加患者的存活率.而在这些场所中的人多为普通公众,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相对匮乏,因此,以社区为单位普及心肺复苏等相关急救技能,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郑乐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影响,可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其中宿主的免疫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报道如下:

    作者:蒋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无肝素血液透析前两种预冲方法对凝血的影响

    目的 比较在无肝素血液透析中分别采用高温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和常温37℃预冲密闭循环后的凝血情况,探讨减轻透析器凝血的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阳性厅25名100例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第1-2次透析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无肝素透析预冲方法,透析机温37℃,第3-4次透析为观察组,预冲时采用干预护理措施,透析机温调至39℃,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凝血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肝素血液透析中采用高温39°C100㎎肝素预冲密闭循环透析过程中未发生并发症,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只有少数几例纤维丝凝血,动静脉壶有少数血凝块形成,没有出血加重的现象,透析效果明显,病人感觉好,大限度减少患者失血,降低透析成本,增加透析时间,保证透析的充分性.

    作者:杨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硬膜外麻醉后寒颤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后寒颤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0年2月到2011年2月在本院使用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寒颤的患者64例,对这64例患者发生寒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64例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颤的患者中,由心理过度紧张引起11例(17.19%),由室温过冷引起12例(18.75%),由消毒液过冷引起15例(23.44%).结论 硬膜外麻醉后出现寒颤主要和手术室温度较低、手术消毒液的冰冷刺激、麻药的温度较低、以及患者的年龄和心理因素有直接关系.针对患者的实际问题,有效避免硬膜外麻醉后寒颤的发生,对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吐尼沙艾合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商品名为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即将169例掌跖脓疱病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掌跖脓疱病患者,第1-4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毫升/每次,每日静点一次,同时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两次;对照组83例,掌跖脓疱病患者,第1-4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40毫升/每次,每日静点一次,同时外用尿素软膏.用药四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73.49%,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掌跖脓疱病有明显的近期疗效,缩短疗程,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

    作者:冯莉;王玉颖;谭秀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探讨

    老年性痴呆即阿尔茨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病变,以进行性记忆、判断、计算、识别、语言、思维能力减轻,个人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我科近2年对50例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值得探讨.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在临床上,支气管扩张症较为多见,其发病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容易在儿童及青年人群中发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早期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轻微,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可能出现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等,对人体所产生的危害非常大,其治疗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该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支气管扩张症治疗进展这一问题做了相关描述,以供大家参考.

    作者:卢朝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在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评价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在产妇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0年-2011年住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孕期检查,住院后常规产程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孕期实施一对一心理指导,并将这种指导方式延伸至产房,形成孕妇比较愿意接受的导乐式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观察组产后两小时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心理指导联合导乐式分娩可消除产妇各项不良心理反应,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在产妇分娩中有较高的临床推行价值.

    作者:邱荣莉;钟慧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应用喹诺酮类药治疗结核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临床上应用喹诺酮类药治疗结核病的效果.方法 将67例结核病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和治疗组(29例)进行分组对比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另再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随访观察1年,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观察组(有效率100%)的疗效较对照组(有效率75.9%)更具优势.结论 在采用常规抗结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结核病的治疗,其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