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疗效分析

张有龙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 干预,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影响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32例HIE患儿,随机分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次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干预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儿预后的总有效率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MDI及PDI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HIE预后有明显影响,可减少智能发育与伤残程度.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孕妇孕期饮食营养与健康保健探讨

    目的 探讨孕妇孕期的饮食营养和健康保健与母亲及婴儿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站2010年1月-2011年12月自愿接受进行个性化营养饮食指导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健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保健护理基础上进行孕期饮食营养与健康保健指导,并对两组孕妇的产前生理状况、饮食营养、胎儿情况,以及妊娠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孕妇无论是在心理素质、健康情况、饮食情况,还是在胎儿健康方面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孕妇孕期合理的膳食和健康的保健是确保孕妇及其胎儿健康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发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颅脑外伤后早期精神病性症状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表现以及与大脑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间,因颅脑外伤而患有早期精神病性症状来我院治疗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进行探究总结.结果 颅脑外伤后的早期精神症状主要包括思维障碍、感觉障碍、记忆障碍、知觉障碍、注意障碍,精神性病症,主要与大脑额叶和颞叶的损伤关系密切.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精神病性症状引起高度重视,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艾合买提·海力力;路连祥;徐彬;敬谢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康复科在现代医学和医疗改革中的作用

    现代医学包括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三个学科.它主要强调预防、治疗和康复等内容.预防医学主要是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同时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并终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作者:李岩;董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残根残冠保存治疗后修复牙及牙列

    目的 探讨老年人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措施.方法 通过对326名老年人、596个残根残冠牙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后应用桩冠、核桩铸造冠修复牙体,利用修复后的残根残冠作基牙,修复缺失牙.结果 固定修复206件,活动修复317件,覆盖义齿183件.通过1-10年临床观察成功率达87%.结论 老年人残根残冠不用拔牙,保存治疗后修复牙及牙列,简单易行,舒适美观,易被老年患者接受,是可行的修复方法.

    作者:谭小尧;冯辉;王蕾;萧雅一;罗智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临床治疗的效果,提高对本病的重视.方法 选择我院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的33例患有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治疗方法如: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的分析.结果 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后,总有效率高,均痊愈出院.结论 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血压和心率进行控制,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达到提高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宋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骨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充分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将制定的防范措施付诸于我科室于2010年7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当中,后从安全隐患发生的概率和患者满意度两个方面与2010年7月之前收治的患者做组间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出现跌倒;对照组1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出现跌倒或磕碰,3例发生褥疮.安全隐患发生率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骨科护士只有提高对细节的重视程度,给予患者全面的照顾,切实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不断强化专业知识,才能大限度地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并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姜玉贵;魏向荣;李志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68例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肝硬化腹水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即病情观察、心理护理、腹腔穿刺放腹水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给予整体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通过一定的实验及数据分析,研究反应曲线对于生化检验的重要性.方法 研究发现标准品,试剂空白,临床标本以及质控品在测试过程中展现出的正常的以及异常的反应曲线,并对于异常的反应曲线进行一定的分析.结果 反应曲线可以反应出生化分析仪的试剂变质、临床患者、不稳定标本测试的结果的异常以及标本性状等等相关的问题.结论 通过反应曲线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可以相对正确地分析检测的结果以及快速地发现可能导致异常结果的原因.

    作者:李文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人家庭用药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使药物效应和毒副作用增加,同时,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对药物的治疗目的 、服药时间和方法常不能正确理解,从而影响了用药的安全与治疗,因此老年人家庭用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并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

    作者:武铁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应用器械吻合19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19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后应用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器械吻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198例患者均进行过经上消化道的钡餐造影和纤维胃镜病理检查,终确诊为贲门腺癌53例,食管鳞癌123例,食管腺癌22例.病变长度0.5-11cm.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2至2012-02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病人均痊愈出院,其中吻合口瘘3例,发生率1.52%(3/198),均经通畅引流、营养支持等内科保守治疗治愈.术后平均住院15天.结论 器械吻合提高了食管胃的吻合质量,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等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吕明闯;丁旭青;李国梁;董亚辉;周荣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利用腹腔镜对子宫的内膜异位进行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分析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0例患者在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58例剥除一侧囊肿,37例则是剥除双侧囊肿,另外有5例切除了一侧附件,同时,3例患者进行了输卵管的造口术,手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通过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通过腹腔镜对卵巢和子宫的内膜异位导致的囊肿进行手术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同时损伤小而且痛苦轻,是首选治疗方法,而且通过术后的用药,复发率比较低.

    作者:李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1997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82例(87髋),首次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87髋),术前及第一、第二次术后(末次随访时)行Harris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有10例(11髋)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无疼痛组(72例)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5.2±4.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90.5±2.4)分,效果满意.疼痛组(10例)保守治疗4例,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2.1),与治疗前(55.3±3.6)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广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观察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之间收录治疗的128例牙髓炎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主要采取一次性根充法对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主要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即多次根管治疗疗法.然后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两组的治疗情况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近、远期的疗效比较,差异无明显性.但是治疗组患者的就诊次数与治疗的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一次性根充法治疗牙髓炎具有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还可以缩短整个治疗的时间.

    作者:周伟;吴伟忠;霍安;王欢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主因上腹痛三小时急诊入院,以急性胰腺炎收住本科.患者平时体胖,喜饮酒,于入院前三小时进食肥肉及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痛,伴腹胀,恶心,呕吐,低热,急来本院就诊,入院查体,T37.8℃ P120次分R32次每分 BP9060mmhg,神清,精神极差,呼吸浅快,痛苦病容,前倾前屈跪位,双肺呼吸音弱,心率12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左上腹明显压痛,轻微反跳痛.

    作者:田国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影响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32例HIE患儿,随机分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次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干预训练.结果 观察组患儿预后的总有效率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MDI及PDI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HIE预后有明显影响,可减少智能发育与伤残程度.

    作者:张有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梗塞应用血栓通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100例,在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神经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50例患者定为实验组,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的5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综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无恶化及死亡病例,治疗无效者5人,临床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无死亡病例,恶化5人,无效5人,临床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治疗能明显地促进脑梗塞患者神经损伤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坎地沙坦与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坎地沙坦和培哚普利在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代谢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5月到2010年6月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坎地沙坦每日8mg;对照组患者加服培哚普利每日4mg,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8周,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血尿酸和胱抑素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第8周末,患者的血压水平全部降低,观察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脉压缩小幅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坎地沙坦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脉压,降低血尿酸和胱抑素水平.

    作者:蒋学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血液样本在生化项目检测中的检测结果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40例体检者的5种不同血液样本,即血清、肝素理血浆、枸橼酸钠血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血浆以及HMF血浆,在相同的测量环境与条件下对其进行15项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与血清组比较,肝素锂血浆组在ALP、ALB、TC、TG以及HDL-C方面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ST检测结果也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EDTA-K2血浆组除了HDL-C、Cr检测结果与HMF血浆组除了LDH-C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抗凝血浆组生化项目的 检测结果均与血清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生化项目检测中不同血液样本对常规的检测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应依据WHO建议选择适宜的标本类型分别进行检测.

    作者:梁吉平;孙振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中药处方配合西医传统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70例男女不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太子参,生黄芪,五味子,丹参,苦参,生百合,郁金,麦冬,连翘,虎杖,莲子心,茯苓,甘草),每日1剂,持续5周.结果 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改善心电图明显,降低心肌酶相关指标,疗效良好,和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葛永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临床路径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在年轻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年轻高血压患者(15-4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实施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同时应用CP进行管理,进行CP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对年轻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年轻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尽早规范治疗,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常虹;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