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成磊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5年)和B组(>5年),检测MALB和β2-MG水平,并与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中的MALB和β2-MG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LB和β2-MG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尿MALB和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郁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孕妇HBsAg的阳性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54名孕妇血清学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乙肝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乙肝标志物中出现12种模式,HBsAb373例,占27.54%,HBsAg阳性者192例,占14.18%,而大三阳孕妇有54例,占3.99%;乙肝小三阳93例,占6.87%;HBsAb阳性者373例,占27.55%.结论 感染HBV的孕妇,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包群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50例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分别给予尿液分析仪检验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验方法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作者:黄文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癌的诊断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由此为胰头癌的CT检查以及诊断等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胰腺头癌患者其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情况以及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具体的要求为: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对患者采用Philips MX4000 Dual双排螺旋CT机与非离子型的低渗透造影剂、高压注射器等配合的方式实施平扫和增强扫描(注意螺距应该为1.5:1,层厚以及层距好取5mm为宜).结果 在胰头癌的CT诊断中,CT平扫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呈现略低的密度以及等密度的状态;而采用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方法在动脉期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肿瘤边缘的部位均出现一定类似环状的强化现象,而门静脉期这一边缘就显得比较模糊而且还呈现出一定的低密度状态.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在不同的程度上都伴随有一定的胰管扩张以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结论 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头癌的检查和诊断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良好的动态扫描的掌握可以做到对胰腺病变密度变化的更好观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早在古代,人们已经知道音乐能影响人的精神,有助于治疗某些疾病,尤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其特殊的疗效.如<旧约>上就曾记载扫罗王召大卫鼓琴驱魔(其实就是精神狂躁不宁,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种)的故事,后来那位精神失常的患者就好了.西方早较有系统介绍音乐治疗作用的书籍是英国的布朗所著的<音乐医学>;奥地利医生利希滕塔尔则在1807年写成了4卷集的<音乐医生>.都较详细地阐述了音乐在精神病人中的治疗和康复中的作用以及治疗方法.
作者:曲新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腺癌的术后随访通常以视诊、触诊、肿瘤标志物检测及影像学检查为主,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乳腺摄影、CT、MRI及放射性核素全身扫描[1].原发性乳腺癌的10年内复发以及转移率高达35%[2],早期诊断复发或转移灶对及时进行治疗及评估预后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鉴别术后瘢痕组织形成和肿瘤复发病灶.本文旨在探讨和评价18F-FDG PET/CT在乳腺癌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
作者:朴永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方法 针对对不良反应的概念、分类的理解,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药学服务经验,对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因素归纳总结.结果 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结论 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避免药源性疾病.
作者:方影;董国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X线和CT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 42例患者经过X线诊断19例,使用CT诊断27例,CT诊断率高于X线诊断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节段肺叶实变18例,结节肿块12例,淋巴肿大8例,支气管内结核4例.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表现多样,需要医生使用综合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沈振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血气分析仪与生化分析仪对电解质进行检测的差异.方法 在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中选取62例作为研究对象,各取动脉血8ml,分别用AU-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GEM Premier 3000血气分析仪对血钾离子(K+)、血钠离子(Na+)和血氯(Cl-)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种仪器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用血气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得的结果不完全相同,其中血气分析仪测得的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值高于生化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离子浓度用两种仪器检测结果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气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在检测钠离子和钾离子浓度上有一定差异,临床上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得的数值,为临床监测病情和用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姚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新生儿在围产期时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变化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并对10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指标包括:①PT凝血酶原时间;②TT凝血酶时间;③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④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并将所得的几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当围产期新生儿的窒息程度比较重时,则其凝血功能就越差;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早晚也与凝血功能有着重大的关系;足月的新生儿脑颅内出血和早产儿的凝血功能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对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脑颅内出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患儿的窒息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练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癌围化疗期中医养生的方法、作用和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围化疗期患者88例,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评估胃癌患者在围化疗期心理、营养、饮食等方面的情况,之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药膳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与传统治疗和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工作和指导,患者对胃癌围化疗期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并进行了合理的饮食调节和药膳辅助治疗,患者体力增强了,所有患者化疗顺利完成.而对照组患者各方面情况相比观察组疗效较差,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对胃癌围化疗期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强调饮食指导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康复.
作者:严明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服用头痛宁胶囊,对照组28例服用尼莫地平片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显效时间上看,头痛宁胶囊比尼莫地平片较慢.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头痛宁组要比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很多.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围产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38例围产期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这些病例后来均经静脉造影、MRI或临床确诊.结果 围产期共诊断孕妇下肢深静脉血栓38例.二维图像显示38例患者患肢静脉管腔内有不同阶段血栓,呈无回声、低回声或强回声,其中左侧胫后静脉血栓26例,右侧胫后静脉血栓10例,双侧胫后静脉血栓2例,其中合并股总静脉血栓3例;合并腘静脉血栓2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围产期孕妇下肢静脉血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卓晋;陶宗欣;陆常春;杨燕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将200例患者采用隔日法将静脉穿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握拳式传统持针穿刺,改进组采用新的非握拳式持针法穿刺.结果 改进组较传统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提示穿刺改进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卢丽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以我院护理过的1-5岁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患儿的心理特征,对不合作的患儿针对不同年龄层次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合作程度明显提高,这样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何观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浅谈一例因高处跌下而致马尾神经受损并伴发精神障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全过程.我们根据患者躯体及精神双重障碍的特点,与科室人员一道共同制定了详细的护理计划,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者住院月余,拄着双拐心情愉悦地出院了.
作者:程菊英;程彩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并建立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药材细粉与蔗糖、淀粉混合制粒压制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建立其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 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 经试验结果分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等优点,为今后提高该片剂的制片工艺和保证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阿力木江·阿布地热力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要点,提高对微创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60例微创经皮肾镜下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在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 260例患者均顺利康复,无重大并发症出现.结论 给予患者完善的术前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管的护理和详细的出院指导,避免并发症,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庞燕;潘亚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100例急性脑梗死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运动障碍康复.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评价比较结果.结果 康复治疗前后两组对比上下肢FM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组上下肢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有效率81.5%,治疗组有效率69.3%.结论 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疗效好,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优缺点、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57例行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同时应用等离子刀对椎管及椎间隙内残余组织进行消融、皱缩,成形,术中直视下观察手术视野,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此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获得随访者45例,按改良Macnab治愈标准进行评价,优3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 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扩大了等离子刀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后路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作者:李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