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琼珍;杨继蓉;王富芬
临床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的实验课是免疫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院学生人数的增长以及学科的不断发展,免疫学检验新技术不断出现,实验教学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本文旨在探讨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措施,评价其价值.方法 从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仪器设备的核定以及试剂的选择,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这些方面采取不同的措施,观察这些措施所带来的临床效果,将两种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作者:常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各种老年人的家庭护理的措施.方法 阅读文献,总结老年人家庭护理的措施,得出全面的结论.结果 开展老年人家庭护理,对于老年人及家人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至关重要.结论 老年人家庭护理模式还不完善,不能全面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还有待完善.
作者:张国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外科复合伤的特点是:病情重,变化快,且多数会术后合并休克,低氧血症等并发症若护理不当死亡率高,因此对术后危重患者加强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是平稳度过危险期的关键,我科于2008年11月收治一例挤压伤,撕脱伤,伴烧伤的病人经治疗护理后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丽丽;燕朋波;全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比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穿孔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穿孔,实验组50例采用腹腔镜治疗十二指肠溃穿孔,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手术完成时间较长,且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出现并发症,实验组出现3例并发症,与对照组9例并发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治疗十二指肠溃穿孔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穿孔,其安全性较高,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且患者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兴权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5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24岁-68岁.2 治疗方法髓核摘除术.3 结果我院50例患者1-4年随访,所有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庄琳琳;曾小玲;庄惠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服用头痛宁胶囊,对照组28例服用尼莫地平片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显效时间上看,头痛宁胶囊比尼莫地平片较慢.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头痛宁组要比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很多.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降低孕产妇死亡,保障母婴安全.方法 领导重视,孕产妇进行系统管理,加强孕产妇绿色通道建设,重视高危孕产妇管理,全市有助产资质的医院实行免费接送孕产妇.结果 2004-2011年期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服务,提高住院分娩率,推广产科适宜技术,卫生行政部门加大助产机构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和杜绝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钟家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的抑郁心理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抑郁心理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乙肝患者护理工作中给予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应用.
作者:袁崇兰;彭益萍;孙显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对于妇产科来说具有的问题和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方法 分析国内现今情况,大多数夫妇只有一个孩子,必须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才能将母婴的安全问题升级,临床护理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视,对于保障孕妇的生产顺利,婴儿的健康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结果 分析国内妇产科方面在临床上所遇到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论 通过本文的一系列分析和探讨,不难看出临床护理在妇产科方面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对孕妇和婴儿的安全保障.
作者:李月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到2011年10月之间收录的74例双胎妊娠产妇进行围产期的管理,同时对其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其中74例双胎妊娠经过围产期的管理,其中出现病死率为3.1%,低于我院以往的资料的报道情况.结论 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一般其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多,一般出现早产和围产儿的死亡的比率比较高,通过加强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可以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同时提高整个围产保健的质量.
作者:欧阳宁;徐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真性晶体囊膜剥脱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由Elschnig1922年首次报道[1],国外文献报道仅数十例,国内也罕有报道[2].我院近期诊治真性晶体囊膜剥脱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因双眼无痛渐进性视力下降1+年,在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2/0.04,左眼数指/30cm.眼压:右眼8.1mmHg,左眼7.7mmHg.双眼结膜无充血,右眼角膜中下方可见一云翳,大小约3×3mm,散在两三颗点状色素KP,左眼角膜透明,广泛点状色素KP;双眼前房深度未见异常,AR(-),虹膜纹理清,虹膜震颤;右眼瞳孔圆,直径约3mm;左眼瞳孔近圆形,直径约2.5mm,3点、5点至10点钟处虹膜后粘连;双眼对光反射存在,双眼晶状体皮质及核混浊(Ⅳ级);双眼晶状体前囊膜表面可见一层清晰的膜漂浮于前房中(图1),该层膜随眼球运动轻微漂动,左眼角膜上可见广泛散在色素;双眼后段看不清.临床诊断:①真性晶体囊膜剥脱;②双眼老年性白内障;③双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
作者:林琳;杨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73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其中,男性40例,年龄在7个月-3岁之间,女性33例,年龄在9个月-4岁之间,所有患儿均经临床诊断为高热惊厥.对所有患儿采取及时的急救措施,将7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患儿的急救和护理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急救与护理,所有患儿的病情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38例患儿中,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35例患儿中,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7.1%.结论 在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急救与护理的过程中,对患儿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并促进其快速康复,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改良侧切术在助产中的效果与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2003年12月-2012年5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正常分娩的会阴侧切产妇10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取改良侧切法,对照组采取传统侧切法.结果 观察组的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疼痛比较和肿胀比较中观察组要轻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侧切术在助产中的应用以及护理工作的有效完成使得患者切口的愈合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发生中度以上疼痛和肿胀的情况有所减少,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简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对腮腺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腮腺肿瘤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结果 混合瘤37例,乳头状囊腺瘤15例,管状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2例,嗜酸细胞腺瘤1例,淋巴上皮囊肿2例,脂肪瘤2例,癌5例.混合瘤平扫多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轻中度强化或明显强化,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表现为渐进性的强化;乳头状囊腺瘤平扫呈略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后强化较为显著,行多期增强扫描病例无渐进性强化;管状腺瘤平扫可见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强化;基底细胞腺瘤平扫呈等密度不易发现,增强后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嗜酸性细胞腺瘤平扫为稍高密度,周围脂肪间隙略模糊,增强后呈环形强化;淋巴上皮囊肿平扫成囊样低密度,增强后囊壁强化明显,较为均匀;脂肪瘤平扫呈典型的脂肪密度,增强后无明显强化;腮腺癌平扫呈等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例颈部可见肿大淋巴结.良性肿瘤包膜一般较完整,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恶性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并可有相应区域淋巴结肿大.结论 CT可清楚显示腮腺区肿瘤的存在及定位,一定程度上可鉴别良恶性肿瘤,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诊断.
作者:文华;李黎明;李武铭;颜剑豪;黄海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对策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由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成,给予两组小儿患者常规治疗,即激素、饮食、利尿剂、调整血脂、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护理,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无论在疾病的治愈率还是在基本的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够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陈亚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以青壮年为主,该病的特点是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在口腔黏膜中的任何部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初起时局部黏膜充血、发红、出现针状的白色小点,很快发展成溃疡.直径约2-3mm,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纤维素膜,病人可以灼热痛感,冷热酸甜可使痛疼加重,从发病到溃疡愈合,如果没有继发感染,10天左右可自愈.
作者:任文杰;朱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寻冠心病病人受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冠心病病人全部进行健康的教育,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其入院时和出院后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在饮食等各方面的改变为显著,与情绪激动方面的避免方面的改变不显著,与规律生活、戒烟酒、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改变也比较明显.结论 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冠心病病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帮助病人拥有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连兰香;潘毓芬;陈淑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其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儿童肺炎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患儿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20mg-30mg/kg,2次/d,持续给药7d-14d,治疗组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7.5mg/kg,1次/d,持续给药2d-5d;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判断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①临床有效性:对照组:治愈40例(74.1%,40/54),有效8例(14.8%,8/54),无效6例(11.1%,6/54),总有效48例(88.8%,48/54);治疗组:治愈50例(92.6%,50/54),有效2例(3.7%,2/54),无效2例(3.7%,2/54),总有效52例(96.3%,52/54),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5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5/54);治疗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6/54);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均轻微且可以自愈,不会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胸膜纤维板剥除术治疗慢性脓胸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5月我科收入的57例需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的患者进行该手术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病人均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其中治愈48例,好转8例,1例患者因结核性脓胸致胸廓严重变形、术后肺复张不全而无效,围术期无死亡患者.结论 慢性脓胸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安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世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大蒜是天然的广谱抗菌植物,对多种致病菌有明显的抑菌或杀菌作用,还具有消炎、抗病毒等作用.结合大蒜算的民间应用,对大蒜原汁预防和治疗蚊虫叮咬的效果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显示大蒜对预防蚊虫叮咬和缓解叮咬后各种不适症状有显著作用.
作者:宋玉霞;蔡小夫;袁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