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探讨

韦秀艳

关键词:剖宫产后,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探讨
摘要:目的 主要对剖宫产后的再次妊娠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探究.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的分娩方式、生产结果、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9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中有60例采用了再次剖宫产(其中包括15例阴道试产失败后才采用的再次剖宫产生产的产妇);51例产妇采用了阴道试产,其中36例成功进行了阴道分娩.剖宫产后采用再次剖宫产与阴道分娩的孕妇在产时、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是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的(P<0.05);而其大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剖宫产后仍然可以在再次分娩时在没有试产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阴道分娩.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与研究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五官科室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该200例患者的手术后护理方法与服务质量,并且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根据对于200例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得知,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00%.结论 高品质的全身麻醉[1]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的护士应当主动配合主刀医师的工作,并且多与麻醉师沟通,并在心理上安抚患者,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使得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邓燕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癃闭丸联合T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24例

    目的 探讨癃闭丸联合T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方法 采用癃闭丸(生黄芪、菟丝子、泽泻、炒穿山甲、地龙、虎杖、土茯苓、桃仁、川楝子)联合TD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124例.结果 总有效率98.4%.结论 本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有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消热散结的功效,不良反应少,患者治疗依从性高,远期复发率低.

    作者:司红兵;征自山;马正武;王玉玲;张红艳;郭新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行两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两侧髂内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30例产后出血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侧髂股动脉穿刺,分别对两侧髂内动脉插管和造影,确定出血部位和出血动脉分支,选用中效可溶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两侧髂内动脉.结果 30例患者经血管介入治疗后成功止血,止血效果好,无再出血,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操作方便,止血效果好.

    作者:孙苏;成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可行性及原因分析.方法 以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50例门诊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方法每人抽取血液4ml,不含抗凝剂管的2ml血液作为对照管,含肝素抗凝剂管的2ml 血液作为实验管.两组试管经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血浆后,采用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测定50例急诊患者的肝素抗凝血浆和血清的15项急诊生化指标.每次测定重复三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得知,患者血清和血浆中钠、氯、钙、镁、葡萄糖、尿素、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尿酸等11项生化指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钾、磷、二氧化碳以及总蛋白等4项生化指标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素钠的抗凝能力强且不易溶血,还可以减少放置误差,分离血浆的速度也相当快.而且大部分生化指标都与血清相同,因而肝素钠抗凝血浆可替代血清作为标本,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项目的 测定,特别适合急诊生化项目测定.但钾、磷、二氧化碳和总蛋白等项目应根据临床做出调整.

    作者:翁锡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32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32例过敏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分为16例对照组、16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应用呋麻滴鼻液滴鼻并给予患者联合应用酮替芬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其进行雾化吸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过敏性鼻炎体征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及肺功能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上下呼吸道综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治疗的效果肯定,可对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86例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的发病原因及诱因.方法 对我院18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老年心力衰竭主要基础病因前3位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发病诱因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休息不好、情绪激动等.结论 构成老年心力衰竭基础病因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老年心力衰竭以多病因心衰为多见,占60%,心衰发病诱因前4位依次为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血压升高.

    作者:申素琼;王多姿;顼国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症状比较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奥氮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症状的效果,对两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痴呆精神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2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A与观察组B,患者的年龄在55-80岁之间,观察组A对患者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而观察组B使用奋乃静为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结果 观察组A使用奥氮平比观察组B使用奋乃静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PRS均有显著的变化,但是观察组A比观察组B的变化差异更显著,A组患者有6例患者痊愈,有10例患者治疗显效,有3例患者治疗有效且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B组患者4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治疗有效且3例患者治疗无效,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因使用奥氮平比使用奋乃静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好,且使用奥氮平治疗产生副反应的概率更低,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陶福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BiPAP)鼻罩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56例接受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研究组再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且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秋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充气夹板在救援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充气夹板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20例四肢骨折的病人,两组除固定夹板种类外无其他差异因素,随机分成A、B、C、D四组,分别采用充气夹板、常规木夹板、卷式夹板、搭扣夹板进行固定.比较四组的包扎固定时间、骨愈合时间.结果 四组固定时间中充气夹板所需的时间少.随后依次是搭扣夹板、传统木夹板、卷式夹板.结论 充气夹板较普通固定夹板更加轻便、实用,既减轻了患者的负重,同时也减少了救援物资运输的困难和重量.应在救援骨折患者的固定应用中加以推广和使用.

    作者:顾卫国;张威;蔡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消化内科心理护理问题探析

    现代医学发展迅猛,以从单纯的物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病患的心理状态.本文根据消化内科病人特有的特点,探讨在消化内科中心理护理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作者:蔡微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4月平罗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平喘、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且均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1.5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2组病例均不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加0.9%氯生理盐水5ml雾化,2次/d;对照组采用a-糜蛋白酶4000U加0.9%氯生理盐水5ml雾化,2次/d.7天后根据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呜音消失时间、湿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评定.结果 观察组盐酸氨溴索组与对照组a-糜蛋白酶组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不良反应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盐酸氨溴索组明显优于a-糜蛋白酶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使用简便,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袁莉;张茂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1例腹膜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对1例腹膜透析患者施行6步骤的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着重提高患者的对应能力、扩大适应范围、促进适应反应.结果 该患者能适应每日的腹膜透析治疗,并能积极乐观的对待自己的疾病.结论 伊适应模式能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对影响患者的刺激因素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维持患者良好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男护士带教体会

    探讨男护生临床带教方法,使男护生坚定从事护理工作的信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顺利完成从学校到临床的过渡.

    作者:蔡文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孕期护理体会

    目的 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预防并发症,达到母婴安全、健康分娩的目的.方法 指导心脏病孕妇做好院外监测包括一般护理、加强母儿监护、预防心力衰竭.结果 12例孕妇孕期顺利,母婴安全.结论 加强妊娠期心脏病孕妇的院外监测是确保母婴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孕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王朝松;万惠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UPASS系统在脊椎胸腰段骨折脱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采用手术的方法恢复脊椎压缩性骨折后椎体的高度,能够减少病残率.方法 25例脊椎胸腰段骨折脱位病人中,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均在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25例,时间6-12月,对方案实施之前2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调查回访,约80%患者有腰背痛,约85%压缩椎体高度不能完全恢复.回访采用UPASS脊椎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25例,1例内固定棒脱出,其余固定位置正确、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无明显腰背痛症状,治愈率>96%.结论 脊椎骨折患者在手术复位固定的基础上,通过早期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能早日完全康复;术中神经松解能够有效恢复损伤神经的功能.

    作者:齐天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骨创伤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骨创伤患者在急诊就诊时漏诊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及防止漏诊的举措.方法 对近5年我院急诊骨创伤漏诊病例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骨创伤漏诊主要原因有医师的粗心马虎因素、医生临床经验因素、病史采集因素、体格检查因素、影像学检查因素、患者方面因素.结论 漏诊主要发生在多发伤、高能量损伤和近关节部位骨折患者,提高急诊医生对骨创伤漏诊原因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是减少漏诊发生率的关键.接诊医师宜按临床诊疗操作规范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防范漏诊.

    作者:姜德水;赵芝珍;王万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静脉输液的改进

    将200例患者采用隔日法将静脉穿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各100例,传统组采用握拳式传统持针穿刺,改进组采用新的非握拳式持针法穿刺.结果 改进组较传统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提示穿刺改进法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卢丽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措施

    作为医院的重要软实力,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会对医院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护理专业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病情出发,密切关注影响患者的各方面因素,包括患者的心理、情感等原因.在进行妇产科的护理时,尤其要关注这些因素.笔者就如何提高医院妇产科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作者:韩君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部门.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各个科室用到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物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研究中心,探讨了中心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精益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监控.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指导中心进行有效管理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夏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我国酒文化比较浓烈,故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几率比较高,此疾病因患者长期饮酒所致,酒精中的毒性会对患者有很大的伤害,长期毒性作用造成对肝脏极大的损伤.伤害可导致患者肝脏发生病理性改变,可导致肝硬化、肝炎、脂肪肝,上述情况可合并发生.患者可出现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水、黄疸、呕吐、恶心、大便稀、乏力、疼痛等临床症状.

    作者:金贤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