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赵洪启;孙艳艳;单振敏

关键词:利巴韦林气雾剂, 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患手足口病的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病毒唑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3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28/4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单纯使用静脉滴注病毒唑治疗,可以加快消退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护理观察

    目的 针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喂养不耐受情况进行护理分析,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期间9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护理情况.结果 90例患儿中其中52例为胃肠喂养不耐受者,余38例为耐受者,两组患者在开奶日龄、住院天数及达足量喂养日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中可见不耐受组胎龄低于耐受组,住院天数及足量喂养日龄显着高于耐受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合理的喂养方式能够提高患儿耐受情况,而胎龄小及开奶日龄是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谢玉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方法与效果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优质护理活动,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强化其基础护理能力,提升护理措施,深化护理内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以往的88%提升到98.2%,每月的护理质量检查以及抽检、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安全、基础护理以及医院感染等达标率提升至97.5%目前未出现因护理问题而导致的医疗纠纷.结论 在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病情控制也具有较好的价值,可以在其他科室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方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的制备并建立质量评价标准.方法 采用药材细粉与蔗糖、淀粉混合制粒压制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建立其性状、鉴别、检查等质量标准.结果 制备工艺可操作性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重现性好.结论 经试验结果分析加瓦日西安比尔片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等优点,为今后提高该片剂的制片工艺和保证质量奠定了基础.

    作者:阿力木江·阿布地热力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

    目的 对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在胰头癌的诊断和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由此为胰头癌的CT检查以及诊断等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胰腺头癌患者其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应用情况以及患者的CT影像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具体的要求为: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对患者采用Philips MX4000 Dual双排螺旋CT机与非离子型的低渗透造影剂、高压注射器等配合的方式实施平扫和增强扫描(注意螺距应该为1.5:1,层厚以及层距好取5mm为宜).结果 在胰头癌的CT诊断中,CT平扫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肿瘤呈现略低的密度以及等密度的状态;而采用螺旋双排CT双期增强扫描方法在动脉期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肿瘤边缘的部位均出现一定类似环状的强化现象,而门静脉期这一边缘就显得比较模糊而且还呈现出一定的低密度状态.患者在这一过程中在不同的程度上都伴随有一定的胰管扩张以及肝内外胆管的扩张.结论 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技术在胰头癌的检查和诊断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良好的动态扫描的掌握可以做到对胰腺病变密度变化的更好观察,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CT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健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妇产科的护理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本院妇产科建档的22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评价健康教育结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孕产妇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提高围产期母婴护理水平,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莲子;陈微;杨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扁桃体手术后严重出血19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具体出血止血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3月间19例施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出现出血的案例资料.结果 我院1996年2月至2012年3月间共对499例患者行了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有19例,出血率为3.81%.19位术后出血患者中,原发性出血18例,继发性出血1例,且均为单侧出血.9例采用局部压迫止血法,8例选择了微波局部止血法,而剩余2例则采用了缝扎止血.患者术后出血后,止血全部成功,恢复较好.结论 引起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患者本身因素有关,而且与手术过程中的技术因素、术后护理等均密切相关.若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可对出血量、出血部位等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止血方式.

    作者:李云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科急腹症分诊及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急诊科的急腹症的分诊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的分诊情况以及相关的护理情况.一般急诊科分诊主要分为询问、观察和分诊三步.护理则需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安抚患者情绪、积极协助做好各项检查治疗相关准备.结果 外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2.8%,内科急腹症分诊正确率为93.8%,分诊正确的妇科急腹症的分诊正确率为85.6%.结论 急诊科正确的分诊和护理能有效帮助提高医生对各类疾病的诊断成功率以及能帮助患者迅速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永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面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全面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作者: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4月平罗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全部病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平喘、激素等对症支持治疗),且均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1.5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2组病例均不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5mg加0.9%氯生理盐水5ml雾化,2次/d;对照组采用a-糜蛋白酶4000U加0.9%氯生理盐水5ml雾化,2次/d.7天后根据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呜音消失时间、湿哕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对比评定.结果 观察组盐酸氨溴索组与对照组a-糜蛋白酶组在总有效率、住院时间、咳嗽好转时间、不良反应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盐酸氨溴索组明显优于a-糜蛋白酶组.结论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使用简便,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祛痰药物,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袁莉;张茂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对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瑞芬太尼(即PR)组和舒芬太尼(即PS)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择期手术患者.对两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相应药物的使用,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使用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麻醉情况、用药量、停药至拔管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了解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DBP以及SBP值均降低,并且PR组中的HR值降低的更为明显,拔管后,PR组中患者的的心率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PS组中患者的药物用量更少,手术时间以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药物的靶控输注均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麻醉药物的选择.

    作者:金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床旁CR及MSCT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床旁CR及MSCT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2年7月的32例经临床确诊为BPD患儿的影像资料,包括床旁CR和MSCT检查.结果 32例患儿影像资料中,其第一次床旁CR示早产婴肺的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23例,吸入性肺炎的3例,未见异常的2例,MSCT示7-28天的MSCT主要征象为肺野呈毛玻璃状密度及实变影8例,其中3例可见充气支气管征.表现为肺过度充气及多发大小不一、囊状透亮影8例,既有多发囊状透亮影又合并周围有片状、条索状致密影且双肺野不均匀分布的16例.结论 床旁CR可对本病预期诊断做出提示,MSCT结合临床病史及早期的影像资料综合分析对BPD可以做出基本明确的诊断.

    作者:邢庆娜;张小安;赵鑫;李海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建筑施工工地食堂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为充分了解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现状,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稽查人员按量化分级管理评级方法设计表格,对双辽市10家建筑施工工地食堂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测评.10家建筑施工工地食堂在选址、建筑结构布局、卫生设施、原料采购与贮存、加工操作卫生等要求全部达标,从业人员体检合格及卫生知识培训率达到95%,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率达到100%.调查显示,双辽市建筑施工工地食堂卫生设施、设备、卫生管理及食品卫生状况总体上基本良好,同时也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建议建筑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与实施.

    作者:孙英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对策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对策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由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成,给予两组小儿患者常规治疗,即激素、饮食、利尿剂、调整血脂、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护理,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无论在疾病的治愈率还是在基本的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够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陈亚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60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选取30例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片及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内径、脾肿大情况)均有改善,但在改善症状、肝纤维化指标及彩超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注射用丹参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瘀阻肝络证患者的症状、肝功能,较好地改善肝纤维化及脾肿大程度,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武海;高尔平;刘铁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潘托拉唑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基本痊愈1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基本痊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67.65%;观察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出现2例轻微不良反应,分别为头晕与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共出现不良反应6例,分别为口干、嗜睡、头疼和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降低了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李生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4例

    慢性盆腔炎( CPID) 为妇产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此疾病为患者的盆腔等生殖器发生慢性的炎症疾病.患者有不孕、腰腹疼痛、白带增多、月经紊乱等临床表现,如继续发展可转为慢性附件炎疾病,可在患者腹部触及有肿块,此疾病治疗多进行抗炎治疗,但其易于出现复发,从而迁延不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所在医院2011 年 1-12 月收治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其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王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对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比较,探讨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近5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64例和开腹组6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具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张翠媛;丘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BiPAP)鼻罩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56例接受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研究组再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且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秋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核素153Sm、89Sr和化疗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化学疗法及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对骨转移癌患者分别予以化学疗法及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观察不同方法的疗效.结果 化学疗法治疗组中骨痛的缓解率分别是完全缓解(CR)0%,部分缓解(PR)8.3%;骨显像的变化是CR0%,PR7.7%,稳定0%;而核素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明确,骨痛的缓解率达到70.3%,骨显像异常浓聚点虽然CR为0%,但PR为45.9%,稳定为43.3%.结论 核素153Sm-EDTMP、89SrCl2治疗骨转移疗效明确,其中153Sm-EDTMP疗效更优于89SrCl2.

    作者:张勇;苏桂香;侯振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现状与护理进展

    高血压是实际临床中十分常见,且多发于老年患者中,我国是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对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一直都是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分析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从收缩压、脉压差、血压昼夜节律、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及讨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现状,主要临床用药情况,探索临床工作中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新突破,为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及良好预后效果的取得提供参考.

    作者:赖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