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勤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以达到的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1年3-12月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健康教育,进行交谈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结果 医护人员加强对病患的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护理知识科学地传授给病患,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健康的认知力、舒适度和依从性效果显著,能使之达到佳状态.结论 对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丁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 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玄东春;裴庆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我院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A和观察组B,A组给予NSAIDs观察,B组未给予NSAIDs观察;并观察比较性别、心血管病史、胃镜表现、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水平(Hb).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消化道溃疡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心血管病史、Hb、住院时间、止血效果等方面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NSAIDs是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针对老年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止血效果不好.
作者:艾力哈木·艾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针对护理外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共同探讨了肝胆外科护理方法,尽量避免医疗纠纷,保证了护理安全,也提高了肝胆外科的护理质量.
作者:宋意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0年48例骨科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精心和积极的护理及治疗,48例小儿患者均治愈,小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骨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小儿患者的年龄、心理、身体的特殊性,开拓各方面的护理知识领域,加强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进行护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服用头痛宁胶囊,对照组28例服用尼莫地平片片.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和7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从显效时间上看,头痛宁胶囊比尼莫地平片较慢.药品不良反应方面,头痛宁组要比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很多.结论 头痛宁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可以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作者:解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针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分析疗效.方法 对60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根据不同情绪个体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采取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干预后,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达48.76%和52.86%,效果较好.结论 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正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康复医疗的实施过程中,为达到病人身体的、精神的、社会和职业的全方位康复的目的,要求家庭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一般的基础护理和有利康复的各种专门功能锻炼,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程度,从而达到大限度的康复,使病人重新加入社会.
作者:周降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107例手术患者,其中58例行腹腔镜手术,49例行开腹手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术后镇痛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论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比开腹手术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云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分析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70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5例,观察组使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0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4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能够起协调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不会明显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秉青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彩多普勒超声(CDFI)在乳腺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当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理论性依据.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100例患有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鉴别与诊断.结果 绝大多数乳腺占位性病变呈现的都是不规则的形态,边界欠情,而且内部的回声也不是十分均匀,有的内部还有砂砾样的钙化,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出了十分丰富的血流信号.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当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应经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的检查当中.
作者:雷祖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恩必普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恩必普与金纳多联合应用治疗组,和单用金纳多对照组2周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mRs、NIHSS评分.结果 治疗组mRs0-3分的病例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4-5分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在治疗后2周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恩必普与金纳多联合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
作者:徐珊珊;曲延民;王宇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肠造口的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9月收治15例出现肠造口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有效预防减少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肠造口出现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因此要加强防治措施,促进患者的健康.
作者:宋晓慧;孟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清洁肠道准备工作的优劣势,直接影响了肠道检查效果,也是决定医生操作能否达到检查目的的重要环节.我内镜科室以往常规应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PEG)清洁肠道,患者饮水量约在3000ml左右.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许多的问题存在.如服用泻药后4小时肠道内仍有粪水存留,且存储量较大,患者较不易排出体外,造成检查过程中视野不清晰,延长了肠镜检查时间,医生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吸出肠道内的积水,使医生检查的难度加大,患者也比较痛苦.
作者:陈静;孙美娇;王雪静;崔忠玉;左淑玲;董丽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护理工作作为医院的两大体系之一,也面临着强烈冲击.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和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本文就如何做好口腔科的护理工作进行了简要概述.
作者:杜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关于行一期切除治疗的梗阻性结肠癌的老年患者于围手术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临床疗效的分析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月-2012年4月收治的梗阻性结肠癌患者24例,给予围手术期全肠外营养静脉滴注支持治疗,包括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及一定配比的电解质,比较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前后营养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在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梗阻性结肠癌的老年患者,再行手术切除时,于围手术期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安全、有效、合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出现,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曾庆智;林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乳管镜对乳管内渗出性疾病进行灌注冲洗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1210例乳管内渗出性疾病患者实施乳管镜下灌注冲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210例乳管内渗出性疾病患者都通过此方法完成,临床总治愈率57.7%、总有效率91.5%,效果满意.结论 乳管镜灌注冲洗治疗是乳管内渗出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慧;张术波;朱宝华;李海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同时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措施和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艾滋病(AIDS)患者共156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78)和干预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艾滋病专科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不同.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用药监督、缺乏用药知识、生活不规律、缺乏治疗信心、疗程过长、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 决定艾滋病(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全程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作者:崔林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医患沟通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1月为分界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对医生进行指导,使医患沟通更完善,作为实验阶段.以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为对照阶段.观察对比两阶段医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随机抽取两阶段各10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实验阶段医患纠纷发生率更低,患者对医生满意度更高,与对照阶段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有助于构建更和谐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患者需要.
作者:赵云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丙肝的患者124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2人,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对干预组实施相关的健康知识的介绍和护理干预,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遵医行为的调查.结果 干预组有53例患者能完全遵照医嘱,占85.48%,对照组有32例患者能完全遵照医嘱,占51.61%,两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丙肝的认识,对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疗效和病情的康复都有积极影响.
作者:梁焕钧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