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及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比较

隋云娜

关键词:腹腔镜, 宫外孕, 开腹手术
摘要:目的 分析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收治的107例手术患者,其中58例行腹腔镜手术,49例行开腹手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发热,术后镇痛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论 腹腔镜下宫外孕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不影响美观等特点,比开腹手术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结核病诊断中应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年收集的425例肺结核患者、218例肺外结核、78例除结核病以外其他肺部疾病和184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健康志愿者临床资料.对全部样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对痰结核分支杆菌涂片及培养检查肺结核患者和肺结核肺部疾病.观察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经实验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菌阳肺结核敏感度、菌阴性敏感度分别为70.0%和66.3%,肺外结核病75.2%,结核总敏感度66.1%;而至于特异度,除结核病以外其他肺部疾病为79.5%,健康人群为68.4%,结核总敏感度71.8%,以上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此前临床预测值.讨论利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抗体检测诊断结核病有较为显著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依然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建议采取多种蛋白抗原联合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率.

    作者:张玉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通过破裂口进入中层,随着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异常通道或夹层血肿[1].我们将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谈谈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目的 深入探讨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00例人工流产中的20例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资料进行总结引发人工流产并发症的诸多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结果 全面掌握了20例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及引发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全面掌握了人工流产并发症的防治.结论 不断加强人工流产的技术学习,不断提高人工流产操作技术水平,是防治和减少人工流产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刘静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患者血液学分析研究

    目的 探讨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方法 以我院44例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轻症与重症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α基因的检出率及其血液学特点.结果 轻症组α基因的检出6例,占15.79%,与重症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α基因(+)组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RBC、Hb均值与α基因(-)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α基因(+)组患者RC绝对值显著高于α基因(-)组(P<0.01).结论 α基因(+)的整合对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病情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延缓血红蛋白的合成,从而导致有效红细胞数目的 降低.

    作者:杨巧赟;陈远东;陈冬芸;陈旭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预案及护理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5月-2012年1月于本院妇产科治疗妇产科疾病且符合本研究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所有患者均采用传统护理方式,治疗组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另外采取整体护理方式,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 在对照组的35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例症状得到了缓解,经护理后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外有3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8.57%.在治疗组的35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后被送入护理病房养护,经护理后2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另外14例患者由于病情恶化被安置在特护室,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死亡事例发生,病死率为0.结论 护理预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感染率,同时还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艳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日照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总结日照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结果,为该病新生儿筛查提供依据和参考,并了解其在日照地区发病及分布情况.方法 以我市统计的18956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荧光法测定其G-6-PD酶活性,判定G-6-PD是否缺乏.结果 筛查新生儿18956例,阳性召回确诊病例52例,确诊4例,阳性率0.21%,符合本省其他地区发病概率及地区分布规律.结论 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可降低疾病对健康的损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苗文静;刘根贤;董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8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经抗病毒、抗炎、糖皮质激素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及全程的护理干预,痊愈52例,遗留后遗症14例,死亡2例.结论 在对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的护理过程中,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确保用药及时准确,保证高效的基础护理是重症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治疗过程顺利进行、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晶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分析比较

    目的 研究分析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42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对比X线和CT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和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 42例患者经过X线诊断19例,使用CT诊断27例,CT诊断率高于X线诊断率,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节段肺叶实变18例,结节肿块12例,淋巴肿大8例,支气管内结核4例.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和CT表现多样,需要医生使用综合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沈振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 研究临床上,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误诊情况.方法 通过分析我科所收治的40例误诊为老年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病例,统计总结了他们的临床与检验结果,并对误诊情况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误诊的原因.结果 此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在入院之前都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误诊率高达62.5%(40/64),和国内高氏报道中所说的65.8%较为接近.结论 一般情况下,临床上老年人的甲亢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所以在临床上应当提高关于老年人甲亢的重视度与认识,大程度的降低误诊率.

    作者:覃仕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对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瑞芬太尼(即PR)组和舒芬太尼(即PS)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择期手术患者.对两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相应药物的使用,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使用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麻醉情况、用药量、停药至拔管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了解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DBP以及SBP值均降低,并且PR组中的HR值降低的更为明显,拔管后,PR组中患者的的心率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PS组中患者的药物用量更少,手术时间以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药物的靶控输注均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麻醉药物的选择.

    作者:金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同时探讨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措施和策略.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艾滋病(AIDS)患者共156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78)和干预组(n=7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艾滋病专科责任护士负责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不同.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干预组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用药监督、缺乏用药知识、生活不规律、缺乏治疗信心、疗程过长、治疗效果不满意.结论 决定艾滋病(AIDS)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比较多,也比较综合,实验结果表明,全程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

    作者:崔林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出血患者80例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总结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脑出血住院患者80例,对其护理措施分析总结.结果 80例患者中14例病情过于严重,家属及患者放弃治疗;5例发生脑疝治疗无效死亡;61例经治疗明显好转出院,其中有45例达到生活自理.80例患者中对症治疗后出院,没有一人出褥疮现象.结论 加强对脑出血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致残率.

    作者:吴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创伤性脑出血与低钠血症的发生和预后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低钠血症与非创伤性脑出血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26例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脑出血的出血部位统计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并根据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非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中有47例(14.2%),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出血部位,其依次是脑室出血、基体节出血,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低钠血症的发生与病情及不良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出血部位与低钠血症的发生有相关性,合并低钠血症病情严重、预后差,提示血钠水平可预测疾病危险程度,及时纠正低钠血症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清艳;叶云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354例孕妇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孕妇这一特殊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孕妇HBsAg的阳性率,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354名孕妇血清学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乙肝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乙肝标志物中出现12种模式,HBsAb373例,占27.54%,HBsAg阳性者192例,占14.18%,而大三阳孕妇有54例,占3.99%;乙肝小三阳93例,占6.87%;HBsAb阳性者373例,占27.55%.结论 感染HBV的孕妇,应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包群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体会

    目的 通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前、中、后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以达到的高健康水平,从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知水平,改变患者的生活习惯,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1年3-12月来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实施健康教育,进行交谈和沟通了解他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结果 医护人员加强对病患的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护理知识科学地传授给病患,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健康的认知力、舒适度和依从性效果显著,能使之达到佳状态.结论 对行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丁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4月至2011年7月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患者121例,按照数字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HP组)61例与对照组(非HP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的呼吸机治疗脱机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呼吸机治疗脱机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胆碱酯酶(ChE)恢复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迅速稳定生命体征,加快ChE恢复,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张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预测及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对GA和hsCRP的联合测定,以初步探讨GA和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预测及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A组:正常对照组216例;B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172例;C组: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61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或血浆GLU、TC、TG、HDL、LDL、GA、hsCRP生化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B、C组中GLU、TG、GA、hs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中GA、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GA和hsCRP两个生化指标的联合测定,能够有效地对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测及筛查.

    作者:范志广;孙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影响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方面因素,提出提高留置针留置成功率的经验措施.方法 从操作环境、患儿血管状况、患儿家长配合程度、操作者的技术水平、送管方法、固定及心理素质、沟通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护士应做好相应的对策并总结失败的原因以提高留置针留置的成功率.结果 通过对影响留置针留置成功的多种因素的分析,指导护士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用各种技巧,可有效地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留置时间.结论 护士要不断提高穿刺技术,排除各种干扰,擅于总结经验,保证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作者:曹春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

    总结了ICU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认为对ICU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日常操作不规范和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ICU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病房环境控制、严格消毒管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提高ICU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ICU医疗废物处置与院感监控工作,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ICU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袁志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

    目的 探讨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对策.方法 对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现代化管理对策.结果 加强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结论 做好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有利于保障医疗工作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作者:陈昌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