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

孙民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摘要: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急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通过破裂口进入中层,随着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导致血管壁分层,形成异常通道或夹层血肿[1].我们将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药房发药与调配过程常见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药工业也迅速的发展起来,药品的种类在不断的增多,并且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再也不断的提高,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就使得药品的调配与发放的过程中不规范操作以及差错等一系列原因引起的医患问题频度增大.这些不规范的调配与发药过程会直接影响到取药者的信任以及依从性,会使得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会严重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因此,规范操作,提高医学专业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医院药房发药与调配过程常见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罗莹;李洁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考试模式改革探索与分析

    在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作为一项核心技能,得到了各培养院校的高度重视.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制订科学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调整和完善传统外语考核方式,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前提.本文结合笔者涉外护理专业长期教学培训的经验,旨在探析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培训中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考核方法,对英语教学培训工作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作者:王宁;刘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RCHITECT-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评价

    目的 评价ARCHITECT-i2000SR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可靠性.方法 从空白试验、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参考区间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性能评价.结果 空白试验良好;批间和批内精密度高;线性良好;各参数的携带污染率;参考区间符合范围.结论 i2000SR检测结果可靠,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刘纹;郑炘;刘晓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心理干预在肿瘤医院ICU带教中的作用及其效果

    目的 总结心理干预结合带教在重症监护室(ICU)实习生带教实践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三年间进入ICU实习的护生共60名,该60名护生具有共同的特点:对不同于普通病房的ICU病房产生焦虑,惊慌恐惧,急躁等心理问题.随机将其分成空白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名,空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法,对其心理问题不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干预结合带教,三个月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两者相结合来评估两组的带教效果.结果 显示,各科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比较.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 心理干预结合带教能提高护生学习内容的全面性,能提高护生知识掌握的系统性、规范性.还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者:郭丽;成翠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饮食教育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了解现今糖尿病饮食教育的现状.方法 从糖尿病饮食教育的难度、内容、形式三方面讨论糖尿病饮食教育的现有情况.结论 饮食教育一直是糖尿病综合教育的薄弱环节,需加强教育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素质,丰富教育形式,实施个体化[1]、连续性、评价式教育.

    作者:段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复发性口疮的整体治疗

    复发性口疮是口腔黏膜病中常见的疾病,以青壮年为主,该病的特点是原因不明,反复发作,在口腔黏膜中的任何部位,出现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初起时局部黏膜充血、发红、出现针状的白色小点,很快发展成溃疡.直径约2-3mm,表面有一层淡黄色的纤维素膜,病人可以灼热痛感,冷热酸甜可使痛疼加重,从发病到溃疡愈合,如果没有继发感染,10天左右可自愈.

    作者:任文杰;朱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表柔比星替代甲氨蝶呤CEF化疗方案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比较研究

    通过评价群体性调查研究来评估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法与表柔比星替代甲氨蝶呤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方案辅助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CEF可以增加的患者DFS率约17%(P=0.040),增加OS率约20%(P=0.038),可通过增加CEF化疗法中表柔比星的用量(50-100mg/m2)显著提高疗效,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上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青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临床综合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急性胆囊炎内科治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2例,观察组6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请两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9.33±3.47)h和(6.24±1.52)d,对照组分别为(23.62±4.53)h和(8.63±1.63)d,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及满意者分别为70.59%和92.65%,对照组分别为40.32%和82.26%,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胆那样内科治疗患者采取全面的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并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是一种良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王新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结核病合并糖尿病的门诊治疗效果进行科学分析.方法 统计2009-2011年天门市疾控中心门诊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并加以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一月末和二月末痰检阴转跟血糖控制紧密相关.讨论结核病合并糖尿病坚持两病同时治疗,加以免疫制剂或重要辅助,加强对患者宣教工作,认真执行DOTS,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俊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宫颈炎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8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微波治疗前给予心理护理,治疗中及治疗后均给予及时的有效的护理.结果 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治愈的患者为169例,占90.86%;有效的患者11例,占5.91%;无效的患者为6例,占3.23%.结论 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使慢性宫颈炎的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韩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临床护理

    目的 临床分析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百草枯急性中毒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给予常规导泻、利尿、洗胃治疗,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综合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痊愈,痊愈率26%,13例患者好转,好转率45%,存活率为71%,9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9%.结论 针对百草枯急性患者,实施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配合优质与高效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抢救成功率.

    作者:马晓燕;张春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胃肠道手术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胃肠道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72小时肠蠕动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时有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重置胃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活动无耐力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改善患者术后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史寿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AFT-500型电解质分析仪使用体会

    AFT-500型电解质分析仪是深圳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钾(K+)、钠(Na+)、氯(Cl-)、钙(Ca2+)、PH分析仪.它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化学感受器,能将溶液中某种特定离子的活度转变成电位信号,然后通过仪器来测量溶液中溶质的工作原理.该仪器体积小,耗电低,操作简单,测定快速,可直接准确测定未稀释的血清、血浆或全血中的K+、Na+、Cl-、Ca2+、标准化离子钙(nCa2+)和PH.由微处理机控制,层级菜单式软件结构使之操作方便,全屏菜单提示的中文操作系统,是大、中、小型医院急诊和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好帮手.七年多的使用过程中,对于操作注意事项,对于常见故障,摸索了一些解决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朴松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效果.针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采取综合措施,有预见性地进行干预治疗.方法 2年来收住婴幼儿重症肺炎314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52例,经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纠正缺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心、脑、肺、胃肠功能、肾功能,尽量不让多个器官受损.结果 治愈35例,死亡12例,自动出院5例.其中合并2个系统器官衰竭30例,3个以上系统器官22例,从病史中可以看出多个脏器(3个以上受损,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达40%;而2个器官以下受损,病死率低,为7.4%.结论 对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尽量做到超前性干预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管云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5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自我监测、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疗法的指导、行为矫正等教育,对比教育前后两组的我管理能力、情绪变化以及吸烟量变化.结果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可以明显稳定患者的情绪,患者吸烟量明显降低.结论 在糖尿病健康管理过程中,健康教育得到促进和发展,大限度实现人人享受保健的战略目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糖尿病的管理费用.

    作者:谢明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4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给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24,P<0.05).两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小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例成年女性小阴唇粘连的护理体会

    小阴唇粘连大多数继发于外阴炎症,因而外阴炎是引起小阴唇粘连的主要原因.我院于2012年月3月7日收治了1例成年女性小阴唇粘连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2012年月3月7日收入院.妇科检查:大阴唇发育良好,阴蒂可见,双侧小阴唇粘连在一起,未见阴道口及明显的尿道口,于阴蒂下方可见1小孔,月经血、分泌物可排出,尿液可排出.入院4d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小阴唇粘连松懈术,形成正常小阴唇外观,留置尿管,敷油纱布1块.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每日用金霉素眼膏涂搽外阴部,并给予高锰酸钾坐浴.出院后3、6个月来院复查,小阴唇恢复正常,外阴发育良好,创面无红肿.

    作者:鲍丽萍;万凤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脂、血尿酸浓度的检测在老年脂肪肝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时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无心、肾、肝、肺及糖尿病,无痛风史,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情况,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TC、TG、LDL和U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则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患者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血脂与血尿酸的检测对预防脂肪肝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月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及护理经验,好的语言沟通技巧,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我院儿科收治的180例患儿在治疗中的护患语言沟通的过程和结果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取得了怎样能够更好沟通的有效方法.结果 在儿科护理中把握良好的语言沟通技巧,以及护理人员的自我意识与患儿家属医疗知识的缺乏,对沟通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结论 在儿科的护理过程中,护患双方之间良好的语言沟通,建立相互参与型的友好伙伴关系,可使医疗纠纷和护患冲突明显下降,护患紧张关系得以缓解,以致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魏桂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研究组每天12.5mg,对照组每天25mg,连续用药3个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治疗能够保持与常规剂量相近的疗效,子宫与肌瘤体积疗效也没有明显影响,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晶;梁吉平;李利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