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顽固性高血压诊治经验

薛淑芳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 诊治, 经验
摘要:顽固性高血压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病,文章重点介绍了顽固性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治疗原则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在普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的观察探讨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普外科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10例应用抗生素的普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依然存在.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术后耐药率和细菌阳性率就越高.结论 虽然抗生素在增加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感染以及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就会产生二重感染、耐药等负面影响.

    作者:段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应用臭氧并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是发生在结肠黏膜层的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病变,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本病以中药辨证论治与局部治疗相结合,严重或严重并发症者配合支持疗法及抗炎药物治疗,需长期服用药物维持疗效,随着剂量的加大,疗程延长,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往往不能耐受.通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可望能用臭氧合并中药辨证论治灌肠治疗,达到改善肠黏膜组织的微循环,增加肠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加进损伤组织的愈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收到理想的治愈效果.

    作者:刘艳;陆琳;张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瓜蒌红花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60例的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瓜蒌红花汤治疗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瓜蒌红花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醇酯片治疗,经过心电图诊断,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四周后,总体疗效比较,瓜蒌红花汤组总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瓜蒌红花汤在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闫少玉;沈立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产科诊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要求行无痛人流或药物流产的120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信息,将相关信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异位妊娠有关的因素是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OR值分别为5.732、3.452、3.124).结论 流产史、盆腔炎、剖宫产史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流产史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密切,所以降低流产率和剖宫产率,积极治疗和预防盆腔感染是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计雪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化血清白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预测及筛查中的作用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对GA和hsCRP的联合测定,以初步探讨GA和hsCRP在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预测及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选取A组:正常对照组216例;B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172例;C组: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组61例,分别检测各组血清或血浆GLU、TC、TG、HDL、LDL、GA、hsCRP生化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B、C组中GLU、TG、GA、hsCRP水平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中GA、hsCRP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GA和hsCRP两个生化指标的联合测定,能够有效地对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进行预测及筛查.

    作者:范志广;孙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比较三种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目的 临床比较三种不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180例择期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开腹剔除术,B组给予经阴道剔除术,C组给予腹腔镜剔除术,对比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阴式剔除术)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优于A、C组,三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C组(腹腔镜剔除术)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A、B组,三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所使用的开腹剔除术适合应用于子宫肌瘤直径较大者.结论 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应根据个性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曲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及公用物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公共场所人群集中且流动性大,物品用具反复接触使用,极易造成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1],近年来,一些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等不断袭击人类,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愈显重要,为了解公用物品、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状况,我们于2010年10月对我市38家单位进行抽样检测,38家单位都为宾馆,笔者对其消毒物品及空调等进行检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渐秀彦;李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优缺点、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择57例行后路小切口髓核摘除,同时应用等离子刀对椎管及椎间隙内残余组织进行消融、皱缩,成形,术中直视下观察手术视野,术后疗效评价.结果 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此手术,术后定期随访进行疗效评价,获得随访者45例,按改良Macnab治愈标准进行评价,优34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 后路小切口结合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扩大了等离子刀的使用范围,提高了后路髓核摘除术的疗效.

    作者:李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5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1,6-二磷酸果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另外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止咳平喘、解痉化痰等缓解症状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静脉滴注10g/d.治疗以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二氧化碳分压有所降低,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2%(P<0.05).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宙;符少杨;黄玉华;彭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前置胎盘产后出血6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前置胎盘出血临床诊疗过程,以及前置胎盘的产生原因以及对于前置胎盘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以便为临床中前置胎盘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相关资料数据,提高患者的分娩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内收治的68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分析患者病史状态,产后出血量以及临床症状等,了解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便加强治疗和预防胎盘前置出血的现象产生,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找到积极的应对措施.结果 在临床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大多数年龄较大、多次妊娠、有剖宫产史、中央型前置胎盘、有胎盘粘连或植入的产妇在产后,很容易出现出血,并且出血发子宫瘢痕、剖宫产等因素极易导致患者前置胎盘现象的产生,对患者及胎儿的危害性较大.结论 在临床中对于前置胎盘的早发现、早处理以及正确的分娩方式对于减少孕妇痛苦以及顺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积极预防和早诊断、延长孕龄、适时终止妊娠是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田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分为A组(≤5年)和B组(>5年),检测MALB和β2-MG水平,并与健康人群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中的MALB和β2-MG高于健康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ALB和β2-MG均高于A组(P<0.05).结论 尿MALB和β2-MG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郁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在脊柱手术中的控制性降压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DEX)联合七氟醚与单用七氟醚在脊柱术中控制性降压效果.方法 50例ASAⅠ-Ⅱ择期全麻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DEX复合七氟醚组(观察组)和单用七氟醚组(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以DEX作为术中控制性降压药物.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和心率都有显著性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临床观察,在脊柱手术中应用DEX能够起到控制性降压的作用,可以控制血压、心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对停药后血压恢复的时间以及术后拔管时间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根管预备方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较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有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发育完成,根管通畅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上颌第一磨牙40颗,分别应用逐步后退法,改良平衡法进行根管预备后做根管充填.结果 良平衡法根管预备后患者无疼痛,拍X光片适充明显高于逐步后退法.结论 观察患者术后根管充填是否适充可作为根管预备疗效的评价及判断依据.

    作者:徐达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HITACHI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1/P2模块比对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HITACHI7600-020 P1和P2模块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试验,以求得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同时探讨模块式生化分析仪的质量控制.方法 新鲜混合血清和质控品分别在P1和P2模块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经统计学处理,获得两模块测定结果,计算校正因子及相关性,以P1模块检测果为标准值校正P2模块的检测结果.结果 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实际上为多台自动生化分析仪拼合在一起组合而成,两模块经过比对和校正,大部分项目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通过对两模块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对,有助于验证模块式全自动生化分析不同模块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有助于仪器评价校正,提高模块式全自动生化仪的测定的准确度和一致性,更好为临床服务.

    作者:高锋;陈志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并探讨新生儿在围产期时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变化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并对10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指标包括:①PT凝血酶原时间;②TT凝血酶时间;③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④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并将所得的几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当围产期新生儿的窒息程度比较重时,则其凝血功能就越差;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早晚也与凝血功能有着重大的关系;足月的新生儿脑颅内出血和早产儿的凝血功能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对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脑颅内出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患儿的窒息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练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与胎儿宫内感染发生的关系.方法 将62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胎儿为观察组,60例HBsAg阴性孕妇及其胎儿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sAg、HBeAg、及经利凡诺尔引产的胎儿心脏血清HBsAg,用Southern印记杂交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HBV-DNA和胎儿肝细胞HBV-DNA.结果 观察组62例HbsAg阳性孕妇血清中,HBeAg阳性26例,HBV-DNA阳性44例;其胎儿HBsAg阳性9例(14.52%),HBV-DNA阳性10例(22.73%).对照组60例HBsAg阴性孕妇血清中,HBeAg阳性4例,HBV-DN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其胎儿HBsAgl例(1.67%),HBV-DNA检测结果均阴性.胎肝HBV-DNA的整合与孕妇HBV-DNA存在相关(x2=4.88,P<0.05).结论 HBV可以进入宫腔内感染胎儿,同时证明孕妇HBeAg和HBV-DNA阳性是胎儿宫内感染HBV的高危因素.

    作者:杨柳;周世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62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 对6例老年硬膜外患者麻醉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62例要实施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同时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在及时的处理和严格的监护下,62例患者对于麻醉效果均很满意,术中和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结论 硬膜外麻醉具有设备简单和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在对老年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手术之前和手术中要合理用药、完善各种抢救措施,在保障患者的利益,达到治疗的目的.

    作者:李春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社区医疗对老年人排尿异常的分析与保健指导

    近年来,笔者对分管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时发现不少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请况,即排尿时不能流畅,排尿费力,而平时又存在失禁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笔者对36位老年人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且给予了保健康复指导,效果明显,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吕希芳;周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CT证实和10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化学位移成像表现.结果 目测法,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16例在反相位信号明显下降,5例病灶在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但脂肪抑制后信号明显下降,1例病灶在反相位和脂肪抑制序列信号都无明显下降.结论 MRI化学位移成像技术结合MRI脂肪抑制序列对病灶内是否含有脂质、脂肪有极高敏感性,有助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玄东春;裴庆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分析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临床有效性及其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儿童肺炎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n=54)和治疗组(n=54);对照组患儿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治疗,20mg-30mg/kg,2次/d,持续给药7d-14d,治疗组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7.5mg/kg,1次/d,持续给药2d-5d;观察并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判断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①临床有效性:对照组:治愈40例(74.1%,40/54),有效8例(14.8%,8/54),无效6例(11.1%,6/54),总有效48例(88.8%,48/54);治疗组:治愈50例(92.6%,50/54),有效2例(3.7%,2/54),无效2例(3.7%,2/54),总有效52例(96.3%,52/54),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对照组共有5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5/54);治疗组患者共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6/54);2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均轻微且可以自愈,不会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性,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德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