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陆琳;张嵬
目的 探讨与研究全麻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五官科室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该200例患者的手术后护理方法与服务质量,并且记录患者预后情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根据对于200例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得知,患者的预后情况良好,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9.00%.结论 高品质的全身麻醉[1]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手术室的护士应当主动配合主刀医师的工作,并且多与麻醉师沟通,并在心理上安抚患者,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使得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作者:邓燕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确保手术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08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50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50例中,男性68例,女性32例;年龄24岁-68岁.2 治疗方法髓核摘除术.3 结果我院50例患者1-4年随访,所有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庄琳琳;曾小玲;庄惠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共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治疗进行回顾.结果 8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患者的身心均得到了有效保护,治疗效果也明显提高.结论 加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是有效避免病毒扩大传染范围的重要方法,同时在帮助患者获得有效治疗上也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邢江华;谢茶枝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应用中的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8月收治的450例门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把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分别给予尿液分析仪检验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检验方法都是尿液潜血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作者:黄文娴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早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观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给予早期护理观察,能够有助于尽早为临床提供确诊的信息,早期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柳幼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不仅仅是打针吃药,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及资料查阅认识到工作环境对手术室护士带来的一系列职业危害,并研究了降低危害自我防护的方法途径.结果 加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改良工作环境、加强自我防护意识有助于降低职业危害,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赵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紫花湿润烧伤膏在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烧伤科采用紫花湿润烧伤膏早期治疗19例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9例患者,临床治愈1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7%.结论 紫花湿润烧伤膏早期治疗儿童足部冻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德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BiPAP)鼻罩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56例接受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均予以常规的内科护理,研究组再加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且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BiPAP无创鼻罩呼吸机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秋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对策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8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分别由4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组成,给予两组小儿患者常规治疗,即激素、饮食、利尿剂、调整血脂、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肾病综合征护理,而观察组的小儿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家庭护理干预,将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小儿患者无论在疾病的治愈率还是在基本的复发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小儿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者而言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够明显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护理疗效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和借鉴.
作者:陈亚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骨科小儿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2010年48例骨科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精心和积极的护理及治疗,48例小儿患者均治愈,小儿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十分满意.结论 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骨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小儿患者的年龄、心理、身体的特殊性,开拓各方面的护理知识领域,加强工作责任心,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进行护理工作,促进小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应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妇女生活质量,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发病率.方法 本文通过2012年3月19日-2012年6月1日对县城5个社区已婚30岁至59岁2000名妇女(城镇居民)免费普查.结果 妇科病患病率为51.9%,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阴道疾病、盆腔炎性疾病,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7%,乳腺增生症占多数.结论 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以防治宫颈癌、乳腺癌为重点,加大妇女保健知识宣传力度,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切实有效地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马玉桂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农药中毒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有效控制和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荣成市各医疗单位上报的农药中毒个案报告卡,进行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2011年共发生农药中毒119例,生产性中毒9例,占全部中毒人数的7.56%;非生产性中毒110例,占92.43%;男女中毒比例为1:1.29;不同性别的中毒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的季节分布;65岁以上年龄组占26.89%;杀虫剂是引起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且以敌敌畏、氧乐果有机磷中毒为主.结论 非生产性中毒是该地区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型,应加强有机磷农药的管理,做好农药中毒防治工作.
作者:程亚琪;杨霞;王玮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和丙泊酚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拟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4例遵守随机化的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丙泊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术中SpO2、肢体活动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的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肢体活动次数、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时麻醉方式的正确选择是确保介入手术成功的关键,选择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患儿术中安静、术后苏醒时间快,不良反应少,且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汪小湘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使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进行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的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瑞芬太尼(即PR)组和舒芬太尼(即PS)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择期手术患者.对两组择期手术患者进行相应药物的使用,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使用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麻醉情况、用药量、停药至拔管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进行了解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DBP以及SBP值均降低,并且PR组中的HR值降低的更为明显,拔管后,PR组中患者的的心率增加更为明显,p<0.05.而PS组中患者的药物用量更少,手术时间以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更短,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药物的靶控输注均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麻醉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相应麻醉药物的选择.
作者:金海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以分析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为目标;总结中药注射剂的特征及成因.
作者:宋建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或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80ml溶于250ml溶液中静滴,1次/日.15天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51例)中显效30例,好转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经统计学处理,X2=6.55,P<0.05,提示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上有显着意义.结论 参附注射液配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着,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普外科对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3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患者经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3例(腹腔积液8例,吻合口瘘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痊愈.随访18个月,失访4例,肺部转移2例,死亡2例.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合并肝转移的患者,术前详细的准备、选择合适的患者,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转移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陆森;董晓松;于继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有效地针对性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失眠症状.方法 选择老年失眠疗养员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结果 疗期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晨起状态几方面均显示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疗养期利用有效的健康教育对老年失眠者进行积极干预,可以较好地改善其失眠症状,对增进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林巧玲;刘雷;赵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纤支镜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工作要点.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症状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段灌洗、局部注射药物治疗的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患者心电、血压、呼吸的检测,并帮助患者及时排出分泌物.结果 通过护理患者的肺部感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缩短了患者重症监护治疗的时间,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石小英;宋长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