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改善心功能效果观察

宫志华;傅兆霞;王波;刘玉敏;刘利伟;孙龙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心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采取心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2.5%,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CRP及心功能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对心室重构起到了预防作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的部门.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各个科室用到的物品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物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研究中心,探讨了中心质量管理的方法,包括精益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监控.对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指导中心进行有效管理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夏晗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的早期护理观察及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早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总结其护理经验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观察,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诊特殊临床表现心绞痛患者给予早期护理观察,能够有助于尽早为临床提供确诊的信息,早期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柳幼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促进作用.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观察组74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早期泌乳量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开始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8h和72h时泌乳充足者明显多于对照组,2d、3d、4d时母乳喂养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其泌乳.

    作者:金成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出血重症80例临床护理

    目的 通过重症脑出血80例的临床护理总结护理措施.方法 选我院1998年2月-2001年5月住院的重症脑出血患者80例,给予及时正确的护理措施.结果 重症脑出血患者危重6例经过治疗无效死亡,13例因病情重,家属同意放弃治疗.61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其中50例生活自理,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有4例发生泌尿系感染,2例合并肺部感染.无1例褥疮发生.结论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的护理措施,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3例,作为治疗组,并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常规治疗63例作对照,两组疗程均为30天,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辅助药物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胆红素及ALT的复常率及复常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黄疸消退及转氨酶复常等方面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曹海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规范化急救护理流程在严重多发伤患救护中应用效果,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严重多发伤患,随机抽取其中的100例患者,将其中未实施急救护理流程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患者实行常规的救治,将实行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流程救治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护时,救护车到达抢救处的时间,比较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两组患者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运用了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流程以后,抢救的时间更加及时,实验组有36例患者均以抢救治疗成功因此治疗成功率为92%,而对照组的患者抢救成功率只有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的救护车到达抢救处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运用规范化的急救护理流程可以有效的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可以使救护车快速的到达抢救处,并且可以使患者尽可能早的接受手术资料,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的保障部分患者的生命安全,其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非常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使用.

    作者:肖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代谢异常孕妇营养护理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 分析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营养状况,采取针对性的营养护理干预,探讨其干预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116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8例孕妇采用营养护理干预,对照组58例孕妇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所有孕妇产后均随访3-36个月,对产后、1年、3年的血糖与转阴率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3年后转阴41例,转阴率为70.69%;对照组3年后转阴32例,转阴率55.17%;干预组产后FPG值为(6.03±1.88)mmol/L,产后1年、3年空腹血糖值分别为(5.81±1.03)mmol/L、(5.22±1.62)mmol/L,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采用连续、系统、科学的饮食及健康指导,提高孕妇对糖代谢异常的认知水平,从而积极配合,对血糖、血脂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必要的护理措施.

    作者:范松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的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比较早发型子痫前期终止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的母婴结局,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产妇62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44例,阴道产组18例,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及围产儿、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剖宫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心衰、肺水肿、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的围产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阴道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产妇,采取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其安全性较阴道分娩要高,尤其是针对孕周在34周以上的产妇,先通过期待治疗后,必要时采取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乳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照组2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2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整体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例数、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疼痛例数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癌患者给予围术期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疼痛的发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疾病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证候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中医的证候.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10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患者的症候情况.结果 糖尿病肾病(Ⅳ、Ⅴ期)患者经研究发现其证侯多为血瘀证、阴虚证、气虚证三种证侯.患者的主要证侯为血瘀证,其在疾病的各个时段均有表现.结论 经研究分析显示患者多为本虚标实的证候特征.疾病不断发展患者的阴阳出现俱虚的表现,水湿、血瘀为此疾病的主要证候.

    作者:吴增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氧化乐果中毒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氧化乐果中毒的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急性氧化乐果中毒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早期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剂量、CHE活性恢复时间及反跳发生率、IMS的发生率、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阿托品使用剂量、CHE活性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反跳发生率、IMS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氧化乐果中毒的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常规内科治疗,可以加快体内的毒物清除,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艳艳;赵洪启;单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护理

    目的 探索降低小儿肺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窒息情况的护理措施,为患儿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护理,从而有效地保护患儿的生命安全,减轻疾病对小儿身体健康的损害.方法 对2007年-2008年期间和2005年-2006年200例患儿的病死率、心力衰竭、窒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样本均采用随机采取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患儿存活100例,无死亡;心力衰竭3例,发生率为3%;窒息情况1例,发生率为1%;对照组患儿死亡14例,死亡率14%;心力衰竭10例发生率为10%;窒息情况8例,发生率为8%.二组差异有着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人员为患儿肺炎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窒息的情况的发生.

    作者:吕军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策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对于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水平也日益提升,从解放初期至今,传染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了明显的降低,虽然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很大,也解决了很多公共卫生问题,但我们也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通过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当前形势下传染病防控的几点建议.

    作者:钟文映;庞倩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100例急性脑梗死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同时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运动障碍康复.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评价比较结果.结果 康复治疗前后两组对比上下肢FM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组上下肢F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有效率81.5%,治疗组有效率69.3%.结论 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疗效好,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管理及效果的分析

    目的 分析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到2011年10月之间收录的74例双胎妊娠产妇进行围产期的管理,同时对其管理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其中74例双胎妊娠经过围产期的管理,其中出现病死率为3.1%,低于我院以往的资料的报道情况.结论 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一般其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多,一般出现早产和围产儿的死亡的比率比较高,通过加强对双胎妊娠围产期的管理,可以减少死亡率的发生,同时提高整个围产保健的质量.

    作者:欧阳宁;徐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疗效

    目的 对比研究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70例患者,对照组: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用生理盐水100ml溶解并稀释,经过稀释的药液滴注时间要大于30min,控制流速使得药品溶解、稀释后在4h内滴完,每隔12h给药1次,疗程为5d.实验组: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用5ml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再用生理盐水100ml进一步稀释,其他步骤和对照组相同.结果 两组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实验组,止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宫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脑出血是指自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少数在脑干和小脑,近年来脑出血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且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是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而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就可以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1 病因常见的病因是原发性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动脉畸形瘤、血液病、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等均可引起出血.诱因是情绪激动和体力活动.

    作者:孙学萍;张翔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顽固性高血压诊治经验

    顽固性高血压是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病,文章重点介绍了顽固性高血压形成的原因、治疗原则及常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薛淑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围产期新生儿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并探讨新生儿在围产期时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变化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围产期新生儿,并对100例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指标包括:①PT凝血酶原时间;②TT凝血酶时间;③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④FBG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等等)并将所得的几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 当围产期新生儿的窒息程度比较重时,则其凝血功能就越差;新生儿出生时间的早晚也与凝血功能有着重大的关系;足月的新生儿脑颅内出血和早产儿的凝血功能也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 对围产期新生儿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脑颅内出血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患儿的窒息程度,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练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西峡县城区医院消毒工作调查

    了解西峡县城区医院消毒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消毒工作,预防院内感染,保障人群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汇总了2010年、2011年这两年对我县城区医院消毒监测结果,分空气、医护人员手、物表、灭菌器械四大类归纳统计分科室找原因.结果 发现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医疗器械四类合格率有显著差异(P<0.05).空气合格率低为67.5%,其次为手89.39%.由此可见,空气为控制院内感染薄弱环节,其次为医护人员手.

    作者:王正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